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鯨教案優秀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6W

作為教師肯定都會有制定教案的時候,制定教案的時候,要將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做好相關分析,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科學鯨教案優秀8篇,感謝您的參閲。

科學鯨教案優秀8篇

科學鯨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紙蓮花在水中的變化,不同材質的紙吸水性能不同。

2、有細緻的觀察力,能大膽猜測、記錄並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察發現。

3、喜歡動手,對紙的吸水現象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盆,裝好水,擦手毛巾1條,幾種不同材質的紙的蓮花摺紙若干。

幼兒實驗記錄單人手一份,集體記錄單。

眼藥水塑料小瓶若干。

幼兒操作材料《有趣的紙蓮花》。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對紙蓮花活動的興趣。

教師:這裏有一朵紙折成的蓮花,如果把紙蓮花花瓣朝上,輕輕放在水裏,會發生什麼呢?

(慢慢開放)。

(二)讓幼兒猜測:哪種紙蓮花開的快。

1、出示三種材質的紙折的蓮花,引導幼兒觀察並説出它們的名稱。請他們猜測:三種不一樣的紙蓮花放在水裏會怎樣?它們開放的速度一樣嗎?猜猜看誰開得最快,誰開的最慢?

2、交流猜測結果。

(三)實驗並記錄結果。

1、幼兒實驗,將三種紙蓮花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並記錄結果。

2、交流實驗結果。

(四)探索原因,感知紙的吸水性的不同與紙蓮花開放快慢之間的關係。

1、教師:同樣是紙蓮花,為什麼開放的速度不一樣?

2、小實驗“吸水性實驗”。

3、幼兒將裝在眼藥水瓶中的清水分別滴一滴到彩打紙、卡紙上、觀察紙的吸水性,並與紙蓮花開放實驗結果相對應嗎,尋找原因。

4、小結:不同材質的紙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誰吸水吸得快,誰就開得快。

(五)拓展。

1、教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不一樣的紙,你們還認識哪些紙呢?

2、教師: 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紙試一試,看看還有哪種紙吸水快,哪種紙吸水慢。

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中可以提供用白色打印紙折的蓮花,引導幼兒繼續探究,如果將白色紙蓮花的一面用油畫棒塗上顏色,蓮花的開放速度會不會發生改變?為什麼?

科學鯨教案篇2

教學目標:1、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2、嘗試用各種辦法讓各種船浮到水面上;3、激發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設計理念:由於幼兒天生就愛玩水,為此本着教育內容要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關注兒童的興趣、引導兒童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提供選擇與創造的條件的理念,設計這節在水中玩船的,以遊戲形式進行探索的活動。

教學準備:1、七種(七種以上)質地不同、補救方式不同的沉船;2、輔助材料:泡沫、塑料、紙、衞生筷、鐵絲、透明膠、皮套,鹽;3、潛水艇模型。

教學過程:

1、出示潛水艇模型。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潛水艇是做什麼用的?

---潛水艇是怎麼在水裏走的(進行演示)

2、探索做小實驗

---出示七種質地不同的船,可這麼多人就七隻船怎

麼辦?讓幼兒感受合作,並提醒不搶、互相謙讓。

---老師和幼兒一起玩(請幼兒自己選擇一個夥伴,

兩個人一起選擇一種船去玩)

---你們發現什麼問題?(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兒走?一起想辦法讓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兒探索,教師引導,

3、再探索、留作業

---拿出胡蘿蔔做的小船,問:剛才你們是用什麼辦

法讓胡蘿蔔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鹽,把鹽放入

水中,讓船浮上來。

---回家後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試試。

科學鯨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能充分利用多種材料多種方法巧運乒乓球,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2、樂意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悦。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每人兩個小操作盤(一個裝有乒乓球);每組一個大托盤(內有材料:小勺、小瓶子、吸管、電線、硬紙板、小剪刀、橡皮泥等)。

2、幼兒人手一份記錄表、筆。

3、大記錄表一張、“√”和“×”卡片。

活動過程:

一、介紹遊戲,幼兒做出設想。

1、教師講述遊戲規則:

“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巧運乒乓球”的遊戲。這個遊戲有個奇怪的規則:手不能碰到乒乓球也不能拿起操作盤,把球從這個操作盤運到另外一個空的操作盤裏。”“雖然不能用手但可以用老師準備的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介紹材料。

2、請幼兒將猜測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中,進行交流。

“先請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哪些材料能運球的就在“想一想”一欄裏打“√”,哪些材料不能運球的就打“×”。並請你記錄在“想一想”一欄。(幼兒猜測記錄)

“誰來説説你是怎麼猜的?”並把幼兒猜測的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在這些材料中有的幼兒認為有的材料能運球,有的材料不能運球,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二、幼兒利用材料進行操作並交流。

1、教師講述操作要求

“請你們自己去試一試,能運球的在“試一試”的前面一欄裏打“√”,不能的打“×”。”“注意了,一定要試過之後再記錄,還要記住手不能碰到球。

2、幼兒操作。

教師適時指導幼兒實驗,並提醒幼兒注意:手不能碰到球。

3、幼兒交流。

(1)請幼兒介紹操作結果並做記錄。

“你動手試了後結果怎麼樣?”教師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2)適時請幼兒示範給沒有成功的幼兒看。

三、幼兒再次操作、探索多種運球方法。

1、教師講述操作要求

“在剛才操作中老師發現有的小朋友用同一種材料運球有幾種不同的方法,老師也用小勺試了一下,真的有兩種不同的方法。”教師示範給幼兒看,並用數字2記錄在表上。“大家再試一試同一種材料用不同的方法運球,並用數字記錄在表上。”

2、幼兒操作

3、幼兒介紹同種材料不同的運球方法

四、結束活動

“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幹,動動腦動動手就用了很多的方法巧運乒乓球。那除了表上的材料,還有哪些材料也能運球呢?”“我們回去可以再想一想,試一試,好嗎?”

活動反思: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的探索活動結束了,從他們意猶未盡的臉上可以看出,孩子們是玩得開心,學得快樂的。在探索過程中,我用交流會的形式,鼓勵孩子大膽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較好地達到的預設的要求。

科學鯨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漩渦形成的原理,簡單瞭解颱風形成的原因。

2、探索旋轉速度與漩渦形成大小的關係。

3、能積極參與旋渦實驗,樂意説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各種漩渦圖片、龍捲風視頻;

2、裝有水的塑料瓶人手一個;

3、大記錄紙一張、小記錄紙,鉛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水面漩渦的圖片,認識瞭解漩渦。

1、引導幼兒説説從水面漩渦圖片中的發現。

——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你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也看到過漩渦呢?

——(出示水瓶)老師這裏呀有很多的瓶子,瓶子裏有水,你覺得用什麼方法會使這瓶子裏的水產生漩渦呢?

2、第一次實驗,請幼兒記錄操作結果並講述操作過程及結果。

——現在就請小朋友每人拿好一個瓶子來試一試你的方法能不能產生漩渦?並把你的發現畫在第一個帶有問號的表格裏。(幼兒操作並記錄)

提問:

——請你來説説看你是怎麼把水旋轉起來的?(請個別幼兒示範搖動瓶子產生漩渦)

——水旋轉後你看到了什麼?你是怎麼記錄的呢?(幼兒出示自己的記錄表)

——現在你覺得漩渦是怎麼形成的呢?

教師:把瓶子裏的水像畫圓圈一樣來回搖晃就產生了漩渦。(教師根據記錄好大記錄表)

——我們一起來用這種方法轉出圓圓的漩渦吧。(師幼用正確的方法搖出漩渦)。

三、第二次分組實驗:探索轉動的快慢與漩渦形成大小的關係。

1、剛才有的小朋友轉的快,有的小朋友轉的慢,你覺得轉的速度的會影響漩渦的形成嗎?轉得快漩渦會是什麼樣?轉的慢漩渦又會是什麼樣呢?

2、我們一起來用小手試一試轉的快漩渦會怎麼樣?轉的慢漩渦又會怎麼樣,並把你的發現分別記錄在慢和快的表格中。

3、幼兒操作及記錄操作結果。

4、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根據回答出示記錄表。

5、教師:我們發現轉的越快漩渦就會越大轉的越久,轉的慢漩渦就會越小轉的時間短。

四、拓展:與幼兒認識生活中利用漩渦發明的東西和對人們的影響。

1、在我們生活中利用漩渦的原理髮明瞭很多東西,你知道什麼東西是利用漩渦原理製成的?(果汁機、洗衣機)

2、其實除了水轉動後會形成漩渦,空氣轉動後也會形成漩渦,誰知道空氣轉動會形成什麼呢?

在熱帶的海洋上,太陽照射海面,海水的温度升高,往上蒸發變成水蒸氣。熱熱的水蒸氣轉呀轉,四周的空氣也跟着轉。由此越轉越大,就形成了颱風。

教師:生活中的漩渦有的可以方便我們的生活,而有的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災難,比如龍捲風是很強烈的旋風,當渦旋運動越趨猛烈時,便從雲中直降到地面,形成漏斗狀雲柱龍捲風,會帶來很大的破壞力。颱風雖然具有破壞力,但也會帶來豐富的雨水。

科學鯨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瞭解一些常見的環保材料,萌發環保意識。知道環保袋是多種多樣的。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會唱歌曲《買菜》並能進行歌表演。有過隨大人一起買菜或購物的經歷。有按不同標記進行分類的經驗。

2、環境準備:歌曲《買菜》磁帶、錄音機、黑板一塊。麻袋,紙袋,布袋,塑料袋若干,籮筐5只(其中有兩隻分別貼有笑臉和哭臉的標記)、課件《環保塑料袋的旅行》(可收回標記一個,故事連環畫)。幼兒呈半圓形坐在一起,方便交流。

活動流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買菜吧!

(幼兒邊唱《買菜》邊跟着老師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教學建議:

教師要以飽滿的情緒,激昂的音調,合拍的動作一下子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快速將幼兒帶入預設的情景中來。

二、幼兒圍坐在桌旁,觀察各種袋袋。

1、師:小朋友,當我們買了許多菜“裝也裝不下”時會用什麼裝起來呢?(袋子)

2、師:今天老師就為每人準備了一個袋子,它就藏在椅子底下,快拿出來看一看,找一找吧。看看它是用什麼做的?袋子上面都有些什麼?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先説一説。

(幼兒第一次操作:找一找、看一看,然後回答以上問題)

3、師:剛才在看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你的袋子上是否有一個這樣的標記?(師打開課件畫面:可回收標記)

4、師: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標記是由什麼來組成的?(箭頭)

這些箭頭又是怎樣連起來的呢?(順着一個方向,循環環繞着的)

5、師:請你們再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你的袋子上有這樣的標記嗎?

(幼兒第二次操作:引導幼兒仔細地找一找塑料袋上的可回收標記)

6、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已經發現有的塑料袋有這個標記,而有的是沒有的。怎麼會這樣呢?有誰知道這個叫什麼標記?它表示的是什麼意思,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吧!

教學建議:

1、教師預先要考慮幼兒可能會想到的幾種裝東西的袋子,做到心中

有數,以便及時應對。

2、教師為幼兒提供的塑料袋應該各種各樣的(即不僅僅是環保袋)

讓幼兒自由地探索、發現。

3、在幼兒的兩次操作中,教師要鼓勵幼兒有耐心地進行操作,仔細地進行觀察。特別是第二次要引導幼兒有針對性地仔細觀察自己的袋子上有無可回收標記。

4、讓幼兒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可回收標記是由許多箭頭來組成的,而且都是順着一個方向,循環環繞着的。

三、通過故事《環保塑料袋的旅行》,初步知道“可回收標記”的含義。

1、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2、提問:

(1)環環和保保的身上有什麼樣的標記呢?他們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2)他們有一個神奇的本領是什麼?

(3)環環去了哪裏,最後又怎麼樣了?保保去了哪裏,最後又怎麼樣了?

3、教師小結:“原來,“可回收標記”,它表示這種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就是用過以後可以收到工廠裏再重新加工出新的產品來,而且就算把它埋在土裏,它也會自己慢慢降解掉,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是一種環保材料。

4、師:剛才小朋友還發現不是每個塑料袋上都有這個可回收標記的,那麼沒有這個標記的塑料袋會怎樣呢?(污染環境)

教學建議:

1、教師不僅要讓幼兒瞭解製成環保袋的環保材料是如何降解掉的,還可通過對比的方法讓幼兒瞭解到沒有這個環保標記的塑料袋會污染環境。

2、用課件的方式揭祕,能夠幫助幼兒理解環保袋的“環保”之處——會自然降解,將枯糙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同時又為課堂增加了情趣。

四、讓幼兒瞭解一些常見的環保材料,認識更多的環保袋。

1、師:你們還知道嗎?除了有可回收標記的塑料袋是環保袋,還有一些袋子雖然沒有可回收標記但也是環保袋?你們想知道嗎?原來它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後面呢!快把它拿出來吧!

(引導幼兒將椅子後面的麻袋、紙袋、布袋等拿出來)

2、師:請你們仔細地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這些環保袋是用什麼做的?也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一起看看、説説。

(讓幼兒自由討論,並一一説出它們有的是用紙做的,有的是用布做的,還有的是用麻做的。教師在黑板上一一出示)

3、師小結:原來,這些布袋袋、紙袋袋……雖然用的材料都不同,但它們也是環保袋,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或降解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多用這樣的環保袋,儘量少用或不用那種會污染環境的袋子,而且我們還要提醒我們周圍的人都應這麼來做,讓大家共同來保護我們的環境,好嗎?

教學建議:

讓幼兒在認識了環保塑料袋的基礎上進一步去探索、認識更多不同材質的環保袋。並讓他們運用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等來感性地認識各種材質。最後通過教師及時地總結得出環保袋所持的共性——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或降解的。用這樣的方法不僅拓寬了孩子的思路,而且他們對所學的知識會掌握得更牢固些。

五、玩遊戲:袋袋找家。

1、師:(出示三大筐袋袋)今天老師也收集了許多的袋子,現在想請你們來幫我找一下,哪些是環保袋,哪些不是環保袋,好嗎?

2、教師又出示兩個空籮筐(紅、綠兩色)放於兩邊,告訴幼兒將環保袋放入笑臉的筐裏,不是環保袋的放入哭臉的筐裏。(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沒有找對。(教師帶領幼兒圍在筐前一起檢查,對找錯的作糾正)

4、師:我們小朋友那裏也有許多袋子,你們是不是也想幫它們找家呢?那麼下面就請小朋友看清哪些是環保袋,哪些不是環保袋?可以去跟客人老師講一講然後再把它送回家,好嗎?

教學建議:

1、教師在讓幼兒將袋袋分類時出示兩個空籮筐,並在兩個筐上標上了笑臉和哭臉兩個相反的標記。這樣就無形中對幼兒又進行了一次很好的環保教育,因為幼兒從分類遊戲中就能意識到只有“環保的”才會綻放微笑。

2、在幼兒操作中,要鼓勵幼兒有序地進行操作,不擁擠。

3、第二次操作的目的是為了給沒有成功的孩子再次實踐的機會,盡力讓每一孩子都擁有成功的感受;同時可以通過讓幼兒與客人老師的交流中加強對環保袋的認識,也可以鍛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評價指引:

幼兒角度: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如何?您認為活動中幼兒與教師的互動是否有效?為什麼?

教師角度:您認為在本次活動是否有價值?整個過程中活動目標是否實現?是如何實現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既是一次由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又是一次很有教育價值的園本教學活動。首先,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我利用幼兒熟悉的歌曲《買菜》,讓幼兒在表演中進入活動室,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興趣,而且也很自然地導入了下面的活動。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觀察各種袋袋。為了讓幼兒明白什麼是“可回收標記”,我不僅自編了一個童話故事《環保塑料袋的旅行》,而且還為故事配上了惟妙惟肖的動畫,幫助幼兒理解其中的含義。最後我安排了一個遊戲“袋袋找家”,併為幼兒標上了形象的笑臉和哭臉,不僅讓他們將環保袋與非環保袋區分開來,而且還形象地又一次告訴幼兒只有環保袋是人們喜歡的。在活動的最後,我還設計了一個活動延伸——讓非環保塑料袋變廢為寶,又一次渲染了環保的主題,也進一步滿足了活動的興趣。總之,從預定的目標來衡量,這次活動基本實現了我的設計。表現為:幼兒認識了“可回收標記”,瞭解到一些常見的環保材料,產生了一定的環保意識,在活動過程中幼兒都表現得很積極、愉快。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這次活動仍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如:一開始在引導幼兒觀察塑料袋時,可以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可回收標記”的存在,進而主動探究這個標記的意義。而且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幼兒提供各種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來幫助幼兒理解“環保”等這類較為抽象的概念。這樣,幼兒獲得的才是具體化、情景化和真正有價值的知識。

科學鯨教案篇6

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提高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該如何把環保意識滲透到平常的教育中去,使他們在自覺與不自覺中去接受這一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呢?我從每天經過的幼兒園附近的綠化帶發現,有些家長為抄近路,帶領孩子從草地上走,日積月累,綠綠的草地上有了一條非常不協調的“白帶子”。何不利用這一有利的因素組織孩子開展有關環保的教育活動呢?於是我帶領孩子生成了“愛護小草”的系列活動。

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知道破壞草地是不好的,激發孩子愛綠、護綠、養綠的意識。

2.激發幼兒熱愛自然,有初步好奇心和環境責任感。

3.並有初步的環境保護的意識。

語言活動:小路從哪裏來的?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和討論知道草地上小路的來歷。

2.感受到破壞草地的行為是錯誤的。

活動過程:

一、組織孩子外出觀察

1.你看到什麼?小草長得怎樣?(引導孩子用優美的詞語描述)

2.這條小路是怎麼來的呢?

3.你覺得好看嗎?為什麼?

二、孩子自由觀察並與同伴交流。

三、集體交流討論

1.這條小路在綠綠的草地上好看嗎?為什麼?

2.你猜猜這條路是怎麼來的呢?這樣做對嗎?

活動反思:

孩子在活動中能跟隨老師認真觀察,他們很快發現草地上的小草靠近裏面的長得茂盛又很綠,而靠近路邊的則是長得小和稀少。當問到草地上的小路是怎麼來的?孩子們的回答是各種各樣。張冰霜説:是石頭壓在上面,小草長不出;張穎霜説是被泥土壓住沒長出;繆林濤説是還沒長呢;張承彬認為是給大樹擋住了;呂舟説是有人在草地上走小草壓死了;華藝説可能是給叔叔阿姨砍走了……另外孩子對於草地上的垃圾也很關注,他們甚至認為是垃圾太多了,於是我應孩子的要求,請他們到草地上將垃圾揀乾淨。他們有的將小石頭和磚塊搬走,有的揀垃圾,一會兒草地就變得乾乾淨淨。

科學鯨教案篇7

活動目標:

樂於參與探索活動,初步瞭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體驗科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樂於參與“讓紙船不被打濕”的探索活動。

難點:初步瞭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活動準備:

裝有水的整理箱每組一個。

塗蠟和不塗蠟的紙船若干、油畫棒、乾毛巾、白紙。

幼兒已有玩水的經驗。

幼兒用書第6冊第9頁。

活動過程:

紙船會變化。

觀察紙船(教師出示紙船)。

——這是什麼?你們想玩嗎?

——你們想要怎麼玩呢?

自由玩紙船,邊玩邊觀察紙船的變化。

討論觀察結果,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

——為什麼有的紙船被打濕了,有的沒有被打濕呢?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有的船是直接用紙做成的,有的船的身上塗了油畫棒。)

——你是怎樣玩紙船的?你發現了什麼?

蠟船有祕密。

觀察教師實驗,瞭解蠟是不吸水的。

——為什麼塗了蠟的紙船沒被打濕,沒塗蠟的紙船被打濕了呢?

——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將水滴在蠟和紙上進行對比:紙吸水,蠟不吸水。

討論探究怎樣讓紙變得不吸水。(在紙上塗蠟。)

探討不吸水的蠟還有什麼作用。

——蠟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蠟塗在船上,就好像給紙船穿上了件雨衣,船就不會被水打濕了。在其他需要防水的地方也可以用上蠟。

我們來試試。

——老師這裏還有一些沒塗蠟的小紙船,想請你們幫幫忙,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濕的小船。

幼兒用油畫棒給小船塗蠟。

自由玩蠟船,交流自己的感受,活動結束。

科學鯨教案篇8

教材簡解:

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種生活用品,中班幼兒對紙的認識也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儘管如此,但平時的生活中幼兒很少會去留意關注紙的特性,其實在紙身上有着非常多的奧祕,這些奧祕與它們的用途也息息相關。中班幼兒有在小班學習的基礎他們可以用眼睛觀察顏色的不同並用手觸摸感覺光滑與粗糙。更願意喜歡以其它的活動形式來探索及發現紙在生活中的趣味性。《綱要》中也指出:"教育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相符,這樣幼兒通過親身體驗、觀察,積累經驗利於教學。

活動目標:

1、感知比較3種常見的紙,發現它們的不同。

2、樂於用語言和符號表述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3、通過實驗活動,初步發現3種紙具有不同的吸水性。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點:

瞭解常見紙製品的特徵,感受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難點:

讓幼兒發現紙的硬軟及厚薄不同。

設計理念:

生活中離不開紙,我們每個人天天都要用到紙,紙是我國偉大的四大發明之一。至今,紙仍被廣泛的運用着,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紙,孩子們時時處處也都能接觸到紙。但是他們對之缺少系統的瞭解,本次課,通過讓幼兒去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比一比,講一講,動手實驗的過程,自己去發現紙的不同質地,不同功能,在探究中孩子們發現紙的不同特質。

設計思路:

在認識紙的特性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且對觸覺的探索又進行了細緻的剖析,深入瞭解了紙的軟度和厚度,層層遞進地引導幼兒挖掘各種特性。

活動過程:

1、感知3種紙的不同

(1)教師出示3種紙,並問孩子:"這是什麼紙(瞭解名稱)?"

(2)提出問題:"每人都有3種紙,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它們有什麼不同?"

(3)幼兒自己取3種紙進行感知比較,發現紙的軟硬、厚薄、顏色、光滑度等的不同。

(4)鼓勵幼兒相互交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5)在幼兒表達基礎上,利用表格形成集體記錄。

2、操作實驗

(1)教師介紹紙寶寶開花的實驗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項。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相互交流並記錄。

提問:"你們看到這3種花寶寶哪種花寶寶開得最快,為什麼?

小結:

皺紋紙的花寶寶開得最快,它吸水多。把這一結果記錄在集體記錄表中。利用記錄表,梳理3種紙的不同。

3、提出問題,引出新活動"今天是用這3種紙來做的花寶寶,然後比較哪朵花寶寶開得快。請小朋友回去再找出三種不同的紙疊成花寶寶,放在水裏會怎樣?"

教師小結:紙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的用處,我們生活學習工作離不開紙,所以我們要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科學教育活動,尤其是環保活動相對其他活動來説知識性較強,較枯燥乏味,有些內容離幼兒的生活還比較遠,要上好很難。綜觀平時對信息技術的實踐應用,由於其是形、聲、色、知、情、意相統一的產物,並運用了聲音、圖片、文本等多種技術手段,更直觀、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認知對象,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有着其他傳統教育手段無法比擬的優點,因此將其應用到幼兒園環保教育活動中,對優化環保教育過程、提高環保教育的有效性能起很大的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