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教案6篇 《遊子吟》教案:讓學生感受離別和家鄉的思念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7W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遊子吟教案”。這是一篇孟郊的詩歌,也是一首遠離家鄉、思鄉之情溢於言表的歌詠之作。本教案旨在通過深入剖析這首詩歌,引導學生們深入思考孟郊所描繪的情感,體味故鄉的風土人情,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文情懷。

遊子吟教案6篇 《遊子吟》教案:讓學生感受離別和家鄉的思念

第1篇

認知:學會生字,能結合詩句理解“遊子、寸草心、三春暉”等詞語。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理解詩意。

情感:感受詩人和母親之間的深厚親情,懂得用關愛回報父母。

有感情朗讀古詩,理解詩意,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感情。

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含義,聯繫生活實際體會詩情。

讓我們的思緒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來看看一位叫孟郊的詩人在離家前的感受。

理解:結合課本註釋,藉助工具書,説説詩句的意思。

●彙報學習所得,師生評議,理解“密密縫、遲遲歸、寸草心、三春暉”的含義,體會感情。隨機板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父母深厚的關愛中,同學們一天天成長,而父母日漸老去。那麼,為人子女者,究竟應該怎樣回報父母呢?

1、誦讀《遊子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出行前,藉着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衣的情景,再寫下來。

2、以表現親情為主題,創作一首現代詩,如“媽媽,我想對你説”等。

3、收集其他詩人讚頌親情的詩作,古體詩、現代詩均可,小組內舉行一次配樂詩歌朗誦會。

古詩《遊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詩歌刻畫了一位為外出的兒子精心縫製衣服的慈母形象,抒發了詩人熱愛母親的真摯情感。詩歌語言質樸無華,然而內藴深情,真切感人,詩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句更是道出了天下為人子女者的心聲,成為歷代傳詠的名句。

?國小生必背古詩詞》中收有此詩,學生已早有接觸,大多能夠流利背誦。在本冊教材第二組課文《荔枝》的教學中,學生在暢談母愛的教學中曾提及此詩,深切地感受了母愛無微不至的關懷。因此我想,在這首詩的教學中,如果不另闢蹊徑的話,勢必會與《荔枝》一課的情感體驗重複,造成審美疲勞,影響教學效果。那麼,如何在學生原有理解基礎上,另尋切入角度以深化學生情感體驗呢?

我不由地想到了現在的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他們往往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對他們的照顧呵護,卻很少想到關愛父母,更難得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哺育自己長大的親人。這不是年齡大小的問題,而是一種責任觀念的喪失或行動意識的淡薄。於是,我決定抓住最後一句中的“報”字做文章,讓學生明白:我們不僅要享受母愛,更要回報母愛,回報在我們成長曆程中的每一位親人;我們不僅要在精神上愛他們,更要在行動上實實在在地表達出來。

基於由上的想法,我確定了本節課教學的兩大環節——品讀感悟,深化體驗和話題討論,昇華情感。

在第一環節的學習中,讓學生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品讀詩句,以獨誦、齊誦、表演誦、推薦誦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朗讀創造表現展示的舞台,從自由練讀到品析美讀再到配樂誦讀,學生逐步深化對詩歌情感的體驗,較之以前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在第二環節的學習中,抓住“報”字引出話題——我們該如何回報父母及親人?隨後,多媒體課件展示了一組感人至深的照片《總有一天,我們的父母會老去》,播放時教室裏鴉雀無聲,一片靜寂,只有配樂中那清澈如泉的童聲迴盪,和着這組照片給了學生心靈極強的震撼,許多學生眼角泛起了晶瑩的淚光。他們開始懂得:外表強健的父母,還有那已經老去的爺爺奶奶等親人,需要我們實實在在的關心照顧。看着學生們目不轉睛的眼神,我體會到了課堂上靜的美妙與力量。

接下來的小組討論氣氛熱烈,彙報時一位女生聲音顫抖地講述了一個女孩和她母親的故事,其他同學也深情述説了他們的感悟,也許,他們的語言還很稚嫩,不能很好地表達他們內心的想法,但從他們動情的眼神、真誠的述説中,我看得出,他們內心深處情感之弦的深深顫動,無須華麗的詞語,空洞的説教與表白,這一刻的感動讓他們明白自己對父母也擔負着一份責任。

最後,我朗誦了一首詩《孩子,在你還很小的時候》。由於情緒的激動,課件配樂時間的誤差,我讀得並不是很理想,可是依然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我知道,那是他們感動的掌聲,感動於詩句裏的真情,也許還是他們感謝的掌聲,感謝我陪他們走過了這一節心靈之旅。

這組照片和這首詩歌,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感動了許多人。我是一次在網上搜索資料時無意中看到的,覺得特好,就保存了下來。我想説的意思是:我們的語文課要引進這樣充滿活力的清新的“時代之泉”,教材不僅僅是一本語文書,教師備課讀書也不僅僅是看教材教法專業理論。還有,想讓學生感動,教師首先要有一顆常常被感動的心,不要讓一天又一天的粉筆灰濛蔽了我們的心靈。

遊子吟教案6篇 《遊子吟》教案:讓學生感受離別和家鄉的思念 第2張

第2篇

1、理解詩意,能説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2、感受詩人對偉母愛的歌頌,陶冶純潔高尚的情感。

1、通過學習,提高學習古詩的能力,培養記憶能力。

難點:通過讀懂詩句,體會作者對母愛的頌揚,並結合生活實際談母愛。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琅琅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藴,創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揹你喜歡的詩篇呢?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採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於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3、小結:我們欣賞詩的語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須學會運用這四種自學方法來讀通、讀懂古詩。

(2)根據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疑。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3)反覆誦讀加深理解,並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裏想象畫面。

b學生彙報。理解兩行詩句的含義,再説説抓住哪些關鍵詞來理解?

c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感受?

反覆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讚頌。

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藉着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製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説説。

第3篇

3、 大概理解《遊子吟》的意思,初步體會母親對兒子的關懷之情,教育幼兒從國小會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遊子吟》,掛圖《遊子吟》,錄音磁帶《遊子吟》。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主題,老師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然後體温這首歌唱誰最好。

從前唐朝有個詩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遠門了,他的母親忙着給他縫製着衣裳,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她想,兒子這次出遠門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兒子説:“郊兒,你可要早點回來呀。”孟郊聽了不住地點頭,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髮,眼睛濕潤了,孟郊撫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視着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裏想,母親的慈愛就象春天裏太陽的光輝,沐浴着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母親的慈愛永遠銘記在心裏,就在他五十歲那年寫成這首著名的小詩《遊子吟》。

1、教師播放錄音磁帶配樂古詩《遊子吟》,連續播放兩遍,幼兒邊聽邊看圖文結合幼兒用書《遊子吟》。

2、討論:這首古詩好聽嗎,書上的這幅畫已表達出了這首詩的意思,請你們想一想,這首詩説的什麼意思。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詩人孟郊寫的,這首詩説的是兒子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他的媽媽捨不得他走,生怕他身上穿的衣服不夠,臨走前為他一針一線地縫製衣服,希望他一路平安,盼望他能早日歸來,兒子很受感動,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為媽媽做些事情,以報答媽媽對自己的愛。

六、活動延伸:圖文結合感受《遊子吟》詩中母愛的偉大感染了無數遊子之心。

本節課是一首古詩——《遊子吟》,活動的目標是讓學生樂意欣賞古詩《遊子吟》,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遊子吟》的意思,從而教育學生從國小會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在活動過程中首先滲透了解古詩內容,然後設計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古詩《遊子吟》詩中意思及作者的表達的母愛思想感情。用欣賞古詩《遊子吟》的情感聽、誦讀《遊子吟》,然後師生互動説説母親的關愛及自己以後怎樣報答母親。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知道母親的母愛是偉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學生長大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母親,通過活動,我的活動目標達到,活動效果不錯!

第4篇

這首詩以一個極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揭示了偉大的母愛。這一平常而又有骨肉親情的生活場景,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在識字、朗讀、理解等各個教學環節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利用古詩精練的語言,讓學生美美地朗讀、背誦,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實際感受偉大的母愛。

2從詩中受到啟發,學習感受母親的愛,並學習關心自己的母親,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古詩語言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教師:生字卡片,朗讀錄音,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好媽媽》多媒體課件。

學習生詞,朗讀並背誦古詩,感受母親對兒女的關愛,能關愛自己的父母。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們想不想聽呢放《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是的,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的確,這份愛讓我們刻骨銘心,不盡感激。

3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歌頌母愛的詩《遊子吟》。(板書:遊子吟)

遊子:古人把離家在外的人叫“遊子”。“吟”是詩歌的一種形式。

2學習小組長拿卡片,讓其他同學讀。同學間相互糾正字音的落實情況。

1學生自讀古詩。師:在讀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問題,願意互相説一説嗎(可以同桌講,也可以小組説,誰認為自己説得好還可以站起來説。)

2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體會“寸草心”“三春暉”。

1學習“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深了,油燈下,母親還在一針針一線線地縫着。

(2)母親此時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呢(學生自由表達,從多方面感知母親對兒子的愛)

動景:第二天清早,太陽出來了,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

師:第二天清早,太陽出來了,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時,母親會説些什麼呢孟郊的感受是什麼呢(學生自由説)師:孟郊撫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視着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裏想,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裏太陽的光輝嗎沐浴着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板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在這裏,作者把母親對自己的恩情和太陽對春草的恩情相比,表達了作者對母愛難以回報的感歎,讓我們把對父母的愧疚,對父母的熱愛融入自己的朗讀中。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看誰讀得最好。(找夥伴讀、找老師讀、自己讀、男女生對讀、表演讀。)

3老師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歡這首詩,還配了音樂,你們想聽聽嗎再次投映圖景,播放課文配樂的朗讀錄音,讓學生與詩人的感情產生共鳴,真正體會慈母對兒女的深情,激發孩子們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4老師從你的語言和動作中感受到了你們就是孟郊,誰來吟詠這首詩(指名吟詩)你覺得他吟得怎麼樣

5看着同學們吟得這樣好,老師也想讀一讀,好嗎讀完後給我評評。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這首詩用簡潔直白的語言,給我們展示了慈母不辭辛苦,為臨行的孩兒飛針走線的細節,讓我們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的無限關心和愛護。這樣的母親怎不值得我們深情讚頌你的媽媽關心你嗎怎樣關心的呢(學生自由説)

師:既然你的媽媽那麼關心你,那麼愛你,你該怎樣對待你媽媽呢(學生自由説)

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好媽媽》,再現圖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醫院;媽媽下班累了,“我”端上熱茶,給媽媽揉肩……)

1教師在田字格里範寫一遍生字(提示:注意筆畫筆順)。

2師:“歸”、“臨”分別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呢(感知左右結構的字)

3師:“密”、“遊”由哪些部分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結構的字)“遲”呢(半包圍結構的字)

第5篇

2、理解古詩的含義,着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這句詩所藴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並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閲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麼?(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預案: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兒子在牀上酣睡;

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願孩子遠行平安,並希望早日歸來。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後,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寫就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古詩。

出示本詩,指導朗讀,初步導出學生的感情。(用反覆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1)你認為在這首詩中,哪幾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1—4句)説説你的理解。

報得三春暉。”——母親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説子女能報答的完呢?——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的。——誰説那些綠茵茵的小草,就能報答太陽母親的光輝呢?

師述: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這幅圖畫,當年邁的老母親在油燈下,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由於對兒女的愛牽動着她心,堅持到底,一定要為孩子縫製一件衣服。

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古代吳越民間有一種風俗,家中有人要出遠門,母親或妻子要為他做衣服,針線一定要縫得細密,這樣出門人才會早早歸來。你能再來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詩嗎?

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遠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着母親為你連夜趕製的衣服……你會怎樣想?

(預案: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恩情不能報以萬一,對母親無限的熱愛與崇敬,這是孟郊的心聲)

母愛難忘,母情難捨,請大家再來讀一讀詩,注意節奏。

第6篇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文,背誦並默寫詩文。

2、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句的情真意切。

3、感受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讚頌,領悟國學教育的真諦,陶冶學生的情感。

通過讀懂詩句,體會作者對母愛的頌揚,並結合生活實際感受母愛,歌頌母愛,領悟國學教育的真諦。

同學們平時喜歡誦讀古詩嗎?老師這有幾幅畫,(出示畫面不出現詩句:詠鵝、靜夜思、)你們猜猜是什麼詩?

看來同學們在古代詩歌方面已有所積累,那麼能把你最喜歡的一首古詩吟誦出來與大家分享嗎?

好,孩子們吟誦得真棒!俗話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財富,希望同學們繼續積累,將我們的民族文化永遠傳承下去。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1992年,香港舉行了“我最喜愛的一首唐詩”的公眾調查,你們猜哪一首會名列榜首?

對,是《遊子吟》,(板書課題:遊子吟)想知道為什麼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飽含深情的詩《遊子吟》。(多媒體出示課題)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郊,現在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自由地讀幾遍,試一試你能讀懂些什麼?同桌交流交流。

那個同學自告奮勇的來給大家範讀一下?(指明學生讀,隨機提問:你讀懂些什麼?幫助學生點撥出關鍵詞:“遊子”、 “吟”、 “意恐”、 “寸草心”、 “三春暉”的意思)

同學們的收穫真不少,學習詩歌我們就要學會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進行理解。來,帶着我們各自初步的體會,一齊再來誦讀一下。

同學們,詩歌是講究韻律美的,能吟,能唱,所以僅僅讀通順還不夠,還得讀出味兒來,下面我們來細細地品一品。

現在老師來讀詩中的前四句,請同學們認真的聽一下,體會一下詩中的情感。

好,根據詩中所描寫的內容,你們的頭腦中出現一種怎樣的情景?感受到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出現了?(學生回答

好,我再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再隨着詩文展開想象。(師讀文,生閉上眼睛想象)

(出示情景畫面)師引出下水文:啊!我想同學們的頭腦中一定展現出這樣的場面,在一間簡陋的小屋中,屋外是一片漆黑,屋內點着昏暗的小油燈,一位上了年紀的慈祥的老媽媽正在燈下為她明天將要遠行的兒子在縫補衣服。(出示情景畫面)你看那一針一線,縫啊縫,多麼認真啊!雖然夜已很深了,但老媽媽的臉上沒有絲毫睏倦之意,那麼就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位老媽媽在邊縫衣服的時候心裏是怎麼想的?

同學們想得真不錯,那我們能感受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呢?(學生回答,點撥出“母愛”,板書:母愛)

是啊!這是一種偉大的母愛,老媽媽把對兒子的愛和憂全部縫入到衣服之中,真可謂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啊!詩人孟郊用他那飽含深情的詩句讓大家與他共同分享着母愛的美好和温暖。來,我們帶着這種情感深情地讀一讀。(出示詩句)

老師從你們深情地讀中覺察到很多同學已由孟郊的慈母而聯想到自己的媽媽,那麼今天同學們就來談談你的媽媽在平日的生活中是怎樣關心你的,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吧!

(學生談媽媽關愛自己的感人事例,師渲染情感出示母愛的情景圖片)

是啊!母愛是偉大的(板書:偉大),母愛是無私的(板書:無私),母愛是無微不至的(板書:無微不至)。我們做子女的能夠回報媽媽的愛嗎?(學生答:不能)我們發至肺腑的感歎道——(出示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示意學生齊讀)所以孟郊才會道出遊子的心聲——(示意學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同學們能否感悟出詩人在這句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學生回答,出示解譯文字,學生齊讀)

是啊!我們兒女區區小草之心怎能回報得了母親那春天陽光般的愛呀!説到這裏,我給同學們講個真實的故事。(師講故事,學生認真聽)

你們聽了這個故事,一定感觸很深吧!是呀,只有懂得愛自己的父母、愛周圍的人,將來長大了才能夠愛祖國、愛人民,才能夠為祖國報效。好了,現在就讓我們懷着這種情感再來讀一讀這首《遊子吟》吧!(學生齊讀)

(出示圖片)同學們請看,這是在剛剛過去的母親節裏,各地的學子不能回家親臨為母親祝賀,他們採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聚集在一起祝賀全天下的母親節日快樂。我們也一起隨着詩文的吟唱加入進去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