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範文集錦3篇 “探索自然,點亮科學——中班科學教案範文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9W

中班是幼兒園中重要的學習階段,科學活動對於幼兒們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整理收集一份有關中班科學活動的教案範文集錦可以為中班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參考和指導,助力幼兒的科學探索和發現興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範文集錦3篇 “探索自然,點亮科學——中班科學教案範文精選”

第1篇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着眼於這一點,進入中班上學期以來,我們找到了鈕釦、杯子、刷子這些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幼兒熟悉的且易於收集到的實物作為教育內容,借鑑它們的多樣性與實用性不斷挖掘其中具有教育價值的信息,引發幼兒展開思考,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參與與樂於探索的學習態度。

刷子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件小工具,它的種類很多:杯刷、鞋刷、奶瓶刷、眉刷、油漆刷、胭脂刷等等。不同的刷子不僅外形不同,質地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人們在做許多事情時都會用到刷子,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在此活動中我們試圖創設豐富有趣的生活情境,讓幼兒在與實物的實踐操作過程中感知、比較不同刷子的外形特徵,進而瞭解刷子的多種用途與使用方法,並鼓勵幼兒多參與勞動,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嘗試用刷子完成不同的勞動任務,體驗勞動的快樂。

3、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刷子的認識和對刷子的探索過程。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1、幼兒準備:①幼兒和家長、教師一起收集不同種類的刷子。②認識牙刷,知道牙刷定期就要更換。

2、材料準備:不同種類的刷子如杯刷、鞋刷、奶瓶刷、眉刷、油漆刷、胭脂刷、廢舊牙刷等等;紙箱、顏料、鞋油、痰盂、杯子、梳子及化粧用品若干。

1、出示鞋刷,讓幼兒説説鞋刷的作用,並回憶自己在生活中還見過什麼樣的刷子。

2、請幼兒挑選一把自己最喜歡的刷子,介紹它的用途。

3、逐一介紹勞動任務(刷牆、洗奶瓶、洗痰盂、化粧等),請幼兒找出最合適的刷子參與活動。

1、在主題探索活動區裏投放不同用途的刷子讓幼兒繼續觀察並嘗試使用。

2、利用廢舊牙刷進行刷畫、做牙刷相框等美工活動。

3、用刷子幫助家人刷鞋、洗杯子,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興趣與情感是思維最大的驅動力。在活動中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這麼小的刷子是做什麼用的?……等有趣的問題進行探索交流,從而使幼兒積極主動圍繞“刷子”這一話題進行嘗試探索,較好地貫徹了新《綱要》的指導思想。活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叢身邊的事物開始的選材原則。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引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教師因勢利導地引導幼兒發現,有利於他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互動中主動建構了新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範文集錦3篇 “探索自然,點亮科學——中班科學教案範文精選” 第2張

第2篇

1、瞭解彈性的基本特性,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能運用語言描述、歸納探索中的發現,表達探索中的感受。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初步感受彈簧等傢俱材料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1、收集有彈性的物品,如:彈簧牀、小彈簧、各式橡皮筋、絲襪、彈性衣服、沐浴條、手錶帶、海綿塊等);

你們知道它們都是什麼啊?小結:對了,我們桌上有海綿……

師:現在啊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一玩桌上的`東西,等會請小朋友來説説,告訴大家你玩了什麼?玩得時候你發現了什麼?

(1)請小朋友説説你玩的物品叫什麼名字?玩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有的東西會變,它們都能變,怎麼變的。)

把小彈簧放在桌子上,用力壓它就矮了下去,鬆開手,它就恢復原來的樣子;用手拉橡皮筋,它就變長了,鬆開手,就會變回原來的樣子。

(2)師:你玩的東西是怎樣變的?(變長、變短、變高、變矮、變細,放了又會回到原來的樣子)

(3)師:現在我們再來玩玩、按一按、想想,説出它們為什麼會變?(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體驗,講出原因,允許有不同,做出不同的解釋。)

師:我們現在換一種來玩一玩,看看你又會發現些什麼?

(4)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玩的皮球、棉墊、鬆緊帶、氣球、拉力球、彈簧稱等,只要你用力壓它、拍它、拉它、吹它,就會變,或者變大了,或者變矮了,或者變長了、變粗了,你一鬆開手,它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它們共同的原因是都有彈性。(讓幼兒學説“彈性”)

師:(教師進行小結)小彈簧真有趣,用力拉或壓時,它會變形,但手一鬆,它又能變回原來的樣子,這就是物體的彈性。

師:“你們的彈性朋友迷路了,找不到家了,你們試一試把他們找出來送回家好嗎?”(讓幼兒觀察座位旁邊的籃子裏的物品,玩一玩,拉一拉,看看哪些東西有彈性,把他們找出來放在空的籃子裏。)

師: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啊?(走的輪胎、皮球、頭皮筋、玩的彈皮弓等)

第3篇

星期一上午户外活動回來,劉啟俊小朋友拿着一根斷截的壁虎尾巴找到我,很得意地對我説:“老師,我知道它是誰的尾巴,我媽媽還説它以後還會長出新的尾巴來,所以這根尾巴它不要了。”我倆的談話引來了許多孩子的關注,特別是劉啟俊手裏的那根壁虎尾巴更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我意識到此時絕大多數孩子的興趣肯定在這根尾巴上,於是我就調整了活動計劃,把本應安排在週五的科學活動課提前給上了,也就生成了這次活動——《動物的尾巴》。

教學重點是:讓幼兒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是:如何使幼兒記住並能説出一些動物尾巴的特徵及作用。

1.課前師生共同收集一些動物圖片、圖書和玩具等,佈置成動物知識角。

2.《小動物捉迷藏》圖畫1幅,動物頭飾及相應的布尾巴若干。

1.出示劉啟俊小朋友撿回的壁虎尾巴,以提問的方式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出示《小動物捉迷藏》的圖畫説:“小動物們在森林裏玩捉迷藏,它們説,我們都藏好了,請小朋友們來看看我們的尾巴,猜猜我們都是誰?”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動物的'尾巴,大膽地説出動物的名字。

1.教師問:“許多動物都有尾巴,你認識什麼動物?它的尾巴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用處?”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或自己的想象進行交流,再請幼兒翻看《我愛學科學》(中班秋季)第15頁,教師將知識卡和書本上的有關內容讀給幼兒聽,讓幼兒初步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用途。

2. 教師小結:大多數動物都有尾巴,它們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缺少了可不行。比如説,魚兒、鳥兒的尾巴就像方向盤,可以保持它們身體的平衡;壁虎在遇到危險時,它的尾巴會自動脱落,用來迷惑敵人,自己卻逃走了。(教師再次出示那根壁虎尾巴)並且告訴幼兒,不久後,壁虎還會長出一條新的尾巴,小朋友們不用為它擔心;那些馬、牛、羊、驢,它們的尾巴就是用來趕蒼蠅、蚊蟲用的;猴子的尾巴就是它的‘第五隻手’,猴子利用尾巴在樹上躥來躥去,有時還用尾巴摘取果子等食物……

3.教師依次出示幾個動物頭飾,分別請幼兒説出動物的名稱、尾巴的特徵和作用,最後請幼兒找出與動物相符合的尾巴。

請幼兒戴上動物頭飾,找出與動物相符的尾巴,在教師幫助下塞進褲腰裏。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相互追逐,互相揪下對方的尾巴。

課後組織幼兒參觀動物知識角,讓幼兒選出小小講解員,帶領大家觀看並講解動物尾巴的用途。

此次由一根壁虎尾巴引起的一節科學活動,我深切地感受到由孩子自主生成的活動是最受孩子歡迎、最能激發孩子積極性、求知慾的活動。因為它是一種幼兒自主地與環境相互作用,並進行積極探索及思考學習的過程,因此,這種學習能極大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過程孩子們都是那麼的專注,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很高。

本次活動前,如果我把那根壁虎尾巴收起來,按原計劃進行其他的活動也未必不可。可是,當時我發現我和小啟俊的談話以及他手裏的那根壁虎尾巴引起了那麼多孩子的關注,我就意識到孩子們此時對動物的尾巴肯定感興趣。於是我就把本週的活動計劃做了小小的調整,把本應安排在週五的這節科學活動提前給上了,並以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參與了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