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9和10的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3W

制定好優質的教案之後,才能依據個人實際找到合適的教學模式,不管是哪個學科的老師,都需要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提前擬定一份教案,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9和10的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9和10的教案6篇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1

數的認識是國小階段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千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百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會數正確千以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理解計數單位個、十、百、千之間的進率關係,助計數器認、讀、寫千以內的數,瞭解數的組成。整節課上李老師的安排很緊湊,上得很紮實,學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認為李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處理教材

雖然教材上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安排了2課時,但是“千、萬”這兩個新的計數單位是連在一起呈現的,有許多老師在第一課時會安排先認識這兩個計數單位第二課時再來進行各種練習。這樣的話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對大數的感性認識。而章老師安排認識先“千”,再認識“萬”,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紮實。改造、重組後的學習材料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精心設計的課件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

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清晰地梳理數數過程。

課中李老師出示“千字文”,通過課件逐一出示:同桌數一數,有多少個字?然後追問是怎樣數的?要求每位學生能通過動口、觀察等活動來勾起對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的舊知的回憶,這樣既複習了舊知,又喚起對新知學習的慾望,

“1個百、2個百、3個百……”的數數過程是正確把握和理解1000這個數的含義的關鍵。而一層層100個小方塊的慢慢地組合成了一個大的正方體,讓學生對1千這個數是怎麼得到的進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滲透了十進制數之間的進率,重點的落實到位。

三、巧妙的練習設計,重視生成資源

如從497往後數十個數,並從這十個數中選一個進行研究這個設計既解決了本課難點會讀拐彎處的數,又給了學生自主選擇練習內容的權力,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練習了在圖上圈數以及在計數器上撥數的技能。

四、重視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方法的指導

李老師通過估計一篇文章的字數和一千顆黃豆杯裏有多高的實物操作,在指導估算方法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估計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大數的含義,讓學生體驗了認識大數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聽完這節課,我還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學生的主動性體現不夠,對學生不夠放手

在電腦屏幕上觀看千的組成並沒有讓學生真正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果以這一環節之後安排一個實踐操作,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生興趣。

又如在撥計數器時能否讓每個學生都動起手來,這節課上計數器的實物只有李老師手上的教具,這個環節都是一個學生撥別的學生看,個別不看的學生老師也注意不到。我認為學生學具袋裏的小計數器不妨拿出來讓學生都撥一撥,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滿十進一”,建立表象。

在學生展示第一次圈數出錯時,不妨讓其他學生來辯析,來糾正,而不是老師直接演示正確的圈法。

二、利用對比強調數值制

反饋圈圖和撥數練習時,師問:“從195一個一個地在計數器上撥數到204”“從995一個一個地在計數器上撥數到1000”。學生的回答會更加明確數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讓這一環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對時間的把握

有個別的地方的節奏比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頁雜亂的小正體後讓學生猜一猜具體有多少個時,學生應該能夠很快意識到是無法數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測的時間就過多了。要是學生能説的時候,老師就不用代替了,學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確的,老師就不用重複了,

綜上所述,這節課確實值得我學習,值得我思考,同時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第四冊112113頁角的初步認識和説説做做,練習二十二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技能。

4.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掌握角的畫法。

教學難點:

通過直觀感知抽象出角的圖形和掌握角的畫法。

教具:三角板、紅領巾、扇面、棋盤面

學具:兩根硬紙條、圖釘、橡皮頭、直尺、小棒、彩紙

教學程序:

一、導入

師板書:角。問:這個字你們認識嗎?(齊讀)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認識角、研究角。在日常生活中,你們見過有角的圖形嗎?説説看,哪些圖形上有角?(生舉例)

説到三角板,師出示準備好的三角板:老師這裏就有一把三角板,誰願意上來給大家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現在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指直角),把這個角描下來,請小朋友注意看好,老師是怎麼描的?

説到紅領巾,師再出示紅領巾,紅領巾上有幾個角呢?誰來指一指?

老師也把它貼到黑板上,把這兩個角描下來(鋭角和鈍角)。

看,黑板上現在留下的這些圖形就叫角。

二、初步認識角

1.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三個角,説説你看到的角是什麼樣的?(兩條直直的線,一個尖尖的點)

師:這兩條直直的線和這個尖尖的點,都有個好聽的名字,有誰知道?(如果學生不知道,師介紹)我們把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板書)這個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角就是由1個頂點和2條邊組成的。

2.在我們認識角的時候,有幾個小動物也找來了他們認為的角,你們看,他們找的對嗎?

出示小兔,我們先來看小兔找的角,對嗎?

再來看小貓找來的角,(不對)為什麼不對呀?誰來説説?你能想個辦法使它也變成角嗎?(學生上來動手使兩條邊碰在一起,形成頂點)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做的?

小羊找的.對嗎?(對)

再看小狗找來的對嗎?(不對)説説理由(兩條邊不是直的)。想個辦法使它也變成角?(一生上來動手拉一拉)你是怎麼做的?

3.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幫小貓和小狗改正了錯誤,下面請小朋友快速用手勢表示,這些圖形是角嗎?

4.我們已經學會了找角,現在老師這裏有幾個圖形。請小朋友來找找這些圖形中分別藏着幾個角?

看,這是什麼?(出示扇面)扇面上有幾個角?(指名上來指)

再出示棋盤(六邊形),這是我們小朋友玩的飛行棋的棋盤,這個棋盤上又能找到幾個角呢?(指名上來指)

5.剛才小朋友很快幫老師找出扇面和棋盤上藏着的角,相信下面這一題也難不倒大家,請小朋友把書打開到116頁看第2題,這些圖形中又藏着幾個角呢?看誰找得快、找得準?

誰來和小朋友彙報一下,(口答校對)。如果有圖形學生有爭議的,師出示圖片請學生上來指一指。

三、畫角

1.我們已經認識了角,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來畫一個角,會畫嗎?試試看(師巡視,找一個畫法正確的小朋友板演)我們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麼畫的?下面我們就按照這個小朋友的畫法再來畫一個角,好嗎?(生練習紙上練習畫)

找幾人上黑板畫(畫不同方向的)

2.畫好後,和同桌小朋友説説你是怎樣畫的?

四、做角

1.課前周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了2個紙條、1個圖釘和橡皮頭,猜猜看,我們可以用這些材料做什麼?(做角)你能行嗎?

2.小朋友動手能力真強,我們一起來玩玩自己做的活動角,好嗎?

我們一起來變一個大一些的角,能再變大些嗎?變小些呢?

3.老師也做了個角,你能變一個比周老師手裏的這個角大些的角嗎?變一個小一些的角呢?

(指名上來拉)説説你是怎麼做的?

原來角的大小隻要看兩條邊張開的大小,兩條邊張開的大,角就大,張開的小,角就小。

五、總結

今天,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了哪些本領?(學生自由説)學生説到學會了畫角,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我們一起在腦子裏畫一個角,想一想,要先畫一個頂點,然後從頂點出發畫一條邊,再從這個頂點出發畫另一條邊你畫好了嗎?把眼睛睜開。

六、遊戲

小朋友學得都很認真,下面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來玩幾個遊戲。開心嗎?

1.我們先來玩摺紙遊戲。請你拿出一張白紙,用這張紙折出一個角,摺好後指給同桌小朋友看你折的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2.我們再來玩剪紙遊戲。請小朋友拿出一張彩紙,看看這張紙上有幾個角?動手摸一摸。現在我們在紙上剪一刀,看看紙上還留下幾個角?

師巡視,選取不同的剪法展示。説説現在紙上留下了幾個角?

3.玩小棒。1根小棒可以擺成角嗎?2根小棒可以擺成角嗎?3根小棒呢?試試看。誰願意上黑板擺?請幾人上黑板擺,有和黑板上的擺法不一樣的小朋友自己上來擺,説説你擺的這個圖形中有幾個角?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3

一、教學內容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聯繫時,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師找準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知識經驗的“切合點”,在學生建立

師: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豐富表象,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並用具體的數據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給學生提供操作、交流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在提供學習資料的基礎上現場生成學習材料,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體長度,在頭腦中比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長度的“模型”,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在學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礎和豐富的表象積累上,以直觀、動態的錄象播放讓學生感知摩托車行駛1千米路程,用另一種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強化了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受性。

此環節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繫生活提供豐富學習材料作為數學教學的活教材,使數學不顯得枯燥而是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的聯繫,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體現新課標理念,設計巧妙,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素材,注重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一)讓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繫

當數學與學生的現實密切聯繫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課標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於1千米的觀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只是機械被動的去學習。然而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和補充,教師選擇貼近學生生活,以常見的事物作為教學內容,如播放我國長江、雅魯藏布江、火箭發射等圖片,讓學生對它們的長度、深度、高度進行千米和米的換算,使學生自然就融入了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感到學習數學的價值與意義。

(二)把已有的經驗作為支點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於豐富的現實原型,培養空間觀念要將教學拓寬到生活空間。教師能借助學生對100米的長度的認識作為“敲門磚”,找準發展空間觀念的支點,通過課前感知、課中回憶、推想等一系列數學活動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讓學生在真實的現實背景中,引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三)給學生充分的感性積累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教師能從學生所熟悉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之間100米的長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長度;接着,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物體利用數據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後,再讓學生通過看摩托車行駛1千米的實際長度的錄象,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積累與體驗,在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中建構新知的,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長度時,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自己探索與交流,學生的答案豐富多彩:“教室的2塊地磚的長度大約是1米,20xx塊地磚的長度約是1千米”、 “教室門約高2米,500個門疊起來的高度約是1千米,沖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約要2步,1千米大約要走20xx步”……這一環節的設計提供給學生“再創造”的時機,形成學生思維碰撞的高潮,課堂顯得真實而生動。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認識數字1、2、3。

2.讓幼兒能用實物來表示1、2、3。

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1——3。

2.大數字卡1、2、3以及相應圖片。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1象鉛筆細又長,2象小鴨水中游,3象耳朵聽聲音,

我們請他們來做客。

那麼數字寶寶是不是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數字卡

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兒歌中説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3.教師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4.用手指表示數字

教師:那麼你會用小手錶示1、2、3嗎?

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5.遊戲:看實物出手指。

教師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説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5

教學內容:

p.44,完成練習與應用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等學習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理解。

2、通過複習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發展數學思考和實踐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實生活裏的數學,發展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理和複習(有關重點知識點寫在作業本上)

1、複習的數位順序表,回答並板書成:……億、千萬、百萬、十萬、萬、千、百、十、個、十分、百分、千分。

億級、萬級、個級、小數部分、整數部分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數位順序。

並回答以下問題:

小數點左邊的是()部分,右邊的是()部分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位,表示幾個();左邊第二位是()位,表示幾個();千分位是小數點()邊的第()位。小數部分的位是()位,整數部分的最低位是()位。

(補充:整數部分的位沒有,小數部分的最低位沒有。)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一樣,相鄰數位的進率是10。

2、複習小數性質:

(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誦並用來做相關的練習的)。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求近似數:

舉例:9.8125分別保留整數、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

方法指導(以整數為例):

先看整數部分,是“9”,兩種可能:不變“0”,多1“10”;

再看後面一位,是“8”,那就多1是“10”。

4、複習“改寫”:指名説説“改寫”的要求:

大小不變。

舉例:5403000添上分級線,讀一讀。

改寫成萬為單位的:540.3萬(小數點向左移動4位)。

改寫成億為單位的:0.05403億(小數點向左移動8位,不夠的的位數用“0”補足。)。

5、説説分數和小數的聯繫。

二、練習與應用

1、下面每個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數“1”。先分別把圖中的塗色部分用小數表示出來,再讀一讀。

説一説:條形表示十分之幾,用一位小數表示;

方格表示百分之幾,用兩位小數表示。

指名説説各個小數,特別是最後一個,有可能會出現“2.6”,要引導學生説出思考的方法。

2、你能在方框裏填上合適的小數嗎?

補充另一個相似的數軸,把0.1、0.2等換成1、2學生觀察兩條數軸後説説每一小格分別表示多少。

再依次填寫各個對應的方框。書上的第一個方框有可能會出現0.3,要引導學生辨析。

3、寫一寫、讀一讀:學生獨立填寫後交流。

圖1:價錢一般要用兩位小數來表示。

圖2:一大格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就是十分之幾,用0.7表示。

圖3:温度計上的刻度由於太密,有的數簡寫了。37是人體的正常體温。

圖4:可能會問題比較多,可一一板書後加以辨析。

特別是“13.5”,強調單位名稱的不同,前面的數也不同;

以“米”為單位的,第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分米,第二位表示的是釐米,第三位表示的是毫米。

4、讀出下面各數,再説一説各是幾位小數。

重點指名讓學生説説各數中的“5”分別表示多少?

5、完成書上的填空。

其中第2小題,要區別“計數單位”和“數位名稱”的聯繫。

認識9和10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初步瞭解時鐘的運轉規律。

2.幼兒學會能夠辨認整點、半點。

3.感受時鐘的用途,初步知道珍惜時間。

重點難點

幼兒學習辨認整點、半點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時鐘的經驗,並瞭解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環節。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時鐘、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瞭解認識時鐘的重要性。

1.故事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有一個叫安迪的小朋友,他不知道時間,不知道早上中午和晚上、不清楚現在是幾點鐘,媽媽和老師每次讓他學習認識時間,他都會説:我不需要時間!直到有一天他掉進了一個灰色的世界,那裏沒有時間不知道早上中午和晚上,他很害怕…

師:突然出現了一個老爺爺,爺爺告訴他,想要離開這裏就要學會認識時間。

2.交流經驗,理解用途

師:安迪需要我們去幫助他,你知道怎麼幫助他嗎?認識時間我們需要什麼?(時鐘)你見過時鐘嗎?在哪裏見過?它有什麼作用嗎?

小結:時鐘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們:現在是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了。讓我們和小明一起認識時間幫助他走出灰色的空間。

二、觀察並認識鐘面

1.出示時鐘,瞭解時鐘的構造。

師:鐘面上有什麼?(刻度、數字、時針、分針、秒針)鐘面上有什麼數字?(1—12)它們是怎樣排列的?仔細看一看,鐘面上兩根針一樣長嗎?

2.“時針分針來賽跑”遊戲,初步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今天時針哥哥和分針弟弟吵起來了,他們都説自己跑得快,你們猜誰跑得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將時針撥到12點上,併為幼兒介紹這是比賽的起點和終點,教師操作鐘面,讓時鐘走一小時,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

提問:

(1)時鐘和分針朝哪個方向跑?跑了多遠?(朝一個方向,從數字1走到數字12)

(2)你還發現了什麼?(分鐘走一圈,時針走一格)

小結: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完一圈,時針走完一格,分針走一圈是一小時,時針走一格也是一小時。(豐富詞彙:順時針方向)

三、學習辨認整點與半點。

1.出示整點與半點的時鐘,通過觀察讓幼兒瞭解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誰,就表示幾點整。

師:現在時針指在數字3上,分針指在數字12上,現在就是三點整。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三點鐘了。

2.認識半點。

師:當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誰的前面,就表示幾點半。

3.遊戲“我説你做”

四、根據時間,整理一日生活的圖片順序,並知道珍惜時間。

1.教師出示幼兒操作材料並交代要求

師:我們就快幫安迪逃出灰色空間啦,還有最後一項考驗,這裏有安迪一日生活的圖片要請你們幫他們根據時間來排好順序。

“七點鐘,我起牀了!”、“九點鐘,我在上課!”、“十點半,我在做遊戲”“十一點半,要吃飯了!”、“中午十二點,我在睡覺!”、“下午四點鐘,放學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遊戲“找朋友”分享

小結:我們今天幫助安迪逃出了灰色空間,謝謝你們幫助了他,你們真是一羣懂得關愛的小朋友。希望你們上國小後都做一個守時的小朋友!

活動總結

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認識時間十分重要。因此我們本次的數學活動內容為認識了時鐘_上的整點與半點,知道了整點與半點時分針與時針在鐘面上的位置。所以在本次數學活動《掏出灰色空間》中,在設制目標時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認識整點與半點,並能準備地説出時間。

那麼在活動開始時,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利用了故事進行了導入。讓幼兒知道認識時間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引出了鐘錶,讓幼兒認一認鐘錶的結構,初步瞭解時針分針運轉的規律,從而認識整點和半點。通過遊戲“我説你做”鞏固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在遊戲上學習幼兒的興趣也很濃厚。根據時間整理“一日生活”圖片的順序,並知道時間的珍貴。

在整個數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於學習鐘錶的興趣濃厚。我覺得活動結束之後的遊戲也能更好的呼應前面部分也能更好的幫助幼兒鞏固本次活動所學帶的知識。

在活動中有的幼兒對時針分針運轉的規律掌握的不是很好,應設計更多的操作材料放在區角里供幼兒多次操作。通過多次操作達到活動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