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教案3篇 "兔雞共舍,數學啟蒙必備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4W

“雞兔同籠教案”是一種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案,通過這個教案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教案可以運用在數學、科學、語文等多個學科領域,既有助於增加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雞兔同籠教案3篇

第1篇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並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理解並掌握用假設法和列方程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理解用假設法的算理並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今天老師想給同學們介紹一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你們想了解嗎?裏面記載着許多有趣的數學名題,其中有這樣一道題請看:(出示以下情境圖)

師:你能説説這道題是什麼意思嗎?(説明:雉指雞)出示: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歷史趣題“雞兔同籠”的問題。(板書課題)

結合談話引入,給數學課堂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1.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題目裏的數字改小一點。“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隻?”(説明:為了便於分析時敍述,把“26只腳”改成了“26條腿”出示)

2.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裏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

讓學生理解:①雞和兔共8只。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出示)

3、我們先來猜猜,籠子中可能會有幾隻雞幾隻兔呢?學生猜測,在猜測時要抓住哪個條件呢?(雞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這個條件就一定能猜對呢?

4、怎樣才能確定你們猜測的結果對不對?(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等不等於26。)

為了研究老師把所有的可能按順序列出來了,我們先看錶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麼意思?(就是有8只雞和0只兔,也就是假設籠子裏全是雞,)那籠子裏是不是全是雞呢?(不是)那就是把裏面的兔也看成雞來計算了,那把一隻4條腿的兔當成一隻2條腿的雞來算會有什麼結果呢?(就會少算兩條腿)(出示:把一隻兔當成一隻雞算,就少了兩條腿。)

8×2=16(條)(如果把兔全當成雞一共就有8*2=16條腿)

26-16=10(條)(把兔看成雞來算,4條腿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算,每隻兔就少了兩條腿,10條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設全是雞,是把4條腿的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所以4-2表示是一隻兔當成一隻雞就要少算2條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隻兔當成雞算就會少10條腿呢?就看10裏面有幾個2就是把幾隻兔當成了雞來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數。)

8-5=3(只)雞(用雞兔的總只數減去兔的只數就是雞的只數,8-5=3只雞)算出來後,我們還要檢驗算的對不對,誰願意口頭檢驗。

我們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麼意思?(籠子裏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設籠子裏全是兔。那把兔當了雞在算。那就是把裏面的雞也當成兔來計算了,那把一隻2條腿的雞當成一隻4條腿的兔來算會有什麼結果呢?(就會多算兩條腿)(出示:把一隻雞當成一隻兔算,就多了兩條腿)

先用假設全是雞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假設全是兔又應該怎麼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能自己解決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邊或小組討論。

剛才我們假設都是雞或都是兔,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法。這種方法能化難為易,是解答雞兔同籠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板書:假設法)

雞兔同籠教案3篇

第2篇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在解決“雞兔同籠”的活動中,嘗試通過列表舉例、畫圖分析、嘗試計算、列方程等方法解決雞兔的數量問題。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現實情景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的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繫,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進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

通過向學生提供了現實、有趣、富有挑戰的學習素材,藉助我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展開討論,從多角度思考,運用多種方法解題,學生可以應用作圖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設法、列方程解決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遵照《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課程設置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儘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通過教師創設的現實情景,讓學生投入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從而體會到假設的數學思想的應用與解決數學問題的關係。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數形結合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中應注意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注重學生之間交流,使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出示主題圖)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書中説:“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師:這段話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裏,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問籠中雞和兔各有幾隻?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雞兔同籠問題,如何解決這個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數學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師:説明為了研究方便,我們不妨先將題目的條件做一個簡化。

(課件出示)例1:雞兔同籠,有8個頭,26條腿,雞、兔各有幾隻?(同時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

師:同學們不妨先討論一下,看能不能給大家提供一種或幾種解這道題的思路,讓其它的同學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這道題。(學生討論)

學生初步交流,教師提煉:可以用畫圖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設法、還可以用方程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思考,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看看你們小組該選擇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再把你們的想法,你的思考過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學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來小組討論、交流、爭辯。(老師參與其中,啟發、點拔、引導適當,師生互動。)

師:誰能説一説你們小組探究的過程,你們是怎樣得出結論的?雞兔各有幾隻?

數一數,共有16條腿,比題中給出的腿數少26-16=10條腿。

③給一些雞添上兩條腿,叫它變成兔.邊添腿邊數,湊夠26條腿。

每把一隻雞添上兩條腿,它就變成了兔,顯然添10條腿就變出來5只兔.這樣就得出答案,籠中有5只兔和3只雞。

學生彙報:我們先假設有8只兔這樣一共就有16條腿,顯然不對,再減去一隻雞,加上一個兔,這樣一個一個地試,把結果列成表格,最後得出3只雞、5只兔。

學生彙報:我們組得出的結果也是隻3雞、5只兔,但我們不是一個一個地試,這樣太麻煩了,我們是2個2個地試。

第3篇

1、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現實情景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思想的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繫,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進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

2、應用假設的數學思想,在解題中數形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雞兔同籠”的活動中,通過列表舉例、畫圖分析、嘗試計算等方法解決雞兔的數量問題。

本課時向學生提供了現實、有趣、富有挑戰的學習素材,藉助我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展開討論,應用假設的數學思想,從多角度思考,運用多種方法解題,學生可以應用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來解決問題。學生在具體的解決問題過程中,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年級學生在三年級時已初步學習了簡單的“雞兔同籠”問題,他們已經初步嘗試了應用逐一列表法解決問題,還有一些學生在校外的奧數班中已經學習了相關的內容。因此,教學在這一內容時,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本班的學生思維活躍,敢想,敢説,有一定的小組合組經驗。

師:今天這一節課,我們要共同研究雞兔同籠問題。(板書:雞兔同籠)你們知道雞兔同籠是什麼意思?

生2:不一定。因為有一棵樹把雞和兔子擋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幾隻。

師:如果告訴你: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腳,雞、兔各多少?能求出幾隻兔子,幾隻雞嗎?(媒體出示題目的條件)

師:想一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麼方法?想好了,可以寫在作業紙上。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看那個小組的方法多樣。

小組1:我們採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後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小組2:我們也採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現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2只雞,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雞,10只兔。最後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這三個小組的同學都採用了列表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同學們想一想,為什麼要列表呢?

生1:列表可以幫助我們一一舉例,從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運用假設法,通過逐步的假設,最終找到符合條件的答案。

生3:我認為第一小組的列表方法的特點是逐一列表,這樣不容易遺漏答案。

生4:雖説第一小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較麻煩。我認為第三組的方法比較好,可以根據題目的根據情況,確定假設的範圍,這樣可以很快尋找到需要的答案。

師:這兩位同學説得都很有道理,其實同樣選擇列表的方法,我們因根據題目的實際條件,選擇適當的方法,這樣可以既快又準確地尋找到我們需要的答案。

師:根據剛才的討論,下面兩道題目,同學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獨立地嘗試解決。

1、雞兔同籠,有23個頭,66條腿,雞、兔各幾隻?請你列表的方法解決。

2、老師帶51名學生到公園划船。一條大船坐6人,一條小船坐4人,他們租了大船、小船各幾條?

(學生練習後,教師組織全班進行交流。交流過程略)

當新的問題提出後,我並沒有急於講解如何做的方法,而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最後全班共同研究討論。使同學們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開拓了思維,實現了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目的。

由於學生原有認知背景的不同,他們對解答本課時的題目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同樣的列表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層次。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提出統一的要求,允許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在交流時,有些學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沒去指責他們,而是肯定他們想出好的方法;對於比較優秀的學生,則在課中請他們總結根據題目的條件選擇適當方法的優點。這樣做的目的,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節課中就會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1、本節課從學的角度安排教學過程、呈現學習內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活動中主動完成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因此,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精神得到培養,創新潛能得到開發。

2、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是情感活動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類似於科學家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探究和創新的積極慾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