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魚教案優質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88K

通過提前準備詳細的教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學時間,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制定完善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認識魚教案優質5篇,供大家參考。

認識魚教案優質5篇

認識魚教案篇1

活動設計背景:

1、為了豐富幼兒的知識,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安排這次活動。

2、活動中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五官及五官的作用。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目標:

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五官,及五官的作用。

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五官的作用

活動準備:

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的卡片,頭飾

活動過程:

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説説圖上畫的是什麼內容。

出示卡片:小雞的眼睛在哪裏?小鴨子的眼睛在哪裏?小妹妹的眼睛在哪裏?

根據故事得知眼睛的作用是什麼?

出示卡片:眉毛。老師根據自己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表述眉毛的作用。

讓小朋友互相找眉毛,並且做和眉毛有關的表情。

根據圖片認識鼻子、嘴巴、耳朵。並採用掛圖的形式認識鼻子嘴巴耳朵的作用。

做遊戲:看誰反應快!兩個小朋友互相對面坐着。一個喊五官的名稱,一個在最短的時間去摸,看誰反應快!

做遊戲:帶上頭飾,尋找各自的作用。

認識魚教案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二)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限整釐米數)

(三)培養學生觀察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1釐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難點: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教具和學具

教具:學生用的刻度尺一把,5釐米長的紙條,投影片若干張、

學具:學生用的刻度尺一把,圖釘,一條繩子,沒削過的新鉛筆一支,裝墨水瓶的空盒一個,三張紙條(分別長3釐米、4釐米、6釐米),2分硬幣一個。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提問:誰能説一説你的課桌面有多長?

同學們可能不知所措,無從回答,教師提示,可以用你有的東西比一比,學生可能用鉛筆、小棒、手指,也有的同學用尺子去比,交流比的結果時,有的同學可能説3支鉛筆那麼長,8根小棒那麼長。

那麼長,有的同學用尺子量,也不知怎樣説明其長度。

敍述:有的同學説課桌有3支鉛筆那麼長,8根小棒那麼長。

那麼長,你們説得都對,但為什麼數都不一樣啊?(使學生體會到由於測量工具不一樣)這樣説起來就很不方便。因此,我們需要有統一的測量工具,有誰知道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麼?(尺子)剛才有同學用尺子來量課桌的長,但不知道用什麼單位表示它有多長。今天我們就學習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釐米”做單位。(板書課題:認識釐米、用釐米量)

(二)學習新課

1、認識長度單位“釐米”

敍述:請同學們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是1釐米,請同學們用尺子和圖釘的長比一比,圖釘的長大約是1釐米。

教師將1釐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請學生用尺子比一比自己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看看你的尺子,説一説:

從哪兒到哪兒是2釐米長?到哪兒是3釐米長?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釐米?

2、學習用釐米量

量一量下面紙條的長度。

敍述:量紙條時,把尺子“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着幾,紙條就長几釐米、正好對着“5”,説明紙條長5釐米。

學生動手操作

1、請同學們將你事先準備好的三張紙條拿出來,量一量,它們分別長多少釐米?每量完一條,把量得的結果寫在上面。

2、看一看這支鉛筆長________釐米。

從圖中看出鉛筆長8釐米,如果讓我們去量削尖的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樣量出它的長度呢?(取整釐米數)

由學生拿出自己削尖的鉛筆,實際量一量,從而得出可以藉助三角板來量。

3、量一量

??

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因為每個同學手掌寬度和一長度不盡相同,只取整釐米即可。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1)每人拿出一根繩子,量出3釐米,5釐米,10釐米,給相鄰的同學看,把每次量出的繩子互相比一下,如3釐米的繩子一樣長。

(2)量一量

①量一根沒削過的鉛筆,長( )釐米。

②量數學課本,長( )釐米,寬( )釐米。

③量裝墨水瓶的空盒,它的高是( )釐米。

2、發展性練習

量一量下面兩個圖形每邊的長度。

3、思考性練習

如果有些東西的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樣量出它的長度呢?如量花生的長度,2分幣的最寬的地方長多少?由學生量一量2分幣,可以互相商量想辦法,全班交流。最後得出可以用兩塊三角板輔助(如圖8)、或將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來量。

課堂教學設計説明

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長度單位“釐米”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為了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實際,課堂教學首先設計了讓學生測量課桌的長,由於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得出的數量就不同。非常不方便,實際需要用統一單位的尺子來量物體的長度。

建立“1釐米”的長度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課堂設計中,通過從尺子上找一找1釐米是從哪兒到哪兒,教師在尺子上畫出1釐米的長度,圖釘的長,手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並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釐米的長度,目的都是為了建立1釐米的空間觀念、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了解2釐米、3釐米等具體長度。

在指導學生量物體的長度時,除了老師示範外,充分讓每個學生操作,由易到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板書設計(略)

認識魚教案篇3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這兩種商品的價格你能讀出來嗎?

真了不起,這些比一百大的數你們都認識了,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比100大的數。

二、數方塊認單位

(一)、多媒體演示

師:大的數都是由一些小的數組成的,咱們看看電腦演示。

1、課件出示小正方體,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怎麼數?

生:一個一個地數。(齊數,師板書:個)

2、課件演示一個一個地數,並得出10個一是十。(板書:十)

3、課件演示十個十個地數,並得出10個十是一百,(板書:百)

[設計意圖:例1要求看方塊思考3個一百是多少,並在計數器上撥出來,這就要讓學生了解方塊表示的技術單位,知道計數器表示數的基本方法。因此,開始引導學生數數、撥數,可以為認識新的內容作好鋪墊。]

4、課件出示3板小正方體,一共多少個?

生:一百一百地數,3個一百是三百。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300嗎?

生撥,交流:在百位上撥3顆珠子,表示3個百,3個百是三百。

師:加兩條,現在是多少?

生:三百二十。

師:你能在計數器上撥出320嗎?

生撥,交流:在百位上撥3顆珠子,表示3個百,3個百是三百,在十位撥2個珠子,表示2個十。

師:加4個,現在是多少?

生:三百二十四。

(二)、認識“千”

邊撥邊數

1)師從350開始,在十位上依次一個一個的加珠,學生跟着數數。

一十一十地數,從三百五十數到四百六十。然後全班交流,重點説一説三百九十後面的數是多少?

2)師從989開始,在個位上依次一個一個的加珠,學生跟着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八十九數到九百九十九。然後全班交流,重點説一説九百八十九後面的數是多少?

(2)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

(3)小組活動:一個一個地數,從988數到1000.

(4)提問:我們已經知道個位上的一顆珠表示1個一,十位上的一顆珠表示1個十,百位上的一顆珠表示1個百,那麼千位上的一顆珠表示多少呢?(讓學生掌握擴展後的數位順序,進一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的位值原則,從而推想出千位上的一顆珠表示一個千) 師:“千”是我們今天學到的一個新的計數單位,個、十、百、千都是計數單位呢。 師:小朋友學得這麼認真,數數數得這麼流利,老師帶小朋友一起闖關吧!

[設計意圖:上面認識千以內的數的組成,主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讓學生親歷數數過程,這不僅體現了數數來自數,而且能使學生獲得直接的體驗和經驗,形成數的相應認識;二是藉助方塊、計數器突出直觀,以便於學生感知、感受數的組成,有助於學生了解千以內數的具體含義。這兩個方面是加強數的含義教學,促進數感形成所必需的方法和手段。注重學生直接撥珠數數,可以使學生在瞭解千以內數的數數過程、體會千以內數的順序的同時,同樣通過直觀獲得直接體驗,進一步認識數的組成。]

認識魚教案篇4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p28~30。

教材簡析:

千以內數認識的教學,在藉助直觀模型數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1000的含義,認識計數單位“千”,溝通個級四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係,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千以內數的認識教材編排了3個例題。

例1三幅圖涵蓋學生今後要認識的個級裏面所有的計數單位,教材藉助直觀模型讓學生初步感知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在數較大數的過程中體會以百為單位去數比較簡便,培養學生的數感。

例2藉助計數器學習千以內數的組成和讀寫,體現了知識抽象、概括的過程,藉助這個直觀模型有助於學生理解位值制,發展學生的數感。

例3是教學千以內數比較大小,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位值制,發展學生的數感。

“千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認數範圍的又一次拓展,既承接了一年級時百以內數的認識,又為接下來萬以內數及大數的認識打下基礎。教材從體育館召開運動會的情境圖引入,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同時讓學生通過猜猜體育館大約能裝多少人,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為引出萬以內的數做準備。例1通過一個一個計數、十個十個計數小正方體,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活動的過程中感受,進而引出計數較大的數,可以一百一百地數,拓展到還可以一千一千地數。藉助模型建立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的概念,從而認識計數單位“千”,進而發現十進制關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具體的數數的過程,認識並能説出千以內數的組成;知道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認識計數單位“百、千”進一步體會兩個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係;能按順序數千以內的數,感受千以內數的順序。

2、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經歷觀察、猜想、操作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和解決問題。

3、進一步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與自信心,並能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

教學重難點:正確數千以內的數,瞭解數的組成。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

設計理念:

二年級的學生對數的組成的認識還停留在模仿階段,他們在一年級學習了10以內數的認識、11 — 20 各數的認識和100 以內數的認識,二年級上學期沒有涉及數的認識,學生缺乏計數大數的經驗,對於同一個數,用不同的單位計數有困難。但計數單位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是抽象的、不容易接受的,學生在前面對計數單位的理解已經到達了產生按羣計數的需要。而本節課要完成學生將以前學習過的計數單位進行聯繫和梳理,以及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由此如何將抽象的計數單位具體化,是本節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據此,本節課我主要採用活動教學法。

認識魚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學生對於角的認識往往只是藉助於實物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對角缺乏系統的認識,所以本課時的重點是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難點是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數學王國圖形家族成員中的幾個成員,大家還認識它們嗎?黑板上畫的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學生回答)今天我們來認識圖形家族中的另一個新成員:角,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今天我們就要學習“角的初步認識”。

2、老師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聯繫實際,引導探究

1、師:同學們對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讓學生看圖,這幾個圖形裏都有角,同學們睜大你的眼睛看,這就是角。

放有關學校的情景圖的幻燈片讓學生找角。學生一一做答。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麼多角。

3、師:那麼,我們現在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學們找找看,(請學生來指一指。)學生回答:課桌的角、課本的角、門和窗的角等等。

4、師:同學們找了那麼多角,那麼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放ppt)邊放邊説,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再放一遍,老師説頂點,邊,邊。然後板書:頂點、邊、邊。

5、師:我們都知道什麼是角,也知道角的各個部分,那麼角是怎麼畫出來的呢?同學們看大屏幕(放ppt),同學們看懂了嗎?畫角時,要先定頂點再畫兩條邊。老師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細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組成?(生答)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我們在表示角的時候,不能就這麼點一下。看老師是怎麼表示角的。(教師動作演示:一個頂點,兩條邊,再用手畫)拿起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來指一指。現在,誰用這種方法來指一指這把尺上的角?(還有其他的角嗎?)

7、師:想一想看,角可以怎麼畫?要注意什麼?(學生回答)先畫一個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成了一個角。請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個,試試。把你畫的角的頂點與邊指給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饋時指出頂點和邊即可。)

8、比較角的大小,放兩個同樣大小的角,但是邊不一樣長,提問學生,哪個角大,同學可能要説,邊長的那個角大(放幻燈片),老師問學生是不是邊越長角就越大哪?同學們看到了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與它開口的大小有關。

9、師:再畫一個和剛才大小不一樣的角。請你為自己畫的角打分。

10、折角:讓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紙折幾個角,同桌比較一下大小。再用一張圓形紙折,看學生能否折出角,老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拓展,課外延伸

1、師:剛才畫了一個角,老師在這裏再添一條線,現在這裏有幾個角了?(學生指,教師畫弧。)

2、師:我這裏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圖形,如果剪去一個角,請你猜猜還剩幾個角?

3、師:你能告訴同伴們,今天你有哪些收穫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