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語文《春夏秋冬》教案5篇 四季變幻之美——國小一年級語文《春夏秋冬》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3W

這份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以經典兒歌《春夏秋冬》為主線,內容涵蓋了四季景象的描繪,讓學生們全面地瞭解和認識了自然界的變化。通過聽、説、讀、寫等多種方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思維,促進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和感性認知能力。

國小一年級語文《春夏秋冬》教案5篇 四季變幻之美——國小一年級語文《春夏秋冬》教案

第1篇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下冊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着“四季”這個主題,勾畫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畫面。全文共有8個詞語,8個短語,分成四組,第一組、第三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氣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組、第四組則告訴了我們這些景物的特點。課文淺顯易懂,插圖優美,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因此學生對於本課內容的理解難度並不大。《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識字課建立在“趣味”的基礎上,藉助插圖,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經歷識字過程,獲得識字體驗,最終準確識字。同時,本課詞串讀起來有一定的節奏感,因此教師還要放手讓學生多讀,反覆接觸文本語言,感受文本的韻律美。課前準備

1.教師談話:小朋友們,一年有哪幾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

2.出示圖片,做遊戲。猜猜出示的圖片分別是哪個季節。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聲音、圖畫、顏色等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順應兒童的心理,開課伊始,創設新奇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

1.出示課文中的四季圖。認識“春風”“夏雨”“秋霜”“冬雪”。

(1)仔細觀察插圖,説説看到了什麼。先跟同桌説一説,然後告訴老師。

2.説説自己最喜歡哪個景物,説出這些景物的特點。

(1)交流:你們生活中見到過“霜、雪”這兩種自然現象嗎?

(2)教師講解有關霜的.小知識。雨字頭的字大都是一種天氣現象。大家看,藉助字的偏旁,我們還能認識這些字。

(4)仔細觀察,説説“雨”作部首時,在寫法上有什麼變化。

(5)教師範寫生字“雪”,學生書空,並口頭説出筆順。

(3)比較被夏天的風、秋天的風、冬天的風吹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4)説説夏天下雨的情景,讀出雨下得大的感覺,讀好“落”。

(5)瞭解“霜降”。認識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積累的帶有這個部首的其他字。

(1)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換偏旁法,如“雪”,可以通過換偏旁變成“霜”識記;比較識記法,如“入”字,通過和“人”比較識記;通過形象演變進行識記,如“飛”字,可以想象成鳥的形狀等;加一加法,如“落、飄”,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記憶。)

設計意圖:教給識字方法,促進自主識字。有層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可以説,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着感情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導書寫生字“春、冬、花、入、風、雪、飛”。

國小一年級語文《春夏秋冬》教案5篇 四季變幻之美——國小一年級語文《春夏秋冬》教案 第2張

第2篇

1.會認“霜、吹、落”等生字,能正確、規範地書寫“春、風、冬”等生字,認識“雨、阝”等部首。

2.正確拼讀“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等詞語,瞭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4.認識四季,留心觀察四季中的自然現象,豐富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春天,以及春天的`特點。現在讓我們來認識其他季節吧。哪位同學來説一説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喜歡這個季節?這個季節裏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學生自由回答)

2.觀察“春風”“夏雨”“秋霜”“冬雪”圖片,讓孩子們結合圖片再説一説“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結合學生所説,出示詞語:

3.教師講解詞語及四季特點,出示四季不同景色、現象的圖片,讓學生具體感知每個季節的不同特點。

4.教師讓學生試讀所出示的詞語,並找出難讀音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着重引導學生讀準“霜、吹、降”三個字,記憶“春、風、冬、雪”四個生字。

霜:shuāng,翹舌音,後鼻音,注音時不要漏掉介母“u”。

降:jiàng,後鼻音,多音字,另一個讀音為“xiáng”。

春:chūn,翹舌音,上部有三橫,不能遺漏;部首為“日”。

6.讓學生找出詞語中的動詞“吹、落、降、飄”,並讓學生也照樣子説一説。

2.學習新部首“雨、阝、風”,並説一説還認識哪些帶有該部首的字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春夏秋冬四季的詞語和各種現象,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就能感受到每個季節獨特的美。那麼請同學們課後去收集一些與四季相關的詞語,讀一讀,記一記吧。

第3篇

1. 通過看圖、熟字比較等方法,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雙耳旁2 個偏旁;會寫“春、風”等7個字和橫斜鈎1個筆畫。

2. 通過朗讀、看圖和動作演示等方法瞭解詞和短語的意思,瞭解四季景物特點,體會四季的美好。

藉助形聲字特點以及熟字比較的方法識記8 個生字;藉助插圖和動作演示理解詞義。

一、談話導入,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交流四季的特點。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着重指導讀好生字“春”。

1.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

(2)讓學生選讀課文,重點引導説説春天景物的變化,師相機點撥。

(5)學生在課本p2練習書寫“春”“風”二字,小組展示,全班展示交流。

重點指導:“春”在田字格中上寬下窄,“風”的“橫折彎鈎”不同於以前學過的“九”,“鈎”部分寫時要稍斜一點。

(1)小組同學看圖自學以上三個生詞。比較兩個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組詞。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點是什麼?秋天和冬天呢?教師相機講解“霜”和“雪”的區別。

(1)用連線題形式學習新詞: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

2.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仔細觀察,重點觀察雨字頭的書寫特點。

3.讀詞:春風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飄 ,再次引導學生回顧課文。

1.在上節課裏,我們認識了四季,四季裏最美的是春天,那麼,哪些同學能告訴我,春天裏你看到了哪些很美的景物呢?

4.識讀生字“花”“遊”“飛”,齊讀生字“花”“遊”“飛”,並組詞。

6.指導説話。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圖説話要有一定的順序。

8. 對照説話要求,師生互相評價,教師作相應的鼓勵。

(1)“飛”和“風”對比指導,“入”和“人”對比指導。

(2)“飛”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筆於左上格中間稍低位置,“橫折彎鈎”寫法和“風”一樣。

2.引導回顧每部分詞語的內容,選擇讀得熟練的一個詞語説話,師適時板書。

3.出示每部分相對應的畫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嘗試背誦。

1.出示思維訓練,引導學生想象: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獨特的美麗, 而春天在我們小朋友的眼裏更美,除了課文中寫的這些春天的詞外, 你還知道哪些寫春天的詞呢?告訴大家吧。

春風夏雨 秋霜 冬雪 吹 落 降 飄 池草 山花 魚 鳥 青 紅 出水 入林

第4篇

?春夏秋冬》一課是部編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節識字課。本冊教材包括兩個識字單元和六個閲讀單元,識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單元,穿插在閲讀單元之間。《春夏秋冬》作為全冊教材的第一課,在整冊教材中起着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1.識字、賞詞的學習是基礎,識字的意義在於學以致用,是在為後面的學習做準備。2.本課的內容韻律和諧,易於朗讀,且藴含着濃郁的文化韻味,使學生在誦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對後面的學習起着一定的導向作用。3.執教此內容時正逢冬去春來,是一年的開春之際,從教材結構編排和時間安排上來説順應了時節特點。4.《春夏秋冬》這一課是一年級下冊的開篇又是識字課,剛開學,學生的學習從識字開始,這樣的編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

這一單元,從學生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入手,到學生喜聞樂見的猜字謎,都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及插圖、字謎、形聲字規律等識字,圖文結合,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在欣賞和想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對自然的熱愛之情。這一課的學習內容旨在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通過欣賞,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和想象等方式在朗朗上口的誦讀中感受四季之美,激發對大自然喜歡的情感。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達成實現新《語文課程標準》中“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的要求。

作為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由於學生的起點水平不同,識字量和識字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瞭解了這些的基礎上我對本班又做了進一步的`小調查。

本班有26名學生,情況如下:在課前調查中,你是否上過學前班?56%的孩子選擇的是,這説明有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識字基礎。看書時你會因為不認識字而苦惱嗎?全班有22人表示為此感到很苦惱,佔全班的84.6%。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關的內容?100%的學生都能説出一年級上冊《四季》這篇課文。可見,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在學生頭腦中是有印象的,同時也反映出學生願意認識更多的字。那如何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識字,在欣賞中陶冶情操,感受詞語學習的魅力成為了我本課思考的重點。

感受春、夏、秋、冬的美麗,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通過聯想、圖文結合、多種形式讀記等方法,引導學生識字賞詞,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認識雨字頭和雙耳旁2個偏旁;讀好詞語和短語。會寫“春、冬”2個生字。

為達成教學目標,本課主要採用互動式與體驗式結合的教學方式。本節課上,根據學生識字較少,缺乏詞語欣賞的情況,引入了大量美景圖,並設計了畫圖識字,韻律讀詞的活動,從而為學生創設體驗的機會,寓教於樂,激發學生興趣,達成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考慮,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包括四個教學環節:

一上課,先請學生回憶背誦一上課文《四季》,順勢提出問題:四季包括哪四季呢?引出課題《春夏秋冬》。

這一環節的設計考慮到學生的學情,他們對於春夏秋冬有一定的認知,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背誦熟知的課文,喚醒學生對春夏秋冬的美好回憶。

所以接下以“春夏秋冬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這一問題切入到第二個環節的學習。為了讓學生讀好、讀準“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這四個詞語,我採用了藉助拼音初讀、同桌檢查讀,小組開火車帶讀、去拼音詞卡讀、看圖配詞讀、圖文搭配連線讀以及最後的配上音樂有節奏的韻律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不斷地認讀過程中識記、感受學習內容。

接下來,通過出示生動形象的圖片、利用多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字讀詞。例如在認識“吹”時,老師引導:春風一吹,大地一片生機,你會吹什麼?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吹”字?學生通過做動作、聯想、加一加、組詞、形聲字等多種記字方法識字。在認識“霜”時通過圖片的引入,強化學生對“霜”字的記憶。

環節意圖: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選擇教學資源,多種形式的認讀,在不斷地復現中識記生字詞,每一次的認讀對於學生來説都是新一層次的提高。通過出示生動形象的圖片,圖文結合,加深學生感官——眼看的體驗,強化他們的感受和認知,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本課的教學難度,突出了教學重點。

識記了生字、認讀了詞語也想象了畫面,接下來是不是放手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呢?這時我又想到了《語文課程標準》裏的話,它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的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實用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基於這一思考,我們進入到了第三個環節,“畫圖”識字,韻律讀詞。有了前面的引導、鋪墊,學生基本掌握了圖文之間的聯繫,所以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將自主權充分地交還給學生,請他們一起來“畫畫”,通過展開想象在黑板上描繪出一幅美景圖。在學生描繪時,我及時抓住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相關信息,相機引導學習“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等短語中的生字詞。這一環節的設計,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以“畫畫”為學習資源,通過聯想和想象,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説詞語、貼圖、識字,在情境中學習,玩中學,學中悟。

最後針對這些詞語、短語朗朗上口的語言特點,我將學習內容編成輕鬆有趣的小兒歌,輔以美景和音樂,學生在欣賞、感受中理解,在節奏韻律中學習,學習形式更為活潑,學習內容更利於學生記憶。

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一生受益的法寶。在指導書寫這一環節,我不僅注重學生的書寫質量,更關注對他們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的引導和培養。這一環節中,學生首先通過觀察、交流感受漢字的整體結構和關鍵筆畫,然後在教師範寫與書空的過程中感受每一筆的寫法,最後落實在書面上,親自體驗,描一個,寫一個。書寫後的反思和修改必不可少,通過互相評價,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在修改中進步,在鼓勵中成長。

2.課堂結束後,觀察學生書寫的字跡是否工整,寫字姿勢是否正確,是否能從實際行動中真正去熱愛大自然做出進一步的評價。3.激勵性語言評價。

與以往教學相比,本設計的特色之處在於: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選擇教學內容,結合課內外,採用多種形式識字、讀詞,創造性地選擇以“畫畫”識字、學詞和韻律賞詞、讀詞為教學資源。

根據課前調查,44%的孩子沒有上過學前班,識字存在一定困難。全班84.6%的同學會因識字少影響自己的閲讀。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之間的落差較大,因此,在課堂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認讀和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在這樣的教學內容中,學生學習是主動的,情感是真切的,真正貫徹了語文學習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整體把握和薰陶感染,陶冶學生情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宗旨。

在整堂課中,既有師生、生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又有情景體驗。多種形式的讀,欣賞和想象,讓學生們敢説,愛説,這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了憑據,讓學生有了學習的腳手架;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繪畫當中,展開想象,學詞貼圖,跟着音樂,有節奏的拍手説兒歌,在音樂和美景中,強化了學習的效果,從而激發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5篇

1、能正確認讀8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1、能正確認讀8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會寫7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借助圖畫和生活實際,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點。

1、依次出示四幅圖畫,説説圖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練習説話:

我知道圖上畫的是( )季節,因為我看到圖上畫的.有( )。

2、依次出示四個詞語:春風、夏雨、秋霜、冬雪。指導認讀。

3、出示:吹、落、降、飄,認識3個新偏旁,指導認讀,交流記字方法。

5、拓展:還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飄"?

我看到圖上遠處有(),近處有(),左面有(),右面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