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教案7篇 "創意激發,全面啟迪——中班下教案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6.33K

本篇文章介紹了中班下教案的相關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步驟等。這些教案將幫助中班教師們更好地教學,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和興趣。

中班下教案7篇

第1篇

1、初步認識梯形的特徵,並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動手能力。

3、誘發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活動準備:教師用具:課件、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幼兒學具:正方形、梯形圖形沒人一套、梯形拼圖若干

昨天老師去小兔家做客了,它們家有一間特別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體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麼知道的?房子的門是什麼形狀(三角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房子的窗又是什麼形狀的?(圓形)

1、突然吹來一陣風,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個梯形的房頂(ppt)

3、教師小結:有四條邊四個角組成,上面的`短邊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長邊是下底,兩邊象滑滑梯一樣斜斜的,這樣組成的圖形就叫梯形。

4、不過,梯形寶寶特別調皮,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着放,豎着放,他們都是梯形),提問:只有一個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5、又吹來一陣風,梯形不見了,小兔子怎麼啦?(哭的ppt)請小朋友幫忙蓋一間房子

蓋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複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ppt)

1、“下面哪個是梯形,請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來”(幼兒操作)

2、調皮的梯形不見了,請小朋友把它拼出來(操作)

桌子上有好多壞了的梯形,請小朋友一起把它修理好,然後添畫上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幫助小兔重新蓋一間新房吧(幼兒拼貼與添畫活動)

中班下教案7篇

第2篇

活動準備:ppt課件?圖譜“x”“x”“x”?小花、小窗、小門圖片

2、繼續欣賞,讓幼兒聽一聽下雨天鼴鼠發生了哪些故事?

晚上,小鼴鼠正想睡覺呢,可是,它聽到大門外有聲音。它就走出門,打開門一看,誰也沒有,不過,它看見“夏雨”了,那是夏天的雨。小鼴鼠就關上門,回到屋裏想睡覺。可是,外面還是有聲音,小鼴鼠知道,那是朋友們在雨天裏發出的聲音,可是,到底是誰呢?

小鼴鼠豎起耳朵仔細聽,小鼴鼠聽到:“沙沙沙,小草,是你嗎?”

師:還記得鼴鼠朋友小草、小門、小窗,發出的什麼聲音嗎?(把“沙沙沙”“叮叮叮”“咚咚咚”粘貼到相應的圖片上)

師:仔細聽一聽這3下聲音中,哪一下聲音是最長的.?(老師示範)

師:用這三個“x”來表示小草“沙沙沙”的聲音,哪一下是大“x”發出的聲音?

幼兒:三個“x”是一樣的,但是多了一條橫線,代表快的意思。

(4)“x?xx”讓幼兒看看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用手打打節奏?

2、這些都是鼴鼠朋友聲音打出的節奏,你還知道和它們不一樣的節奏嗎?

幼兒:高樓、路燈、小橋、樹、椅子、垃圾桶、草地、小路

(2)我們就像鼴鼠一樣的來問問它們,是不是它們發出的聲音?(老師出示幾個不同的圖譜,讓幼兒根據圖譜的節奏回答)

(1)小鼴鼠就這樣聽着雨天裏的聲音“呼呼呼……”的睡着了。

師:看了那麼多雨天的聲音,聽了那麼多雨天的聲音,想了那麼多雨天的聲音,你們是不是像小鼴鼠一樣想睡着呢?

第3篇

一、在老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願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三、認識“頂、蘑菇、傘、芭蕉、荷葉、折、手帕”等字詞。

“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沒有雨傘,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1、“放學啦,小白兔、小黃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們沒有傘,怎麼辦呢?”(出示字卡“傘”)

2、出示圖片一:“兔媽媽來了,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

3、出示圖片二:“小黃狗頂着什麼傘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出示圖片三:“青蛙媽媽帶來了什麼?小青蛙心裏覺得怎麼樣?”(出示字卡“荷葉”)

5、出示圖片四:“娃娃的媽媽沒有來,怎麼辦呢?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1、教師啟發:“小動物們回到了家會怎麼樣?我們看着圖來編一個故事,把小動物們怎麼回家的、心情怎麼樣都編進去,好嗎?”

3、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適當指點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我們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買什麼傘?快去挑選吧!”(雨傘後面有字)

1、教師啟發:“剛才小朋友自己編了一個故事,現在,老師來講一個故事,聽一聽,我是根據什麼講的?”(教師邊看文字邊講故事)

第4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遊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我採用了遊戲法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正如杜威所説的:遊戲就象是一個“糖衣”,讓幼兒在“糖衣”的誘惑下,把本來難以下嚥的“苦藥”吞嚥下去。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主動積極、自願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的主體地位。整節課以遊戲活動貫穿,進一步讓幼兒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我還採用觀察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諧統一。

感知上、中、下的空間方位,會用完整語言表述,並會用1-10的數字對應計數。

玩具櫃,各種玩具,數字卡,九宮格,數物匹配數字及圖片

小熊的玩具店馬上要開張了,可是店裏亂七八糟的,好幾個玩具櫃沒有收拾,希望小朋友幫忙收拾一下!

1、這幾個就是小熊的玩具櫃,先看看這個小櫃子(有上、下兩層的櫃子)

提問:xx放在櫃子的那裏?(引導幼兒説中間這個詞)

小結:這是櫃子的'上面,這是櫃子的下面,這是櫃子的中間(師指着櫃子説,讓幼兒區分上、中、下)

把xx放在櫃子的上面、下面、中間,讓幼兒操作放玩具,整理玩具。

小熊的最後一個櫃子空空的,需要小朋友幫忙給上面放玩具,這是櫃子的上面、下面、中間。(師邊指櫃子邊説)

提問:櫃子的上面、中間、下面放什麼玩具(引導幼兒看標誌放玩具)

按上中下的方位是放積木,插片,交通工具的!那放多少呢?放在那裏?讓幼兒觀察,自己動手擺放玩具,師最後總結,並讓幼兒完整講述。

小熊的玩具櫃整理好了,它非常高興,想和小朋友玩一個九宮格的遊戲,這個格子也分上、中、下三層,小朋友聽清楚遊戲規則,找自己喜歡的格子站好,看看格子裏有什麼?再找出相對應的數字,回到格子裏,蹲好。

遊戲以小熊的玩具店引入,讓幼兒幫忙整理玩具櫃,從簡到難,從上、下再到上、中、下,再加入新的元素,數字對應計數。幼兒很感興趣,參與性極高!可以完整的用語言表述,很棒!但到了對應計數的環節,師有點着急,沒有完整的説清楚要求,導致幼兒也是稀裏糊塗的完成目標,下次需要改進!

第5篇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徵,學習簡單的記錄。

3、培養幼兒細緻觀察的習慣,體驗發現的樂趣,產生探究的慾望,萌發愛護蚯蚓的情感。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2、兩、三條蚯蚓放置在大盤中,放大鏡、鑷子、小刀、筷子若干。

1、師:今天馮老師帶來的一個彎彎曲曲的動物朋友,你們猜一猜是誰?引起興趣。教師在白板上倒序地畫出蚯蚓、再畫泥土、最後畫泥土上種植的`樹。

2、引導幼兒細緻觀察、想象、並互相質疑。(它象蛇,但沒有眼睛;它象毛毛蟲,但沒有腳。)

師:那我們來看一看蚯蚓到底長得什麼樣子。請小朋友觀察桌上的蚯蚓你能來説説它長的是什麼樣子?請大家把觀察蚯蚓的樣子請小組長在記錄紙上記錄好嗎?

1、每組記錄(教師注意巡迴觀察,並注意引導、幫助引導一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的,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2、代表性的孩子講解自己的記錄。(教師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鼓勵幼兒提出自己的問題、質疑別人的觀點。)

4、小結:蚯蚓的身體是細長的、一節一節的、彎彎曲曲的,頭部有點尖,便於鑽土,最在最前面,沒有眼睛、鼻子、耳朵、腳。他靠皮膚來感覺,靠“蠕動”來“行走”。

師:那蚯蚓生活在哪裏呢?(泥土裏)它吃什麼呢?看讓我們來看一看蚯蚓是怎樣在泥土裏生活的。看ppt,讓幼兒講述。你們知道蚯蚓有一個什麼特殊的本領?(鬆土)蚯蚓有用嗎?觀察ppt。

(引發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你喜歡蚯蚓嗎?為什麼?小結蚯蚓的用處。

1、什麼時候會出現許多蚯蚓呢?(下雨過後)。為什麼下雨天會有這麼多蚯蚓。觀察ppt。)拓展幼兒的知識經驗。

2、激發幼兒扮演小蚯蚓的興趣,模仿蚯蚓爬以及鬆土的遊戲!

最後讓幼兒看着大哥哥姐姐手拿小工具外出挖蚯蚓的情景圖,再次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慾望。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形成幼兒的探索技能和發展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在實現本活動的認知目標過程中,我將這方面的任務滲透到幼兒感知蚯蚓的活動中,創設情景讓幼兒探索蚯蚓的生活習性以及與自然與人類的關係。

第6篇

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玩沙可以讓幼兒感到快樂,可以讓幼兒盡情地發揮想象去創造,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去嘗試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沙的特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活動就是要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根據《綱要》的要求和我班幼兒愛動手動腦、好玩等特點,選擇沙作為幼兒科學探究的內容,不僅可豐富幼兒對沙的瞭解,更可以使幼兒感受到玩沙的樂趣。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培養初步探索、嘗試的精神。

沙坑、玩沙工具、沙盤、攪拌棒、鹽糖水、玻璃杯、礦泉水瓶。

(1)把幼兒帶到沙坑旁,請小朋友用腳在上面踩一踩,學一學小貓走路、小兔跳………幼兒邊唱歌曲《走路》。

(2)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用腳踩了沙,你們踩在沙上面的感覺怎麼樣呀?”(幼兒回答)

(3)教師講解玩沙的要領。“玩沙的時候要把袖子捲起來,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不要揚沙,不要把沙子弄的滿地都是,要注意保護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

1)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沙,問有什麼感覺,用眼睛看一看,沙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説出沙是細細的,是一粒一粒的。

教師提問:“小朋友用麪糰過湯圓,那你們試一試能用沙團湯圓嗎?”小朋友自己做實驗,讓幼兒思考,這是為什麼?引導幼兒説出沙是鬆散的。

(1)教師請幼兒觀察糖、鹽、沙,説出它們的相同之處。

(2)做糖、鹽、沙的溶解實驗,教師先示範,然後幼兒自己操作實驗。

“我們剛才玩了沙,認識了沙,誰來把它的特點完整地説一遍。”教師請小朋友回答,(個別和集體回答相結合)“沙是細細的,一粒一粒的,沙是鬆散的,沙不溶於水。

教師提問:“沙有很多種用途,你們在哪裏見過沙?它們有什麼用?”引導幼兒説出“沙子可以用來鋪路,沙子可以用來造房子,造橋,沙子還可以裝在袋子裏堵洪水。”

教師出示自制沙錘。“小朋友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都玩過沙錘,老師這裏有兩個自己製作的沙錘,它的聲音也很好聽,今天我們就自己用沙子做沙錘。”教師示範製作過程,請小朋友動手製作。然後搖動自己製作的沙錘為歌曲《大公雞》伴奏,結束活動。

第7篇

一、以"參觀蠟筆娃娃的--畫展"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2、個別提問:小蠟筆畫了什麼?有誰能説説小蠟筆畫了什麼,什麼什麼樣?

二、利用圖譜,理解兒歌內容,學會大膽、自然地朗誦兒歌。

師:哦,原來這首兒歌都是三個字、三個字,讀起來可好聽了。

三、學習根據物體的明顯特徵來仿編兒歌,體驗仿編的樂趣。

2、幼兒自主選擇圖片,根據圖片內容,嘗試仿編兒歌。

3、鼓勵幼兒利用圖譜分組合作,仿編兒歌,並大膽朗讀。

這是一節中班語言仿編詩歌,在進行活動設計的時候,我首先確定了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的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結構特點,學習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仿編詩歌。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語言表達能力。然後圍繞目標,以變魔術的方式引入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同時讓幼兒感受了詩歌的結構特點;然後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幼兒欣賞詩歌,並完整朗誦詩歌;接下來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結合生活經驗進行仿編詩歌,並把幼兒編出的內容用圖片或畫圖形式來及時展現出來,使幼兒積極思考並大膽表現,整節活動幼兒積極性很高,以至於延伸活動幼兒都非常有興致地連着完成下來,效果很好。我在活動中注意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能讓幼兒説出的一定讓幼兒自己説出,充分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