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數學教案4篇 國小數學教案分享:提升課堂效果的策略和技巧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6W

本文介紹國小數學教案,旨在提供教師在教授國小數學課程時所需的有效教材,包括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步驟、教學重點和難點等內容,旨在幫助教師們更好地運用教案進行教學,提高國小生數學學科成績。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4篇 國小數學教案分享:提升課堂效果的策略和技巧

第1篇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國小數學一年級(上海版)第一學期p30

2、會根據提供的情景,敍述有關補充情節,並解答。

能力目標:1、還缺幾個可以繼續往前數,也可以對和進行分拆。

情感目標: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難點:根據提供的情景,敍述有關補充的情節,並解答。

新教材十分注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過程,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認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新數學課程給學生越來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時間操作的機會。現實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將成為數學課程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此在本課設計中,我儘量遵循二期課改理念,體現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從一下幾方面考慮:

學生學習新知,首先必須具備接納新知的原有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在學習新知前,要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認知結構和已有經驗,為學新知作準備。因此課伊始,我設計了上超市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購物活動中做好學習的準備,並一次來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

關於國小數學教案4篇 國小數學教案分享:提升課堂效果的策略和技巧 第2張

第2篇

複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還擔負着查缺補漏、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為了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複習,在組織教學時,應該營造一個輕鬆、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温故而知新”。

在教學設計中,靈活地運用教材,既不要誇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功能,要創造性地發揮它應有的功能。作為複習課,設計要有新意,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了適當的處理,這樣更符合本地區學生的實際需求。

教學中,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然後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結合教材習題逐一練習。通過練習,將學生所學的知識整理成知識網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結合教材習題,複習分數加減法這一單元的內容。想一想,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簡算、分數與小數的互化三部分內容)

3.小組彙報,全班交流,互相評價,呈現知識結構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顧分數加減法的相關知識,複習本節課中的知識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畫出知識結構圖,幫助學生建立這部分知識內容的知識網絡,便於學生整理和記憶相關知識。

(1)複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注意什麼?結合具體實例説一説。

(2)先想一想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結合上面的算式複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①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後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②分數加減法對計算結果的要求: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1)先想一想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在計算分數加減混合算式時,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先將所有的分數全部通分,再進行計算;二是先通分需要進行通分的部分,再進行計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沒有括號的,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裏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①引導學生觀察第2個小題,課件出示學生的不同解法。

學生討論、交流後小結: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減法同樣適用。

先想一想分數、小數是怎樣互化的,再計算下面各題。

第3篇

教學內容:學習畫垂線,認識點到垂線的距離。(課文第66頁的例2、練習十一中的地3、4的相應小題,第5、6題。)

1、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畫垂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通過活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用三角板準確的畫垂線。

教學難點:準確的畫出垂線。使學生明確垂線的重要性質,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間的距離垂線最短。

2、看我們的數學書,每兩條邊都是怎樣的?怎樣用三角板畫垂線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畫垂線。

三角板上有一個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來畫垂線。

2)把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沿着另一條直角邊畫出的直線就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直角頂點是垂足)。

強調:讓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落在給定的'這點上;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畫線前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畫線。當要求直線通過其一點時,要考慮到筆畫的粗細度,三角板的邊與已知點之間可稍留一些空隙。

2.教師講解示範後,學生自己動手嘗試着畫一個,然後互相交流一下。

1)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垂線,該怎麼畫呢?

2)直線外一點a與直線上任意一點連接起來,可以畫出很多條線段。

小結: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2、69頁5題。我們在測定跳遠成績時,怎樣測量比較準確呢?為什麼?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個量角器畫一條直線的垂線嗎?

四、課堂小結:通過學習畫垂線,你有什麼體會?

第4篇

1、結合具體的圖形,明確什麼是“點陣”,瞭解點陣的基本知識。

2、能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體會圖形與數的聯繫。

通過觀察活動,引導學生探索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

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點陣圖形的不同排列規律,並能把觀察到的規律用算式表示出來。

(老師在黑板上畫點)今天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圖形朋友——點,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的點,早在20xx多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們就是從這樣一個小小的點開始研究,發現了由許多個這樣的點組成的點子圖形中的規律,還給這些圖形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點陣。同學們想不想過一把當數學家的癮,自己來尋找這些規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點陣中隱含的規律。(板書課題:點陣中的規律)

(1)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學家們當年研究的點陣圖,邊看邊説出各個點陣的點子數。

教師依次出示前四個正方形點陣圖,並逐步引導學生想像、猜測:下一個點陣圖會是什麼樣子呢?

(隨着點陣圖的依次出現,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當第三個點陣圖出現的時候,學生已經忍不住地説出了點數。説明學生已經發現了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但這時,教師沒有急於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而是給學生留出了完善自己想法的時間,同時也暗示學生:規律的呈現不能依靠一個或幾個圖形來歸納,應該有耐心地繼續自己的觀察活動。)

(2)除了能説出各個點陣的點數之外,仔細觀察點陣圖:你還有什麼其它的發現?

(學生能夠發現各個點陣的形狀是正方形的,還能用1×1、2×2、3×3、4×4這樣的算式來表示每個點陣的點數。)

(3)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想:第五個點陣是什麼樣子,獨立畫出來,並用算式表示點數。

(4)思考:照這樣的規律繼續畫下去,第100個點陣的點數如何用算式來表示?第n個呢?

(結合發現的規律,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建立總結正方形點陣規律的模型。)

小組討論:你覺得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與什麼有關係?

(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得初步的形象感知得到提升)

小結: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可以看作是一個相同數字相乘的積,這個數字與點陣的序號有關,與每個正方形點陣每排的點子數也有關係。

2、剛才我們研究了一組正方形點陣中隱含的規律,那麼對於同一個點陣來説,如果劃分的方法不同,所呈現的規律也就不同。

(1)請大家仔細觀察第五個正方形點陣中點的劃分方法,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③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就可以表示為:1+3+5+7+9=25。

(2)如果把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記下來,如何用算式來表示?

(3)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與前面研究的一組正方形點陣的點子數有什麼關係?(正好是第一到第五個點陣的點子數。)

(第二、三個問題需要老師引導,學生自己難以發現,尤其是第三個問題,學生很難想到它們和開始時依次出現的幾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之間的關係。當學生想不到這種聯繫時,是否一定要引導?)

(4)思考:表示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的算式有什麼特點?

(5)如果按這樣的劃分方法劃分第六個正方形點陣,它的點數該如何表示?

(6)前面老師是把這個5×5的正方形點陣用折線進行了劃分,你們還有哪些不同的劃分的方法?在用算式表示上有什麼規律?

③斜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1+2+3+4+5+4+3+2+1;

至於前面兩種方法,都可以簡單地表示為:5×5;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第三種劃分方法,觀察這個算式,你們發現了什麼?

教師引導:照這樣的規律類推,第六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如何表示?第9個呢?第n個呢?

(在這裏把尋找不同劃分方法的任務交給學生,既是學生前面探究過程思維的延續,又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用另一種方式解讀了“練一練”中的`第一題。培養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總結概括規律的能力。)

1、除了我們剛才研究的正方形點陣,請大家猜猜看,還會有什麼形狀的點陣呢?

(學生列舉了長方形點陣、三角形點陣、圓形點陣、橢圓形點陣等等。)

2、請大家嘗試運用前面學會的方法探究長方形點陣規律。

(1)小組合作研究:如何用算式表示每個長方形點陣的點子數?

(2)請你獨立畫出第五個長方形點陣並用算式表示出點數。

(3)思考討論:你們覺得自己所寫的算式中的數字與圖形中的點子之間有什麼關係?

(學生的發現為:乘法算式中的第二個因數總是比第一個因數多 1,第一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豎排點數,第二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橫排點數。並沒有發現第一個因數與點陣序號間的關係,因此,當要求他們寫出18個點陣的點數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答案:17×18、18×19。在爭論各自的理由時,學生的注意力才聯繫到了點陣的序號與算式的關係,從而確定了正確答案。)

(4)照這樣繼續寫,你能寫出第n個長方形點陣的點數嗎?

3、看來對於任何一個點陣,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研究,總能發現其獨特的規律。在小組內研究三角形點陣中的規律,要求

(1)個人思考活動:觀察給出的四個三角形點陣的規律,畫出第五個三角形點陣。

(2)小組討論:對自己畫出的第五個三角形點陣進行劃分,你能想到哪些不同的劃分方法?分別用算式表示點數。

(對於前面的三種劃分方法,都在我的預設之內,學生到此,已經很輕鬆地用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三角形點陣的點數是從1開始的連續自然數的和。而對於第四種劃分方法,是我沒有想到的。有一個孩子卻用非常強烈地要求,表達了自己的這種劃分方法,並且説出了這個算式依次遞加4的規律。)

4、同學們真了起!真正具有未來數學家的風範,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並總結了各個不同的點陣圖中隱藏的規律。那麼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探究點陣的規律?

(在這裏不需要學生説出多麼專業的、深奧的數學原理,只是引導學生對自己探究性學習方法的一個總結,儘管語言可能不夠簡練,總結不夠到位,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在表述,就是對學生思維訓練的一個提升,一種飛越。)

1、點陣的知識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比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表演”、“太極表演”等,都是把一個人看作了一點,來排列有規律的隊形。你還知道什麼地方運用了點陣的相關知識?

2、課後繼續蒐集點陣的相關資料,下節課繼續交流。

(在這裏,把學生的課堂學習延伸到生活,鏈接到學生已有的相關生活經驗,然後讓學生在生活中繼續尋找哪裏用到點陣的知識,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