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邊的老人教案集錦3篇 跟隨橋邊老人,領略人生智慧:教案集錦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8W

“橋邊的老人教案集錦”是一份專門針對老年人健身活動的教案集,採用易懂、簡單的語言,介紹了一系列有趣且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和健身項目,旨在幫助老年人保持身體健康和心情愉悦。

橋邊的老人教案集錦3篇 跟隨橋邊老人,領略人生智慧:教案集錦

第1篇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4.思考:你的閲讀感受和小説的寫作手法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換句話説,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使你產生這樣的閲讀感受?

依據課文中的對話,尤其是“我”與老人對話時“答非所問”的情景,説説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① “微笑”“最後”“只得”(對故鄉的熱愛,被迫離開的不捨和無奈。愈是平靜,愈是微笑,愈是令人心酸。)②矛盾:“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繁衍;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為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文中的對話,由“我”的“勸離”與老人的“不動”構成兩極,彷彿一場太極推手錶演。文中“我”兩次勸老人離開,但他始終沒有挪動。老人難以動身的主要原因當然是體力不支、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家園的留戀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動身的內在因素。對於一個76歲高齡的孤獨老人來説,在生命臨近終點之際卻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慾望自然減退,以至於可置生死於度外。

這篇小説的人物幾乎原地不動,除了對話沒有其他動作;小説的情節也非常簡單,它的展開主要藉助人物對話。小説裏的對話簡單高效,藴涵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反映出人物的個性心理。我們不妨分析一下下面一段對話:

“唔,”他又説,“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這一句接一句,彷彿踏實堅定的腳步,將我們一步步引向老人的身世。老人提到故鄉便暫時忘記了眼前艱難兇險的處境並微笑了起來的這一細節,告訴我們他是多麼愛他生活的家園;呆在那兒照顧動物直到最後離開的這個細節,又説明他對它們是多麼不捨。離開自己深愛之物、讓它們被炮火摧殘,這種被迫和無奈何其苦澀和悲哀。

“一共三種,”他説,“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説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説,“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老人對動物如數家珍,我們不但瞭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狀況,這幾隻動物在老人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還了解到老人離家時的無奈和被迫。“我”“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暗示了我對老人命運的擔心:沒趕上去巴塞羅那的卡車就等於要留在戰場上了,而此時,最後的大車也即將駛離。末尾處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實際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來。這一切,都是被客觀地呈現出來,讓讀者憑藉小説所透露地信息推導出來。這也正體現出海明威所倡導的“冰山理論”。

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八分之一是讀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雖然沒有寫出來,能為讀者感受到的。”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對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研究者們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體風格,認為海明威早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練就了簡約幹練的文體風格,在從事小説創作後,他還是提倡簡練的電報體寫作風格。海明威的小説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詞和日常用語,摒棄了空洞詞藻。)

再如結尾的表達作用:①交待故事的結局②點明故事背景③渲染氛圍,烘托心境④象徵手法,暗示中心。

1)文中刻畫的橋邊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試加以分析。

文中刻畫了一個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熱愛自己的家鄉,一談到自己的家鄉,老人就高興地笑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溢於言表。他心地善良,充滿愛心。敵人入侵,他不得不逃離家鄉,但一直牽掛他養的那幾只動物,對這幾隻動物能否避過戰火,一直放心不下。他不關心政治,他不理解敵人為什麼會入侵自己的家鄉,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之情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2)《橋邊的老人》結尾處,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無力動身時,海明威這樣寫道:“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試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描寫老人此時的內心世界。

3)短篇小説不可能像長篇小説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那麼《橋邊的老人》這篇小説的主題是什麼?

“我”和老人的對話始終圍繞着“動物”,有人説在這樣的戰亂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呢?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談談你的看法。

小説取材於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戰。1936年7 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共和政府軍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軍展開激戰。海明威不但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的捍衞民主、反法西斯鬥爭,而且作為戰地記者三次深入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並創作了長篇小説《喪鐘為誰而鳴》。

與前兩部反映戰爭的作品不同,《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裏,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對象,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説充滿了悲憫的力量。

海明威(l899~1961),美國小説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曾作為紅十字會車隊司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長期擔任駐歐記者,並曾以記者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晚年患多種疾病,精神十分抑鬱,經多次醫療無效,終用槍自殺。他的早期長篇小説《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轉而塑造擺脱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戰鬥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劇本《第五縱隊》1938),長篇小説《喪鐘為誰而鳴》(1940)。50年代後,他繼續發展20年代短篇小説《打不敗的人》和《五萬大洋》的寧折不彎主題,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説《老人與海》1950)。在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由課文有關介紹:“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 “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

(2)這篇短小的小説就是由“我”來講述的。請大家思考:

由“我”這個小説中的人物來講述故事,給我們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有很強的真實感、親切感。

由“我”來講述故事,故事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現在進行時”,使讀者對下一步情節有所期待,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心。

由“我”來講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內容是有限的,比如這個老人的身份、他的經歷和未來,很難把故事的全部內容呈現出來。

這種由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來講述故事的`視角便是有限視角,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最常用第一人稱。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好象由於命運的差錯,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裏。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着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像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為在婦女,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温柔的性情,就是她們唯一的資格。

全知視角基本上是敍述者等同於作者,他超越小説的所有人物和事件,瞭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甚至在敍述過程中加入評論,對人物的心理描寫。全知視角的敍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

有限視角的敍述者則只介紹故事的部分情節,把一部分內容隱藏起來了。有限視角是現代小説的一大貢獻,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説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敍述者和人物重疊。

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閲讀《橋邊的老人》指出這篇小説的敍述人稱的藝術效果。《橋邊的老人》中,第一敍述人稱'我'的出現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

首先,這種角度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彷彿這是一篇來自戰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可以增加一些真實感和親切感。

其次,採用第一人稱,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顯示故事而不是講述故事,顯得比較客觀。具體説來,小説通過'我'之眼,通過'我'與老人之間的對話,尤其是老人三次嘮叨着'貓會照顧自己,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 '這樣的細節描寫,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儘管沒有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語言,卻令我們感受到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和平的熱愛。

最後,'我'作為故事的敍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測,這對讀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內涵。比如,在小説末尾,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卻無力起身時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這一切都是客觀地呈現出來的,關於老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和老人對現實的情感等,都需要讀者借小説的信息推導出來。

1.找出一篇採用全知視角寫作的短篇小説,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敍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2.完成課後'思考與實踐'第一題:《橋邊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着自己看的小動物們,表現出人性的光輝。試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描寫老人的內心世界。

橋邊的老人教案集錦3篇 跟隨橋邊老人,領略人生智慧:教案集錦 第2張

第2篇

1.閲讀並仔細玩味小説的情節,體會其深刻的思想內涵;

2.瞭解小説的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及其與內容題旨的呈現關係。

1.玩味小説的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小説的題旨;

明確:“我”在偵察敵情的時候在橋邊偶遇一位老人,並與之攀談的事情。

2.逃難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單單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並與之攀談起來呢?

明確:人們都競相逃命,可這位老人“卻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明確:不急。“一動也不動”“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我要待一會,然後再走”“他説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上的.塵土中坐下去”

(1)老人為什麼“微笑”?透過老人的“微笑”,你能讀出什麼?

明確:從“微笑”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家鄉的愛戀。同時也表現出老人被迫逃離的苦澀和悲哀。

(2)老人為什麼不自己逃命,而只擔心那些動物們呢?

明確:a.老人無親無故,動物是他的伴侶,他的親人。表現了老人的孤獨和善良。而且此處愛的温暖與正發生着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d.老人對未來的生活茫然,家沒了,他不知該去何方。

明確: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悲憫情懷。

海明威在小説創作上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冰山理論。關於冰山理論,他曾在《午後之死》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裏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那麼你能從這篇小説中感受到他這一理論的運用嗎?

第3篇

?橋邊的老人》篇幅短小,筆法簡練,但是意藴卻很深刻,敍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結合單元要求和文本特點,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置為: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2.閲讀《諾貝爾文學獎文庫·授獎詞與受獎演説卷》(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中關於海明威的部分。

3.閲讀小説,能通過人物對話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並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對話下面做出記號。

5.試着思考一下:你的閲讀感受和小説的寫作手法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換句話説,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使你產生這樣的閲讀感受?

()體驗與建構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敍事主人公"我",請你依據課文,以簡單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畫面,進而品味小説語言簡約卻寓意深遠的藝術特色。

(2)依據課文中的對話,尤其是"我"與老人對話時"答非所問"的情景,説説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短篇小説不可能像長篇小説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那麼《橋邊的老人》這篇小説的主題是什麼?

小説一開始,就要給自己找一個敍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敍述視角,或者敍述角度,這是小説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敍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一敍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説的敍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敍述視角可以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全知視角基本上是敍述者等同於作者,他超越小説的所有人物和事件,瞭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全知視角的敍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

有限視角是現代小説的一大貢獻,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説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敍述者和人物重疊。

(3)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閲讀《橋邊的老人》指出這篇小説的敍述人稱,並結合"準備與預習" 第三題,與同學討論、分析這種敍述人稱的藝術效果。

?橋邊的老人》中,第一敍述人稱"我"的.出現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

首先,這種角度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彷彿這是一篇來自戰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可以增加一些真實感和親切感。

其次,採用第一人稱,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顯示故事而不是講述故事,顯得比較客觀。具體説來,小説通過"我"之眼,通過"我"與老人之間的對話,尤其是老人三次嘮叨着"貓會照顧自己,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 "這樣的細節描寫,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儘管沒有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語言,卻令我們感受到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和平的熱愛。

最後,"我"作為故事的敍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測,這對讀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內涵。比如,在小説末尾,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卻無力起身時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這一切都是客觀地呈現出來的,關於老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和老人對現實的情感等,都需要讀者借小説的信息推導出來。

()應用與拓展

1.找出一篇採用全知視角寫作的短篇小説,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敍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2.完成課後"思考與實踐"第一題:《橋邊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着自己看的小動物們,表現出人性的光輝。試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描寫老人的內心世界。

3.再找幾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説來讀,體會他提出的語言"冰山"理論。

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是新課程推進中的一個新課題。如何完成從必修課向選修課的過渡,實現延伸、拓展、補充和鞏固的目的,並且凸顯選修課的特徵,這一切還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橋邊的老人》,結合學生和聽課老師的意見,筆者認為這節課大體上抓住了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的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學習過程中的專題意識較強。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單元所提供的小説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話題擇定的,而這一話題正是小説的某一基本元素。這節課的總體設計圍繞"敍述"這個專題,把教學重點和難點放在學習並瞭解小説的敍述視角和敍述人稱、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這兩個方面。相比於必修課的教學,無論是對文本的賞析建構還是對文本的專題分析(包括練習部分),教學目標的指向性都更強,課堂教學的張力也有所增大,教學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關注學生的閲讀主體地位。在"體驗與建構"這個教學環節上採取了活動式學習的方式,以體驗、欣賞、探究、總結這些綜合性較強的學習活動為主,在一定程度上關注了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選修這門課程的同學大都對外國小説有一定的瞭解和興趣,大都具備了良好的閲讀能力,這時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閲讀實踐來完成教學活動。筆者在"賞析作品"這個環節設計三個問題,就是為了給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

第三,在教學設計上注重和必修課的連接,問題設計難度適中。選修課是必修課某一教學內容的延伸和拓展,難度和容量勢必有所加大,但同時也要考慮高中生語文學習的基本任務和特點,跨度不能過大。《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既把必須掌握的名詞術語,如“敍述視角”"敍述人稱"等交代清楚,又沒有過於糾纏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結合文本進行分析,教學重點偏重在理解和運用上。另外,如"請你依據課文,以簡單的白描方法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畫面,進而品味小説語言簡約卻寓意深遠的藝術特色"等活動的設計,都是和必修學習內容十分接近的,這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對以往的知識體系也是一種鞏固。

但是,這節課對某些問題的考慮也不充分,出現有的問題太淺的情況。如對"短篇小説不可能像長篇小説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那麼《橋邊的老人》這篇小説的主題是什麼"這一問題,大多數同學隨口就能説出"在殘酷的戰爭中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和平的渴望"等答案。其實筆者在設計這個問題的時候,更希望學生關注的是問題的前半部分,即小説是通過關注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來彰顯主題的, 進而引導他們體會內容和題旨之間的關係。如果把問題設計成..我"和老人的對話始終圍繞着"動物",有人説在這樣的戰亂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呢?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談談你的看法。這樣,問題指向不僅是開放的,而且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時也讓學生在思考中必然地體會到內容和題旨的關係,從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