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教案優質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3W

為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準備一篇教案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進步,都會寫教案,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法教案優質8篇,感謝您的參閲。

法教案優質8篇

法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3、學習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

4、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重點難點

1、重點 1、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2、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3、學習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

2、難點: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方法:和諧教學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用具: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鬆

欣賞歌曲《駿馬奔馳保邊疆》。

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説説有關馬的成語,(一馬當先、-躍馬揚鞭、天馬行空、千軍萬馬、馬到成功、馬不停蹄、老馬識途、車水馬龍------)從這些成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歡馬,對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學家韓愈就寫過一篇有關馬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2、展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把握文中詞語的讀音。

2、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3、能正確翻譯文言語句。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檢查預習情況。

2、介紹作者情況及時代背景

3、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藉助書下注釋、工具書和已有的文言知識理解文中實詞虛詞的意思,嘗試着翻譯文言語句。

2)、將自學中碰到的問題在小組中討論解決。

3)、將小組中不能解決的問題羅列,留待集體解決: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世有伯樂(lè)

駢(pián)死於槽櫪(cáolì)之間

一食(shí)或盡粟一石 這裏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讀(shí)。

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這裏的“食”同“飼”,餵養的意思,所以讀(sì)

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 這裏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讀(shí);這裏的“見”同“現”,顯現的意思, 所以讀(xiàn)。

2、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馬伕)

一食或盡粟一石 (有時) (本指小米,這裏泛指糧食)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這,這樣的)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猶,尚且) (等同,一樣)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麼,哪裏)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執策而臨之 (握,拿) (面對着)

3、 辨析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一食或盡粟一石 (吃)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餵養)

食不飽 (吃)

食之不能盡其材 (餵養)

不以千里稱也 (用,拿)

策之不以其道 (按)

雖有千里之能 (的)

執策而臨之 (代千里馬)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節助詞,無義)

馬之千里者 (定語後置的標誌)

安求其能千里也 (代千里馬)

其真無馬耶 (難道)

其真不知馬也 (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 (驅使)

執策而臨之 (鞭子)

策勛十二轉 (記載)

雖有千里之能 (雖然)

故雖有名馬 (即使)

一食或盡粟一石 (吃完)

食之不能盡其材 (使----盡)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轉折連詞,卻)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順承連詞,來)

4、 翻譯句子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②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③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④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⑤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⑧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五、課堂小結,推薦作業

1、課堂小結:

你的收穫是什麼?

2、推薦作業:

第一題。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鬆

欣賞歌曲《》。

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導入新課:

複習導入

2、展示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託物寓意的寫法。

2)、正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檢查預習情況。

2、介紹作者情況及時代背景

3、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4、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小組討論“導學提綱”中的問題,然後回答

導學提綱:

1、文章一開頭,作者是如何闡述“伯樂”和“千里馬” 之間的關係的?

2、作者認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你們認為到底是先有千里馬,還是先有伯樂呢,為什麼?

3、沒有遇見伯樂,千里馬的命運會如何?

4、作為千里馬與普通馬有什麼不同?

5、食馬者能注意這一點並區別對待嗎?

6、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其根本原因是什麼?

7、本段中那些語句刻畫了食馬者的淺薄愚妄?

8、本段中哪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

9、本文通篇寫千里馬,難道韓愈僅僅為馬的不幸而鳴不平嗎?

10、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韓愈怎樣的思想?

11、本文中“伯樂”“千里馬”“食馬者”各比喻了什麼樣的人?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2、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馬而言應該是這樣的。然而對千里馬來説,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從普通的馬羣中識別出來,只是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識別就成為前提了。

3、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4、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其真不知馬也”這個結句,點明瞭中心,諷刺揭露了昏庸無能,不能選賢任能而報怨世無人才的統治者。

9、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埋沒人才的現狀作了揭露。

10、表達作者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的憤慨心情。

11、伯樂比喻善於識別人才的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統治者

五、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韓愈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無可奈何的發出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

1、那麼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馬,卻暫時不被重用,你會怎麼做呢?

韓愈認為“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絕對。我們要主動地去爭取,像毛遂一樣的自薦,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2、那麼作為千里馬,你們又想對伯樂説些什麼呢?

我相信所有的伯樂一定會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讓千里馬能夠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願伯樂們能夠擁有一雙慧眼。.因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馬,而是缺少發現千里馬的眼

五、課堂小結,推薦作業

1、課堂小結:

韓愈以良馬喻人才,寫自己知遇之難,是因為它生不逢時,我們有幸生長於新時代,能夠人盡其才,那麼我希望大家能夠發出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豪言,天馬行空任我行的壯語。同學們,莫愁前路無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後,你們一定會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説:天下誰人不識我!

2、 推薦作業:

背誦默寫本文。

附板書:

教學反思:

法教案篇2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落花生看了這個課題,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2、花生,明白不明白?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麼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此刻不要打開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不明白,打開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麼?

2、指名説板書

種花生

過收穫節

3、課文就這兩大部分組成,你們説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明白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平中見奇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透過講花生,説了一個什麼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己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學習課文。

(一)

1、下面我們採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明白文章哪一部分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2、此刻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我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我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學生默讀。

5、指名讀

6、説説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居然”(什麼意思?用在什麼狀況下?課文為什麼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幹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我們就採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穫節”是重點資料,我們就重點學。

(二)

1、此刻請你們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説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幹什麼?後幹什麼?

2、學生默讀課文

3、好,此刻我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穫節,收穫節的第一個節目,幹什麼?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幹什麼?板書:談花生

5、此刻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部分“收穫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那裏“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麼“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説好幾樣吩咐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幹什麼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説話,這四個是各説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説板書:我們談

父親談這兩方面資料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穿插)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資料”。看父親説的話重要,還是我們説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主角讀這部分,只讀他們説話的資料,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説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後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説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説“我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麼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資料確定重點

“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後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餘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我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透過“看資料”我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我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説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資料”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並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贊花生,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思考,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讚花生的。再讀一遍,透過讀這段話,你們説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麼花生有什麼好處?父親説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麼?對,不像什麼一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啊?那為什麼要這麼説?突出了花生的什麼特點?(不炫耀自己的好處)

(2)我們再看“學花生”,一齊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説了花生的特點,那麼父親是讓你給我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之後父親又是怎樣説的?那父親這麼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麼?父親説“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我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看目的”。在那裏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此刻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讚一番呢?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花生?我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我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我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説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裏找根據。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裏,哪一點表現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麼樣貌的?父親的談話是什麼資料?再讀一遍。這句話深深地證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麼?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我們講了一個道理。是藉助花生説的,這叫“借物喻理”。

板書:

種花生

落花生—吃花生

過收穫節△我們談

談花生△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喻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點的方法)看詳略、看資料、看目的。

法教案篇3

設計理念:

課文的設計旨在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色彩鮮明的圖畫中感受四季的美,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主動識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閲讀和創作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本課時中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如讓學生主動地識字、閲讀、體驗、嘗試創作。在教學過程中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只是讓學生儘可能多地直接接觸文本材料,儘可能地調動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儘可能地將語文學習綜合化。在識字、閲讀、體驗等過程中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學,認識11個生字。

2.採用多種形式練讀課文,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利用多媒體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教學重點:

是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要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1、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你們想看嗎?(課件展示四季美景圖畫。)

2、你看到了什麼?你知道這些是什麼季節的景色嗎?

3、春、夏、秋、冬就構成了一年的——(師出示“四季”,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過渡:四季的景色真美啊!這麼美的景色,我們給它配上幾句兒歌,再朗誦出來,那感覺一定很棒!讓我先試試好嗎?師範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

2、桌互讀。讀給同桌聽,聽聽有沒有讀錯。

3、課件出示課文。選一句喜歡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4、指名讀課文。你喜歡讀哪一句就讀哪一句。

5、想讀的同學一起讀。

6、師:你們課文讀得那麼好,很多詞語娃娃也要跟你們交朋友,你認識他們嗎?認讀詞語。(通過課件顯示:荷葉圓圓夏天秋天肚子冬天就是雪人)

自由讀。指名當小老師讀。分組輪讀。

7、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齊讀。

8、你有什麼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朋友呢?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師巡視指導。

集體交流記字方法。

(學習“口、禾、雨、月”四個偏旁。)

小結:小朋友的識字方法可真多,相信今後大家還會有更多的識字方法來記住更多的字。

9、課間操。《我説你做》“請學草芽尖又尖,請學小鳥飛一飛,請學荷葉圓又圓,請學青蛙跳一跳,請學穀穗鞠個躬,請學雪人挺肚子。”

三、品讀課文,朗讀感受。

1、剛才我們做的都是四季中的景物。是呀,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特點,每個季節都是不一樣的,都那麼美麗,我們再去看一看,讀一讀好嗎?

2、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季節讀幾遍,説説你為什麼最喜歡這個季節,你知道這個季節還有哪些美麗的景物?學生自學課文。

3、全班交流。教師隨機出示課件,引導理解,指導朗讀。

a、春天。

(1)你為什麼喜歡春天?帶着喜愛之情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理解“草芽”上來指一指哪些是“草芽”(是剛長出來的小草的嫩芽)

(2)春天還有哪些景物?

(3)大家説得真好,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讓我們帶着感情把描寫春天的句子讀一讀吧!

b、夏天。你為什麼喜歡夏天?指名讀,比賽讀,齊讀。

c、秋天。

(1)你知道穀穗是什麼嗎?簡單介紹穀子的生長過程。教育學生要愛惜糧食。

(2)學學穀穗鞠躬的樣子。

(3)稻穀豐收了,你高興嗎?那你高興地來讀一讀這句話吧!(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

d、冬天。

(1)冬天那麼冷,你為什麼喜歡它呀?

(2)你喜歡這個雪人嗎?為什麼?(理解:“頑皮”十分調皮)

(3)誰想來當雪人來給大家表演一下那頑皮的樣子。

(4)誰能把雪人的頑皮讀出來。(指名讀,表演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4、齊讀全文。小組分角色朗讀。(可加上動作)

四、拓展延伸,仿寫課文。

1、這幾句兒歌寫得真美啊!我們把它們記下來好嗎?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句或兩句背下來。比比誰背得最快最好。(自由背,指名背,小組比賽背。齊背。)

2、課件欣賞四季美景。

師介紹:這是四季送給我們的禮物:春天來了,春風吹醒了桃花,柳樹長出了嫩綠的新芽,各種各樣的野花都張開了笑臉,蜜蜂、蝴蝶也在花叢中飛舞着;夏天,圓圓的荷葉有粉紅的荷花為伴,還有那麼多甜甜的大西瓜呢!不知不覺中,秋姑娘的電報來了,一片片落葉像一條黃色的地毯鋪滿了整個大地,金黃的稻穀成熟了,好一派豐收的景象,火紅的楓樹,美麗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美麗。不久,冬天也要帶着雪花和我們碰面了,好一個美麗又純潔的冰雪世界啊!只有臘梅不怕寒冷,冒着大雪開放着。你覺得美嗎?

3、模仿書中的句子,展開想象,練習説話。

出示:__________,他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__________,他對説:“我是夏天。”

__________,他____説:“我是秋天。”

__________,他___説:“我是冬天。”

師範説,如桃花紅紅,他對燕子説:“我是春天。”

學生自由準備,再指名説。

五、書寫指導,完成作業。:

同學們不但説得好,而且畫得好、唱得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朋友“乚”,你看它像什麼?

1、認識筆畫“乚”,指導書空練習。

2、指導書寫“七、兒”。

(1)引導學生髮現“七、兒”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醒學生在書寫每個字時應注意些什麼。

(3)學生練習書寫,每字練寫2遍。

六、課後延伸。畫一畫、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季節。

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

2. 根據歌曲情緒嘗試用甜美、連貫和活潑、跳躍的不同方法唱歌。

3. 體驗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外出散步,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

2.春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引導幼兒説説春天的特徵,知道春天天氣暖和,衣服穿得少,花開了,小樹發芽綠了,小動物們出來了。

師:在公園你看到了什麼?小樹變成了什麼顏色?

(2)總結幼兒體驗的經驗,引出歌曲。

2.學唱歌曲。

(1)教師邊範唱歌曲邊根據歌詞有序地出示圖片。

(2)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按節奏朗誦歌詞。

(3)幼兒輕聲跟唱。

提示:引導幼兒用輕柔、甜美、連貫的聲音唱前兩句,用活潑、跳躍的方法唱後兩句。

3.歌表演。

(1)鼓勵幼兒邊唱根據歌詞的意思表演動作。

(2)幼兒自由進行唱編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小鴨小雞(唱唱做做)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旋律,瞭解歌曲內容,唱準休止符。

2.能隨音樂模仿小雞、小鴨做簡單歡快的動作。

3.體驗表演以及與同伴共同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小雞、小鴨絨毛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節奏練習。

(1)出示小雞、小鴨絨毛玩具,幼兒模仿其叫聲。 師:小雞怎麼叫?小鴨怎麼叫?

(2)按歌曲中的節奏模仿叫聲,感受休止符。

2.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提醒幼兒聽清楚歌詞內容。 師:小雞 、小鴨是好朋友,它們在一起幹什麼?

(2)幼兒隨伴奏熟悉歌詞。

(3)幼兒跟唱,注意唱準休止符 。

(4 )幼兒有表情地一邊歌唱,,一邊表演 。

3.歌表演、

( l )鼓勵幼兒邊唱邊根據歌詞內容做表演動作 。 (2 )幼兒自由進行創編表演。

(3 )幼兒自主選擇角色,分組或者結伴進行歌表演。

法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體會事物之間的聯繫,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幻燈片

一、猜謎激趣, 導入 新課 。

“ 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 ”

你們猜到了嗎? 板書“風”

課前老師還佈置同學們蒐集關於風的歌曲或古詩,誰來彙報你的 收穫 。

二、趣味識 字

1、聽説同學們在研究風,有三位小朋友也來到我們中間。 ( 屏幕出示三位小朋友 ) 。你認識它們嗎?屏幕出示名字,請一位同學叫出他們的名字。

誰來和他們打一下招呼?

2、老師把這些名字拆開,你還認識嗎?出示 生字 卡片,開火車讀。在讀字的過程中,説説識記的方法。

3、咱們再來寫寫這些字吧。哪個需要老師寫一下?重點指導“濤”“藝”。

三、朗讀課文,邊讀邊悟。

1、你想怎麼讀?(有感情的讀,大聲讀,分角色讀)

2、文中還有不認識的字詞嗎?老師這兒還有幾個想考考大家呢!(出示“ 忽然、斜斜的雨絲、呼呼的轉、旗杆、顯得更美了 ”)

3、指名開火車讀課文。你想對他們的朗讀説些什麼呢?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板書“畫”

4、他們怎麼畫的風呢?你能找到嗎?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把這些句子畫一畫吧!

5、誰來讀給大家聽?誰能把“他”換成小朋友的名字再來讀一讀。

6、想看看他們的畫嗎?誰來給這些畫配上優美的文字。

7、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風在飄動呢!咱們合作讀讀這篇課文。喜歡讀哪個角色你就讀哪個角色。

8、三個小朋友都畫出了看不見、摸不着的風,你喜歡他們嗎?你想對他們説些什麼?

四、馳騁想 象 ,描繪美景。

1、你們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你能畫出風嗎?你想怎麼畫? “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繫的,有些事物我們雖然看不見但可以藉助其他事物表現出來。”

2、咱們用4分鐘時間,小組合作也來畫畫風。

3、展示圖畫。

五、興趣作業

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做一做。

作業小超市:

喜愛畫畫的你:用你的畫筆,畫出不同的風。

喜愛朗讀的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喜愛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課本劇。

喜愛閲讀的你:找一些寫風的文章,讀一讀。

喜愛遊戲的你:做架紙飛機或風車,到草地上放飛你的快樂。

喜愛散步的你:到操場上、山上,沐浴在春風裏,感受大自然的撫愛。

喜愛觀察的你:觀察周圍的事物,看看春風給大地帶來什麼變化。

喜愛日記的你:把你想到畫風的辦法寫下來。

法教案篇6

土地改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潛力:瞭解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開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

培養、鍛鍊學生收集整理課本圖片、歷史網站、文學作品、鄉土教材等課程資源中有關土地改革的信息,構成正確歷史概念的潛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中國農民在兩千多年來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最後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祖國是值得我們熱愛的。

過程與方法:透過採用講授法、獨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課資料的學習。

教學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

教學資源:課本相關插圖、資料

教學難點: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破題導入

1.組織學生閲讀12頁“導入框”圖文,討論回答:農民拔除原先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麼?(這片土地原先屬於地主所有,此刻已經歸翻身農民所有了。)

2.承上啟下,教師講授: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中,走的是貼閤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裏,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裏。農民長年累月“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收穫物大部分要交租納税,自己所得無幾。因此,他們熱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當家作主人。誰能夠滿足他們的願望,誰就能得到他們的真誠支持。過去共產黨就是透過“打土豪分土地”、“減租減息”等政策獲得農民的支持,奪取了全國政權。當時,新解放區還有3億多人口未進行土地改革。新中國政權要想鞏固下來,個性需要這些農民的支持。本課要學習的資料就是新中國建立後的土地改革歷史,具體狀況請看書。

二、自主先學知識梳理

見《伴你學》p10“導學目標”和“知識梳理”,學生自主預習課本資料,梳理教材線索(組內可討論、交流)

三、教材挖掘合作探究

(一)土地改革的意義

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土地改革》圖和課本相關插圖,形象地瞭解土改經過和農民情緒,透過討論加深理解土改的歷史意義。

1.土改完成後,我國的土地制度發生了什麼變化?(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農民翻身後,對於新中國人民政權的生存和發展起了什麼作用?(起了鞏固的作用。因為農民的生產用心性大大提高,農村生產力獲得極大解放,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

組織學生羣眾朗讀課本第12頁“文獻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條款”,討論回答:

課中反思:

土地改革的意義兩點,第一點是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這一點,要透過回憶辛亥革命的成果——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分清兩者的不同。封建制度和封建帝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第二點是人民政權更加鞏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讓學生討論理解其中的含義:農民真正獲得解放是新政權給予的,農民感激政府,從而擁護政府,用心參與其中。封建土地制度摧毀了,解除了農民身上的束縛,從中能夠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四、拓展視野情感昇華

以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為題,展開“接龍”活動,加深理解記憶。

延伸:調查一下,如今中國的土地制度與50年代的土地制度有何區別?

五、知識整合練習反饋

1.知識整合(板書):

(一)土地改革的意義

(1)徹底廢除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摧毀了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勢力。

(2)廣大農民在經濟上、政治上徹底翻了身。

(3)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用心性,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經濟好轉創造了條件。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工業生產的發展帶給了充分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為國家工業化開闢了道路。

(二)《中華人民你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公佈

(1)1950年頒佈

(2)資料: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

2.練習反饋:

見《伴你學》p11-12(注:待合格學生只做其中的選取、填空題)

法教案篇7

幼兒園小班天氣教案:天氣預報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天氣的種類,瞭解每種天氣的基本特點。

2、嘗試用動作來表示不同的方法。

活動準備:

天氣牌(晴天、雨天、颳風)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天氣

1、小朋友看,今天是什麼天氣呀?

2、引導幼兒觀察窗外的情景,説説今天是晴天還是雨天,有沒有颳風,

風大不大。

3、如果是下雨是大雨還是小雨。

二、認識天氣牌。

1、分別出示晴天、雨天、颳風、下雪的天氣牌,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

嗎?

2、幫助幼兒瞭解天氣的種類及其特徵,教幼兒認識天氣牌告訴幼兒有太

陽的是晴天,畫了小雨點的是雨天.

3、讓幼兒説説自己喜歡哪種天氣,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

三、用動作表示天氣

1、這些天氣我們可以用動作來表示,小朋友想一想都可以用什麼動作

來表示,晴天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下雨天又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下雪可以做什麼動作。

2、我們一起來想一想我們手臂向上圍成一個圓圈當作太陽,表示晴天。

3、我們五指張開,從頭頂向下搖動手腕,表示下雨。

4、高舉雙手,在頭頂左右擺動,表示颳風。

5、緊握拳頭,輕敲大腿,表示下雪了。

6、老師高舉某一個天氣牌,幼兒根據天氣牌指示的天氣表演相應的動作。

四、遊戲

介紹遊戲玩法:找一個朋友,讓他背對自己,在好朋友背上用手的動作表示天氣,讓他猜猜是什麼天氣。

法教案篇8

教學重點:

能靈活的掌握並運用“扎”和“染”的關係來製作出美麗的扎染飾品。

教學難點:

在實踐中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感受扎染的奇妙效果,瞭解扎染製作的方法和步驟。

2、培養學生對中國民間藝術的喜愛。

教學準備:

白布、顏料、繩、水粉筆、範作衣服等。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1、教師提問導入: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手裏拿的這件衣服好看嗎?哪裏好看?顏色和花紋可是老師自已設計並製作的,棒不棒?想不想知道老師是用什麼方法制作的?

其實老師就是運用了咱們民間的一種印花技藝叫“扎染”,雖然它不光只屬於貴州,但也算得上咱們貴州民間的一種印花特色。今天這節課就和老師一起來學習怎樣製作“小扎染”。

2、揭示課題:民間印花技藝——“小扎染”。並領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兩遍。

二、欣賞感受、拓展思維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生活的多姿多彩也離不開扎染的裝扮和點綴,下面就和老師一起來看看老師在咱們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用扎染裝飾的飾品吧!

1、展示:有老師自制的扎染小方布,有用扎染製作成各種裝飾品如:衣服、圍巾、桌布、燭台等學生集中欣賞。並提問老師自制的扎染小方布跟老師衣服上的顏色和花紋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嗎?

2、老師提問:小朋友們欣賞完了這麼多扎染小飾品是不是感覺咱們的民間藝術是那樣的偉大和奇妙。

3、老師提問:想不想江西版美術教案anxue.c知道這麼多美麗奇妙的花紋是怎樣形成的?先別急跟老師一起學一下扎染的小兒歌,聰明的小朋友就會知道美麗的圖案到底是怎樣形成的了!

三、兒歌欣賞:

老師領導學生學習兒歌並有感情的朗讀兩遍。

四、探究新知:

兒歌裏説“不用塗不用畫、奇妙的花紋出來了”到底奇紗的花紋怎樣形成的呢?咱們小組自已觀察!

提問:1、扎布的繩是活結還是死結,繩容不容易打開?

2、繩扎得緊不緊?

3、折開後你還發現了什麼奇特的地方沒有?

觀察完後老師再引導學生回答,如:花紋是怎樣形成的?顏色是怎樣染的?是先扎布還是先染顏色?先扎布有什麼作用?被繩扎到的地方有沒有被染上顏色?等等

五、探究創作:

經過了咱們自已的觀察,現在老師就想請你們自已觀察的步驟和方法來試着做一次小扎染!看看能不能也做出美麗的圖案出來!

做完後,抽小朋友自已説説小扎染的製作方法和步驟,同時引導小朋友發現作品中不足的地方,並怎樣解決。

六、教師演示:

看見你們做了這麼多的扎染小樣品,老師也忍不住想來做一做,小朋友們注意看看老師的方法和步驟。

演示完後,激勵學生還想不想再做一次?

七:拓展延伸:

如果老師再給你們一次製作的機會,你會有什麼奇特的想法沒有?如:在折布上、染顏色上!有沒有更加奇特的想法!

抽一到兩位學生展示自已的奇特想法!

八、作 業:

1、小朋友們開動自已的聰明的小腦袋,創造出更多奇特的花紋出來!

2、老師巡視,及時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問題。

九:作業展評:

1、展示:將學生的作業集中展示在台上掛好!

2、評價: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並説出為什麼喜歡它!

3、如果這幅作品送給你,你會怎麼利用它?

十:總 結:

扎染也算是我們貴州民族的一顆璀璨之星,為了使它更加發揚光大,咱們長大以後一定要努力創新併合理運用,讓扎染藝術把我們的世界染得更加多姿多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