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18W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教案的準備,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決策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8篇,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8篇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1

一、活動目標:

1.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在實踐中嘗試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問題,積累合作經驗。

2.能積極、大方地參與遊戲,生動形象地表現角色。

3.體驗共同表演,合作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故事中各種動物的頭飾,簡單的池塘環境佈置;熟悉故事,對蝌蚪的生長活動很感興趣,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三、活動過程

1. 引起回憶,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排練一個節目,節目的名字叫什麼?裏面有哪些小動物?

2.回憶上次遊戲出現的問題,師幼共同商討解決。

(1)昨天排練節目的時候,我們發現,當音樂開始的時候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鵝媽媽們都能馬上上來,可後面跟着的寶寶們沒有馬上出來,是什麼原因呢?(不聽音樂、注意力不集中)(2)今天排練的時候,寶寶們的動作一定要跟着媽媽。

3.幼兒選擇角色,進行表演。

(1)我們小朋友都選好了自己的角色,但在表演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呢?

(2)今天我們表演的時候老師還有一個要求,表演結束後我們要選出6個最佳表演獎,每種小動物中選出一個表演得最好的小演員。

(3)什麼樣的表演可以評為最佳表演獎?

4.幼兒體驗遊戲。

師:小演員們都準備好了嗎?演出就要開始了。請欣賞表演遊戲《小蝌蚪找媽媽》

幼兒進行表演。

5.評價和小結。

師:你們覺得今天的表演中,誰可以獲得"最佳表演獎"?為什麼?(從聲音、動作、表情等進行評價)(2)剛才的遊戲中遇到了什麼困難?該怎麼辦?

四、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活動課堂很有趣。它主要是對話,是培養兒童語言發展的良好材料。重新思考由我自己設計的該活動類,儘管有成功的一面,但仍然存在許多缺點。

我認為此類課程的設計自然,流暢,生動。教學內容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風格。生動的視覺教具是孩子們的興趣所在。首先,向老師詢問孩子們,當他們回家而不見母親時,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讓孩子們知道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關係,然後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不僅集中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使孩子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操作活動有濃厚的興趣。通過自己的表情,孩子們對小燕的各種動態有一定的瞭解。老師首先讓孩子們瞭解小燕的特點,然後讓孩子們討論小樽游泳的逆轉,如何改變小樽游泳的方向,突出本活動課的重點。巧妙地將語言發展,數字感知和探索結合起來。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並發現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

2、能按一一間隔的順序交替排列製作項鍊的材料。

3、體驗親子互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親子製作材料——彩色花朵、吸管、繩子根據幼兒人數人手一份。

活動相關音樂《我的好媽媽》、《愛我你就親親我》

活動過程:

1、談話:“三八婦女節” (導入活動)

過渡: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三八婦女節)每年的3月8日是婦女節,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天,小朋友把自己的媽媽請到我們幼兒園裏過媽媽的節日了,開心嗎?

(1)請幼兒共同祝福媽媽們節日快樂!向媽媽們鞠躬。

(2)表演活動

過渡:媽媽每天都這麼辛苦,我們愛不愛媽媽?媽媽好不好?那現在我們就一起唱《我的好媽媽》送給媽媽,祝媽媽節日快樂!好嗎? 幼兒歌表演“我的好媽媽”,表達對媽媽的節日祝賀。

2、親子手工小製作“送給媽媽的項鍊”。(基本部分)

過渡:媽媽平時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真辛苦,在媽媽的節日裏我們送什麼禮物給媽媽呢?(幼兒討論)

(1)出示項鍊範樣,引導幼兒觀察。(重點部分)

提問:這是我給媽媽準備的.禮物,你們看這是什麼?

項鍊上有什麼?有些什麼顏色的吸管和花片?

這些吸管和花片是怎樣排列的?

小結:(一起説一説)項鍊上的吸管和花片是紅色、藍色一個隔着一個排隊的。

(2)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過渡:我們先把這個本領學會了再去做項鍊,好嗎?

①出示製作材料,説説材料的名稱和顏色。

②示範製作:先拿一根繩子,穿過一根紅色的吸管,再穿過一片黃色的花片;繼續穿一根紅色的吸管…… 穿好以後將繩子兩頭打結。

③説説顏色的排列規律。(難點部分)

(3)親子製作

①提出操作要求:根據需要拿取材料,用一個拿一個。

②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製作項鍊。

3.請幼兒將項鍊戴在媽媽身上,對媽媽説一句祝福的話。

4.集體表演“愛我你就親親我” (結束部分)

總結:今後我們將用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為媽媽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媽媽做家務,給奶奶捶捶背,這些你們能夠做到嗎?老師相信,我們小(x)班的小朋友都是懂事的孩子。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貫穿着“愛”的情感線,在愛中生成、在愛中體驗、在愛中昇華。如何培養幼兒感受愛、學會愛、表達愛,引導他們知道:愛也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來進行表達,而不單單只是語言,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因此,我選擇通過藉助“給媽媽做項鍊”這一生活化情景化的方式,來告知幼兒另一種表達情感的方式。

在這次活動中,我覺得運用給媽媽做項鍊這一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充分投入,每一個幼兒都能自己動手串一串,體驗快樂;也培養了幼兒一定的情感意識,活動後,將自己做好的項鍊送給媽媽,而且在幼兒送給媽媽項鍊時説了節日祝福的話,讓媽媽們都“喜笑顏開”。

在整個活動中還注意到了美術活動和其他內容的整合,如:“1和許多”的初步的數概念,音樂活動的整合等,也注意到了操作中的細小環節,起到了提醒、教育的作用。

活動存在的不足之處:材料的準備,可以按照幼兒的能力。能力弱的,材料少些,可單單投放兩種顏色的材料,以便他們區別。能力強的,材料豐富些,除了顏色外,還可以有不同形狀的材料投放,以便他們加強認識、激發探索慾望。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3

一、設計意圖: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新年和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於"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並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遊戲,知道掛曆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三、活動準備:

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曆、枱曆和掛曆各一份、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20xx年日曆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並認讀。

2、你認為數字與房子有什麼關係?(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三)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裏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繫。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大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麼這些房子比較小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麼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查看年曆的方法。

1、認識日曆、枱曆和掛曆。

2、學習查看年曆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幼兒嘗試在日曆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附故事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裏,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原來,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裏住的日娃娃少點兒,每座有30個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裏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着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裏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裏,重複過着同樣的生活……

活動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的選材是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而進行的,在環節設計中我結合幼兒的疑問,運用故事、數字卡遊戲、情景展示日娃娃的家等形式,引導幼兒踴躍參與、積極與老師互動;教具準備充分,活動既有面向全體,也有個體展示的機會。“年”的概念很大,對孩子來説單用語言描述是不夠深刻的,所以重點了採用邊講故事邊用教具演示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很快的進入了活動中,並領悟了年、月、日之間的關係;在習得知識後並應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的理解,於是在最後一個環節我設計讓幼兒在年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和節日(五一、十一、六一)等,幼兒表現地很積極很認真,在此環節中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4

活動目標:

1、願意為媽媽製作心願卡,讓媽媽感受自己對她的愛。

2、能大膽畫出圖案,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大小肌肉的協調。

活動重難點:

重點:製作心願卡,畫出媽媽喜愛的圖形。

難點:幼兒自由發揮構思圖形。

活動準備:

物質:ppt課件,剪刀,紙,記號筆,蠟筆。

經驗:活動前瞭解媽媽的喜好。

查看課件

中班美術三八節課件《給媽媽的心願卡》ppt課件

下載地址

xx

活動過程:

出示ppt,引起興趣→講述媽媽的愛好→動手製作賀卡→幼兒交流,評比賀卡→回家送給媽媽。

出示ppt課件,引起興趣。

三八婦女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一起給媽媽製作一張愛心卡。

①幼兒仔細觀察卡片,説出圖片上畫了什麼東西。

②教師講述為什麼畫了那麼多的東西,引發都是媽媽喜歡的東西。

③啟發幼兒有製作賀卡的慾望。

2、講述媽媽的愛好。

①幼兒舉手發言媽媽的愛好,並在黑板上畫下來。

②同伴之間相互討論,互相説出自己媽媽的愛好。

3、動手製作賀卡。

①幼兒構思卡片的形狀,想一下自己想畫的圖形。

②構圖好後塗上顏色,並展示作品。

4、評比賀卡。

①把做好的賀卡教給老師,貼在黑板上進行評比。

②評出最漂亮獎、創造獎以及鼓勵獎,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

5、回家送給媽媽。

①讓幼兒回去送給媽媽,並送上一句祝福語

來園之後説一下媽媽收到卡片的心情,使活動延伸擴展。

教案反思:

?給媽媽的心願卡》目的是通過讓幼兒瞭解媽媽的喜好,親手為媽媽製作心願卡,活動中幼兒作品完成的非常好。

1、幼兒喜歡用水彩筆拓印的方法。

2、在紙上留出的空間中作畫的形式新穎。(能夠自主的選擇老師為幼兒準備的各種圖形)

3、沿線剪下作品的過程幼兒都能完成的很好,就連平時不太會剪的幼兒也完成的很好。

但讓我感到遺憾的是孩子們對媽媽的喜好知之甚少。除了説送媽媽吃的、喝的、用錢買禮物、親親媽媽以外,想不出其他辦法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由此可見,被愛包圍的孩子們缺少對別人的愛心,怎樣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媽媽養育自己的艱辛?在方法上我們應該有所創新。

而且農村幼兒畫畫的基礎不是太好,即使想到了也很難畫出來,這對我們中二班的幼兒來説比較難。我想下次我上課時一定準備一些可以操作的小圖片讓幼兒選,這樣更能豐富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紙團印畫的方法裝飾裙子。

2、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注意畫面的佈局。

3、保持桌面和衣服的整潔,體驗親手打扮媽媽帶來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紙團若干、水粉顏料每桌3盤(紅、黃、綠),簍子若干,抹布若干、範畫2張,空畫一張。

經驗準備:幼兒有各種花裙子的視覺經驗。

【活動過程】

一、出示空白的裙子紙樣與紙團印畫的裙子,激發幼兒的製作興趣。

師:小朋友都穿上了新衣服,可是媽媽的新裙子還沒有漂亮的圖案,我們來為媽媽做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吧。

二、師幼交流討論,為媽媽製作花裙子的方法。

1、師:那我們用什麼辦法讓媽媽的新裙子變漂亮呢?(可以用蠟筆塗色)(教師出示塗色好的裙子讓幼兒欣賞)。那除了這種方法外,我們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2、出示印好的花裙子和團好的紙團,幼兒討論印畫的方法。

師:這麼多漂亮的圖案是怎麼印出來的呢?引導幼兒説出顏料印畫的方法並鼓勵幼兒能夠發現紙團印畫的辦法。

3、教師向幼兒示範、講解紙團印畫的方法。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用紙團印畫的方法為媽媽的新裙子畫上漂亮的花朵。請大家想一想可以怎樣來畫?幼兒討論交流後教師總結並用兒歌示範:“拿起小紙團,喝口紅顏料,親親裙子,變成一朵花,二朵花,三朵花。”

教師示範一種顏料的印畫方法,請個別幼兒示範印其他的顏色。在幼兒印染過程中,與幼兒一起念兒歌,並提醒幼兒蘸適量的顏料。

三、幼兒進行印畫活動,教師從旁做個別指導。

鼓勵幼兒動手用紙團印出漂亮的裙子,提醒印畫的小朋友注意顏料衞生,不要弄到身上,教師進行巡迴指導。

四、幼兒互評同伴的作品,體驗親手打扮媽媽帶來的樂趣。

師:小朋友都用紙團印出漂亮的裙子,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誰的新裙子最漂亮吧!幼兒相互欣賞作品,自由説説哪個裙子最漂亮。

五、延伸活動:

如果還想用別的方法幫媽媽印出漂亮的裙子,就請大家在區域活動時做吧。

活動反思:

當然本次活動同樣也存在許多的不盡人意之處,也是我今後努力和思考的方向:在活動可以整合更多的內容。如在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自己團紙團,因為現在已是大班下學期了,幼兒已有團紙團的經驗和能力。讓幼兒自己團紙團,而不用老師事先團好。細節部分要處理更完善。如:工具的介紹、要求的交代,觀察等。評價部分還要更詳細一點。並讓幼兒自我評價,充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地位和作用。總之,本次活動從設計到展示,我是收益非淺,尤其在活動後的反思中認識到每次活動都是一次藝術的創造,好與不好只在於你是否從中領悟了什麼,下次的活動應該怎麼做。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對大班幼兒的美術課堂教學我會把握的更好。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媽媽的辛苦、偉大。

2、由衷的表達對媽媽的感謝併力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的重、難點

重點:教育幼兒關心、愛自己的家人。

難點:主動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光碟、vcd和電視機。

活動流程

1、播放兒歌(媽媽您歇歇吧)引發幼兒興趣,聽完提問:這首兒歌的.內容是什麼?小朋友們在幹什麼?

2、平時在家裏,你會做哪些事情呢?你覺得做什麼事情好呢?(通過幼兒説一説,培養了幼兒的表達能力)。

3、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觀看並説出掛圖內容,讓幼兒看一看,説一説,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4、教幼兒學習兒歌(培養幼兒朗讀的習慣)。

引導幼兒參與討論。

師:家裏的家務活誰做得最多?家務做的很多是什麼感覺?你覺得媽媽辛苦嗎?為什麼?

媽媽每天在家裏做這麼多的家務是不是很累?

我們是不是要幫辛苦的媽媽分擔一些家務?請大家想一想怎樣幫媽媽分擔家務?讓幼兒各抒已見,怎樣才能當媽媽的好幫手。

本環節加深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幼兒認識到父母的辛苦和偉大,從小養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延伸

當媽媽的小幫手,分擔家務之後,有股小小的成就感,意識到自己長大了,雖然小小年紀,但自己的雙手也可以幹很多事情。

成果與反思

這節課讓幼兒漸進明白,理解媽媽的辛勞和付出,家長備感欣慰。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7

活動來源:

母親節來臨,孩子們暢所欲言談媽媽上班如何辛苦,忽然樂樂大聲説到:“媽媽天天在家做飯也很辛苦啊!”是啊,孩子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媽媽的辛勤勞動,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情感教育點啊!並且也有許多關於媽媽的節日,如三八婦女節、五月母親節等。因此我設計了美工活動《媽媽的圍裙》,在增強孩子們與媽媽情感交流的同時,也提高了幼兒動手裝飾繪畫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的辛勤勞動,增強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2、能大膽運用已有經驗裝飾媽媽的圍裙。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圍裙若干件。

2、人手一張圖片《媽媽的圍裙》。

3、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出示圍裙,引導幼兒觀察,討論: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誰經常穿着它?你家的圍裙什麼顏色?

2、瞭解圍裙的用途:媽媽穿圍裙做什麼?

二、操作部分:

1、角色遊戲《我穿圍裙來做飯》:幼兒自由選擇圍裙穿上,模仿媽媽炒菜、做飯、搞衞生。

2、情感交流:

媽媽做這麼多事,真辛苦!那小朋友可以幫媽媽做些什麼呢?鼓勵幼兒説出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捶背、擺碗、洗襪子等。

3、繪畫《我為媽媽畫圍裙》。

三、結束部分: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介紹自己設計的圍裙。

延伸活動:

幼兒可將自己裝飾好的圍裙帶回家送給媽媽。

活動反思:

在母親節到來之際,為培養幼兒感恩母親、關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我們設計、開展了系列活動。“感恩母親節”是活動的結束部分,是對前期活動的回顧和展示,讓小朋友們感恩母親,説出温馨的母親節祝福,送上浪漫的母親節禮物,瞧...我們的小朋友們都在認真的在為媽媽們準備自己的禮物呢!

幼兒園學媽媽教案反思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小烏鴉愛媽媽的美好情感和優美抒情的樂曲旋律。

2、按歌詞內容創編動作,並邊聽歌曲邊表演。

3、培養幼兒熱愛、尊重媽媽的情感。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

畫有“小鳥愛媽媽”幻燈片若干幅、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關於小烏鴉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二、欣賞音樂《小鳥愛媽媽》

師:小樹林是鳥兒們的家,鳥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養育小鳥,小鳥也像小朋友們一樣很愛自己的媽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説的就是小鳥愛媽媽的事。

1、幼兒完整聽樂曲,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引導幼兒嘗試語言或動作,描述聽了音樂後的.初步感受。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音樂,可以隨音樂自己編動作,注意聽完後告訴老師,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麼感受?小鳥和它的媽媽好像在幹什麼?

2、再一次欣賞樂曲。

逐段分析樂曲的結構以及所表達的美好情感,啟發幼兒説出這首樂曲由三段體組成,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語言描述,結合動作表演來分析,表達樂曲的結構性質、情感內容。

(1)欣賞第一段音樂。

師:聽了這段音樂後,你感覺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請用動作表演出來。

小結:這段音樂歡快活潑,好像看到了小鳥和鳥媽媽在小樹林裏幸福、快樂地生活着。

(2)欣賞第二段音樂。

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與第一段音樂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好像發生了什麼事,如果你是小鳥,你會怎樣照顧生病的媽媽。

小結:這段音樂平穩、低沉,講的是鳥媽媽病了,小鳥細心照料、關心媽媽。

(3)欣賞第三段音樂。

師:這段音樂聽了後有什麼感覺,我們用動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來。

小結:這段音樂優美抒情,鳥媽媽恢復了健康,帶着小鳥在樹林裏又過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嘗試用動作,鞏固對樂曲的樂段、樂句的認識,嘗試用樂器演奏。

(1)師:請大家為樂曲編幾個動作,每段音樂編一個動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鳥兒們在小樹林裏快樂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鳥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蟲子喂媽媽;第三段一小節音樂做一個鳥兒飛落動作,表示鳥媽媽恢復了健康。

三、嘗試活動,即興舞蹈《小烏愛媽媽》。

師:小鳥多愛媽媽呀,我們小朋友也像小鳥一樣愛媽媽,我們對媽媽説:媽媽您辛苦了,我們已經長大了,您歇會兒吧!請大家跟着音樂把自己會做的事表演出來。

活動反思:

感受音樂,體驗音樂“是本課教法的宗旨。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強調音樂學科與其它藝術學科的橫向聯繫與溝通,課中設計了故事導入,創編音樂故事等音樂活動,讓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教學環境中獲取知識,並且使學生在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形體藝術和語言藝術等方面都得到培養。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線。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活潑好動的生理、年齡特徵,備課時,我着重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當作主線,讓他們主動來學習。比如從上課一開始,我就走到到孩子們的中間,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來到動物園,導入小烏鴉的出現。給孩子們講烏鴉反哺的故事,引導學生隨電子琴興致勃勃學唱歌曲。在學會的基礎上,有機地引導學生進行歌表演。再讓學生頭戴烏鴉頭飾表演情景劇……環環緊扣,動靜交替,學生們一直興趣高漲,其樂融融參與其中。輕輕鬆鬆的完成教學任務。也切實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二、注重科學知識的有機滲透。

我個人一直認為,一節音樂課,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歌曲的學習,也應該重視學科整合與相關科學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知識的積累。比如:在小烏鴉歡迎同學們時,我順勢給學生們講解了相關的烏鴉種類、身體特點、生活習性、以及著名的”烏鴉反哺“等。學生們睜大眼睛,靜靜的聽着,這種講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們對歌曲的理解。歌曲學完之後,進一步深化了本節課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主題,達到從思想上讓學生重視孝順父母的德育滲透目的。

當然,我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説:節奏訓練有所忽視,課堂上不敢大膽放手給學生,教唱的形式和方法還有待改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