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教案中班反思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3W

教案在完成的時候,老師務必要注意聯繫實際,制定一篇優秀的教案,對教學工作來説是十分重要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哭教案中班反思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哭教案中班反思6篇

哭教案中班反思篇1

活動背景:

20xx年3月我園在漳州市漳浦縣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課題《開展"家鄉的特產"系列活動,培養幼兒愛家鄉情感》園本課題研究,我們以主題活動為家鄉的特產系列活動實施的主要模式,一級主題為《家鄉的特產》,二級主題分三部分完成,分別是《赤湖的番薯》、《赤湖的大葱》、《我是赤湖小主人》,目的在於把家鄉的特產作為幼兒理解家鄉的切入口,讓幼兒初步感受家鄉的魅力,認識赤湖的特產大葱、"新中花"地瓜,培養和激發幼兒愛家鄉情感。創編謎語《大葱》是第二個二級主題《赤湖番薯》開展中後期的一個活動。

設計思路:

創編謎語《大葱》是在二級主題《赤湖的大葱》中後期開展的一個活動,此時,幼兒已經在課題開展中認識了大葱的主要特徵、作用,幼兒參觀了大葱種植基地、大葱蔬菜加工廠等,對大葱已有較為全面的、感性的認識,我結合我班幼兒愛猜謎的特點設計了這個活動,希望通過活動鞏固幼兒對大葱的認識,豐富幼兒對已有知識應用的經驗,初步學會根據事物的特徵、作用自編謎語,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大葱的主要特徵、作用編出較為合理的謎面。

2、發展幼兒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能力,豐富幼兒對已有知識運用的經驗。

3、繼續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感情。、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紅蘿蔔實物一個,大葱實物若干,狀元帽若干(教師摺紙作品),花片若干;2、知識準備:①幼兒已瞭解謎語包括謎面和謎底兩部分;②幼兒對大葱的主要特徵、作用已有一定的瞭解。

3、經驗準備:幼兒在家在園均有猜謎的經驗,並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嘗試編謎。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猜謎語《紅蘿蔔》,並一起分析謎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猜這是什麼蔬菜。

1、教師念謎語"紅公雞、綠尾巴,身體鑽到地底下,又甜又脆營養大"(幼兒猜謎:紅蘿蔔)

2、教師藉助實物紅蘿蔔組織幼兒討論:

①你是怎麼猜出謎底的?(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結合幼兒的回答,告訴幼兒因為謎面説出了紅蘿蔔的特徵,所以我們猜出來了)②最後一句為什麼不説"又甜又脆營養多"(用"大"更好聽)

3、師小結:編謎語就是説出東西的特徵,讓別人一聽就能猜出來,而且還要説得好聽,念起來象兒歌一樣。現在,我們也來學編謎語。

二、教師示範編謎語《大葱》

教師出示實物大葱,通過提問題讓幼兒回答,再將幼兒回答的語言加以概括,編成謎語:

1、大葱是什麼顏色的?長在哪裏?(一半是白色的,長在土裏;一半是綠色的,長在地上)。

2、它聞起來是什麼味?(有點臭臭的;我覺得很辣,跟辣椒一樣;很刺鼻;不好聞,但是炒起來很香……)

3、大葱上面一半是什麼樣子的?下面一半又是什麼樣子的?(上面一半像花一樣,下面一半像棍子;上面一半一葉一葉的,下面一半密密的;上面一半開開的,下面一半瘦瘦的……)

4、它有什麼用?(它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炒着吃;它可以治感冒;它也可以預防感冒和癌症;經常吃大葱身體會壯壯的……)

5、你喜歡它嗎?為什麼?(喜歡,因為...........不喜歡,因為....)6、小結:小朋友説了大葱的很多特徵,老師把你們的話改一下,把它變成一個大葱的謎面: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土中,一半白,一白綠,一半實,一半空。(幼兒鼓掌)師問:覺得編謎語難嗎?(不難,像説話一樣)

三、幼兒編謎,教師巡迴觀察幼兒的編謎情況,在必要時給予幫助和記錄.

提出編謎規則:

1、不能説出大葱的名稱;

2、編出來的謎面要跟大葱的特徵一樣;

3、每句的字數不用太多,編起來要好聽;

4、你可以自己編,也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編,編好了請老師幫你記起來。

四、評選"編謎小能手",分享交流所編的謎語。

1、教師念幼兒自編的謎語,請幼兒當"評委"選出"編謎小能手"。每個"小評委"均有三個花片,可選三個自己最喜歡的謎語,如果喜歡誰編的謎語就把花片送給誰,以花片多的為"編迷小能手"。

2、教師提出評選標準:

①要選讓別人聽了就猜得出來是大葱的謎面。

②聽起來好聽3、教師為"編謎小能手"頒發狀元帽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繼續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編謎,並請同伴或父母、老師猜。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謎語遊戲的教學活動,使我深深懂得了,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哭教案中班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會認讀數字1和2,能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初步學會數的形成,知道一個數添上"1"能形成另一個數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概括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各一張。

2、《數學》上p.1。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字1、2的實際意義——教師根據畫面自編《捉迷藏》的故事,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説一説,大樹後面藏着幾頭獅子?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使幼兒知道數字1可以表示一頭獅子。

——想一想,樹上有1只松鼠,怎樣才能變成2只松鼠?引導幼兒説出1只松鼠再添上1只松鼠,合起來就是2只松鼠。教師出示數字卡片2,幫助幼兒理解數字2的含義。

——讓幼兒在圖中找出數量是1和2的其它動物(或其它物品),並用語言正確表述。

——説一説,樹幹上藏着的數字分別是什麼?

二、引導發現——説出數字1和2分別象什麼,教師引導幼兒由數字聯想到許多物體的形象及時肯定幼兒的每一個創意。

——教師分別出示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1和2,引導幼兒從周圍環境中尋找數量1或2的物品。

三、活動結束

四、課後回顧

教學反思

大班數學活動《數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開展了,這一次活動,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動中的不足進行了改進。

我將整節活動更為細化了一些,讓活動更加的遊戲化,將“捉迷藏”貫穿到底,數字不停的藏,孩子們不停的找,過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開始的就得要“藏起來”,這是我上次活動所欠缺的,這一次,我將數字放在氣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聲音音效技術,讓一個個的數字氣球爆炸,然後消失,以達到數字藏起來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祕感,孩子的參與性就更強了。數字們共計隱藏了三次~

第一次數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數字構成的兔子,孩子們在找的過程,讓孩子們在找的過程中學會講述以自我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體部分,瞭解簡單的方位。

第二次數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擋技術,我出示隱藏一半數字的數字格,讓幼兒從中找出數字,孩子們根據沒有隱藏的數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測是哪個數字,活動氣氛一下子被提升起來,孩子們爭先舉手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將10個數字全部召找出,並且幼兒同時學會了方位詞“行”“列”,通過説“行”“列”就能馬上找到數字。

第三次我們利用孩子們猜出的數字表格,進行猜數字遊戲,這個遊戲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也鞏固了新的知識。

在最後的環節我給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發幼兒探索慾望,孩子們也表示勇於接受挑戰,整節課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

哭教案中班反思篇3

活動目的: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能説出相1或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比較的能力和思維的活性靈。

活動重點: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活動難點:理解並能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6張蘑菇房子圖片。

2、1-6的大點卡和數卡一套。

3、小猴、小熊頭飾各一個和老虎的圖片一張

4、幼兒數學操作板1個/人,1-6的點卡一套/人。

5、標有1—6的數字卡片,每個小朋友一張

6、故事《住賓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初步理解“鄰居”關係。

1、拍手遊戲:“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裏?”“嘿嘿嘿,在這裏!”(被問的小朋友舉起旁邊小朋友的手。)

2、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牀,請你説一説自己的鄰居都有誰,讓幼兒理解什麼是鄰居。

二、基本部分:

1、講述並表演故事後提問:

(1)熊貓説2號有兩個鄰居,它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的家應該是幾號呢?

(2)小熊説它的家是5號的鄰居,5號的鄰居是誰呢?

(3)小熊的家不是6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2、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貼數字卡片,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幼兒相鄰數的定義。

(1)2的鄰居是誰呀?(1和3是2的鄰居,也叫做2的相鄰數。)

得出結論:2有兩個相鄰數是1和3;5有兩個相鄰數,是4和6。

(2)提問:a、那麼3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

b、4有沒有相鄰數,它們是誰?

得出結論:每一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

3、幼兒自主探索3、4、5的相鄰數(部分幼兒上前操作,集體驗證),進一步推理説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教學反思:

本課的重點應該是先學會找相鄰數,然後再認識相鄰屬於本數的關係,幼兒接受起來也就更加容易。可是怎樣引出相鄰數這一概念呢?我用了幼兒易理解“挨着”這一詞來向幼兒介紹出相鄰數。首先請5名幼兒帶着數字頭飾按順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後請下面的幼兒説説5個數字寶寶互相之間誰挨着誰,並一一指出來,孩子都能説出數字寶寶1挨着數字寶寶2,數字2又挨着“1”和“3”…….雖然台上沒有數字“6”,可是幼兒能夠説出5挨着“4”和“6”,就這樣這一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對於認識相鄰數與本數的關係在一節課中無法得到更深入的學習。

哭教案中班反思篇4

設計思路:

?玩具進行曲》節奏分明,輕快的音樂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在本次活動中將引導幼兒感受樂曲的詼諧幽默和玩具的有趣組合,學唱歌曲,通過引導,希望幼兒在動作表現上有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玩具進行曲》,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

2、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課件《玩具進行曲》。

2、各種玩具,小貓、小狗、小汽車、小娃娃。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教師點擊【歌曲欣賞】,播放歌曲《玩具進行曲》,幼兒欣賞。

2.教師:歌曲好聽嗎?歌曲裏面提到了哪些玩具呢?

3.教師點擊【玩具圖片】,小結:歌曲裏面提到了玩具小貓、小狗、小汽車、小娃娃。

二、學唱歌曲

1.教師點擊【歌曲mtv】,請幼兒再次欣賞,並嘗試跟着歌曲在老師的帶領下拍節奏。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引發孩子模仿各種玩具形象的動作。

*小貓怎麼叫的?(喵喵)走起路來怎麼樣?(靜悄悄)

*小狗的動作呢?開小汽車的樣子是怎樣的?

3.幼兒聽歌曲,反覆跟唱。

4.小結:你們唱得真好聽,這麼多玩具都來了,真熱鬧。

三、表演歌曲

1.請幼兒嘗試在音樂伴奏下,演唱歌曲並配合模仿各種玩具的形象動作進行表演。

2.活動延伸

*播放課件【歌曲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播放課件【歌詞創編】,教師提問: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還有哪些玩具也來了?

3.小結:小朋友們有這麼多的玩具,可以組合着玩,真開心。

哭教案中班反思篇5

幼兒園中班教案《玩拼板》含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習雙腳併攏側身跳,保持身體平衡,提高動作協調性。

2、探索拼板的不同玩法,感受創新的樂趣。

3、逐步形成善於與同伴合作以及勇於接受挑戰的品質。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會雙腳併攏側身跳,動作標準

能用側身跳的方式玩拼板,並接受比賽挑戰

教學準備:

1、接觸過拼板,並有一定的經驗。

2、30釐米見方的泡沫拼板人手一塊。

3、《奶牛歌》音樂以及場地佈置。

教學過程:

一、律動導入,喚醒幼兒身體各部分機能。

播放《奶牛歌》音樂,引導幼兒進行熱身運動,為下面活動做準備。

師:小朋友們,我們手裏拿着什麼呀?(拼板)讓我們跟它一起運動起來吧!

二、探索、體驗拼板的不同玩法。

1、教師引導幼兒探索單塊拼板的玩法。

師:拼板除了可以和我們一起運動外,還可以怎麼玩呢?請你找個空地方去玩一玩吧!

2、教師請個別幼兒來示範玩拼板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提升並組織幼兒練習相關動作,重點練習多種跳法,。

師:好,讓我們休息一下,請你站到和你拼板一樣顏色的線後面。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玩拼板的?(頂在頭上、一手托起、在上面跳、跨過去,跳過去……)

三、學習正面向前雙腳併攏側跳。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原地正面向前雙腳併攏側跳。

師:老師也有一種玩拼板的方法哦,把拼板放在地上,正面向前,站在拼板的旁邊,雙腳併攏,膝蓋稍微彎曲,向側面跳過拼板。

2、請個別幼兒來嘗試正面向前雙腳併攏側跳。

師:誰願意來試一試呢?(正面向前,站在拼板的側面,雙腳併攏,膝蓋稍彎曲,向側面跳)

3、教師引導幼兒嘗試正面向前雙腳併攏側跳。

師:請你找個空地放去試一試吧!比比看,誰跳的最穩!

4、集體練習師:讓我們一起來跳一跳吧!(123跳……)

四、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合作。

1、教師引導幼兒組合拼板。

師:現在老師要交給你們一個小任務,就是請你們把一樣顏色的拼板拼接起來。如果你拿的是藍色的拼板,就請你從箭頭開始往後拼,讓它變得長一點!拼好後,請你站在箭頭的後面排好隊,聽清楚了嗎?好,現在去拼吧!

2、教師引導幼兒練習正面向前雙腳併攏側身行進跳。

師:好長的拼板呀!現在你會用我們剛才側身跳的方式來跳一跳嗎?

師:誰來試試?好,請你站在小腳丫準備,開始跳……好,你再來試試!

師:我們一起來試試吧!要一個跟着一個哦!跳完後排好隊哦。

3、教師根據幼兒練習情況,提出要求,再次練習。

師:小朋友在側身跳的時候可要雙腳併攏哦,那樣可以幫你跳的更高更遠,讓我們再來試一次吧!

五、競賽遊戲

1、教師引導幼兒練習競賽遊戲——正面向前雙腳併攏側前進跳,並敢於跳過高30釐米的拼板城堡。

師:呀,那裏好多高高的城堡呀!誰敢跳進去?好,你去跳!再跳出來!真厲害,他在跳的時候是雙腳併攏,使勁往上蹬。

師:你敢嗎?好,你去!

師:你們真勇敢,現在我們要來玩跳城堡的遊戲咯。站在小腳丫上準備,側身跳完我們的`拼板,再跳進城堡,最後跳出來!聽明白了嗎?

2、教師請個別幼兒示範、幼兒集體練習。

師:好,你來試試?

師:他跳的怎麼樣?你敢挑戰嗎?

4、競賽比賽。

師:好,那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一隊小朋友跳的又快又好!從城堡跳出來以後,要拍下一位小朋友的手才能出發,聽明白了嗎?好,預備開始……

5、教師總結。

遊戲情況。(側身跳的時候可要雙腳併攏了。)

六、放鬆與整理

1、引導幼兒跟着音樂做放鬆運動。

2、請拿好你的板,休息一下。

教學反思:

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來組織幼兒的活動。活動組織,突出了“個性”、“主動”、“探索”、與“創造”,改變了“大一統”的學習模式,給了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從一個人玩拼板到多個人合作玩拼板,促進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新的玩法而且也掌握和鞏固了基本動作,促使孩子們不斷深入地去探索、去創新。在有目的、有意圖、親身經歷的探究過程中,孩子們獲得的不僅是陳述性的知識,更多的是程序性的知識、實踐和體驗的知識。

在活動過程中並不是單向的知識傳授,而是師幼相互間的交流,不僅有信息的交流,也有情感、態度的交流,孩子們在活動中養成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好習慣,本次活動開展得就非常有效,同時也獲得了成就感和啟示:幼兒活動就應該是這樣的!在探索和交流中共同進步。

哭教案中班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並掌握歌曲中啃蘋果的節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夠快樂的演唱。

2.嘗試隨着節奏用肢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蘋果被啃的動態。

活動準備:

音樂"毛毛蟲啃蘋果"、多媒體課件、節奏圖譜、貼有蘋果的蘋果墊4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毛毛蟲來了

1.師:看是誰來了呢?(播放ppt)(幼兒回答毛毛蟲)。

2.毛毛蟲喜歡吃什麼呢?

(播放毛毛蟲啃蘋果音效,傾聽後猜測)(樹葉、蘋果、香蕉、西瓜等。)3.毛毛蟲到底在吃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ppt)4.哇毛毛蟲這麼喜歡吃蘋果。

二、學習毛毛蟲啃蘋果的節奏。

1.它經常會一口一口啃蘋果哦,我們一起來聽聽。它是怎麼啃蘋果的?(播放音效)(幼兒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出示圖譜)(教師講解圖譜:毛毛咬一下、停下來、又咬一下、然後快快的咬了三下。)

2、那我們來一起學學毛毛蟲啃蘋果吧(練習2次)3.毛毛蟲真淘氣,它又開始啃蘋果了,來聽一聽,她這次是怎麼啃的呢?(播放音樂)4.聽完嘍,毛毛蟲這次怎麼啃的啊?(幼兒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教師出示圖譜並講解圖譜:快快的咬了四下,然後嚼一嚼。)5.淘氣的毛毛蟲喜歡啃蘋果,那我們一下來啃一啃,可是老師的手點哪裏,你們就跟着節奏來啃哦!(反覆2次)三、毛毛蟲啃蘋果(一)感知學唱遊戲歌曲1.毛毛蟲啃了什麼樣的蘋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播放動畫)2.毛毛蟲都啃了什麼樣的蘋果?按幼兒説的出示圖片,並唱樂曲。

3.再聽一次,是啃了這些蘋果嗎?

4.分句聽辨,出示圖譜,感知學唱啃不同的蘋果時發出的不同聲音節奏。

5.區別啃大小蘋果的聲音,跟着音樂,和毛毛蟲一塊啃蘋果(快樂地歌唱)。

(二)遊戲--毛毛蟲啃蘋果

1.老師做毛毛蟲,幼兒嘗試按節奏表現蘋果被啃,變成蘋果核的動態。

2.請幼兒分組自選蘋果變,唱到啃什麼蘋果,變什麼蘋果的幼兒就表現被啃動態。(視情況再次遊戲。)

四、毛毛蟲變蝴蝶

1.毛毛蟲吃了這麼多蘋果,開始休息了。

2.毛毛蟲睡了美美的一覺醒來,呀!變成什麼啦?毛毛蟲變蝴蝶嘍!(一起學蝴蝶飛,出活動室)

五、歌曲譜: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可愛的毛毛蟲是中班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小動物。《毛毛蟲啃蘋果》是一首一段體的歌曲,其音樂流暢、節奏鮮明,具有動作性和故事性,它以毛毛蟲啃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蘋果時發出的不同節奏聲音為貫穿的主線,藴含感受節奏不同、聲音高低等音樂要素,內容淺顯而有趣。本活動意在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這首歌的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內容淺顯生動,是幼兒學習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