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教案優質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W

教案的編寫展示了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和指導能力,有了教案是教師更好地組織和管理課堂,提高課堂紀律和學習效果,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生物的教案優質8篇,供大家參考。

生物的教案優質8篇

生物的教案篇1

學習目的

1、觀察變形蟲的形態結構和運動方式。

2、描述細胞的生命活動,説明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單位

重點

1、觀察變形蟲。

2、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難點

製作變形蟲裝片,觀察變形蟲。

學習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説明分析法,讀書指導法

學習過程

知識鏈結

1、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2、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3、動植物細胞的異同?

自主學習

活動1:觀察變形蟲

目標:

1、觀察變形蟲的形態結構;

2、觀察變形蟲的運動及其攝取食物的活動;

3、學會使用顯微鏡高倍物鏡觀察細胞。

討論:

1、變形蟲運動時,它的細胞形態如何變化?

2、變形蟲攝取食物時,它的細胞發生怎樣變化?

3、變形蟲的形態變化與細胞的哪些結構有關?

活動2:細胞的生命活動

分析:

1、變形蟲是怎樣運動的?

2、變形蟲運動需要什麼條件?

3、變形蟲運動需要能量,變形蟲是怎樣獲得能量的?

生物的教案篇2

一.教學目標:

1、説明單細胞生物是依靠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的。

2、舉例説出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進一步強化顯微鏡操作技能。

4、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二、重點:

説明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舉例説明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特點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1、預習案(閲讀教材p66—p81)。

2、草履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吸,靠運動,靠水分。草履蟲的消化器官是,蟲細胞內遺傳物質存在裏。

3____________的天然餌料。草履蟲可吞食細菌,淨化_________。有害:⑴有些單細胞生物寄生在人體內,危害健康,如和。⑵海水中的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___________

探究案

一:情景導入:

請同學們説一説你認為是最小的動物,難道還有比我知道的最小的動物更小的動物

嗎?它們在哪兒?請同學們觀察教材p66圖2-19所示的生物,這些生物有的生活在河水中,有的漂浮在我們周圍的空氣中,有的附着在物體的表面,但是我們卻看不見它們,這是為什麼呢?請你觀察它們的形態結構,説説它們在結構上的共同點。

二、新課教學:

活動一: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觀察草履蟲的形態結構示意圖)

1、草履蟲的生活環境和形態:

2、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

(2)請寫出各結構的功能

活動二:單細胞生物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1、完成p69頁練習題第3題

2、思考

(1)、草履蟲對刺激產生趨向或避開的反應,是通過神經系統完成的嗎?為什麼?

(2)草履蟲的這種趨利避害的反應,對其生活有什麼意義?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係

(1)有益方面:

(2)有害方面:

練習案

1、草履蟲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排除體外是通過()

a、胞肛b、伸縮泡c、食物泡d、口溝

2、下列單細胞生物中,對淨化污水有一定作用的是()

a、瘧原蟲b、眼蟲c、變形蟲d、草履蟲

3、1971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出現了大規模的赤潮,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哪類生物大量繁殖()

a、單細胞生物b、寄生蟲c、紅色魚類d、紅色哺乳類

4、在觀察草履蟲時,在載玻片的培養液中放幾絲棉花纖維,其作用是()

a、限制草履蟲的運動b、防止培養液從載玻片上流下來c、可使草履蟲附着在棉花纖維上d、可幫助草履蟲運動

5、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時,應從培養液的什麼部位吸取培養液()

a、中上層b、中下層c、表層d、下層

6、草履蟲在顯微鏡下,有時會呈現綠色,這是因為()

a、含有葉綠體b、所吃食物中有綠色藻類c、含有葉綠素d、折光的效果

7、小明把鋼筆中的碳素墨水滴了少許到草履蟲培養液中,幾分鐘後,製成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有些草履蟲的某些結構單位被染成了黑色,這種結構的名稱是()

a、細胞核b、液泡c、食物泡d、伸縮泡

8、草履蟲體表的纖毛分佈在()

a、全身的表膜b、體表的一側c、口溝內d、身體的前端

9、下列屬於單細胞生物的`是()

a、酵母菌、草履蟲、油菜b、啄木鳥、小魚、衣藻c、草履蟲、衣藻、變形蟲d、蚯蚓、眼蟲、病毒

10、把含有草履蟲的水倒入試管中,不久草履蟲都聚集在試管的上層,這説明草履蟲的生活需要()

a、陽光b、温度c、空氣中的氧氣d、營養物

11、下圖為草履蟲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

(1)草履蟲依[]運動

(2)草履蟲進食的結構是[]消化食物的方式是在細胞質內形成[]

(3)草履蟲排出廢物的結構是[]

(4)草履蟲進行呼吸的結構是[]

(5)排出食物殘渣的結構是[]

(6)作為單細胞生物草履蟲的基本結構是、、三部分。

(7)通過草履蟲,我們可以看出:________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説明細胞是生物體的________單位。

12結合如下圖所示生物,回答問題(從左到右依次為a、b、c)

(1)需藉助__________來觀察這些生物的內部結構。

(2)他們都屬於_________生物,a的名稱是______,b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_____,c通過_______進行物質交換。

(3)上述生物中具有細胞壁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生物的教案篇3

一、 教學目標:

1、 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

3、 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二、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徵

三、 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範圍。瞭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並查找相關資料。

四、 教學過程:

1、 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説明本節調查課的目的,步驟,各小組自由選擇調查範圍(不可在教學區)然後彙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名單交到老師處。強調調查範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 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

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並及時記錄,佈置作業是 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法)並對個別小組作出表揚。總結本節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 1.你們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麼特徵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1-2種生物,説説它們的生活環境?調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問題?)

教學後記:

七年級(2)班沒有説明細節,學生不明確調查的意義和方法,把抓昆蟲等作為調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蟲成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務。還應強調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七年級(9)班事前説好了各種注意事項,強調了紀律,所以每個人都能完成好這次調查活動。

七年級(10)班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該班學生較文靜,氣氛太沉悶

七年級(3)班課堂紀律太亂,幾位同學特意搗蛋,但小組間團隊精神不錯,調查到的種類較多,有些學生的知識面很廣,認識植物種類多。

七年級(5)班守紀律,調查生物最少19種,最多29種,證明每組都有認真調查的學生,學生積極性高,對老師的佈置完成得很好。

七年級(4)班户外活動時紀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學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學一堆,女同學一堆,紀律不好,但調查到最多的生物種類有40種,最少的也有25種,證明該班學生對生物有濃厚的興趣,但事後發現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聯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學精神。

教學反思:

在户外活動前要多強調各種規章制度,考慮問題要面面俱到,,不然學生不瞭解活動的規則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生物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説出枝芽的主要結構以及枝芽與莖的關係。

2.舉例説出莖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3.説出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和功能。

教學重點

1.舉例説出莖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説出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和功能

教學難點

1.舉例説出莖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説出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和功能

教學過程(2課時)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讀第68頁題圖——參天大樹,

思考問題:植物要吸收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什麼器官到達枝葉的?(莖)

這説明莖具有什麼功能?(輸導功能)從此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cai展示課題植物莖的輸導作用

(二)新課講授:

芽:就是未展開的枝或花

一、枝芽發育成莖

1.芽的種類

按芽着生位置

頂芽(位於枝條的頂端)

側芽(位於枝條的側面)

按芽發育類型

枝芽:指將來發育成枝條(枝和葉)的芽。

花芽:指將來發育成花的芽。

混合芽:指將來既可發育枝條,又可發育成花的芽。

2.枝芽的結構

3.枝芽發育成莖

生長點——使芽軸不斷伸長

葉原基——發育成幼葉

幼葉——發育成葉

芽軸——發育成莖

芽原基——發育成新芽

二、莖的基本結構

cai展示木本植物莖結構橫切圖

觀察:木本植物的莖的結構

自主學習:

1.木本植物的莖有幾個部分組成?

2每部分有什麼樣的結構?有什麼作用?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引導學生討論,共同得出結論。木本植物的莖從外到內由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四部分組成。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顯微鏡下木本植物莖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樹皮的外側部分的功能是什麼?內側部分是什麼?內有什麼結構?屬於什麼組織?

2.木質部使植物莖很堅硬,內有什麼結構?屬於什麼組織?

3.位於中央顏色較淺的是髓,其細胞比較大,有什麼功能?屬於什麼組織?

4.位於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結構叫什麼?有什麼特點?是什麼組織?

5.形成層的細胞分裂,向內形成新的木質部,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所以其作用是使莖怎樣?

6.草本植物莖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樣逐年加粗,我們可以推斷,它沒有什麼結構?

cai展示年輪圖,描述年輪形成的過程,發表意見,各小組互相補充。

小資料:請你算一算,據一位老護林員講,一棵松樹要生長30~40年,才能達到直徑12cm,問每年約長多少?(0.3—0.4cm)。談一談自己受到的啟發和感受,進一步明確保護森林、愛護綠色植物的重要意義。

三、莖的輸導作用

學生閲讀教材70頁實驗功能——莖的輸導

學生明確實驗器材。目的等。

cai展示實驗視頻“植物莖的輸導作用”

師生討論:得出莖的木質部內的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cai展示帶有瘤狀物的枝條圖片

引導學生閲讀教材p71內容。

討論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韌皮部的篩管能輸導有機物”。

生物的教案篇5

一、説教材

?伴性遺傳》選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節。本節課講述伴性遺傳的現象和特點以及在實踐中的應用。本節以及本章的其他兩節《減數_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體上》都是在第一章認識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基礎上,沿着科學家探究基因在細胞中位置的腳步而設計的。本節又為《人類遺傳病》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説學情

在之前學生已經知道基因位於染色體上,這為他們理解本節課基因和性染色體行為一致打下了基礎。生活中學生知道遺傳病的概念但並不瞭解伴性遺傳病的特點,因此適合帶領學生以探究的方式學習伴性遺傳。高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已經接近成熟,而且通過之前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科學分析思維,可以對伴性遺傳的例子紅綠色盲症遺傳進行探究。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概述伴性遺傳的特點。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資料,總結出伴性遺傳的規律;發展分析問題,揭示事物規律的能力。

(2)通過伴性遺傳規律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學習,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道爾頓發現紅綠色盲症的過程,養成善於發現生活中小問題的習慣,形成探究生活中現象的意識。

(2)形成生物聯繫生活生產的觀念,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意識。

四、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為:伴性遺傳的特點。本節課主要以紅綠色盲的分析為例學習伴性遺傳的特點,所以難點為:分析紅綠色盲遺傳。

五、説教法學法

本節課主要是以紅綠色盲為例進行問題探究,因此我會準備足夠的資料,引導學生自主閲讀、小組討論,對問題進行自主的探究和討論,得出伴性遺傳的特點和應用。

六、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新課環節。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請同學們根據ppt上的紅綠色盲檢查圖,檢測自己的色覺。此時學生會積極的參與到檢測和討論中。之後教師引出:有一種色覺不正常的病症叫紅綠色盲症,它是一種伴性遺傳病,請大家説説什麼是伴性遺傳。在忙碌的高中學習生活中,教師採用這樣的導入可以很迅速的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帶領學生進入本節課伴性遺傳的學習。

2.新課展??

接下來就是我的新課展開環節,將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是探究人類紅綠色盲症,首先我會出示紅綠色盲症家系圖。提出問題串:①家系圖中患病者是什麼性別?説明色盲遺傳與什麼有關?②Ⅰ代中的1號是色盲患者,他將自己的色盲基因傳給了Ⅱ代中的幾號?③Ⅰ代1號是否將自己的色盲基因傳給了Ⅱ代2號,這説明紅綠色盲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還是y染色體上?④為什麼Ⅱ代3號和5號有色盲基因,而沒有表現出色盲症?通過觀察思考學生能知道紅綠色盲症是伴x隱性遺傳病。此時我會展示人類男性和女性的染色體組型圖,請學生看圖思考為什麼色盲基因只存在於x染色體上?學生通過觀察會得出:因為x染色體和y染色體形態差異,y染色體上沒有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整個過程我用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路,學生通過觀察圖得出結論,這樣可以發展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接着請學生自己用表格總結出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現型並且分析為什麼色盲男性患者多於女性?通過以上的學習學生能夠得出正確結論,此時我會請學生代表上講台展示他的結果,師生對他進行評價。用表格做總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養成對比總結的習慣。

接下來帶領學生分析正常女性與男性紅綠色盲婚配、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與正常男性婚配的遺傳圖解。在學生學會如何分析遺傳圖解後,為了發展學生的分析能力。請學生以生物小組為單位分析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與男性紅綠色盲婚配、女性紅綠色盲與正常男性婚配的遺傳圖解。師生共同總結出紅綠色盲的遺傳的特點是交叉遺傳、患者男性多於女性、一般為隔代遺傳。

第二步是探究抗維生素d佝僂病遺傳特點,由於已經帶領學生對人類紅綠色盲症做了分析,他們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路和知識基礎,所以我會讓學生以生物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抗維生素d佝僂病遺傳這一部分的內容。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我會巡視指導,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經過討論,我會請一位學生化身小老師上台講這一部分的內容,之後我會注意總結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伴x顯性遺傳病,其遺傳特點是:女患者多於男患者、世代連續、男患者的母親和女兒定是患者。

第三步是學習伴性遺傳的實踐應用,學習生物科學不是為了單純的學習知識,而是為了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用知識改變生活。所以生物學習要緊密的聯繫實踐。這一部分我會給學生多舉一些例子,如通過眼色區別子代果蠅的雌雄,通過蘆花羽毛區別雛雞的雌雄,通過分析家系圖決定生男生女等。生活真實的例子更能直觀的體現出這一部分學習的價值。

這一部分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我會讓學生做教材上的基礎題,並請有興趣的同學把拓展題也做了。通過分層次習題的練習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也可以讓我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以便針對性輔導。

3.小結作業

在課程結尾我會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內容,總結伴x顯性遺傳病和伴x隱性遺傳病的遺傳特點,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並請同學們課後收集一個血友病患者家族的家系圖,嘗試分析血友病是什麼遺傳病。下一節課的時候進行分享。這樣的作業既能應用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同時也鍛鍊學生蒐集、分析資料的能力。

七、説板書設計

下面説一説我的板書設計,我用表格的形式把本節課的重點呈現在黑板上,做到整潔清晰、大方明瞭。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生物的教案篇6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

1、理解感覺器官的概念和意義,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

2、瞭解近視和遠視,眼睛的衞生保健知識,以及耳的結構和功能,聽覺的形成,耳的衞生保健。

能力目標:培養預防近視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眼的結構與視覺的形成,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難點:視覺的形成與視覺異常,聽覺的形成、耳的結構

教具準備

眼、耳結構的掛圖與視覺、聽覺形成的示意圖及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裝置等。

課時安排

本節內容分配為2課時。

教學過程

(感覺器官→眼的結構→凸透鏡成像實驗演示→視覺的形成→近視與遠視)

引入新課:從“任何反射的產生都開始於某感受器對刺激的感受”出發,引出本節課題:感覺器官與人的視覺和聽覺。

主體內容:首先明確,特殊的感受器與其附屬結構所組成的器官稱為感覺器官,然後指出眼和耳是關係視覺與聽覺形成的感覺器官。再進一步指出,視覺對我們認識周圍事物是最為重要的功能,我們首先學習眼與視覺的知識。

提出:眼的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它的結構是怎樣的?讓學生們一面觀察見圖,一面互相觀察眼的外部結構,認識角膜、虹膜、瞳孔、鞏膜等可見部分的結構部位。接着出示見圖,並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後,由外到內地簡要介紹眼球的解剖結構。以板書形式逐一歸納之,最後簡單介紹眼球附屬結構及功能。

接着指出,視覺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線首先射入眼球,這一過程類似這樣一個實驗現象——演示透鏡成像實驗,學生們仔細觀察實驗過程。教師一方面簡單明確地介紹實驗裝置,一方面提示學生注意紙屏、凸鏡、蠟燭之間的距離與成像狀況的關係及透鏡凸度與成像狀況的關係。簡明記錄實驗結果。

要求學生觀察見圖,並聯系剛才的實驗現象。教師請學生回答:物像是怎樣在視網膜上形成的?然後一步步引出視覺產生的全過程,同時以板書形式歸納。

再提出:當物體遠近、大小變化時,如何使視網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師引導學生聯繫眼球結構,認識到晶狀體曲度調節的意義,同時引出近視與遠視的現象及糾正的方法。

小結:簡要總結本節課知識要點。

生物的教案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使學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使學生掌握有氧呼吸的過程

3、使學生理解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

4、使學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義

5、使學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質

6、使學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這兩種生物界最重要的兩種生理過程的區別與聯繫

二、能力方面

1、通過分析有氧呼吸的過程,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

2、通過讓學生對比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培養學生列表比較能力和歸納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產的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科學、技術、社會的理解,培養學生關心身邊的科學的意識,同時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教材包括、有氧呼吸、無氧呼吸以及呼吸作用的意義等四部分內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材中提及的呼吸的概念基本上和國中生物課本中提到的類似,只是更加強調發生的部位在細胞中,氧化的底物不只是葡萄糖,還有糖類、脂類和蛋白質,這部分內容對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呼吸作用原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有氧呼吸

教材首先指出有氧呼吸是高等動、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所説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接着教材給出了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在此基礎上結合插圖闡述了有氧呼吸全過程的三個階段、並且指出了各階段進行的場所:

第一階段是葡萄糖脱氫,產生還原性氫、丙酮酸和少量的atp,這個階段在細胞質的基質中進行。

第二階段是丙酮酸繼續脱氫,同時需要水分子參與反應,產生還原性氫、二氧化碳和少量的atp,這個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

第三階段是前兩階段脱下的氫與氧氣結合生成水,這一階段產生了大量的atp,這個階段也在線粒體中進行。

3、無氧呼吸

教材首先説明生物一般是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無氧呼吸,並分別闡述了高等植物細胞的無氧呼吸及其場所、高等動物細胞的無氧呼吸及其場所。

然後教材對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部分在進行無氧呼吸時也可以產生乳酸又做了補充説明;同時教材還用小號字對有氧呼吸的進化做了簡要的介紹。

教師在這裏應補充無氧呼吸與發酵這一組學生易混淆的概念。

4、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異同

教材是以圖表結合講述的形式,對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區別進行了比較。

5、呼吸作用的意義

教材從兩個方面論述了呼吸作用的意義,其一,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其二,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能量;在這裏教師有必要對呼吸的意義作適當的補充,如:呼吸作用過程中的中間代謝產物是進行各物質轉化的原料;再如有氧呼吸的出現對生物進化速度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等。

生物的教案篇8

課前檢測:

1、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於 。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於 。

2、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 、 等無性生殖的方式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

3、 昆蟲的特點:身體可以分為 、 、 三部分;頭部有一對 ,一對 和一個 ;胸部有三對 ,一般有2對 。體外還有防止水分散失的 。

教學目標

1.舉例説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2.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3.舉例説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教學設計:

一、 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1、 生殖:有性生殖

2、 發育:受精卵→幼蟲→蛹→成蟲(p9頁圖)

唐朝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用蠶的默默吐絲行為讚揚了一大批甘於奉獻的人。不過,應對此詩句稍作改動,因為蠶雖然絲吐盡了,但並未死亡,只是化為蛹了,所以古人説法是錯誤的,應該改為““春蠶化蛹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3、特點:變態發育

變態發育: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叫做變態發育。

二、 其它昆蟲的發育

1、 昆蟲的.發育都是變態發育

2、 變態發育的種類: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

①完全變態:同家蠶一樣,蜜蜂、菜粉蝶、蚊、蠅等昆蟲在發育過程中也經過卵、幼蟲、蛹、 成蟲四個時期, 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

②不完全變態: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發運的昆蟲還有蟋蟀、螳螂、蟈蟈等

蝗蟲的發育和家蠶是不同的。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蟲,形態和生活習性都非常相似,只是身體較小,生殖器官也沒有發育成熟,僅有很小的翅膀。它的一生中也出現蜕皮現象,共蜕皮5次。

3、 蜕皮:昆蟲的發育過程之所以有蜕皮現象,原因是舊的外骨骼限制身體的生長。

完全變態的昆蟲蜕皮發生在幼蟲期。家蠶的幼蟲要蜕5次皮才能化蛹。

不完全變態的昆蟲蜕皮發生在若蟲期。蝗蟲的若蟲跳蝻要經過5次蜕皮。

4、比較家蠶與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

比較

相同點

不同點

家蠶

有性生殖,

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為完全變態發育

變態發育

蝗蟲

有性生殖,

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 為不完全變態發育

變態發育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一、有性生殖

二、變態發育: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 例:蜜蜂、菜粉蝶、蚊、蠅

不完全變態:卵、若蟲、成蟲 例:蟋蟀、螳螂等

課後鞏固:

1.蝗蟲的不完全變態發育過程是( )

a 卵→若蟲→蛹→成蟲 b 卵→蛹→若蟲→成蟲 c 卵→若蟲→成蟲 d 卵→蛹→成蟲

2.跳蝻是蝗蟲的幼蟲,它與成蟲的本質區別是( )

a 形態結構不同 b 生活習性不同 c 身體較大 d 生殖器官沒有發育成熟

3.對蝴蝶的發育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受精卵、毛毛蟲、蝴蝶、蛹 b.受精卵、毛毛蟲、蛹、蝴蝶

c.蝴蝶、毛毛蟲、受精卵、蛹 d.蛹、毛毛蟲、受精卵、蝴蝶

4. 自然界中有些昆蟲在發育過程中要多次蜕皮,如蝗蟲要經過5次蜕皮才能發育成成蟲。那麼他們蜕皮的原因是( )

a. 進行氣體交換 b. 外骨骼不能隨生體的生長而生長

c. 減輕體重,利於運動 d. 蜕掉原來的外骨骼,使運動靈活

5.蠶繭代表家蠶的( )

a 卵期 b 幼蟲期 c 蛹期 d 成蟲期

6、明辨是非

①.所有昆蟲的幼蟲都要經過五次蜕皮。( )

②.蟬的若蟲所蜕下的皮稱為蟬蜕。( )

③.昆蟲的發育過程之所以有蜕皮現象,原因是舊的外骨骼限制身體的生長。( )

④.蝗蟲的成蟲不再有蜕皮現象。( )

⑤.蠶的幼蟲吐絲作繭是為了人的需要。( )

7、比較家蠶與蝗蟲的生殖和發育的異同點

比較

相同點

不同點

家蠶

生殖方式都是

發育都是 發育

完全變態

蝗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