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篇 "數學達人的必備!五年級上冊完整數學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5.58K

本文為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旨在幫助老師和家長更好地輔導學生,培養其數學能力。本教案系統性強,內容豐富,既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又注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解題能力。希望廣大教師和家長認真閲讀,共同為學生的數學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篇

第1篇

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整體“1”,初步理解了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能初步運用分數表示一些事物以及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分數。

1、結合具體情景與直觀操作,體驗分數生產的實際背景,進一步理解分數,能正確用分數描述圖形或簡單的生活現象

2、認識真分數、假分數,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能正確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整數的互化。

4、能找出10以內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會正確進行約分和通分。

5、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初步瞭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能運用分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能積極參與操作活動,主動地觀察、操作、分析和推理,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

1、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的基本性質、公因數與公倍數、約分與通分、比較分數大小等知識;難點:體會在不同整體下,同一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樣的道理及分數的基本性質。關鍵:聯繫實際情境、藉助直觀,弄清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2、學習分數的再認識、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真分數與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公因數與公倍數、約分與通分、分數的大小比較等知識。

3、學生善於形象思維,不善於抽象思維,對分數有一些現成的經驗,對於分數的認識系統的認知。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認識分數,發展學生數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進一步體會“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體會一個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

現場組織活動:請兩位同學到台前,每人分別從一盒鉛筆中拿出1/2,結果兩位學生的結果不一樣多,一位學生拿出的是4枝,另一位學生拿出的是3枝。

師:這裏有兩盒鉛筆,你能從每盒鉛筆中分別拿出全部的1/2嗎?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1:我準備把全部的鉛筆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1/2。

生2:我準備把全部的鉛筆除以2,也就是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1/2。

學生活動,一位學生拿出3枝筆,另一個學生拿出4枝筆。

師:你發現了什麼現象,你有什麼疑問,或者説你能提出問題嗎?

生:他們拿出的枝數不一樣多,一個是3枝,一個是4枝,這是為什麼呢?

師:他們兩人都是拿全部鉛筆的1/2,拿出的鉛筆枝數卻不一樣多,這是為什麼呢?請想一想,然後小組交流一下。

師:現在大家的意見都認為是總枝數不一樣,也就是整體“1”不一樣了嗎?

師:真的是不一樣多,一盒鉛筆的`1/2表示的都是把一盒鉛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但由於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總枝數不一樣多),所以1/2表示的具體的數量也就不一樣。

師:原來分數還有這樣一個特點,你對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

1.看數學書説一説,小林和小明一樣多嗎?笑笑和小紅一樣多嗎?説説理由。

2.第4題讓學生充分説説自己的想法,必要時可以舉例説明。第5、6題獨立完成,然後選幾題説説思考過程。

本節課注重結合實際展開教學。從這節課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資源。本節課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拿水性筆,畫一畫,分數小遊戲,辯一辯等活動,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由於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也就是總枝數不一樣多)兩人都是拿全部鉛筆的1/2,拿出的鉛筆枝數不一樣多。平時教學中還要多舉些例子,可以培養學生對整體“1”的認識,為較難的分數應用題做好鋪墊。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篇

第2篇

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靈活應用學過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空間觀念。

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使學生逐步加深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提高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增強對空間與圖形內容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積極的數學情感。

重點:逐步加深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理解,提高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難點:利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學練結合。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三角形的面積的練習。通過這節課的練習,第一要讓你們進一步熟練掌握計算三角形面積的方法,第二能運用已掌握的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要看一看,比一比,哪些同學積極動腦,踴躍發言,學得紮實,學得靈活?

1.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積嗎?(練習二十第3題)

教師在以上圖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數據,學生口答三角形面積。

(1)引導分析:要求種這片草坪需要多少錢,必須先求什麼?

(l)學生用尺量一量這兩條虛線間的距離,理清這兩條虛線是什麼關係。

(3)分組討論如何在圖中畫出一個與它們面積相等的三角形,並試着畫出來。

1.一個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分別是5釐米、12釐米和l3釐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1)讀題,弄清題意。要求三角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底和對應的高。

(2)觀察直角三角形的特徵,猜測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底和對應的高分別是多少。

引導觀察,要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必須知道相鄰兩邊的長度。

(1)引導學生觀察:a點是中點,把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平均分成兩部分,即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兩部分。

(2)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陰影部分面積和大三角形面積有什麼關係?大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下圖中三角形abd的面積是20cm2,bd的長為5 cm,dc的長為3 cm。求三角形adc的面積。

思路導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求三角形abd的高,也就是三角形adc的高。

第3篇

密鋪,也稱為鑲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變化和美的享受。教材在四年級下冊就安排了密鋪的內容,通過讓學生觀察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鋪起來的圖案,瞭解什麼是密鋪。本冊教材中,通過實踐活動繼續讓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平面圖形在方格紙上進行密鋪,從而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1.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哪些平面圖形可以密鋪,哪些不能密鋪,使學生認識一些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

由於學生已經瞭解了密鋪概念,教材不再給出密鋪的概念及圖案,而是直接呈現了學生熟悉的6種平面圖形(即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並提出問題哪些圖形可以密鋪。接着,讓學生利用附頁中的圖形,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任選一種圖形拼一拼、鋪一鋪,探索並找出可以密鋪、不能密鋪(圓形、正五邊形)的平面圖形,進一步理解密鋪的特點。找出可以密鋪的平面圖形後,再讓學生實際鋪一鋪,在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密鋪,並感受這些圖形的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這裏每次密鋪的基礎圖形都是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一種平面圖形,兩種或兩種以上平面圖形拼接在一起,也能進行密鋪,但教材並不做要求。

2.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在方格紙上根據給定的兩組圖形設計密鋪圖案,計算出每次密鋪中不同平面圖形所佔的面積,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用數學的眼光欣賞美和創造美。

(1)從實際出發引出問題,讓學生從兩組瓷磚中任選一組在方格紙上設計密鋪圖案,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這裏的兩組瓷磚,一組由兩個形狀和大小相同、顏色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組成,另一組由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的長度等於平行四邊形長邊所在的高)組成,前一組密鋪可以是用同一種基礎圖形將平面密鋪,後一組密鋪則是用兩種基礎圖形密鋪平面。

完成設計的方式,可以由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也可以由教師準備好相應的圖形卡片,讓學生拼出。建議學生在畫或拼擺密鋪圖案時,要有序地進行。

(2)綜合運用有關密鋪、面積等方面的知識,統計自己在方格紙上設計的圖案中,每種基礎圖形一共用了多少塊,以及所佔的面積,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繫,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利用附頁中提供的圖形,自由地設計密鋪圖案,這種圖案可以由一種或兩種基礎圖形組成(也可以由多種基礎圖形組成,尊重學生的選擇,但不要求),通過學生的創作及交流,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用幾何圖形進行美術創作的想像力,讓學生體驗自己創作的數學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學好數學的信心。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1課時進行教學。主要是在數學活動中,藉助觀察、猜測、驗證等方式解決問題。

(2)教師可以在課前蒐集一些密鋪的圖案,也可以事先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一些密鋪圖案,課上展示給大家,以此幫助學生複習已瞭解的密鋪知識,從直觀上為學習新內容做好準備。蒐集的圖案可有多種,如由形狀和大小相同的一種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兩種或兩種以上基礎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不規則圖形組成的密鋪圖案等。呈現圖案後,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密鋪圖案是由什麼基礎圖形組成的?

(3)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密鋪平面時只用一種圖形,比如圓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等腰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同時出示該圖形的彩色卡片並貼在黑板上),請你們猜猜看,哪種圖形能用來密鋪?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和想像,然後再通過鋪一鋪等操作活動進行驗證並獲得結論。或者先讓學生想一想他們見過的哪些圖形能夠用來密鋪平面,教師根據學生説出的圖形呈現相應的圖形卡片,然後圍繞學生説出的圖形,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拼擺,找出哪些圖形可以密鋪,哪些圖形不可以密鋪,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4)學生彙報驗證的結果,並讓學生任選一種可以密鋪的`圖形鋪一鋪,上台展示並與大家交流拼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密鋪的理解以及對圖形性質的認識。

(5)在學生了解可以密鋪的圖形後,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讓學生用密鋪的知識設計地磚圖案;也可以先請學生説一説,生活中哪裏用到了密鋪。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答案,大致包括建築(地磚、籬笆和圍牆)、玩具、藝術(圖畫)等幾個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然後再讓學生任選一組瓷磚,在方格紙上設計新穎、美觀的密鋪圖案。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讓先設計完的學生數一數自己設計的圖案中,不同的基礎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塊,所佔面積是多少。

(6)展示作品過程中,引導學生比一比,看看誰的設計更美觀、更有新意,激發學生之間互評作品,在交流中理解並接納別人較好的方法。

(7)彙報交流之後,讓學生進行更開放的設計活動,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數學知識與藝術的密切聯繫,經歷創造數學美的過程。

(8)要注意,後面的教材中會繼續安排有關密鋪的內容,例如較複雜些的密鋪、密鋪的方法等等,因此在這裏注意不要拔高要求,如圖形能夠密鋪的條件(同一頂點的各個拼接圖形角的和為360)會在中學的教材中介紹,這裏就不需要讓學生研究。

1619年數學家奇柏(er)第一個利用正多邊形鋪嵌平面。

1891年蘇聯物理學家弗德洛夫(rov)發現了十七種不同的鋪砌平面的對稱圖案。

1924年數學家波利亞(polya)和尼格利(nigeli)重新發現這個事實。

最富趣味的是荷蘭藝術家埃舍爾(m.c. escher)與密鋪。m.c. escher於1898年生於荷蘭。他到西班牙旅行參觀時,對一種名為阿罕伯拉宮(alhambra)的建築有很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種十三世紀皇宮建築物,其牆身、地板和天花板由摩爾人建造,而且鋪上了種類繁多、美輪美奐的馬賽克圖案。escher 用數日複製了這些圖案,並得到啟發,創造了各種並不侷限於幾何圖形的密鋪圖案,這些圖案包括魚、青蛙、狗、人、蜥蜴,甚至是他憑空想像的物體。他創造的藝術作品,結合了數學與藝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讓人對數學產生另一種看法。

第4篇

教材第110 一112 頁的內容及第113 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1 .讓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舊知識轉換成新知識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和驗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

3 .通過學習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學生的環保意識。

兩週前,老師佈置了一項調查、收集資料的作業:調查自己生活的社區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種垃圾大約佔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哪些垃圾可以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同學們可以以生活的社區為單位分組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在下表中:

請學生將課前調查的情況進行交流,觸發聯想,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融人環境教育中。然後老師把某個小組調查好的一份統計表用投影儀顯示出來。如下表:

老師:我們知道紙張和廢金屬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佔幾分之幾呢?

老師巡視,然後將學生中的幾種不同算法列舉在黑板上。

讓學生分別對上述三種計算方法進行。達成共識:第一種算法正確,但不簡便。將 和 通分時,沒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而是找它們的公倍數,所以計算時數據較大,結果還要約分。第二種算法既正確又簡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通分後再相加;第三種算法不對,算理錯了。兩個分數的單位不同,一個是 ,一個是 ,單位不

同的兩個分數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師用圖加以説明:

在集體的基礎上,老師用課件動態顯示 + 的計算的過程,邊演示邊説明:由於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是20 ,所以把圓平均分成20 份,這樣 變成 , 變成 ,所以 + = + 。

老師:通過計算 + ,誰來説一説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怎樣相加?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老師請學生打開教材第110 頁,讓學生將自己表述的.語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語言進行對照,學會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歸納異分母的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請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先做左邊的兩道小題。

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驗算,方法有兩種:一種重算法(將原式再算一遍);一種逆算法,逆算關係有兩種,學生多數會用此法驗算。

學生完成後,集體講評。利用實物投影將上述兩種不同的驗算方法展示出來,然後請學生表達計算的過程。當學生説到利用關係式"被減數一差=減數"進行驗算時,着重讓他們説一説 - (先通分,將 化成 )。

在學生説算法的基礎上,老師引導歸納:異分母分數相減,也是先通分再相減。

再讓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中右邊兩道小題。

老師:"你會驗算右邊兩道小題嗎?請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請兩名學生上台板演驗算過程。集體反饋時,先請板演的學生説一説,用什麼方法驗算,然後請用"和一個加數"的方法進行驗算的同學説一説,如何計算是 - 和 - 。引導學生把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減法中去。

老師:通過計算 + 、 - 等算式,你能歸納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嗎?讓學生自己歸納,然後在全班交流,最後老師。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後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老師指着學生驗算的4 道題目,提問: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與整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嗎?

學生獨立完成,注意每道題中兩個分母的特徵,是特殊關係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數。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一般情況下,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時,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然後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注意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第5篇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提高除法的計算能力。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體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培養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練習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練習九)

先説説商是幾位數,再指名板演,其餘學生獨立完成。

提醒學生思考:第2小題十位上為什麼是0?第4小題個位上為什麼是0?

第一組:這兩題商裏的2個0的位置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不同?

第二組:這兩題的末尾為什麼都是0?為什麼第2小題有餘數?

讀題,説説題意。題中告訴我們什麼?求什麼?你準備怎麼做?

觀察表格,你發現挖的`天數和每天挖的米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它們的乘積相等,挖的天數越多,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挖的天數越少,每天挖的米數就越多。)

怎樣求有多少個合格的節能燈?怎樣求需要多少包裝盒?

(1)題目中對商有什麼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幾?你是怎麼想的?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希望大家在課後多練習,做到熟能生巧。

1.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注意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並交流解決的方法和結果,及時作出合理的評價。

2.學生對根據條件提問題還有困難,在教學時,要注重鍛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第6篇

1、通過“打電話”的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數是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問提問生活中有哪個同學一、創設情創設“打電話”的情境,

1、出示文主題圖,讓學生説一説圖的意思,並討論如何解決“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問題。

二、自主探2、組織學生探索如何計算4.83÷0.7和45÷7.2的究,創建數得數時,在探索之前,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

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麼不同,使學生體會到學模型

化為已有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

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1、試一試: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鞏固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後,被除數末尾需要補0,與應用2。7÷7。5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後,被除數

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練習後反饋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1、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筆算。6.84÷0.91225.84÷1.799.6÷41.5

一、創設情境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三、鞏固與應用

呈現中國銀行20xx年3月公佈的關於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於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學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1、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後根據得數按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練一練:1,2,3,4

四、總結。超過了11元港幣;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第2題:這是人民幣和日元的兑換,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還需要去乘100.第3題:這是歐元換人民幣,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第7篇

1、談話:大家知道我們學校是一個棋類特色學校,下個月馬上又要進行各棋類比賽了,老師打算再(出示一副象棋12元,一副圍棋15元)購買3副中國象棋和4副圍棋,你能算一算,老師一共要付多少元嗎?

1、談話:兩位同學用不同的列式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個綜合算式你同意嗎?誰再來説説這個綜合算式表示的含義?

2、提問:比較一下,12×3+15×4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混合運算的算式有什麼不同?

3、談話: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含有三步運算的混合運算”(板書:混合運算)那麼這個混合運算應該怎樣計算呢?你能自己嘗試一下嗎?

(2)指名交流。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為什麼?説清自己是怎麼想的。

4、 小結: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運算要先算乘法,這樣的兩個乘法可以同時計算。

找出學過的平面圖形中互相平行的線各有幾組。學生獨立思考後,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內交流。

3、提問:這兩個混合運算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先算兩邊,再算中間加減法,計算原則是先乘除後加減。)

談話:看一看這個綜合算式中有哪些運算?你覺得這個算式的運算順序應該是怎樣的?

4、指名説説自己計算時是怎麼想的,全班校對,及時糾正錯誤。

1、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在算式中含有加、減、乘、除的三步混合運算。應該按怎麼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2、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板書:不含括號的)

(2)指名交流,説説錯在哪裏,分析錯誤原因。全班校對。

(1)學生一組一組進行計算,比較上下兩題,思考有什麼發現?

(2)指名彙報,並交流自己的發現。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

(2)鼓勵學生獨立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有困難的同學可先分步計算,再根據分步計算的結果列綜合算式。

(3)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説説每一步求的是什麼。

分析:美術組:18人書法組:18人的2倍合唱組:比兩個組多6人

1、談話: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你覺得在計算的時候哪些地方要值得注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