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設計優秀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9W

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和互動,教案的編寫能夠展示教師對教學過程和時間管理的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觀潮設計優秀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7篇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倍”的概念。

2、理解“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含義,並會運用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倍”的概念的形成過程,體驗“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含義。

4、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推理的能力及善於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歷“倍”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

難點: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根據圖形會求解倍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二、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三、情境導入

請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請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

第一排有幾個女生?

第二排有幾個3?

我們就説男生人數是女生的2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倍”的知識。

四、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頁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圖中有多少根大胡蘿蔔?

那帶葉子小胡蘿蔔有多少根?把6根小胡蘿蔔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幾個2根?我們就説小胡蘿蔔的根數是大胡蘿蔔的3倍。

(2)白蘿蔔一共有幾根?

如果白蘿蔔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幾個2根,那白蘿蔔的根數是大胡蘿蔔的幾倍?

2、鞏固“倍”的概念。

教材p50—“做一做”第2題。

第二行每5根小棒擺在一起,要擺幾個5根?一共有多少根?

學生動手擺小棒,數小棒,然後彙報。

五、鞏固練習

1、教材p50—“做一做”第1題。

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

2、教材p53—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數一數、填一填,指名學生回答並集體訂正。

六、課後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你們感覺自己表現得怎麼樣?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關於“倍”的知識,希望大家不斷觀察,然後把觀察到的結果下節課告訴老師。

七、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

胡蘿蔔:2根胡蘿蔔:2根

紅蘿蔔:6根3個2根白蘿蔔:10根5個2根

紅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3倍白蘿蔔的根數是胡蘿蔔的5倍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篇2

曹劌論戰

教學目的

1.懂得文中實詞“師、將、鄙、克、竭、盈、靡”等的意思,虛詞“之、以”等的用法。

2.瞭解曹劌關於戰爭取勝的論述及其指揮作戰的才智。

教學設想

這段文章,毛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曾全文引介,並作了精闢的評析。這段文章中有很可值得學習的東西。

這段文章是《左傳》中的一段名文,記述了春秋時期齊魯長勺之戰,記下了曹劌關於戰爭取勝的著名論述以及曹劌如何指揮魯軍打敗齊軍的史實,描寫了曹劌的軍事才智和作戰指揮才能。其記事有詳有略,內容重點突出;先言戰鬥進程概況,後明戰鬥進程何以如此,文章主旨顯明。本文在內容、寫作方面的這些特點,教學中要講清楚。

逐句逐段講解課文。在懂得句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寫作特點。加強誦讀練習。

用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解決字音、句讀。

2.訓練誦讀能力。

3.瞭解曹劌關於什麼是戰爭勝利的保證這個問題的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左傳》中的一段著名文章《曹劌論戰》。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中曾全文引介,並作了精闢的評析。這段文章很值得我們一學。

?左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編年體”,即按年代順序記事)。這是一部非常珍貴的史書,當中保存了我國春秋時期許多重要的史料。這部書特別長於記述戰爭,本篇記述的是春秋時期齊國魯國在長勺進行的一次戰爭。這次戰爭,弱小的魯國打敗了強大的齊國,其原因是什麼,其奧妙何在,本篇作了簡潔而生動的記述,學完後大家會對之有個瞭解。

現在,請一位同學把“閲讀指導”和註解①念一遍。

二、教師範讀課文。

三、正音。

劌(guì)間(jiàn)弗(fú)蹋ǎ猓楱ぃ睿┎(bó)孚(fú)轍(zhé)軾(shì)竭(jié)靡(mǐ)

四、學生朗讀課文。

先提出朗讀要求:1.字音準確。2.句讀正確。叫一名同學朗讀第一段,再讓全班同學齊讀第二、三段,讀畢酌情講評。

五、講解課文。

第一段

1.全班同學齊讀。

齊讀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寫什麼?”齊讀畢提問一二名同學,以瞭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情況。

2.詞語、句子。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十年”:魯莊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師”:軍隊。“伐”:興兵攻打。“我”:指魯國。相傳《左傳》的作者是魯國的左丘明,所以其書用魯君的年號記事,稱魯國為“我”。“公”:魯莊公。“將”:打算,準備。“戰”:作戰,迎戰。“請見”:請求拜見莊公。“其”:他的。“鄉人”:同一個鄉的人;“鄉”:古代的地方行政單位,相傳周制以一萬二千五百户為鄉。“肉食者”:吃肉的人,指有權位的貴族。“謀”:籌劃,考慮。“之”:代抵禦齊師之事。“間”(jiàn):參與。“焉”:兼詞,於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淺。“未”:不。“遠謀”:深遠謀劃。“乃入見”:於是入朝拜見莊公;“乃”:於是。

“問:‘何①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②以分人。’對曰:‘小惠未蹋民弗①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④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⑤以一戰。戰則請②從。’”“何以戰”:依靠什麼去打仗;①“以”:拿,依靠。“衣食所安”:衣食這類用來安生的東西;“所”,這裏指用來安定生活的東西;‘安’:安定。“弗”:不。“專”:專有獨佔。“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必”:一定;②“以”:把。“對”:應答,對答,一般用於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人,或晚輩對長輩。“小惠未獺保赫廡┪⑿〉畝骰菝揮斜槭┘耙話閎耍ü君的這些賞賜只有國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未”:沒有;“獺保和“遍”。①“從”:聽從。“犧牲玉帛”:祭祀用物;“犧牲”: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玉”:玉器,璧之類;“帛”,絲織品。“加”:超越,這裏指謊報,虛報。“必以信”:一定用誠實不欺的態度對待神靈;③“以”:用;“信”:誠實,不欺。“孚”:誠信感人。“福”:降福,保佑。“獄”:訴訟案件。“雖”:雖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實情處理;④“以”:按,依照;“情”情況,實情。“忠之屬也”:這是盡心盡意處理政事一類的表現;“忠”:忠誠;“屬”種類。“可以一戰”:可以憑藉這點打一仗;⑤“以”:憑藉;“以”後省略“之”。“戰則請從”:如果迎戰,那就請允許我跟隨您一道去禦敵;“則”,就;②“從”,跟隨。

3.內容

提問一:第一段主要寫什麼?(要求用一兩句話作答)

講解:第一段主要是通過曹劌和莊公的對話,寫曹劌對應具備什麼條件才能保證戰爭勝利這個問題的看法。

提問二:曹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麼?他否定了魯莊公的什麼看法?

講解:曹劌認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證戰爭勝利。在魯莊公作出第一個回答後,曹劌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蹋民弗從也”。當魯莊公説到辦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時,曹劌便明確肯定道:“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在曹劌看來,辦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願望,如此處理政事,能夠得到百姓支持,具備這個條件,就有了戰勝敵人的保證,因此他明確斷言:“可以一戰。”曹劌否定了魯莊公的兩個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勝,一是他能得到神靈的保佑以取勝。要注意,曹劌否定魯莊公的第二個看法是説:“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誠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會保佑的,並不是説神的保佑沒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整理第一段中重點實詞的意義,虛詞“以”的不同用法。

3.思考:①第二、三段各寫什麼?②這篇文章寫出曹劌的什麼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瞭解曹劌指揮作戰的軍事才智。

2.總結實詞、虛詞。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作業。

二、講解課文。

第二段

1.全班同學齊讀第二段。

讀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二段寫什麼?”讀畢提問一二名同學。

2.詞語、句子。

“公與①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②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③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④之,曰:‘可矣。’遂逐齊師。”“公與之乘”: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①“之”,代曹劌。“於”:在。“將”:欲,打算。“鼓”:擊鼓,古代作戰擊鼓以發起進攻。②“之”:助詞。“可”:能,可以。“三鼓”:三次擊鼓,即三次進攻未能奏效。“矣”:語氣詞,表示肯定。“敗績”:軍隊潰敗。“馳”:驅車進擊。③④“之”:代齊師。“其”:代齊師。“轍”:車輪的行跡。“軾”:車箱前扶手橫木,這裏意為扶軾。“遂”:於是。“逐”:追擊。

3.內容

提問:第二段寫什麼?(要求用一兩句話概括作答)

講解:第二段寫長勺之戰的戰鬥經過,寫曹劌是如何指揮魯軍打敗齊軍的。

第三段

1.叫一名同學朗讀。

讀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這段主要寫什麼?”

2.詞語、句子。

“既克,公問其①故。對曰:①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故克之。②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③故逐之。”“既克”:在戰勝齊軍之後;“既”,已經;“克”,戰勝。“其”:代戰勝齊軍。①“故”:原因,緣故。“夫戰,勇氣也”:作戰,要靠勇氣;①②“夫”(fǘ),語氣詞,置於句首,表示要發議論。“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使士氣振作起來;“作”,興起,這裏是使動用法。“再而衰”: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減下來;“再”,第二次。“竭”:盡,沒有了。“彼竭我盈”:齊軍的士氣沒有了,我軍的士氣正旺盛;“彼”,代齊軍;“盈”,充滿。②③“故”:因此。“測”:猜測。“伏”:伏兵。“靡”:倒下。

3.內容。

提問:這段主要寫什麼?(要求用一句話作答)

講解:這段主要寫曹劌談這次戰勝齊軍的原因何在。

全文內容提問:這篇文章寫出曹劌的什麼特點?(提問兩三名同學)

講解: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能看到曹劌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軍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軍事識見和高超的作戰指揮才能。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他非常重視戰前要有可靠的政治準備。他認為,“民從”,得到庶民百姓的擁護、支持,這才是戰爭取勝的重要保證,“民從”,具備了這個條件,“可以一戰”,否則,不可以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這些人識見鄙陋,就包括考慮不到這點。二、他指揮作戰謀慮周密,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他深知軍隊士氣在戰爭中的作用(“夫戰,勇氣也”),他慎重初戰,善於選擇有利的時機發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已,既不畏強敵,又步步謹慎,終於戰勝齊軍(“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曾寫道:“春秋時候,魯與齊戰”,“當時的情況是弱國抵抗強國”,“魯莊公起初不待齊軍疲憊就要出戰,後來被曹劌阻止了,採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打勝了齊軍,造成了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的戰例。”

實詞總結(從略)

虛詞總結

以? ①拿:依靠。“何以戰?”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憑藉。“可以一戰。”

之? ①代詞。“肉食者謀之”(代事);“公與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齊軍)。②的。“小大之獄。”③助詞,無義。“公將鼓之。”

省略句式:“(曹劌)乃入(朝)見(莊公)”(省略主語、賓語);“民弗從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篇3

設計思路:

幼兒園《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藝術領域也明確要求;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而大班的幼兒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石頭為主材料開展了"有趣的石頭、大家畫畫看"的遊戲,讓幼兒根據石塊的形狀大膽的想象,用色彩鮮豔的油畫棒、水粉裝飾,既讓幼兒體驗到接觸大自然獨立創作的快樂,又增強了他們在不同材質上活動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石頭的外形大膽的想象,嘗試藉助輔助材料創造性的裝飾石頭。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體驗石頭畫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大膽想嘗試運用輔助材料創造性的裝飾石頭。

活動難點:能按自己的意願製作石頭畫。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形狀的石頭。

2、油畫棒、棉籤、皺紋紙、絲帶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的形式,引出問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帶來什麼?

師:我們和石頭朋友玩躲貓貓的遊戲,請小朋友猜一猜石塊上究竟有什麼?看小朋友們猜的準不準?

(以遊戲的形式導入課題讓幼兒充分了解幼兒對石頭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引導討論,啟發想象

1、交流、想象。

師:(這是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到的石頭,每人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石頭看一看摸一摸再想一想它像什麼?

幼:臉蛋兒、烏龜、頭、金魚……師:小朋友的想象真豐富,令老師都非常佩服。

2、教師適時給予孩子技能技巧上的支持師:(出示兩塊石頭)小朋友能用兩塊石頭變成什麼呢?

幼:娃娃、長頸鹿、老虎、船、火車……師:你會把它怎樣擺放變成娃娃、長頸鹿、老虎、小船……的呢?

3、教師請個別幼兒操作,並説説怎麼樣給它裝飾成這些物體呢?

幼:在石頭上畫上五官,用皺紋紙可以做頭髮;用橡皮泥做眼睛,把絲帶粘在後面做尾巴就變成了金魚。

(通過想象和交流,孩子們發現,原來利用石頭的形狀和一些輔助材料,可以創作出不同的作品。當孩子思索怎樣把兩塊石頭放在一起時,教師的啟發與引導能使孩子的想象更加合理。)

三、教師示範,提出要求。

1、師:(出示示範畫娃娃)這個是已經化了粧的石頭,現在變成了什麼?

幼:娃娃臉。那是怎麼樣把它變成娃娃的呢?再出示小魚示範作品。

師:剛才這些作品都是用什麼給它化粧的呢?

幼:水粉顏料。

2、教師示範。

3、欣賞顏料石頭畫作品。(放石頭畫圖片欣賞)

4、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1)、桌上擺好石頭、顏料、棉籤、墊板、抹布等作畫用具。

(2)、先讓幼兒取石頭在墊板上,再觀察石頭的形狀像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然後再進行裝扮。

(3)、安靜操作,注意衞生。

(先出示範畫,在示範,最後觀看有關石頭圖片,使幼兒獲得技能技巧與表現形式的間接經驗;讓直接進入創作角色的機會,孩子在選擇時就非常明確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做。)

四、作品賞析:

提醒幼兒將完成的作品陳列到展台上,鼓勵沒完成的幼兒也將作品陳列上去,引導孩子互相欣賞,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此環節為幼兒創設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即使沒來得及完成的幼兒也將作品陳列上去。同時,讓幼兒認識到在創造過程中也付出了努力和智慧。作為教師,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與成功,從而不斷激發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活動反思:

美術創作來源於生活,本次活動作品表現的是生活的內容。為了引發孩子積極討論、自主探索的慾望。活動中教師有效的指導方式和人性化的作品展覽賞析,讓幼兒的創造性得到進一步的萌芽開花和結果,活動目標的達成度較高。作為藝術領域中的美術教育活動,倡導的是自由表達、個性展示。我們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與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和審美感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篇4

一、導課激趣,複習檢測

(屏顯)敵視伴隨着孩子,他學會爭鬥!

鼓勵伴隨着孩子,他信心百倍!

讚美伴隨着孩子,他鑑賞有方!

公正與成實伴隨着孩子,他領悟出真理與正義(齊讀)、談話:這首詩其實告訴了我們童年教育的重要性,德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以他的親身經歷和我們傾心交流,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巴德·舒爾伯格的家,繼續聆聽感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板書課題)

(此環節的設計為學習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突現主題)

二、研讀課文、交流評價、加深體驗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巴迪的第一首詩竟遭到父母兩種極端的評價,這到底是為什麼?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父母親評價語言的句子,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畫出來,並讀一讀。

2、想一想:同一首詩父母親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小組同學説一説。

(畫完這些句子,別忘了和小組同學的討論交流。)

1、找出母親讚揚我的句子,練習朗讀。

(1)出示句子:“母親一念完,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着: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讚揚聲雨點般落在我身上。”

我看到了你的眼睛亮亮的。你的聲音為什麼那麼響?讓你的眼睛再亮點。指名讀——齊讀。

(2)師生對話:請教你個問題,當兒子把他寫的第一首詩拿給你看時,你當時的第一感受是什麼?(我非常驚喜,我的兒子竟然會寫詩了!)

説真心話,您認為兒子寫的這首詩真的那麼精彩嗎?(不是)

可是您卻用“精彩極了”來評價這首詩,這是為什麼?(他需要鼓勵)

那麼您的這句話更多的是評價兒子的詩,還是兒子寫詩的行為?

是啊,兒子竟然能寫詩了,做母親的該是多麼驚喜和激動!這位母親,你願意把當時對兒子説的那句話給大家讀一遍嗎?

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有這樣一位母親,此時你的心情怎樣?(高興、充滿信心等)

2、師過渡:有這樣的母親真好,讓我對寫作充滿了興趣。請同學們找出父親批評我的句子,來讀讀。

a.指名男生當父親讀。

課件出示:“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父親把詩扔回原處。

(一男生口氣比較強硬,師點撥:父親忍心這樣批評我嗎?點明父親雖然是在批評我的,可他的內心還是充滿愛的,所以不應該這樣讀。)

b.請問這位父親,當您聽説這是兒子寫的第一首詩時,您的心情怎樣?(還是很高興的,我的兒子竟然會寫詩了!)

c.可是您卻迎頭給孩子潑了一盆涼水,這是為什麼?(我是想讓他看到自己的真實水平,這首詩的確寫得不怎麼樣!我是怕他驕傲,何況他媽媽已經給了他很高的評價,我就有必要讓他清醒一下。)

d.您怎麼就知道小巴迪這時非常驕傲、得意呢?(從文中找到依據)“我用最漂亮的花體字把詩認認真真地重新謄寫了一遍,還用彩色筆在它的周圍描上一圈花邊。”這明顯是在顯示他自己。他把詩放在餐桌我的位置上,從這裏我也能感覺到他就是想讓我表揚他。

e.看來,這位父親是一位善於觀察也非常理性的父親。父親與母親的觀點發生了衝突。我們一起進入情境讀讀這部分文字,揣摩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合作朗讀)

哪位同學願意和我一起再現當時的一幕?(生舉手,師指名)老師和你配合,我們直接開始對話,好嗎?別忘了,我們如果讀得好,給掌聲啊!(師生合作分角色讀夫妻倆爭吵的部分)

f.你們的掌聲中我們聽出了“精彩”,我們還需要給一些建議?

是啊,我們既需要精彩極了的評價,也需要糟糕透了的評價。

3.面對不同的評價,我的感受是不同的。從文中找出我聽到母親的評價時是怎樣的心情?畫出關鍵詞。(得意揚揚)

4、當我等待父親回來時,我做了些什麼?是怎樣的心情?圈出關鍵詞

5.聽父親評價後,我有什麼樣的表現?請你找出有關詞語。(沉重)

6.母親的評價讓我登上希望的高峯,父親的評價讓我跌入失望的低谷,找出描寫我痛哭的句子。

7.請同學們拿出筆,走進巴迪的內心,去體會他的感受。

(課件出示:我()衝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到牀上失聲痛哭起來。我在心裏對父親説:“()。”配樂,生寫。

8.是的,七八歲的巴迪還小,他還無法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然而今天,成年後的巴迪——巴德·舒爾伯格已經是一位享譽全美的著名作家、編劇,他又是如何看待這評價的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走近成年後的巴迪,去聽聽他後來的認識。

同學們,咱們學習語文不能讀讀課文,討論一下就行了,文章中的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去細細的品味慢慢的揣摩的。來,自己讀讀這幾句話。

咱們讀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抓住一個字,看你能讀懂什麼,也可以抓住一個詞,看看你體會到了什麼。甚至可以抓住有些重要的語句,看看你能感悟到什麼。來,自己再讀讀這幾句話。

生:我從“母親的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着”可以看出母親看到巴迪的詩的時候是驚訝的,她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能寫出這樣精彩的詩。

師:對呀,你從人物神態的描寫體會到了母親當時的高興。

生:我從“興奮的嚷着”可以看出,母親當時看到巴迪寫出這首詩,非常高興,因為如果母親不是非常高興,作者可能會用“説”這個詞,而這裏面卻是“嚷”,所以我認為母親當時非常高興。

師:真佩服你,好眼力!一下抓住了對母親“嚷”這個動作的描寫,體會到了母親當時的高興。那麼,你能不能把母親“嚷着”説出來的話讀給大家聽。老師不提示你。26:00

生:母親一念過那首詩,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着:“巴迪這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師:母親發自己內心的讚歎。

生:我從母親説的話“巴迪真是你定的嗎?”看出來,母親一看到巴迪的那首詩非常高興,高興得很不可思議,明明是巴迪寫的,還要問巴迪是不是他寫的。

師:那你是抓住了對母親的語言描寫體會到的。能不能把母親説的話,完整的讀出來。誰可以讀,26:50

生: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着:“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母親為兒子的成功感到高興極了。

師:剛才發言的這幾位同學教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那就是抓住人物、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來體會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來讓我們再一次把這熱情洋溢的鼓勵送給巴迪。一起來!

(我們讀書,不僅要讀字面意思,還要想一想,書中母親和父親的評價為什麼不一樣?)

同學們,如果説愛有兩種,一種是慈祥的愛,另一種是嚴厲的愛,你更想得到哪一種愛?

師:父母的這兩種評價對於當時的“我”來説,理解了嗎?

生:不理解。

師:的確是的,父母的評價對於當時的小巴迪來説是很難理解的。這需要很長時間,幾年,幾十年

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請同學們讀這一段課文,

出示幻燈片:幾年後,當我再拿出那首詩看時,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糟糕的詩。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一直在寫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氣給父親看一篇我寫的短篇小説。“寫得不怎麼樣,但還不是毫無希望。”根據父親的批語,我學着進行修改,那時我還不滿十二歲。看看隨着時間的推移,巴迪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師:讀了這段話,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

生:我知道了作者在母親的鼓勵下,一直在寫作。

生:作者一開始父親評價他“糟糕透了”他還哭了,這次父親的評價並不怎麼樣,他沒有哭還根據父親的批語學着修改了。

師:畫曲線:一直寫作學着修改,指導朗讀。

(小結):幾年後,巴迪不僅年齡在長大,對父親的批評也有了新的認識,因為有了認識的變化,所以在聽到父親糟糕透了的評價時不再是哭,而是學着修改自己的詩。因為母親一直鼓勵他所以他還是一直寫作。

師:我們來看題目,課題是文章的眼睛,通過眼睛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仔細看課題,你有什麼發現?生:我發現題目中的兩句評價是完全相反的,可以説是極端的,一句是表揚,一句是批評。師:真好,你一定做了大量的預習,仔細觀察還有什麼發現?

生:這兩句話是別人説的話。是對別人的批評和表揚。

師:老師最喜歡發表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更清楚地瞭解萬以內數的順序,並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2.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的開放性教學,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3.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位數相同,最高位上的數也相同的兩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具準備:算盤

教學過程:

一、先學探究

比較大小:

19,3819,129,12

你是怎樣比較的?讓學生充分説一説。

二、交流共享

1.創設情境。

張阿姨家剛裝修完房子,從商場裏面購進四種家電,分別是電視機寶寶、洗衣機寶寶、電冰箱寶寶、空調寶寶,四個寶貝可開心了,都吵着自己花的錢最少,最省主人的心。出示:你能幫他們判斷一下,誰用的錢最多,誰用的錢最少呢?

2.位數相同,首位不同的數的比較。

聽,電視機和空調吵起了,都認為自己的價格最低,你能幫他們判斷一下嗎?

指名學生回答判斷:

學生1:2530不到3000,3180超過3000,所以2530比3180小。

學生2:2530千位上2表示2個千,3180千位上3表示3個千,2千多的比3千多的小。

總結:位數相同時,先比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個數大。

3.位數相同,首位相同的數的比較。

師:電視機沒有比過空調,心裏老不服氣了,他去找電冰箱比一比。

電視機和電冰箱都是2千多,怎麼比較呢?請你們小組討論一下,再回答。

學生小組討論。

彙報結果,引導出示,首位相同的比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個數大。

4.位數不同的數的比較。

洗衣機看到他們三個吵架,也不甘寂寞,跳着説,我應該比你們都大吧?哪知道電視機、空調、電冰箱三個寶貝哈哈大笑,你們想知道他們笑什麼嗎?

指名回答,引導:幾百肯定沒有幾千多,所以位數多的那個數比位數少的數大。

5、現在你們知道誰第一,誰第二?誰第三,又是誰是最後一個嗎?

總結: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位數多的那個數大,位數相同的就比較首位,首位大的那個數大,如果首位相同的,就比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個數大。

三、反饋檢測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引導學生看左圖,師接着上面的總結:位數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那麼這兩個數怎樣比較大小呢?在小組裏面交流一下。

充分交流以後總結:位數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第二位相同的看第三位。

出示右圖,這兩個數怎樣比較。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後師問:請你們把這6題分為兩類。

在討論後總結分成的兩類:位數不同的、位數相同的。

師:位數不同的怎樣比較?(位數多的那個數大。)判斷1089,999.

位數相同的怎樣比較?(看首位,首位大的那個數大。)那麼這6道題,哪幾個看首位就能比較出大小了呢?(989,898、7890,8790.)

首位也相同的怎麼辦?看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個數大。

哪幾題可以通過第二位比較出大小了呢?(887,878、5680,5860.)

1001,1010怎樣比較呢?(比較第三位、第三位大的那個數就大。)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獨立完成後交流,集體評價。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讀題,梳理信息後問:小紅的書可能有多少頁?如果選300頁,小紅應該怎樣説?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情境圖後讓學生小組討論。

依次解決這些問題。

四、反思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習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和體會?

歸納:萬以內的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位數多的那個數大,位數相同的看首位、首位大的那個數大,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個數大。就這樣依次比較,直至比較出大小。(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

五、課堂作業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山、木、艹”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認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某些重點字詞較難理解。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重點是生字和理解重點詞句。生字教學可採用搶讀、自讀、摘蘋果等方式解決。重點詞句比較難理解,教師可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親身感受,理解“魚米鄉”及“小小竹排畫中游”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1、課件播放江南風光的圖片,放江南的民族樂曲。

2、看了這幅圖,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質疑。

3、課件出示本課插圖,説説看到了什麼?可結合理解“竹排”。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識生字:找一找,畫一畫。

⑴課件出示生字,生從書中找出畫下,邊讀邊畫:

①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②同位互讀。

⑵小組討論識記辦法。

⑶彙報交流:鼓勵生用多種方法識記。

3、指名試讀、豎讀、橫讀、開火車讀、齊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讀通。

三、創設情境,理解詞句,練習朗讀

1、指名讀文,齊讀。

2、師配樂朗讀,問:你有什麼感覺?你看到了什麼?(生自由發言)師適時指導朗讀。

3、齊讀課文,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

4、學生質疑,生生解疑,師生解疑。

重點理解詞句“小竹排,順水流”、“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

5、試着有感情朗讀課文。

6、給短文起名字。引出課題。

7、有感情朗讀課文:

⑴齊讀課文。

⑵男女比賽讀。

⑶齊讀。

8、請學生扮作“小旅行家”相同學介紹江南風景。

【板書設計】

小小竹排畫中游

鳥兒唱魚兒遊樹木密禾苗綠

魚米鄉

【教學後記】

對江南,學生日常生活中感知較少,單純的説教學生難於接受,通過多媒體課件播放江南風光的圖片,播放文中的圖片,學生一目瞭然,易於理解,並激起了朗讀的願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複習生字:

⑴卡片認讀生字齊讀、開火車讀。

⑵摘蘋果。

2、朗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

1、説説是怎麼記住的?隨即認識新偏旁。

2、擴散思維:

⑴還有哪些字帶有提手旁、三點水、草字頭。生説師寫。

⑵擴詞訓練。

3、課件出示課後“我會讀”中的詞卡學生認讀:

⑴自由練讀。

⑵同桌互相考一考。

4、做“漢字開花”遊戲:出示課件,一個花瓶上插着一些花,告訴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開出一個詞語。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開花競賽,比一比那一組開的花多。

三、詞語練習

課件出示:

綠油油的.禾苗、綠油油的的

學生自説、互説、指名説。

四、練習書寫“口、日、中”

1、認識新筆畫橫折、橫折鈎。

2、觀察“口、日、中”三字中,哪個字帶有這些筆畫。

3、仔細觀察,説説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麼:

師範寫,生書空。

4、在田字格中描紅,練寫。

5、變一變。“口”加一筆變成什麼,加兩筆呢?

⑴指名説。

⑵課件出示所變字。

?板書設計】

口、日、中

?教學後記】

“漢字開花”遊戲不光幫助學生鞏固了生字,而且積累了詞彙,但學生組詞時易用同音字,教師要及時糾正。寫字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口”字上大下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觀潮設計優秀教案篇7

抓“勸”“更”“盡”等字的理解,感受好朋友送別時的情景。

抓“酒”中所藴含的情感,感情朗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千古名句來體會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2)觸景情更深。

過渡:已經記不清喝了多少杯。透過窗子,向外望去,這種難捨難分的情緒是才下眉頭,又上心頭。(師:配樂讀詩)是什麼又勾起了他們離別的傷感?

預設:

抓“雨”“柳”,等景物來感受朋友間離別的愁緒是越來越濃。

配樂讀全詩來感悟此景讓老朋友更加的難分難捨。

(3)世事難料情難捨。

過渡:真的記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了。車馬已經備好,此次分別,不知何時相見。時間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嗎,安西呀,你能離我近一些嗎?這可能嗎?安西有多遠?

預設:

出示《元二出使安西圖》來感受渭城與安西之間的距離。

對比古今的交通工具,來體會古人離別容易相聚難。

介紹背景:王維在元二走後的幾年後便去逝,此次的告別竟成了絕別。

(板書:悟詩情)是啊!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誰記下了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話。請站起來,讓我們一起背誦讀這首古詩,銘記這份的送別的情意吧!

(巧搭“音”“意”“情”學習階梯。通過借酒抒情,借景敍情,背景升情三大環節,使學生融入文本,感悟詩情,實現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二、方法運用,自主解讀。

1.在我國古代由於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離別容易相會難,所以描寫送別的詩還有很多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另外一首投影出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通過上一首詩的學習,我們知道學習古詩應該---師生總結學法

3.同桌之間運用方法合作學習。:

4.彙報:

(1)讀準音。

(2)明詩意。指名彙報、學生質疑、師生答疑。

5.對比學習悟詩情:請同學們再讀一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聯繫我們剛才學習的《送元二使安西》看看有什麼新發現。

預設:都是寫送別,都是送好朋友(故人),都有景物的描寫。

王維借雨、柳、酒抒發了對元二依依不捨之情,李白送好友孟浩然又有怎樣的景,表達了怎樣的情呢?

多元理解“黃鶴樓”“煙花三月”感情朗讀體會離別的悲傷。

理解“孤帆”“盡”“唯”感情朗讀體會李白送孟浩然時的依依不捨。

6.能不能把這首千古佳詩記在心中!師生共同背誦。

(葉聖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種能力或者習慣,不靠學習者自己運用心力去實踐,去嘗試,是無論怎樣也難以養成的。”以上環節旨在引領學生由“學會”向“會學”前進。構建一個實踐性的語文課堂。)

三、拓展延伸,多元抒懷。

1.你還了解哪些描寫送別的詩。

2.總結:不論是以酒相送的酣暢淋漓、以目相送的默默無語、説到底都是因為朋友之間有一份()他們都是在(以情相送)

因為有了情,這些文字才被人們代代傳頌,因為有了情,才被稱為民族的瑰寶啊!

3.今天我們共渡了四十分鐘,馬老師馬上就要離開你們,想不想送送我呢?你想怎樣送呢?

4.老師與學生話別,共勉。

(此環節強調知識的拓展與能力的遷移。巧抓真實送別情境,為學生的多元表達搭建平台。使師生在濃濃的送別氣氛中,再次享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實現了語文學科本位的迴歸。)

板書設計:

20 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王維 悟詩情

目 酒明詩意

情知詩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