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數中班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3W

通過我們寫的教案是可以知道我們個人的教學能力的,提前寫好教案才能上好課、上精彩的課,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有趣的數中班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閲。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7篇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在認識圖形的基礎上,使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出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供幼兒操作的圖形、小筐若干;小熊頭飾、小動物的家;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環節,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石頭”的不同。

2、引導幼兒撿起自己喜歡的石頭,並與同伴進行交流。

二、創設情境,引發幼兒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觀察小路,説説小路上的坑是什麼樣子的,啟發幼兒想辦法把坑填好。

3、幼兒思考並嘗試操作,教師根據情況適時引導。

4、引導幼兒發現,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變出一個新的圖形來。從而理解圖形之間存在的轉換關係。

三、伴隨着音樂,幼兒和教師一同歡快地走出活動室。活動自然結束。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篇2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能正確地認識圓形、叁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設計了《有趣的圖形》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叁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叁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悦的遊戲情節,運用多種感觀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難點:圓形和方形的認識和區分。

活動準備

1、叁種幾何圖形若干。

2、魔法衣、魔法棒。

3、課件《圖形變變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開火車》舞蹈進場。

(孩子入座)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到了,前幾天魔術王國的國王給了我一個寶貝,看我身上穿的這件就是魔法衣。魔法衣有個神奇的口袋裏面有很多神奇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麼?

(1)、教師念兒歌:“魔法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摸出正方形,問:“這是什麼?(正方形的卡片)小朋友們真棒!“正方形有四條邊它們一樣長”問:"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我們見過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幼兒説出)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們一起來看看羅老師找出的圖片。

(2)、再念魔法:“羅老師要變魔法啦!來看看羅老師變出了什麼,魔法變變變,變出了長方形”(正方形對摺)長方形的兩條邊都是一樣長(摸一摸)一邊長,一邊“短”,那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見過什麼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幼兒説出)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羅老師找出的圖片。

(3)再念魔法:“羅老師又要變魔法啦!來看看羅老師這次又變出了什麼,魔法變變變,變出了叁角形”(正方形對摺)叁條邊,叁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見過什麼東西是叁角形的?(啟發幼兒説出)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羅老師找出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真棒,認識了這麼多圖形寶寶,魔術王國裏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我們來看看它變出什麼了?魔法變變變(邊説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機器人”。現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個機器人它由哪些圖形寶寶組成的?(表揚)。

“魔法魔法變變變,哇,魔法棒真厲害一下子變出叁幅圖,”教師用魔法棒“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現在我想請小朋友來找一找。

二、遊戲:小動物找家師:“魔法棒的本領可真大,它還會邊出小動物呢!小朋友們,你們看都是誰啊?”魔法變!變!變!(“變”出叁種小動物)師:“咦!這叁個小動物好像不高興,我們來問問他們怎麼了。”

“小狗、小豬、小兔子,你們怎麼啦?”

(小動物説話:)“我們找不到家了!”

“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動物找家吧!你們願不願意啊?”

幼:願意。

師:“你們看,這些都是小動物的房子,現在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找家。”(把叁種幾何圖形的卡片發給幼兒)師:“小動物説它們的房子都是有形狀的,我們來聽一聽,小豬説:我們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們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正方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好,都幫小豬找到家了。小狗説:它們的房子是叁角形的,小朋友們看到叁角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叁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狗也找到家了,小兔子説:它們的房子是圓形的,小朋友們看看圓形的‘房子’在哪裏?”讓幼兒把圓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也幫小兔子找到家了”。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幫小動物們找到家了,小狗、小兔子、小豬可高興了。”(把叁種小動物分別“送到”相應的“房子”裏)(叁)、結束部分:讓幼兒鞏固對叁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魔術王國認識了好多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説説它們是誰啊?”(依次出示叁種幾何圖形的卡片,讓幼兒説出圖形的名稱)。

師:“魔術王國裏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好不好?我們也唱着歌回家吧!”開着火車回家去

教學反思:

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於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以“郊遊”的遊戲情節為主,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這樣效果會更好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後再加以室內教學,使幼兒的認識從實物——圖形過度,符合認知規律。結束延伸環節比較匆忙。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感知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區別

2、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運用不同的演奏方法體驗石頭打擊樂器的聲音

3、集體用自制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培養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活動準備:

節奏圖譜大、小石頭若干塑料瓶若干啤酒桶波爾卡音樂小棒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寶貝們,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東西,看一下這是什麼呀?咱們能讓他發出聲音嗎?試一下(幼兒自由操作)。那老師有一個要求,能不能有節奏的敲擊呀?試一下,我來看一下誰敲的是最有節奏的。

二、出示第一張節奏卡片。

那你們看一看,能不能敲出這樣的節奏呢?試一下。而且還有半個石頭的,怎麼敲呢?試一下,我來看一下。那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做好準備,把小棒棒舉起來。(教師用手指敲擊圖譜,幼兒根據教師節奏敲擊石頭,幼兒自己嘗試。)看誰的小棒棒最聽話。有沒有信心跟着音樂一起來呀?(放音樂,幼兒根據音樂和教師指示按節奏敲擊,並提示幼兒收起來的時候小棒棒要是最聽話的,要輕輕的把它放下來。)還想不想和石頭一起玩呀?

三、展示小石頭,提出問題,並出示第二張節奏卡片。

看一下這些石頭和剛才的石頭有什麼不一樣?有誰能告訴我?那剛才大石頭能發出好聽的聲音,我們來試一下小石頭怎麼才能發出好聽的聲音,好不好?那小朋友能有節奏的敲擊嗎?試一下。咦,老師這裏也有一張節奏卡片,跟剛才的有什麼不一樣呀?應該怎麼敲呢?(幼兒自由嘗試)讓我仔細聽聽,你們真棒!看誰的小石頭最聽話,那有沒有信心跟着音樂來一次?做好準備。跟音樂和教師節奏卡按節奏打擊,呀,小石頭真聽話,我們輕輕的把它放下吧。

四、展示碎石頭,提出問題,並出示第三張節奏卡片。

看一下這是什麼啊?那怎麼才能讓碎石頭髮出好聽的聲音呀?除了碰撞的辦法還有什麼辦法?今天呢,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東西,看一下這是什麼呀?那怎麼用瓶子呢?分發瓶子,提示幼兒撞碎石頭時不能把它撒在外面(10秒鐘時間)那怎麼才能發出好聽的聲音呢?那我看一下誰的能發出有節奏的聲音,試一下。哇哦,我這還有一張節奏卡片,怎麼辦呢?試一下。前面的怎麼敲擊?(1、2、)準備好了嗎?幼兒根據節奏卡來有節奏搖晃,那我們跟音樂一起做遊戲好嗎?小瓶子做好準備,跟着音樂和節奏卡一起。我來看一下誰的小瓶子是最安靜的。

五、音樂小遊戲。

今天呀,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石頭,我們一起來給他們起個名字吧。那現在,我們每個小朋友就是一塊石頭。仔細聽音樂,聽聽什麼時候大石頭出來?什麼時候中石頭出來?什麼時候小石頭出來?

石頭小樂隊。把幼兒分為三組(大、中、小石頭組)並給每組節奏卡片,提示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注意安全,並管住自己的小樂器,讓我來看一下哪一組的小樂器最聽話。我來先聽一下大石頭的聲音,準備(出示節奏卡)再聽中石頭聲音,小石頭的聲音。那老師當小指揮好不好?看老師手勢,老師指到哪邊哪邊的小朋友就開始敲擊,那小朋友要仔細聽音樂,做好準備。

活動延伸:

幼兒在日常生生活中發現其他可以發出聲音的物品,並和其他幼兒一起分享。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石頭種類的多樣性,知道他們各有特性。

2、通過作畫活動增強對石頭的濃厚興趣。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石頭若干、石頭圖片、電視機、視頻議、有圖案的石頭。

活動過程:

(一)參觀石頭展覽會。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個展覽會,展覽會上有各種各樣的石頭,請你看一看、摸一摸,與好朋友説一説。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二)石頭的種類,知道石頭的用處。

1、石頭的特性。(幼兒説一説)

2、石頭的用處。

師:除了我們剛才看到的石頭,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石頭,請你看一看,他們有什麼用?(出示圖片)

(假山、盆景、石路、凳子等)

3、用鵝卵石鋪小路。

4、教師小結。

(三)用石頭作畫。

1、師:石頭的用處可真大,石頭不光有這些用處,我們還可以在上面畫圖畫呢。

2、出示石頭圖。讓幼兒欣賞。

(四)幼兒作畫。

(五)活動結束小結。

師:小朋友帶上我們的石頭畫,我們去開一個石頭畫展,好嗎?

活動延伸:

讓幼兒瞭解石頭還有許多種,如:水晶石、雨花石、巖石、寶石、鑽石等。

活動反思: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於孩子的一次偶然發現,可以説該活動是生成於孩子的興趣。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篇5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園活動區有面大鏡子,最近幼兒總喜歡去照鏡子,有的幼兒還説起自己家裏的鏡子,為此,我組織幼兒把家裏的鏡子帶到幼兒園,設計了“有趣的鏡子”,瞭解鏡子的特徵及用途,激發幼兒探索事物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認識鏡子,知道鏡子的特徵以及一般用途。

2、能通過實驗發現製作鏡子的原理,知道鏡子的製作材料。

3、喜愛科學探索活動,能大膽的説己的發現。

三、活動準備

1、自己帶來的小鏡子人手一塊,光滑圓角玻璃人手一塊。

2、各色紙張、塑料片、油泥,每組一個小筐。

四、活動過程

1、請孩子們自由的玩鏡子,引導他們發現鏡子的特徵。

①出示鏡子,引出話題

——小朋友們,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呢?(鏡子)

——對,小朋友們已經都認識它了,那接下來老師就要請你們和鏡子來玩一玩遊戲,玩過以後要請你們回答老師兩個問題,你帶來的鏡子是怎麼樣的?你是怎麼和它玩的?

②小朋友自由玩鏡子:請小朋友玩的時候要小心,不要碰碎鏡子。

③交流討論鏡子的外形、特徵

——現在請小朋友們停下來,把你們的鏡子放在桌上。老師要請你們來回答剛剛我提出的問題了,你帶來的鏡子是什麼樣子的.?你是怎麼和它玩的?

預設:

(1) 我的鏡子是米老鼠的,鏡子的面很光滑,我玩了照鏡子的遊戲。(鏡子的外面造型不同,鏡面光滑,能照見東西和人)

(2) 我的鏡子是紅色的,鏡子的面上是冷的,我用鏡子和太陽公公玩了遊戲。(鏡面涼,鏡子能反光)

(3) 我的鏡子沒有外殼,後面是黑黑的。(鏡子後面有一層東西)

(4) 我的鏡子是方的,摔碎了鏡子(如沒有小朋友摔碎鏡子,則提問——誰知道老師剛剛為什麼要請你們在玩鏡子的時候要小心呢?(會碎掉、壞掉)對,因為鏡子輕輕一摔、一碰就會碎掉,很易碎)

:鏡子的外面造型不同,也有但是裏面的鏡子都是一樣的,它的面上很光滑很冷,它能照見東西和人,它很易碎,會反光,後面有一層黑黑東西。

2、請孩子們自由探索,瞭解製作鏡子的材料和原理

①引起幼兒興趣,提出探索目的和要求

——我們剛剛和鏡子玩了遊戲,知道了鏡子很多很多和別的東西不一樣的地方,現在老師要來考考大家了,鏡子是用什麼做的呢?(玻璃)

——我們的小框裏就有玻璃,小朋友們把它拿出來,試一試,能不能照出你們的小臉呢?

——那玻璃還不能把我們的人照出來,怎麼回事呢?(後面還有一層東西)

——那那層黑黑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我想請小朋友來試着把它找出來。

②請孩子們自由探索:注意提醒幼兒小心操作,以防被玻璃劃破手,摔碎的玻璃不要用手去撿。

③交流與討論

——你們找出來了嗎?

預設:沒有找出來,不過我覺得用油泥放在玻璃的後面能照出來一點點。

我找出來了,黑顏色的紙放在後面看的很清楚。

:我們小朋友都仔細的找過了,不過都不能像真的鏡子那樣清楚,那真的鏡子到底是用什麼做的呢?是用銀做的,後面還刷了一層油漆,因為銀時間長了,也會慢慢的壞掉,刷了油漆就能保護好銀,讓鏡子能用更長的時間,現在銀的價錢貴了,人們又想出了一種新的東西來代替銀,他的名字叫做鋁。

3、瞭解鏡子的作用

——我們剛剛知道了這麼多關於鏡子的知識,現在老師還要老考考你們,你們都在那些地方見過鏡子呢?它們有什麼用?

預設:家裏,能照鏡子;商店裏,試衣服;汽車上,反光鏡等。

:鏡子的作用很多,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清潔、我們的外表,可以聚光,可以做裝飾品,可以讓交通更便利等

4、和陽光玩遊戲(放入暫短遊戲)

遊戲規則:請小朋友們站在有陽光的地方,老師在照不到陽光的地方,請孩子們利用手中的鏡子,第一時間將太陽光反射到老師的身上,最快的人為勝。大多數人照到後,換一個地方,循環進行。熟練後可請小朋友代替或用場地上的任何實物代替,以增加趣味。

——請小朋友們拿起手中的鏡子,要將太陽光照到老師站的這裏,比一比誰的動作最快,最會讓鏡子聽你的命令,自由結束“有趣的鏡子”教學活動。

五、活動結束

1、

2、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蒐集各種石頭及輔助材料製作石頭打擊樂器,使幼兒體驗自制打擊樂器的快樂。

2、通過操作,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石頭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樂興趣。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不同大小的石頭。

2、各種紙盒、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棒子等。

3、與音樂匹配的節奏卡一張。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運用石頭與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製作。

活動難點:運用不同方法體驗不同的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演奏的聲音。

活動流程:

導入活動——製作活動——介紹活動—“—演奏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介紹各種幼兒蒐集的石頭及輔助材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我們小朋友蒐集了好多石頭和廢舊物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製作石頭打擊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1、引導幼兒嘗試用石頭及輔助材料進行石頭打擊樂器的製作。

2、製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幼兒幫助。

石頭打擊樂器製作、演奏參考:

①兩塊石頭互相敲打

②將一些石頭放入紙盒中搖晃

③將一些石頭放入塑料瓶中搖晃

④將一些石頭放入易拉罐中搖晃

⑤將一塊石頭或兩塊石頭(同時或交替)在紙盒(塑料瓶、易拉罐)上敲打等。

3、指導做好的幼兒用自制樂器練習演奏方法。

三、討論活動:

a、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做的石頭打擊樂器以及製作方法。

b、請幼兒演奏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其它幼兒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四、石頭打擊樂演奏。(音樂自選,以節奏鮮明為宜)

a、幼兒合奏進行表演。

b、互相交換石頭打擊樂器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因為歡快的音樂對於幼兒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兒很是喜歡,而且本次活動又要讓幼兒進行打擊樂器演奏,各種各樣的打擊樂器讓從來沒見過的幼兒們目不暇接,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一展身手。

有趣的數中班教案篇7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而幼兒園數學是一門邏輯性、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密切聯繫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經驗來設計數學活動,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容易接受。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展區。由此產生了中班數學——《有趣的數字》。這一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於教師不僅要幫助幼兒複習鞏固1—8這8個數字的認識,而且要引導幼兒能夠按照物體的大小排序排列並正確感知和判斷8以內的數量。幼兒的思維有着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而數卻是抽象的概念,由於受幼兒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單一的圖片加上老師的講解等,往往不易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理解和掌握會比較困難,因此我們通過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制作了白板課件,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官,使幼兒在輕鬆的狀態下積極的學習。

活動目標:

1、鞏固對8以內數字的認識,感知8以內的數量關係。

2、感知數字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

3、積極、愉快參與尋找、辨認數字與感知數量遊戲。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點擊畫面,談話導入。

師:今天有個叫亮亮的小朋友邀請我們去參觀他的新家,想去嗎?(想去)不過進去後可要用你們的眼睛仔細觀察哦,在他的新家裏藏着很多的數字朋友,看看你能找到它嗎?"

二、通過展示課件"亮亮的新家",集體複習認識8以內的數字。

1、課件出示:亮亮的新家(1—8的數字隱藏在房間中)

2、觀察、發現、尋找數字。

操作提示:幼兒説出一數字,教師點擊相應的數字圖標,使數字由原來的顏色變成黑色。

3、課件出示:亮亮的新家(黑暗的家)師:"哎呀,停電了,快快找找數字都跑到哪裏去了?"(操作提示:教師用聚光燈功能,尋找數字)找到5個數字後,請幼兒從身邊操作盒中找出相應的數字貼在操作板的前5格上。

師:剛才看到這個房間裏都有哪些數字呢?請你把它們找出來貼在你的操作紙上。

4、課件出示:亮亮的新家。(房間內有數字3、4、5、6、8)教師進行驗證。

5、引導幼兒觀察、操作,補貼少的的數字(1、2、7)師:"咦,怎麼這裏只有5個數字呀?還少了哪些數字?"幼兒自己操作,在操作紙的後3格貼上相應的數字。(操作提示:幼兒介紹,教師根據幼兒介紹用白板筆從我的資源裏拖出已經放置好的數字1、2、7)

三、幼兒操作:為數字排隊,課件驗證。

1、教師語言提示,佈置任務。

師:"看看這些數字的排隊方法你喜歡嗎?那應該怎樣排才對呢?"

2、幼兒在操作紙上重新排隊,教師巡迴觀察。

3、幼兒介紹操作結果。(操作提示:教師根據幼兒的操作,用白板筆拖動數字至相應的方框中,若幼兒説得不對,則數字在拖到方框時自動彈回原位)

4、課件展示:點數匹配。

師:現在我們給這幾個數字送上巧克力,它們可以拿到幾個呢?

操作提示:幼兒介紹,教師點擊黃色豎條,在黃色豎條內會出示相應的咖啡色圓點,並通過白板筆拖動每個咖啡色圓點,達到點數確認數量的目的。

5、通過課件的觀察,引導幼兒發現數字的排列順序(從小到大)師:看看這一排巧克力,你發現了什麼?操作提示:教師從我的資源裏拖出已經放置好的大小標記。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的這些數字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師:那麼除了從小到大的排序,還可以怎樣排呢?(操作提示:幼兒介紹,教師從我的資源中拖出排列好的數字從大到小)

四、在分組的競賽遊戲中,幫助幼兒鞏固對數量和排序的理解。

遊戲:找朋友。

教師出示展板,介紹遊戲規則。

1、複習對數物匹配的理解。

操作提示:尋找少了的數字,並且匹配相應的物品。

2、鞏固對數字排列的認識。

操作提示:已經排列好的數字,找一找少了的數字。

3、教師進行一一驗證,發獎。使每個幼兒感受數字遊戲帶來的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百科:數字:人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是手指和腳趾,但它們只能表示20以內的數字。當數目很多時,大多數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來記數。漸漸地人們不滿足粒為單位的記數,又發明了打繩結、刻畫記數的方法,在獸皮、獸骨、樹木、石頭上刻畫記數。中國古代是用木、竹或骨頭製成的小棍來記數,稱為算籌。這些記數方法和記數符號慢慢轉變成了最早的數字符號(數碼)。如今,世界各國都使用阿拉伯數字為標準數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