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範文11篇 探索奇妙的科學世界:中班科學教案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8W

本篇文章為大家提供中班科學教案範文,主要包括教學內容、目標、教學方法、重點難點、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的詳細解讀,旨在幫助中班老師更好地進行科學教學,並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中班科學教案範文11篇 探索奇妙的科學世界:中班科學教案範文

第1篇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悦的遊戲情節,運用多種感觀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1、知識準備:已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基本特徵。

2、物質準備:利用廢舊的紙箱、海綿紙自制的道具"魔術箱"和"魔法棒"。

一、開始部分: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一)老師帶幼兒做手指操遊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二)小朋友們,今天早晨老師接到了一個電話,你們猜猜看是誰打給老師的?猜不到,那老師告訴你們是魔法王國裏的國王打給老師的,他邀請老師帶領我們小朋友去魔法王國做客,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一起坐上小火車出發吧!

二、中間部分:用遊戲的方式讓幼兒感知四種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魔術王國到了,魔術王國裏有一隻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隻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麼祕密嗎?好了,我們來看看這隻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麼有趣的東西。

1、教師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摸出圓形,幼兒仔細觀察圓形的基本特徵,然後引導幼兒説説在幼兒園或家裏有什麼東西長的和這些圖形寶寶是一樣的。(啟發幼兒説出)

2、教師再念兒歌,當幼兒摸到後,讓幼兒仔細觀察三角形的基本特徵,然後引導幼兒説説在幼兒園或家裏有什麼東西長的和三角形寶寶是一樣的。遊戲反覆進行。

3、總結:圓形:圓溜溜的,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坐小山立的牢;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長方形:對面的兩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

1、教師用魔法棒"變"出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小朋友們,魔術王國裏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麼了?(邊説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原來是一幅漂亮的圖畫。現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比比哪個小朋友的本領大。

2、教師用魔法棒依次"變"出另外的兩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魔法棒的本領可真大,它還會邊出小動物呢!變!變!變!小朋友們,你們看是誰啊?(小鴨子)教師模擬小動物的聲音,引導幼兒給小鴨子建一個家。

天也黑了,我們小朋友也該回家了,開起小火車回家嘍。

針對中班上半學期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設計了《漫遊魔術王國》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漫遊魔法王國》這節課,從一開始我就帶領幼兒走進魔法王國這個夢幻的世界裏。通過向幼兒呈現奇妙的魔法箱、利用魔語從魔法箱變出物品來吸引幼兒,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幼兒也能爭先恐後地説出生活中與圖形有密切聯繫的物品。我用鼓勵、啟發性的語言,建立激勵鼓舞的環境,讓幼兒不受任何的限制,保持開放的心態,使幼兒個性化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初步理解三種形狀的簡單概念。同時,我也十分注意圖形和物體的區分,當幼兒説到西瓜等球體時,我能及時的糾正,並正確引導。告訴他們,當我們將西瓜切成兩半時,中間的那個面就是圓形的。三角形和正方形也是如此,強調物體的面。

本次活動我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活動目標預設的要求。在活動中,枯燥的認知活動變成了幼兒喜愛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掌握知識。通過幼兒的探究活動,培養了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為幼兒認識各種圖形創造了寬鬆的環境。在活動中每個環節都能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環節與環節之間也較緊密,好像真的在漫遊一般。

當然,活動也存在很多問題。本次活動雖然進行的很順利,課堂氣氛也很好。但是,每節課都需要精益求精,活動的前兩個遊戲都用到了ppt展示,正是在執教過程中我發現ppt的製作沒有周全的考慮到它的實用性,只是完成任務式的。就如第二個遊戲,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正方形寶寶都躲在這兩幅畫的哪裏,依次找出三個圖形。我只是運用繪畫工具畫出兩幅由各種形狀組成的畫。畫是靜態的,如果能製作成動態的,孩子通過用鼠標點擊正確部分,該部分就能放大或跳動,讓孩子們能更清楚地發現藏在畫裏的圖形寶寶。我也相信此時的課堂氣氛會更好。這也説明了我製作課件的水平存在侷限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努力向電腦方面擅長的老師學習製作課件的技能技巧,是自己各方面都得到提高。活動中我還存在很多經驗方面的問題,比如:上課的激情還達不到最佳狀態、存在背教案的現象、語言還不夠精煉、合理安排活動時間的同時要真正體現出活動的重點等。

通過本次活動,我深刻的體會到教學經驗需要慢慢地積累,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不斷學習和改進。不管是教案的設計,還是活動的組織,都應該在不斷地實施和反思中成長。

中班科學教案範文11篇 探索奇妙的科學世界:中班科學教案範文 第2張

第2篇

1、學習簡單實用的軟管節約小妙招,初步理解節約的意義。

2、舊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

主人説我已經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裏還留着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

2、幼兒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餘牙膏,教師觀察指導。

(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鼓勵幼兒耐心操作使用多種方法擠牙膏。

3、幼兒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教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皮裏還有這麼多牙膏,要是浪費了多可惜呀。

我們可以用它來幹什麼呢?除了刷牙,牙膏還有什麼其它的用處呢?

小結:牙膏的用處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還可以清潔很多的物品,

如:擦拭水龍頭、擦皮鞋、清潔茶杯茶壺,另外它還有治療燙傷的作用呢!

5、鼓勵幼兒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髒玩具。(圖五)

1、教師:牙膏住在軟管家裏,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軟管的家裏?

提問: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們剛才發現的節約好方法?

小結: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軟管的家裏,如護手霜、洗頭膏、面霜等等,

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很容易在軟管中遺留很多還能用的東西,我們一定注意做到節約、不浪費。

3、教師:要想做到節約、不浪費,其實從第一天使用的時候就應該注意。

小結: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應該從軟管的底部開始,擠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擠太多,只要有合適的量就可以了。

1、教師:這就是為了避免浪費,發明家設計的"神奇的擠軟管器",大家可以試試感受它的好處。

2、幼兒操作:使用擠軟管器擠護手霜塗抹雙手並説説它的優點。

小結:我們以前擠軟管需要雙手配合,而且無法控制擠出的量,在使用完後每個軟管內都有很多東西

殘留在裏面無法擠壓出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有了這個新發明,只要輕輕單手輕輕一按就可擠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後軟管裏幾乎沒有剩餘的東西,真是簡單、方便,實用,具有環保性。

第3篇

百寶箱一個,鈴鼓、大鼓、小鼓等其他樂器,蘋果、醬油、醋、牛奶、橙子、巧克力以及酸甜苦辣調味料,礦泉水瓶、皮球、杯子。

——教師和幼兒玩《小手拍一拍》的遊戲,邊念兒歌邊用手指相應的五官。

(1)教師依次敲打樂器,並告訴幼兒樂器的名稱,讓幼兒先將聲音和樂器對上號。教師躲在黑板後敲擊某一個樂器,請幼兒猜猜是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2)教師給一個幼兒戴上眼罩,請其中一名同學説話,請戴眼罩的幼兒猜猜是誰在説話?

(3)教師模仿動物的聲音,請幼兒閉上眼睛聽一聽,猜猜是哪種動物發出的聲音?

——請幼兒上來戴上眼罩,教師把調料放到幼兒的鼻子前讓他們聞一聞,幼兒聞到就要説出來,在座的幼兒來幫助他驗證,説對了給予獎勵。

教師準備百寶箱,把一些玩具、積木、乒乓球、海綿等放入紙箱,請幼兒上來把手放進去摸一摸並説出來。然後取出驗證,説對了給予獎勵。

(2)請一個幼兒上來嘗一口其中的一種液體,並做相應的表情,請其他幼兒來猜猜,他嚐到的是什麼?

——請幼兒説説對於遊戲的材料和玩法有什麼改進意見。

2、由於活動材料較多,最好發動家長幼兒一起幫忙收集。

盲人摸象的遊戲:教師可以和幼兒玩盲人摸象的遊戲,教師戴上眼罩,來摸一個幼兒,教師要儘快説出該幼兒的名字。説對的.話,換該幼兒戴眼罩,遊戲繼續。

益智區:把摸一摸、聽一聽的遊戲材料放入區域,讓幼兒自主進行遊戲。

請家長參照幼兒用書第10—11頁,和幼兒一起進行感官遊戲,同時,鼓勵家長髮明更多有趣的感官遊戲,將材料和玩法帶回幼兒園分享。

2、引導幼兒聽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配音,感受聲音的魅力。

家長可以上網瞭解更多親子游戲,支持幼兒從玩中學,玩中成長。

第4篇

1、拍手遊戲:“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裏?”“嘿嘿嘿,在這裏!”(被問的小朋友舉起旁邊小朋友的手。)

2、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牀,請你説一説自己的鄰居都有誰,讓幼兒理解什麼是鄰居。

1、在回憶故事的過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貼數字卡片,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告訴幼兒相鄰數的定義。

(1)2的鄰居是誰呀?(1和3是2的鄰居,也叫做2的相鄰數。)

得出結論:2有兩個相鄰數是1和3;5有兩個相鄰數,是4和6。

2、幼兒自主探索3、4、5的相鄰數,進一步推理説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1、請你説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問你,比2多1就是幾?”

(三)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並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1、“你幫2找到了哪兩個相鄰數?為什麼1是2的相鄰數,3是2的相鄰數呢?”引導幼兒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2、發放幼兒數學操作板及操作點卡,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係。“你找出比2多1的點卡,請你找出比2少1的點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數,引導幼兒依次説一説3、4、5的相鄰數及其之間的關係。

第5篇

水盆、水桶、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塑料注射器(無針頭)塑料袋、抹布、小筐、小勺、漏勺等。

(1)師:今天水媽媽要請小朋友幫忙運水,請你們把水從一個盆子運到另一個盆子裏,你們想幫忙嗎?那應該用什麼方法運水呢? (請幼兒自由説)

(2)我們先來看一下老師都給你準備了哪些材料?(觀察教師在前面準備的工具)師:你看到了什麼工具?你用什麼工具?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那麼多材料,你們想不想幫水寶寶搬家?不過在搬家之前水媽媽有幾個要求:

請你説一説你是用什麼工具來運水的?(重點請幼兒講海綿、針管等是怎樣運水的)。—在前面演示

出示漏斗,它能運水嗎?為什麼?你有什麼辦法讓它也能運水?

(1)教師再添加有漏洞的工具,請幼兒探索如何用這些工具運水。

(2)好了,孩子們我們幫水寶寶搬完家了,你們太棒了,現在請小朋友把剛才用的工具分別放到兩個盆裏(能盛水的工具)、(不能盛水的工具)。

教師小結:水是會流動的,因為這些工具有縫隙,所以不能盛水。像漏斗這樣的工具雖然不能運水,但如果動腦筋,也是有辦法的。

水媽媽告訴我們,水的用處可大了,那水都有什麼用處呢?(澆花、做飯、洗車)

延伸活動:使用過的水可以幹什麼?不能浪費,所以我們將用過的水澆花。

第6篇

春、夏、秋、冬景色圖片各一張,蝸牛媽媽與蝸牛寶寶圖片,伴奏音樂碟

2、教師出示蝸牛圖片,依次出示四季圖片,再次講述故事

教師小結:一年有四個季節,他們分別是春、夏、秋、冬。

第7篇

(1)八寶粥瓶子人手一個(裏面裝有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杯子人手一個。

(2)每組一盆水,海綿,布,棉花,沙,石頭,水果網,泡沫,積木,毛線等材料若干。圖表一張。

(1)將一杯水倒入八寶粥瓶子裏,請幼兒猜猜水能否倒回杯子,並以實驗證明。

(2)出示另一個瓶子(裏面裝有毛巾),猜猜看結果是否一樣,並驗證。

4、交流自己是用什麼材料吸水的,並以結果記錄在圖表上。

教師總結,活動結束,讓我們去外面找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幼兒回家後可繼續研究家中有哪些東西是可以吸水的。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第8篇

⑴請幼兒根據顏色分類,把顏色一樣的`種子放在一起。

⑵請幼兒根據大小分類,把大小一樣的種子放在一起。

將各種種子放在一個紙盒或瓶子中,以本班種子的類別分成種子小組,把代表本組的種子擺放到桌子中間(例如

紅豆小組就把紅豆擺放到本組桌子上)。教師請一位幼兒摸種子,用布或手蒙上幼兒的眼睛,讓其在紙盒或瓶子中任意摸一顆種子,然後去找相應的種子小組進行配對。配對成功的幼兒可給予獎勵。

第9篇

幼兒活動材料、鉛筆、橡皮、小積木若干、保鮮袋若干(貼有數字)6—9數字卡片一套; 分別畫有四種不同點心的卡片四張,每張卡片上均有九個點心;點心筐四隻。教師作業紙一張。

1、逐條出示畫有點心的卡片,請幼兒説出點心名稱並點數。

1、 點心屋的`營業員阿姨請小朋友幫忙把點心裝進袋子裏。(要求:袋子上是數字幾,就裝幾個積木)。

2、 幼兒將各種點心分別按袋子上的數字逐一裝進袋裏,然後看看裝得是否正確。

1、點心裝好了,要分開放到籃子裏,瞧,這裏有四個籃子,每個籃子上面都貼有數字,看一下數字娃娃是幾?你的袋子上是幾就裝到幾的籃子裏。

2、請個別幼兒示範,再集體將點心包放在相應的籃子裏。

3、老師請四位家長當營業員,每人拿一個籃子,檢查孩子是否放對。

1、(出示教師作業紙)點心送好了,要請小朋友塗五角星了,我們一起看看吧!

2、教師對操作題進行講解示範,幼兒進行集體操作(幼兒活動材料)。

第10篇

(1)瞭解彈性的基本特性,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能積極參加科學探索活動,培養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彈性及彈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彈性的物體(如鬆緊帶。海綿。彈力布皮筋)。

a.幼兒操作,觀察用力拉或壓彈簧及有彈性的物體時它們的`外形變化。

b.幼兒講述自己的探索發現,瞭解彈性的基本特徵。提問:在玩的時候發現了什麼?你是怎樣發現的?小結:當用力拉或壓時,彈簧。鬆緊帶。海綿等都發生了變化,有的變長,有的變短,有的變形;不再壓時,這些物體都能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就是彈性。

(2)幼兒再次操作材料,發現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大小不一樣。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的彈性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小結: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的大小不一樣。

(3)説一説:有彈性的物體。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什麼方便?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第11篇

中班幼兒對調色活動很感興趣,他們的興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設計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自由探索的機會,還應該組織幼兒討論探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象,使幼兒的興趣轉移到對活動中出現的科學現象的興趣上,從而引發進一步探索的願望,讓幼兒在主動活動中認識顏色、使用顏色,同時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和色彩美。

1、激發幼兒對色彩變化的美,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引導幼兒通過玩色,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的新變化。

眼鏡人手一副、顏料(紅、黃、藍)勺子、透明杯子、紅、黃、藍標記、課件。

一、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引起幼兒的興趣。

2、説一説,戴上眼鏡看東西有什麼新的發現,引導幼兒戴上有色眼鏡看同色的東西顏色不變,看不同色的東西顏色會改變。

3、玩一玩,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兩幅不同色的眼鏡合在一起,試一試,有什麼發現,我們一起尋找答案。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當一回魔術師,請魔術助手介紹魔術台上魔術材料:(紅、黃、藍顏料、魔術勺子、魔術杯)請來了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顏料來忙,這三種顏色寶寶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原色,集體説一遍,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這三種顏色寶寶非常的調皮,他們兩種顏色寶寶在一起會變成一種新的顏色,你們信不信,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我把和黃色放在魔術杯子裏,輕輕搖晃瓶子,變變變,請幼兒觀察,變成什麼顏色了?讓幼兒猜一猜。(橙色)

2、讓幼兒説一説還可以哪兩個好朋友在一起,(黃色和藍色、和藍色)這兩個魔術留給小魔術師們來變了。

1、師:"你們想成為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為每組準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每人取兩種不同的顏料,放在杯子中輕輕搖晃,看看有什麼變化。和身邊的朋友説説自己的發現,相互間比較一下各自變出的新顏色。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

(2)在玩的過程中要學會讓一讓、等一等,慢一點沒關係。

(3)在玩的過程中跟你的好朋友説一説你的發現,比較變出來的新顏色。

幼兒向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剛才把兩種不一樣的顏色放在了一起,那誰來告訴家你發現了什麼?

1、幼兒再次玩色,並在杯子外面貼上與顏料水相同顏色的標籤。

那你們變出的顏色水到底由哪兩種顏色變出來的呢?怎麼才能讓家一眼看出來,等會兒請小朋友在加顏色的時候在杯子上貼上同顏色的標記,你用了哪兩種顏色就在杯子上貼上那兩種顏色的標記。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紅、黃、藍三種顏色水混合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幼兒探索操作,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變成了黑色。

1、小結:放視頻:小朋友真聰明,學會了魔術師的本領,老師把剛才你們在操作時的發現變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色彩謠》

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國慶節馬上到了,我們把變出來的顏色去打扮我們的教室。好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