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7篇 "開啟想象力之旅: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8.32K

此篇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語文基本技能。教案設計生動有趣,注重啟發式教學,旨在讓國小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掌握基本閲讀、寫作和口語技能,從而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7篇

第1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

2.讀懂課文,知道“這兒”好在哪裏,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1.(1)有一隻小熊生活在一座小島上,看課件,這是一座怎樣的島?

這是一座荒島,你能不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説一説?出示:這是一座荒島,島上沒有,沒有,只 。指名説

(2)假如你一個人生活在這座荒島上,感覺怎樣?相機出示:孤零零

(3)有誰來做做小熊,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生練讀,指名讀,評讀。

2.(1)這時,天邊飄過來一朵雲,小熊看到了,連忙問,指名讀,指導朗讀

師:小熊多着急呀,書上用了哪個詞表達了它急切的心情?

(2)引讀:雲兒不説話——,小熊————,小熊明白了什麼?

(3)小熊明白了雲兒的意思,它是怎麼做的?輕聲讀第3小節,你讀懂了什麼?相機: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熊種得很辛苦?

(4)一年,兩年,現在的小島是怎樣的?讀課文,交流。

師:是呀,看到這麼美的小島,老師也想説:這兒真好(指課題,加!)

小鳥這麼説,你來演一演小鳥,指小鳥的話。相機:小鳥,小鳥,你看到這麼美的小島,心情怎樣?如果能配上表情和動作就更好了,指名錶演讀

(3)除了它們,還有誰來了,它是怎麼説的?四人一組討論説

4.小猴,小象,小鴨,這麼多的朋友都來了,小熊高興極了,連聲説——引讀

5.(圖片對照)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昔日的荒島現在成了綠葉成陰,鳥語花香的綠島,小熊也找到了朋友。學到這兒,老師有個問題,找朋友和種樹有什麼關係呢?

6.齊讀全文。想象説話: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到這座小島上去安家落户?你會怎樣把自己的家園打扮得更美呢?

國小一年級語文教案7篇

第2篇

1、會本課9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同學們,你們認識青蛙嗎?(生:認識!)那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朋友如按好壞來分可分為好朋友和壞朋友。蚜蟲是莊稼的壞朋友,那青蛙就是莊稼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青蛙嗎?那又有誰知道青蛙小時候是長什麼樣兒的?它又是怎樣長大的呢?(幻燈片出示小蝌蚪插圖,然後指出這就是青蛙小時候的樣子,它名字叫——小蝌蚪)那麼,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學了今天這一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1、提出看圖要求:圖上畫了些什麼?它們都在幹些什麼?(幻燈出示第一幅插圖)(生答)

2、逐圖出示另三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小蝌蚪在身體上有什麼變化?再連續播放四幅圖,讓學生説説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分別遇到了誰,揭示這也就是——小青蛙成長的過程。

3、提問: 大家看到最後兩幅圖了嗎?小蝌蚪最後變成了什麼?它們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生述)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四幅圖,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媽媽時身體都出現了哪些變化?開頭怎樣?過了幾天怎樣?後來又怎麼樣?最後變成什麼了?(生述)

思考:小蝌蚪找媽媽找了幾次才找到?它都遇到了誰?

3、回答思考問題,師生初步分角色朗讀課文。(師:敍述部分;小蝌蚪、鯉魚、烏龜及青蛙媽媽由四組學生分別扮演。)

提問:課文中是怎樣寫小蝌蚪的樣子的?找出相關詞句,説一説,並用筆劃出來。

提問:我們池塘裏的小蝌蚪有幾隻?(生:有一羣。)師講解“一羣”的意思,然後再指導生給“羣”組詞。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如何?問:從圖上小蝌蚪的什麼動作可以看出?自然段中哪一些詞語描寫了小蝌蚪很“快活”呢?(師指導生聯繫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3、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1、看第二幅圖,提問:現在我們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圖模樣有什麼不同?

4、看圖,講述小蝌蚪是為什麼會遊向鯉魚媽媽?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因為小蝌蚪們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於是想到自己也該有媽媽,但又不知媽媽長得怎麼樣,所以就游過去問。

述:正面向前叫“迎”。在這裏既表示禮貌,也為了讓鯉魚媽媽能發現自己——小蝌蚪。

6、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1、看圖,提問:小蝌蚪過了幾天身體上又起了什麼變化?

3、小蝌蚪為什麼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課文中為什麼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後要用“追”;二是,體現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4、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的特點是什麼?(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並讀一讀)

5、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於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6、輕聲朗讀第四、五兩段,指導生邊讀邊看圖,思考:

小蝌蚪到底有沒有找到媽媽呢?他們的媽媽究竟是誰呢?它們是怎麼認出來的?

(生聯繫圖及有關句子回答:回顧烏龜介紹的青蛙媽媽的特徵,還有前面鯉魚媽媽講的“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瞭解媽媽的特徵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媽媽了。)

7、你從第四段中知道了什麼?先讀再説。(自由讀後再指導學生説出段意)

“小蝌蚪已經是青蛙了”,為什麼加上個“已經”?小蝌蚪是怎樣跳到荷葉上去的呢?(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媽媽幹什麼?這説明了什麼?(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們應該怎樣對等青蛙呢?(生: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好朋友——青蛙)

塘:共13畫,第八畫右邊要出頭,第10筆一豎上下都要出頭,左邊是“ ”。

迎:半包圍結構,裏面的“ ”不要多寫一撇。書空。

龜:共7筆,上邊是“ ”,下邊是“ ”不是“電”。書空。

鼓:右邊是“支”不是“ ”也不是“ ”,本課是“凸起”的意思。

4、運用測試及書寫。(師巡視指導並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

小蝌蚪 問鯉魚阿姨 錯把烏龜當媽媽 找到媽媽(青蛙)

黑灰色的身子 長出後腿 長出前腿 尾巴不見了(變成了青蛙)

第3篇

1、在學習了地球清潔師這篇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並結合自己身邊的具體事例,在活動課上交流。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對地球媽媽的熱愛。

2、演講時候做到表達清楚,敍述流利,有重點地介紹環境保護的知識。

我們生活在這蔚藍色的星球上,是地球媽媽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們周圍多美!小鳥在唱歌,花兒在微笑,小朋友們在快樂地做遊戲,他們都在感謝地球媽媽。但是有些人只顧着為自己謀私利,不顧對地球媽媽的保護,導致出現了這些畫面。

2、這時,你想説什麼?我們周圍有哪些像這樣的情況?這些行為對嗎?

同學們,這真是一幅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面。我們聽到了地球媽媽在傷心地哭泣!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只有一個媽媽,我們怎能忍心看到她倍受摧殘而傷心 呢?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行動起來,愛護我們的地球媽媽吧!今天的活動課,我們就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舉行一次熱愛地球媽媽演講比賽。

(1)小組內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環保的資料,並參與討論,選出最好的資料和推選出最佳選手去演講。

(2)各選手演講時表情豐富,表達清楚,加上動作。要有重點地介紹環保知識。

(3)班長是主持人,其他學生當評委,評選出小小演講家。

(1)小組內交流討論,總結材料,推選小選手。並在小組內練習演講。

學生小組討論時,教師可巡視,並參與小組討論中,聽聽小選手的練習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是我們親愛的媽媽。但當前的污染情況太嚴重了。我們國小生要從小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護地球媽媽,保衞家園!

三、活動在《地球媽媽》的歌聲中結束。

從身邊的小事説起,結合本次活動的內容,把感想寫下來,題目自擬。

活動前的準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學生準備的有關環保知識的材料,只有準備好了,才能演講成功。因此,在活動前的準備上應花大工夫。

在教學中,我利用激情導入,讓學生感受現在環境之美。隨即我播放有關環境污染的錄相,形成一種反差,讓學生討論、説感受,從而喚起學生環保意識。然後投影出示活動要求,讓學生根據要求去活動。在活動中,先讓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材料,推選小選手,先在小組內練習一下。教師是參與者,可適當得參與其中,提點意見和建議。然後選手上台演講,師生可作適當的點評,要求學生暢所欲言,然後讓學生當評委,選出小小演講家,再讓沒上台的學生談感想。在活動中,我把一切權利交給學生:學生選選手,學生當評委,學生當主持人。最後教師做深情總結。整個活動在《地球媽媽》的歌聲中開始,又在《地球媽媽》的歌聲中結束。

第4篇

落實自主學習。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識的獲得是自主習得的過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必須承認學生認知基礎,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獲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語言的能力。教師要大膽放手把讀書感知——讀書感悟——讀書體情的權力給學生。葉老曾經説:“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試着理解、試着揣摩”,從而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

加強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利於學生間、師生間語言交流、情感溝通、思維碰撞。本課“説説自己的家鄉在哪、什麼樣”的口語交際過程,應是在學生間、師生間進行的,教師要給學生交際的空間。可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因區域不同而定) 、(因興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間教師要深入小組中,注意學生思維空間的打開,在合作中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交際能力。但此過程還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力求學科整合。本課內容與美術學科聯繫甚密,且學生因年齡小對畫畫又特別感興趣。教學中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讓學生在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樑,培養學生的動手繪畫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貝、原”等6個字。

3、在老師的指導下,描畫自己的家鄉。儘可能多的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要根據自己班學生的實際和家鄉的具體情況。

課文第2、3、4、5自然段,瞭解畫的內容,體會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依據第一、二冊教材實際和學生的基礎確定難點):

感知課文描寫家鄉景色的美麗;説自己家鄉的樣子;( 確定這個難點主要是想學生年齡小不會留心家鄉什麼樣,或根本不清楚家鄉在哪。所以家鄉一詞要從廣義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鄉老家等。但不要出現説自己家所在的樓。)

1、通過觀察、訪問或與家長聊天,瞭解自己家鄉在哪裏和它的樣子。

你想把自己美麗的家鄉畫下來嗎?我們先學一學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用畫筆,向我們介紹家鄉的?(由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拉近生活與學習的距離,體現學為所用,即學習有明確的目的。)

自主習得能力培養之一:鞏固拼音的拼讀技能;加強已識字的運用;學習認讀新字。

2、同桌或小組內互相讀課文(合作學習體現之一),要求:

思路:這一過程除訓練學生把課文讀正確外,還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學生藉助他人的幫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知識不是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藉助他人(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教材、資料、媒體、實物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

三、細讀課文,瞭解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1、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感知發現的自主學習權力留給學生,從而實現第一個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彙報後教師要有意識讓學生知道文章的整體:什麼時間誰在做什麼)

⑴ 觀察彩圖並讀課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讓兒童畫與語言之間建立聯繫,又體現學科整合思想)

⑵ 按自然段學習課文(瞭解自然段的內容,感悟語言,體會情感。認識第二個整體)説明:

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結合語言與圖畫説出家鄉的美、讀出家鄉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順序進行教學--按學生喜愛自然段的興趣所需,這也體現尊重學生的選擇和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

① 細讀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導學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語言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語感。)

(結合插圖、投影片或電腦課件彙報,同時啟發學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畫面中的形象)

(彙報重點指導語言表達順序及感悟語言內涵,構成單幅圖畫的美:A、家鄉在哪裏;B、家鄉怎麼樣;C、畫中的人在做什麼 )

② 隨學生的彙報指導學生的朗讀,激發學生對家鄉的喜愛。如:

“他畫的海那麼藍,那麼寬。一艘艘船上裝滿了魚和蝦。”要讀出對家鄉的讚美感。

“那海灘上……”要讀出濤濤置身於海灘享受海灘給他帶來的快樂的情感。

③ 啟發想象再朗讀本自然段,迴歸自然段整體。 (合作學習體現之二)

課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也可讓學生對畫面的喜愛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夥伴。(學習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學習方法)

⑶ 説説自己的家鄉:(學習運用書上的語言表達方法)

3、有語氣地朗讀全文,體會感情。(迴歸文章的整體)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自己喜愛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誦全文。

2、用小畫筆畫出自己的家鄉或想象中的家鄉。(讓語言與簡筆畫之間建起橋樑——體現語文學科與美術的整合。)

第5篇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5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弱小,做個有愛心的孩子。

同學們,你們養過小動物嗎?怎樣對它們的?(養過小貓、小狗、小兔……好吃的,留給它……學生自由談。)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整體感知內容

(4)小黃雞在梅梅的精心餵養下長大了,還生了個蛋。

4.教師對學生給予點撥、引導,鼓勵學生説出自己的見解。

第6篇

小朋友,你們數學學數字了嗎?(學了)今天這節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和數字有關的兒歌“數字歌”(老師板書)。

1.這首小兒歌非常有趣,裏面藏着好多小動物呢!打開書第11頁看看你能不能很快找出都有哪些小動物。(訓練學生説完整話。)

2.如果你們能數出這些動物朋友各有幾隻,他們就會從課本中跑出來和你們做遊戲。請用數字標在圖旁邊。(老師把阿拉伯數字貼在黑板上。)學生彙報動物的只數,(要訓練學生説完整話。)學生每説出一種動物老師就在黑板上貼小動物的圖片,並把它們貼到相對應的數字下面。

3.自己小聲地讀一讀,把不認識的字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4.聽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尤其要聽清你不認識字的字音。在聽錄音時要用手指着每一個字,聽到哪,指到哪。(培養學生指讀習慣,滲透聽讀識字的方法。)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就應這樣長抓不懈。如:説完整話;指讀方法的訓練)

5.誰願意當小老師,帶着大家讀?注意:邊讀邊用手指着。讀後,你有什麼收穫?

6.自己再讀兒歌,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可以向同桌請教,也可以問老師。如果認識了,就把記號擦掉。

7.你們學得真努力,課文裏的字娃娃想看看你們是否真的認識它們了。瞧,他們偷偷的溜出了門。(從黑板上的課文中拿出一、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和誰是朋友?(不按順序出示,讓學生把這些漢字與黑板上的數字一一對應貼。再單獨拿每個漢字數字卡片讓生讀完返還到課文中。)

8.孩子們,還有幾個字在跟我們捉謎藏,來看一看(出示卡片“小朋友”“數字”)每個詞兩生讀,再齊讀。

9.現在更難了,誰還會讀?(出示“小”“朋”“友”“數”“兩”“只”“個”這幾個字讓生單獨認讀。字為紅色,讀完貼在黑板上課文中的空白處)在讀“只”時,老師把“只’字放在課文中:三小羊、四雞、五鴨,(生讀。)誰還能照樣子説説?再讀“個”時,問生:看看周圍,你還能想到什麼?(引導生聯繫生活説出幾個用“個”做量詞的短語)你們不光字記的好,還能在生活中注意積累,真是很了不起。

(注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進行學習,鞏固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10.我們手裏都有生字小卡片,請兩個同學一起互相説説“悄悄話”,説説你都認識哪個字了,怎麼認識的?不會想想怎麼辦?

11.字娃娃都回家了,你們還願意讀課文嗎?同桌兩個人互相讀:如果都他讀對了,你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誇誇他。如果他不僅讀對了,而且讀得特別好,你可以獎勵他一顆小星星。如果他還有不認識的字,你就幫幫他。

(把評價的權利還給了學生,為他們交流情感、分享收穫、體驗成功提供了空間。)

3.做數字拍手歌。(兩人結成一組,用你拍一,我拍一的方式,填上數字歌的詞,老師可先和一名同學做個示範。)

你們的收穫課真不小,能用你們的收穫來幫助小貓解決問題嗎?出示第14頁小貓釣魚的圖,全班共同作練習。

我們的生活和數字密切相關,回家後你可以用數字畫一幅畫,也可以編一個有關數字的故事或兒歌;也可以找一找有關數字的兒歌。

這是一個與數學學科緊密聯繫的單元,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通過數數來了解插圖中的數量,運用已知的阿拉伯數字,來認識對應的漢字。對於課文中的一些漢語中的常用的數量詞,讓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認識,並能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簡單的練習,讓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處處都能學語文。利用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優勢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在讀中識字、邊識邊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指讀的習慣,給學生滲透聽讀識字,隨文識字的方法,為今後的教學打好基礎。同時,讓學生從圖入手,整體感受課文插圖的美以及小動物的可,為學生創設快樂的教學氛圍。

第7篇

1、能在語言環境中認讀“飛、排、隊、會”4個生字,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飛”、“會”。

2、能認讀複韻母ai、ei、ui及它們的四聲,會拼讀音節fei,pai,dui,kai,hui。

1、能在課文的語言環境中認讀“飛、排、隊、會”4個生字,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飛”、“會”。

2、 認讀複韻母ai、ei、ui及它們的四聲,會拼讀音節fei,pai,dui,kai,hui。

教師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拼音卡片、寫有音節的小黑板若干。

1、(出示課文插圖)秋天到了,天氣慢慢變涼了,小燕子要飛到温暖的南方去了。你們看它們在幹什麼呢?

2、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就寫了燕子南飛的事。(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看清“飛”字的筆順。

3、學生字:飛。開火車讀準字音,一字開花,想想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書空。

1、聽兒歌錄音,看課文插圖,説説誰幹什麼?

5、遊戲:看誰眼睛亮。(同時出現幾個字,隨意指一個,看看誰先站起來讀準。)

2、四人小組互相讀讀這首兒歌,每組推選一位同學讀一讀。

4、説話訓練:如果你是一隻小燕子,停在電線上你會和小同伴説些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