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6篇 《海峽連接的生命之路》——一份優秀的教案設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W

本篇文章介紹一份優秀的教案設計——《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該教案旨在通過跨文化交流,讓學生們瞭解兩岸同胞之間的相似和差異,進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溝通技能和尊重他人的意識。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6篇 《海峽連接的生命之路》——一份優秀的教案設計

第1篇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三、一錘定音(在正確的詞語或拼音下畫“──”)(6分)

利用大地(振動 震動)暫(zhàn zàn)停的間(jiàn jiān)隔,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suǐ suí),終於從身軀(qū qǖ)裏(娟娟 涓涓)流出。

1、這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栓,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2、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早晨六時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綻開五彩絢麗的朝霞,在祖國寶島台灣花蓮,一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無菌室內,等候着他的骨髓從他的軀體裏抽出來,流進海峽彼岸姑蘇城內此刻同樣躺在無菌室內的一位年輕姑娘的血管。

八時,經過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贈者,在經歷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的手術之後,他的骨髓,飽含着同胞之情,從他的身軀內躍出。

九時三十分,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裝進了盛滿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濟會的志願者護送,從中國台灣花蓮起飛,十時二十分到達台北桃園機場。

十三時二十五分,骨髓運輸小組從台北桃園機場起飛赴香港。在飛機上,志願者們小心地呵護着骨髓箱,每隔一小時要上下左右晃動,以防止骨髓的凝結,影響細胞的活性。他們深知,手裏捧着的,不僅僅是活性細胞,而且是陳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時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鐘運到香港特區。這意味着離陳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時五十五分,運輸骨髓的飛機平穩地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降落。由於香港的天氣原因,飛機延遲了二十分鐘起飛。雖然抵達上海的時間比預期晚了十五分鐘,但總的來説還是相當順利的。

二十二時,骨髓移植手術開始。午夜時分,手術順利完成。

1、這篇短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能把表明這種順序的詞語用“──”畫出來。(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這兩位青年相遇了,她會對他説些什麼。(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6篇 《海峽連接的生命之路》——一份優秀的教案設計 第2張

第2篇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貴品質,生命的珍貴與愛心的無價,感受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跨躍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中國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1、師生蒐集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為理解課文有關內容作好準備。

1、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了温暖,這節棵我們繼續學習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隨着課文的學習再一次去感受人與人間最純真的感情。

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板書:杭州 中國台灣)

1、讓我們看課文插圖,畫出第二段中使你感到心酸難過或感動的語句。

(1)出示(小錢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a、請你談談你的感受。讓學生抓住“靜靜地、蒼白、紅潤、凋零、綻放、唯有”詞語和比喻句理解

過渡: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在小錢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命運出現了一絲曙光,誰來讀讀看到希望的句子。

(2)出示“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終於在中國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a、指讀這段話,談談你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談何容易、十萬、輾轉”來理解。

b、他的親人和醫務人員可能找過哪些地方?還可能遇到什麼困難?

c、小錢的家人和醫務人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中國台灣找到了合適的骨髓,小錢的生命出現了轉機。讓我們齊讀這段話。

(1)小錢既是不幸的,病魔糾纏着他,折磨着他;小錢又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中國台灣了有合適骨髓的人,意想不到的是,捐骨髓手術的日子翩然而至,中國台灣卻發生了一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當時餘震不斷,人們的生命仍然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中國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在做什麼?請同學們再細細品味課文中的3---6節,想想課文中哪些描寫人物的詞句使你感動。

學生抓住課文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靜靜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針頭從肌膚裏脱落”等語句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

説話練習:此時的中國台灣青年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沒有逃到空曠的安全地帶,也來不及顧及家人的安全,冒着生命的危險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但他的內心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想些什麼呢?讓我們用心去貼近這位青年的心,聽聽他會想些什麼

訓練學生總結語言的能力,抓住“沉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奔波,連夜”理解

1、小錢得救了!一年後的一天,他終於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國台灣青年見面了,他們會説些什麼呢?

2、播放《愛的奉獻》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結語:同學們讓我們用感恩的心去讚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用崇敬之情去讚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用無私的愛去讚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第3篇

2、品味“神清氣定”、“知道”、“靜靜地”等看似平淡的語句,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3、通過人物的行為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讀寫結合,體會海峽兩岸血濃於水的親情。

閲讀教學應理解內容,領悟情感為經線,以讀寫訓練為緯線,使語言形式的領悟、表達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融,以讀,以情促寫,以寫抒情,實現讀寫與情感的相攜共生。

1、師:1999年9月20日,早晨的陽光撒滿了美麗的杭州市,(圖:病牀)一位剛滿18歲的年輕人,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因為他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開放就面臨着凋零的危險。這位正值花樣年華的年輕人,他的生命還有救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我們一起來朗讀感悟、體會──(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1、師: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位年輕人的命運吧,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再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錢暢,這個才剛滿18歲的年輕人,他就患了……,他的生命就像……。在這如花的年齡,他卻患了……,只能靜靜地……,但他心中卻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麼?

5、師:得了白血病,真的沒有一線希望嗎?引讀:目前有效的辦法惟有……,才能使……。

6、師:但要找適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嗎?請讀讀這兩句話,找找有關詞語説一説。

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這樣的骨髓,在沒有親緣關係的十萬個人裏,大概才能找到一個。錢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這樣的骨髓終於找到了,就在一位中國台灣青年的身上。

師:“幾經輾轉”是什麼意思?他們可能去哪些城市找過?

1、師:1999年9月21日,對錢暢來説,是刻骨銘心的,對海峽彼岸的花蓮慈濟醫院的人們來説,同樣刻骨銘心。同一時刻,那裏正上演着感人的一幕。好好讀讀3~6自然段,很多地方會讓你感動,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都會震撼你的心,請你圈圈點點,好好體會。

餘震不斷,這個青年依然神清氣定。他在這場災難中沒有受傷。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無事,沒有人能夠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名叫錢暢的青年,正懷着十萬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② 7.3級大地震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呢?播放地震錄象。

③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為中國台灣青年想象:此時,他不知道……,但他依然神清氣定,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

也許,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跑出去,在空曠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識都教人們這樣做。但是,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人靜靜地躺着。

② “此時此刻”指什麼時候?“此時此刻”可能會發生什麼?

③ 看錄象(此時慈濟醫院的情況),此時此刻,你一定有話要説!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後,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① 出示抽取骨髓的針筒,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

③ 此時,從中國台灣青年身軀裏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經過十幾個小時奔波,李博士帶着骨髓,趕往杭州,連夜為錢暢做了移植手術。

1、師:幾經展轉,幾經波折,從中國台灣青年身軀涓涓流出的骨髓終於涓涓流入錢暢的體內,錢暢得救了,他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此時,他又想些什麼?讓我們貼近錢暢,讓這些想法也涓涓流入你的筆尖吧!

3、師:此時此刻,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我們的心情,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節。

這是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這座生命之橋是有形的,因為在這座橋上寫了一個“愛”,寫了錢暢對(生的希望),點燃了錢暢(生命的火種),寫出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這座生命之橋又是無形的,因為它就在我們兩岸同胞的心中。

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對話的目的就是激活對話的載體──語言文字“走入”學生的內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用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大陸青年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中“白血病”、“地震”、“骨髓移植”都是平時學生甚少涉足的領域,因此學生關注不夠,積累不多,不能真正“發乎於情”,那麼,怎樣讓學生走進文本,讓他們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體驗,乃至與文本產生共鳴?於是,我嘗試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語文課要扣住“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抓住具體生動的語言形象進行深入地感悟,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火花,最終形成心靈上的高峯體驗。因此在深入品讀,感悟真情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了幾個關鍵的語句,或進行場景的對比,品析語言;或補充相關的資料,豐實人物形象;或重點指導朗讀,感受人物的精神……發揮情感的紐帶、驅動作用,順學而導,使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語言現象的感悟、品味,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腦能思,口能説,筆能寫。因此,語言實踐訓練既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有助於學生説寫能力的提高。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多處語言實踐活動。如:錢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但心中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麼?餘震不斷,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不知道什麼?他當錢暢得救了,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此時,他又想些什麼?這些説話、寫話的過程不僅僅是語言實踐的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提升的過程。在説寫中學生的體驗融進了精神和靈魂,學生的感悟不斷昇華,真正由“文”走向“人”。

第4篇

3、小錢獲救的幸運,台灣同胞的真情奉獻.感受海峽兩地人民的人間真情。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大家齊讀課題。(學生齊讀)

師:上節課呀,我們初讀了課文,關於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大陸小錢得了白血病,很危險,中國台灣青年和李博士通過骨髓移植,讓小錢得救了。(板書)

師:這位同學瞭解了課文內容,那還有誰知道了課文內容呢?

生2:我知道了大陸小錢得了白血病,很危險,中國台灣青年和李博士通過骨髓移植,讓小錢得救了。

生3:中國台灣青年和小錢素不相識,還是把骨髓捐給了小錢,讓我很感動。

3、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看來這個真實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每個人。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劃出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在邊上寫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和周圍的同學進行交流,聽清楚了嗎?開始!

師:老師看大家讀書讀的非常用心,畫出了相關的句子,寫了自己的感受,還和周圍的同學進行了交流,現在誰願意把令你感動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一)、生:我找的句子是: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這位同學找了這個句子,看來這句話給你的感觸很深。那還有誰找了這句話?(生舉手)

師:既然這麼多同學都找了這段話,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多媒體出示句子)

(1)生1: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安全,可是為了救小錢,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們沒有慌,很鎮定,沒想到跑出去。他們的做法讓我很感動。

師:為了救別人,不顧自己的安危,很感人。你再説説。

生2:在這個時候,跑到空曠的地方才安全,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牀旁,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為了救小錢,他們沒躲到安全的地方,他們真了不起。

師:他們沒有慌,很鎮定,是不是?老師聽出來了,你們抓住了沉着和靜靜地這兩個詞語來理解,(點課件加點)很會讀書。那此時此刻是什麼時刻?還有誰能結合前邊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2)生3: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台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此時此刻就是大地震剛過,餘震不斷,大地還在搖晃,十分危險。空曠的地方才安全,為了救小錢,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牀旁,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讓我很敬佩。

師:在大地搖晃的時候他們為了小錢沒有跑,真的很令人敬佩。你再説説。

生4:此時此刻就是大地震剛過,餘震不斷,大地還在搖晃,但是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牀旁,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就是為了讓小錢早點恢復健康,他們很無私。

(3)師:説的對,在餘震不斷,大地還在搖晃的情況下,能夠做到沉着的站着、靜靜地躺着真的很不容易。大家來看這個影片。(多媒體播放《台灣地震》相關視頻片)

師:大家想象一下: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牀旁,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會有什麼後果?誰來説説?

師: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中國台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多麼令人感動啊!那此時此刻還是什麼時候?誰再談談?

(4)生1: 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突如其來是説餘震來得很突然,很猛烈,讓人沒有防備,使針頭都從肌膚上掉了下來,多危險啊,但是李博士和小錢沒有跑到空曠的地方,他們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小錢早點恢復健康。讓我很感動。

師:你真聰明,能夠抓住句子中的詞語來理解。誰再談談?

生2:餘震來的這麼猛,這麼強,針頭如果不小心扎歪了,手術失敗,或者針頭折在肌膚裏,青年更危險。可他靜靜地躺在牀上,捨己為人很了不起,很敬佩他們。

師:你也很了不起!那你能不能讀讀這段話,讀出自己的感受?(再出示句子此時此刻…躺在病牀上)自己先試試。(生自己讀)

(二)、師:通過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的無私。那你還找到了哪個句子?説一説。

生1:我找的句子是: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師:這兩位同學不約而同的找了這個句子,我們來看看。老師請一位同學給讀讀這段話,大家想一想:這個句子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生3: 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從這句中我知道中國台灣青年不僅自己有危險,而且他的家人還生死不明,有可能被砸傷,住在醫院裏,有可能被埋在廢墟下,已經去世,他一定很着急,很擔心他們,可是為早點救小錢,他顧不上去找去問,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很無私。

師:為了救小錢,他顧不上去尋找家人,確實令人很感動。還有誰想説嗎?

生4: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從這可以看出青年想的更多的是早點救小錢,耽誤了時間,小錢可能就沒救了,所以在自己十分危險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時候,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很令人感動。

師:説得對,在餘震不斷的威脅中,在對家人的擔心和牽掛中,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生接: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3、師:中國台灣青年心裏想着自己的骨髓會帶給小錢怎樣的希望?會讓他的生命出現什麼奇蹟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節。(生自由讀)

生2:找到適合的骨髓很不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大約在10萬個人裏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生3:小錢是幸運的,他終於找到了適合的骨髓。我為小錢感到高興

師:你很善良。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會帶給小錢怎樣的希望呢?誰來説一説?

生3:會讓小錢像自己一樣健康快樂地生活,不再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正因如此,所以當餘震頻頻襲來,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他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生接: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師:當家人在這場災難中,毫無消息,生死不明的時候,他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生接: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4、師:就是這樣一位一心為他人着想的中國台灣青年,一個不顧個人安危的醫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的間隔,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體裏涓涓流出……同學們,想想看,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5、師:是啊,這流出的不僅僅是骨髓,還是中國台灣青年和李博士無私的愛,更是小錢生命的希望。但是,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剛抽取的骨髓,帶着小錢生命的火種啟程了,大家看這個時間表。(多媒體出示,教師讀)

生2:從骨髓抽取出來到手術成功用了16個小時。李博士沒有休息,一定十分勞累辛苦。

(師:同學們想想看,為了救小錢,只有李博士一個人在忙碌、奔波嗎?

生3:還有許多醫護人員和機場工作人員為挽救小錢在奔波。

師:海峽兩岸那麼多的人在忙碌,在奔波,不顧危險,不顧勞累,都是為了挽救一個18歲的生命。讓我們把感動帶入第六段文字,齊讀這段話。

師:小錢就這樣得救了,兩岸同胞架起了一座生命橋。雖然由於歷史原因到現在中國台灣也沒能完全回到祖國懷抱,但中國台灣與大陸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什麼時候也不能割捨的。如果小錢與中國台灣青年相遇了,想想他們會説些什麼?

師:是啊!他們有説不盡的話,千言萬語道不盡兩岸同胞的深情。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讀這篇課文。(配樂學生自由讀)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飽含了大陸和中國台灣之間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要通過教學,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兩岸同胞的真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聽、説、讀、寫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獲得語文知識技能的提升,從而達到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整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楊老師採用了三個層面的閲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的設計,還是比較成功的。

除了讓學生理解詞語,把課文內容讀通順以外,在這個環節中,楊老師還和學生一起蒐集大量的資料來補充文本。比如:查找關於白血病、中國台灣慈濟醫院、李博士和歷史上中國台灣的多次變革;還查找了關於近年來海峽兩岸關係的改善和溝通,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等的資料。學生蒐集資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閲讀,讓學生把資料和課文內容聯繫起來,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還降低了理解上的難度。

語文課不同於政治課,更不是單純的思想品德課,每一種語言都藴含着一種情感,對語言的理解就是對思維的訓練,對語言的運用就是情感的傳遞。在這節課教學中,楊老師引導學生抓住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靜靜地躺在病牀上這句話聯繫前文內容7.3級的大地震剛剛過去,餘震不斷,十分危險,家人生死不明的時刻來進行閲讀理解,在這種瞻前顧後的閲讀與朗讀中,感悟人物內心,感悟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博大的愛心。

每一種語言都表現了一種思維,如果學生能讀的好,讀出了感情,就説明他理解了文字,理解了內容。所以,楊老師在整個教學中除了穿插學生的感情讀、齊讀和老師的引讀外,在後半段教學中,當學生心中充滿了感動,迫切需要表達這份感動時,楊老師安排了配樂讀,這是學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也使教學達到了一個高潮。

第5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課文描寫了同一時間的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她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中國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相距雖遠,他們的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閲讀能力:能夠藉助文本思考一些問題,並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和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讀來表達感受。所以,本節課以讀為主,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中理解詞語,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時試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1、以讀為本。文章感人而生動,適合朗讀訓練。力求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穩步推進,螺旋上升,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薰陶。

2、自主學習。構建樂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題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標。瀏覽全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語句品味語言文字。以填空和朗讀再次迴歸整體,使認知更完整、深刻。擴展練習,培養語文素養。

(1)通過學習,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通過閲讀,引導學生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通過感情朗讀,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的情感,體會中國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1、課前播放《愛的奉獻》。同學們,一首深情的《愛的奉獻》又將我們的思緒帶到了課文所講述的故事當中。十八歲,一個充滿夢想的年紀,一個如花的年紀。而他,一位杭州青年小錢,此時只能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在焦急地期盼,期盼救命的骨髓能早一點從遠隔萬里的海峽彼岸中國台灣送到杭州。(板書:中國台灣 骨髓 杭州)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捐髓手術的日子翩然而至,中國台灣卻發生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2、邊播放地震視頻邊描述。看完這段錄像,你有什麼感受?

1、在這樣可怕的地震之後,手術能如期進行嗎?讓我們把鏡頭轉向中國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請同學們細細品讀課文 3 — 6 段,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讓你感動,把最讓你感動的語句或詞語畫下來,反覆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麼,用一兩個關鍵詞簡單地寫在旁邊。一會兒我們交流。

(1)那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為什麼讓你感動?(因為---所以,把話説完整)

(2)師:對啊,當時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多危險哪!我們設想一下:當餘震來臨的時候,手術室裏可能會出現什麼狀況?

明明知道地震很危險,而且抽取骨髓又這麼地難,那為什麼他還靜靜地躺病牀上?

(4):中國台灣青年還有什麼行為能讓你怦然心動嗎?

b、出示句子2: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期待着他的骨髓。

師:中國台灣青年真的不關心家人嗎?不是的,此刻他的內心一定不平靜,他會想些什麼?請你閉上眼睛,用心去貼近中國台灣青年的心聽一聽,他會想些什麼?

你的事蹟感動了我,也感動着所有的中國人。請問:在當時大地餘震時,你躺在病牀上,你害怕過嗎?

你知道嗎?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幾萬人受傷。地震過後,大家都忙着尋找親人,搶救親人。可你並沒有這麼做。有人説,你根本不愛自己的家人。是這樣嗎?

課件出示: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師引讀句子。

中國台灣青年的行為感動着我們,在手術室裏,還有誰也 讓我們的心也隨之跳動呢?你找到了李博士哪些感人的詞句?讀出來

a、在同一時刻,是指什麼時候?他又為什麼步履匆匆呢?

b、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

師:是啊,可怕的地震,房屋隨時都可能倒塌,此時此刻,只有怎樣才是安全的?

引讀:多麼艱難的選擇啊,但是,他沒有選擇離開,李博士仍————

多麼偉大啊,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説只有一次,但李博士仍——

c、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師:從他身軀裏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那麼,還流出了什麼?

師:我們感動着中國台灣青年的愛心,感動着李博士那高尚的醫德,感動着中國台灣花蓮慈濟醫院裏發生的這一切,讓我們再來重温手術室裏那令人感動的一幕幕。(齊讀課文4到5段)

d、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1)老師這裏有一張當天李博士護送骨髓的時間表,同學們算一算,這個過程用了多少時間?這是怎樣的12小時?

(2)經過12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沒有休息,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整整12個小時,縱然有重重困難,也無法阻隔李博士對大陸同胞的深深關愛。此時此刻,老師從你們的臉上看到了兩個字感動, 請大家深情地朗讀第6段。

1、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後,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復活了。小錢終於得救了,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所有關心小錢的人。(課件出示,師生合作讀最後一段)

2、小錢終於得救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使小錢得救了,這是一座用什麼搭建的生命橋?(板書:愛心 血脈親情)

3、茫茫的海峽隔不斷骨肉親情,海峽兩岸同胞用愛心、用血脈親情搭建起的生命橋使小錢得救了,此時此刻,他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要説,他會對誰説什麼呢?(生配樂寫,交流。)

4、其實,中國台灣慈濟醫院向大陸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事例還有很多,課文寫的僅是其中一例。(課件出示其他事例)

5、正是因為有了像李博士這樣熱心公益的人,還有許多自願捐獻骨髓的熱心人,才會使像小錢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讓我們帶着對他們的無限敬意一起讀課題。(生讀課題)

讓我們帶着中國台灣和大陸人民的愛一起讀(生再讀課題)

6、這豈止是一座橋,豈止是一個故事,這簡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讚歌,一首愛的詩篇。(出示根據課文改編的詩,師配樂深情朗誦)

以小錢的名義,給中國台灣花蓮慈濟醫院的李博士寫一封感謝信,表達你對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達兩岸骨肉的血脈親情。

對於本堂課,自己特別想説的一句話是:經過了不少努力,留下了不少遺憾。細心反思時,卻也發現了遺憾中令自己感到欣慰的地方。

一、巧妙、有效地運用多媒體。生活在平原上的這羣幸福的孩子他們對地震的感受是空洞的,為此課堂上我播放了一段關於地震的錄象,孩子們看了以後紛紛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有的説太可怕了;有的説太危險了;有的説太嚇人;有的説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很慶幸;還有的説太震撼人心了……

播放此錄象,讓學生們深入感受錄象有兩個用意,一是讓學生們讀好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台灣地區。這句話。

二、以情入手,展開課文最動人的場面來教學,讓學生感悟到課文的感人之處。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談談心中的感受,多數學生認識到課文內容令人感動。再讓學生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動,把學生帶入情感中,還讓學生説説為什麼讓你感動。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台灣青年冒着生命危險,在餘震中救助遠在大洋彼岸的陌生人小錢,從而體會到海峽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即理解課題的褒義。

三、以讀為主,讀是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文章感人而生動,適合朗讀訓練。力求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穩步推進,螺旋上升,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薰陶。引起學生和作者的共鳴。尤其是第3至6自然段,我先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仔細研讀,認真感悟,大地震剛過後,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沒有考慮是否延期手術,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等細節,從反覆讀中體會中國台灣青年一心只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質。李博士抽取骨髓時的鎮定沉着,運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緩,植入骨髓時的不分晝夜,從讀中體會李博士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兩個靜靜地,讓學生對比朗讀,使學生在讀中進一步提高認識。最後,飽含深情地讀題,則是情感的昇華。

遺憾是因為不足,由於本堂課安排的內容較多,有些環節設計的又不夠簡練,怕內容完不成,很多時候我都在考慮和提醒自己:環節怎麼樣一個一個順利進行下去?不加快些速度等下就來不及了!,而沒有考慮到學生他們是否還有表達的慾望。導致了這堂課不管是朗讀一個句子還是回答一個問題都沒有請多位同學發言,這樣子無視那一雙雙高高舉起的想説話的小手實在不應該。

1、中心不要偏移,關注學生的感受,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第6篇

1、認識8個生字,正確認讀“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中國台灣、襲擊、骨髓、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引導學生通過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1、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温暖。正是因為愛,才架起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注意正音“骨髓、暫停、輾轉”。

3、回答剛才思考的問題:課文講述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1、故事要追溯到1999年9月22日,(出示畫圖)這是杭州的一家醫院,從圖上看到了什麼?(醫護人員正在幫小錢幫骨髓移植前的準備工作)再仔細觀察小錢,發現了什麼?

2、(出示“小錢靜靜地……這朵生命之花綻放)自由讀一讀這段話,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麼?(小錢還很年輕就身患重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救他)劃出重點詞:靜靜地、剛滿18歲、唯有、才。

5、關於白血病同學們瞭解多少?(學生自由説)教師再補充:白血病又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到目前為止骨髓移植是最好的辦法。

6、那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骨髓呢?(如果……才)是呀,我國的大陸骨髓庫起步較晚,人們對捐獻骨髓的知識欠缺,目前各地捐獻志願者的庫存資料加起來還不到三萬份。所以要找到合適的骨髓配型(談何容易)。但小錢是幸運的,(出示句子: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中國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小錢是幸運的,在中國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比較、朗讀句子,從“幾經輾轉、終於”體會到找到合適骨髓的不容易。

1、此時的小錢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等待骨髓移植,與此同時,中國台灣的情形如何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3~6自然段,劃出令你感動的詞句或段落,並寫上自己的感受,再在小組裏和同學交流交流。

從李博士“步履匆匆”體會到時間的緊迫,李博士的急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介紹李博士:李博士是李政道教授,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專家,由他在中國台灣建立的骨髓捐贈中心,到目前為止,登記在冊的骨髓捐獻者資料達23萬餘份。

從“就在昨天……仍在搖晃”感受到當時環境的危險、抽取骨髓遇到了困難。教學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回憶去年九江發現的4.7級地震,談談自己當時感受到的餘震,而中國台灣發生的是7.3級大地震,通過對比,學生體會到在這樣危險和困難的環境下,李博士和青年還堅持抽取骨髓是多麼的勇敢和堅強,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想着他人。

⑴ 所幸的是。大地震並沒能讓病牀上的青年受傷,同學們想象一下,此時他的心中最想知道的是什麼?

可他現在仍躺在病牀上等待抽取骨髓,因為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突如其來”感受當時的環境很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再次發生餘震的危險。

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之下,李博士和青年的表現是如何的呢?

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分別體會到他們是冒着生命的危險,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因為他們知道在海峽的對岸有個青年正在滿懷希望地期待着。

教學到青年的表現時,可與前面小錢的“靜靜地躺在病牀上”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從而體會到青年在持續不斷的餘震中,不顧自己的安危,還能夠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而這“靜靜地”正是他內心堅定沉着反映,表現出無私奉獻的精神。

從“一次又一次”、“終於”體會到,他們是冒着生命的危險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才將骨髓順利抽出的。

⑵ 從“十幾個小時”、“連夜”體會到兩岸的醫護人員勞累奔波的辛苦。

補充資料:其實中國台灣離大陸只隔一道海峽,可是因為一些原因,中國台灣至今還不能直飛大陸,必須先飛到香港,再由香港轉機到大陸,這樣一來路上的時間就很緊迫了。早一分鐘到達,病人就多一分的希望。

3、通過對前面課文的學習,用自己的話説説對這段話的理解。

4、那課前提到的“生命橋”指的是什麼,現在明白了嗎?

1、在這次跨越海峽的生命求助行動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説説理由。

2、同學們大膽的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錢和中國台灣青年見面了,他會對青年説些什麼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