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禮儀的小故事8篇 禮儀之道:一個小故事引發的思考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7W

禮儀是人們交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增進人際關係,提高社交素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能聽到或見到關於禮儀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通俗易懂,富有啟示性,既表達了人們對禮儀的認識,也能夠提醒我們在交往中應注意的事項。

有關禮儀的小故事8篇 禮儀之道:一個小故事引發的思考

第1篇

有桌上的故事,草叢的故事,天上的故事,而我卻想寫個禮儀的故事!

“開飯啦!開飯啦!”媽媽叫了起來,今天爺爺要來,媽媽做得十分豐富。我三步並兩步地衝向了飯桌,看着這一桌誘人的美食,我的口水就像瀑布,可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啊!我的眼睛也閃着光芒,一屁股坐在了位子上,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我的筷子開始夾菜,我的筷子像一架無情的戰鬥機,衝向了土豆絲的國土,就在這時一架音速戰機跟我的戰鬥機撞上了,我看了看原來是媽媽呀!我悻悻的説:“我要吃飯了!”我明顯不高興了,可媽媽對我説:“你瞧瞧爺爺沒吃,我和你爸也沒吃,你就吃了,是不是很不禮貌。”我低下了頭。

大家都吃了,我夾菜的速度幾乎是媽媽剛把食物放入嘴中的後一秒我就嚐到了食物,我不停的'往嘴裏放菜,我的嘴像一個瘋狂的機器一刻不停的動着,這時我説話了,一邊吃一邊説,我嘴中的米粒像炸彈似得衝向了飯桌各地,媽媽又説:“你看,一邊吃飯一邊説話,把米粒濺在菜裏,桌上,還能讓別人吃嗎?”我臉紅了,十分慚愧。

禮儀對人類十分重要,沒了禮儀世界就亂套了,我們一定要做個懂禮儀講文明的好孩子。

有關禮儀的小故事8篇 禮儀之道:一個小故事引發的思考 第2張

第2篇

某高校一位大學生,用手捂着自己的左下腹跑到醫務室,對坐診的大夫説:“師傅,我肚子“關係?”劉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我和王局長沒有私人關係,我只想請示一下我們團出國演出的'事。”“出國演出?王局長不在,你改天再來電話吧。”沒等劉明再説什麼,對方就“啪”地掛斷了電話。

劉明感覺像是被人戲弄了一番,拿着電話半天沒回過神來。

第3篇

張林是市外辦的一名幹事,有一次,領導讓他負責與來本市參觀訪問的某國代表團進行聯絡。為了表示對對方的敬意,張林決定專程前去對方下榻的飯店拜訪對方。

為了避免出現得倉促,他先用電話與對方約好了見面的時間,並且告之自己將停留的時間長度。隨後,他對自己的儀容儀表進行了修飾,並準備了一些本市的風光明信片作為禮物。

屆時,張林如約而至,進門後,他主動向對方問好並與對方握手為禮,隨後做了簡要的自我介紹,並雙手遞上自己的名片與禮品。簡單寒暄後,他便直奔主題,表明自己的'來意,詳談完後便握手告辭。

作為一名國家公務員,張林上述表現符合拜會的常規禮儀,展示了他訓練有素的交際風采。

第4篇

西方遊客在遊覽河北承德時,有人問“承德以前是蒙古人住的地方,因為它在長城以外,對嗎?”導遊員答:“是的,此刻有些村落還是蒙古名字。”又問:“那麼,是不是能夠説,此刻漢人侵略了蒙古人的地盤呢?”

導遊答:“不就應這麼説,就應叫民族融合。中國的北方有漢人,同樣南方也有蒙古人。就象法國的阿拉伯人一樣,是由於歷史的原因構成的.,並不是侵略。此刻的中國不是哪一個民族的國家,而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客人聽了都連連點頭。

第5篇

某局新任局長宴請退居二線的老局長。席間端上一盤油炸田雞,老局長用筷子點點説:“喂,老弟,青蛙是益蟲,不能吃。”新局長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要緊,都是些老田雞,已退居二線,不當事了。”老局長聞聽此言頓時臉色大變,連問:“你説什麼?你剛才説什麼?”。新局長本想開個玩笑,不料説漏了嘴,觸犯了老局長的自尊,頓覺尷尬萬分。席上的友好氣氛盡被破壞,幸虧祕書反應快,連忙接着説:“老局長,他説你已退居二線,吃田雞不當什麼事。”氣氛才有點緩和。

第6篇

程顥、程頤兄弟倆都是宋代極有學問的人。進士楊時,為了豐富自已的學問,毅然放棄了高官厚祿,跑到河南潁昌拜程顥為師,虛心求教。後來程顥死,他自己也有40多歲,但仍然立志求學,刻苦鑽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

於是,他便和他的朋友遊酢一塊兒到程家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説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第7篇

在與自己的同事一道外出參加一次宴會時,財政局幹事姜克美因為舉止有失檢點,從而招致了大家的非議。

姜克美當時在宴會上為了吃得暢快,在開始用餐之後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減輕自己身上的“負擔”。他先是鬆開自己的`領帶,接下來又解開領釦鬆開腰帶捲起袖管,到了最後,竟然又悄悄地脱去自己的鞋子。尤其令人感到不快的是,姜克美在吃東西時,總愛有意無意地咂巴其滋味,吃得訇然做響,並且其響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浪高過一浪”。

姜克美在宴會上的此番作為,不僅令他身邊的人瞠目結舌,而且也叫他的同事們無地自容。大家就此紛紛指責姜克美:丟了自己的人,丟了單位的人,也丟了大家的人。

第8篇

某一個地區,有兩個報童在賣同一份報紙,二人是競爭對手。

第一個報童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每天賣出的報紙並不是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

第二個報童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他還每天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去了後就給大家分發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多。漸漸地,第二個報童的報紙賣得更多,第一個報童能賣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謀生路。

為什麼會如此?第二個報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個固定地區,對同一份報紙,讀者客户是有限的。買了我的,就不會買他的,我先把報紙發出去,這些拿到報紙的人是肯定不會再去買別人的'報紙。等於我先佔領了市場,我發的越多,他的市場就越校這對競爭對手的利潤和信心都構成打擊。

第二,報紙這東西不像別的消費品,有複雜的決策過程,隨機性購買多,一般不會因質量問題而退貨。而且錢數不多,大家也不會不給錢,今天沒零錢,明天也會一塊給,文化人嘛,不會為難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報,退報不給錢,也沒什麼關係,一則總會積壓些報紙,二則他已經看了報,肯定不會去買別人的報紙,還是自己的潛在客户。 評語:小小的一個賣報生意,就有這麼多的技巧,可見,生意經是本永遠學不完的書,任何時候,只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就會有獨特的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