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學教案範文4篇 科學教案範文:探究教師的教學藝術

來源:巧巧簡歷站 2.23W

科學教案編寫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之一,科學教案範文能夠幫助教師掌握科學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科學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本文將分享有關科學教案範文,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鑑。

有關科學教案範文4篇 科學教案範文:探究教師的教學藝術

第1篇

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製作簡單的小樂器。能對自己和別人設計、製作的小樂器進行客觀的評議。

科學知識目標:能説出聲音的大小、高低與物體的振動有什麼關係。

圓口容器、氣球、塑料袋、棉布、牛皮紙、橡皮筋或膠帶、剪刀等

一、引導學生認識書中的各種樂器,並提問:你們認識這些樂器嗎?你會彈奏嗎?

告訴學生不同的樂器會產生不同的聲音並且聲音的高低大小也不同

1、用有圓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選擇不同的材料如橡膠薄膜、塑料薄膜、牛皮紙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膠帶將它繃緊在鼓身上敲擊鼓面,仔細聽聽發出的聲音。

2、提問:敲擊不同材料的鼓面發出的聲音一樣嗎?哪種材料更適合做鼓面,為什麼?

得出結論:聲音與材料的性質有關,材料不同樂器演奏的效果也不同

試一試,怎樣讓自己製作的小樂器發出聲音?怎樣讓小樂器發出高低大小不同的聲音?

學生得出結論:聲音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強弱有關;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有關科學教案範文4篇 科學教案範文:探究教師的教學藝術 第2張

第2篇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兒童的成長”的'理論,杜威的課程觀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生長,強調直接經驗的獲取,反對把書本知識作為結論直接教給學生,主張課程設計把書本知識還原兒童的經驗。杜威的觀點對美國及世界各國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我國《自然》教材,存在如下弊端:學習內容過分重視系統知識技能,科學理論而脱離生活實際。把知識用“告訴”的方式而不是以“實踐出真知”的方式呈現出來。《科學》新課程提出了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體驗現實,感悟自然的教育理念。在《種子變成芽》教學過程中,以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促使學生合作學習,學會做人,進一步把我們的課堂進行觀察活動的課外延伸。

1、本課教學的重點部分是觀察種子外部的顏色、形狀等特點以及解剖種子,進行內部結構的觀察。鑑於三年級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不夠長,同時也為了使活動更具有探究性和趣味性。我把播種活動設計為兩種不同的觀察記錄方法:一種是同一種種子在七天內的連續生長過程的觀察記錄。第二種是幾種種子同時播種,每天觀察它們的不同變化。這個過程更能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的學習態度。

2、材料的選擇:因為鳳仙花的種子太細小,不容易觀察種子裏面有什麼?所以我選擇了蠶豆、玉米、綠豆等材料代替。

1、認識幾種常見種子的名稱,能對種子外觀和內部進行觀察。

學生通過觀看課件,初步感知植物一生的變化。並讓學生思考:關於種子,你最想研究什麼?

你從認識的種子中,向同組同學介紹它們的名稱、顏色、形狀等特點。

師:那麼我們就用剝開的方法,剝開種子又叫解剖種子。在實驗時注意什麼?

師:組內要分好工,負責記錄的同學把全組的發現記錄在觀察之花中,看哪一組發現的最多,它的觀察之花就開得更燦爛。記錄時可用語言、圖畫、以及數據等描述。好,分組開始研究。

4、彙報研究結果:學生將記錄表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生:剝皮後,蠶豆可以分開兩個豆瓣,而玉米分不開的,只有一瓣。

師:對,(邊講解,邊演示)玉米內還多了一層含澱粉的胚乳,我們切開後,塗上碘酒,變深藍色部分就是胚乳。而塗在可以分開兩個豆瓣的種子上是不變黑色的。課後我們可用這方法檢驗其它種子變不變深藍色?內部有沒有胚乳?還有沒有其它不同的發現。

生:我們組的綠豆芽長得最長,已經有6毫米。蠶豆芽最短,只有2釐米。

師:種子外面的這層是種子的皮,裏面整個部分,科學家給它起了個名叫胚。胚是有生命的,皮和豆瓣就像媽媽一樣保護着小芽,供給小芽“營養”。就可以發育成一棵植物。

1、引導學生猜想:種子發芽時是先長出根,還是葉呢?或者其它呢?

2、設計實驗:想一想,怎樣能透明地觀察種子變成芽的生長過程呢?

第一種是連續性觀察方法:a、先找個平底的透明小容器。再放幾層紙巾捲成筒形,中間放些土壤再灑些水,等紙巾完全濕潤,但不能太多。

b、第一天放第一粒種子,放在通風的陽台上。第二天再放相同的一粒種子……連續放七天。

c、注意每天在同一時間放種子,同時要觀察前一天的種子變化,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來。

4、講解記錄種子成長信息的做法。 第二種觀察方法讓學生看書自學,請翻開書第25頁:幾種種子同一段時間的生長情況。

第一、確定觀察種子和內容,如:觀察花生和綠豆第一週的發芽圖

第二、參考資料,自己動手做一張記錄表。如統計圖式,表示幼苗的長高情況。

3、送給學生一包種子,用收到的種子,按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播種,注意做好記錄。

本課的內容是以孩子們觀察種子為出發點,突出播種對使用的材料選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種子怎樣變成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觀看課件,初步感知植物一生的變化後,大膽猜想到觀察實驗,進而掌握科學的方法,進行播種,觀察種子怎樣變成芽,進行記錄。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所收穫,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新課程指出: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所以,合理地設計的兩個猜想a種子裏面可能有什麼。b種子發芽時可能先長根呢?還是葉呢?或者其它呢?讓學生先預測一下,再讓學生帶着預測自己去解暗箱,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也增強了學生敢於向未知領域挑戰的勇氣。沒有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

2、從問題→猜測→觀察實驗,教師抓住了學生對未知的好奇心,迫切驗證預測結果的心理,成功地創設探究的情景。通過讓師生交流:實驗時我們要注意什麼?使學生掌握了操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充分體現了科學探究的自主性。

3、通過讓學生動手實驗,並聯系自己的實踐活動討論、分析、歸納,學生採用語言、圖畫以及數據等不同的方式進行記錄。經歷了自行探究種子內部結構後,彙報時,學生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實驗記錄,説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探究後的研討是必不可少,但要注意鼓勵學生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互動交流。

4、教師把握好教學的重點,同時突破難點:學生很難觀察和區分玉米的胚和胚乳部分,説明玉米只有一瓣(沒有兩片子葉)。我利用生物學染色的方法,在玉米切面上塗上碘酒,變為深藍色部分就是胚乳,胚還是淡黃色的。教師捨得在難點處花一點時間,教給學生檢驗種子是否含胚乳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碘酒自行動手探究,終身受用。這樣的實驗方法,簡單化、生活化。

5、在課外驗證猜想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們對實驗的具體做法(步驟)做到心中有數。也就是要求學生設計好觀察內容和記錄表。並要求學生在做實驗時,要像科學家那樣有耐性,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進行持久的探究活動。

整個活動中,教師重視孩子們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儘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引導學生將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拓展了學生思維。也正如教育家斯賓塞所説:“在教育中應該儘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行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儘量少些,而他們去發現的應該儘量多些。”事實證明,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探究一些身邊的科學,學會方法比學會知識更重要。

第3篇

點點豆豆遊戲板,有關洗澡,出汗,蚊蟲咬的相關物品的圖片或照片。

(一)引起興趣 夏天到了,天氣真熱呀!瞧瞧,這個小寶寶怎麼了? 夏天到了,天氣真熱呀!小寶寶在幹什麼? 這個小寶寶皺着眉頭,手臂上鼓起了一個紅紅的包,"好癢呀,好癢呀"給誰叮了一口?

(二)瞭解玩法 這邊有這麼多寶寶,洗澡的寶寶,出汗的寶寶,給蚊子叮的寶寶,你們瞧寶寶的身邊有紅豆豆,也有綠豆豆, 今天老師要和洗澡的寶寶做點點豆豆的遊戲,伸出二拇哥,從紅豆豆開始"點點豆豆,開花石榴,小狗搬磚,一搬 一大摞"點到紅豆豆,可以打開,看看下面是什麼好東西,讓我輕輕打開看看,是什麼?沐浴露給小寶寶洗一洗, 小寶寶身上香噴噴。 豆豆下面還有許多好東西,你們想看嗎?點到了才能打開看。我們一起來點。伸出二拇哥點綠豆豆,念歌謠。 點到了打開看看,你想看嗎?老師為你們準備好了,這是洗澡的寶寶,這是出汗的寶寶,這是給蚊子叮的寶寶,點 到了才能打開看,沒點到了不能打開看,記住了嗎?你們也找個寶寶坐下來,我們一起來點豆豆。

(三)進入遊戲 引導幼兒坐好,問你找到哪位寶寶了? 我們伸出二拇哥,點紅豆豆,念歌謠。點到了打開看看下面是什麼?你找到什麼了送給你的寶寶。 告訴你的寶寶,你給寶寶找到什麼好東西?

第4篇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既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又與物體的輕重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

推測、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係;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瞭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夠辯證地看待摩擦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重點:設計對比實驗研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重量的關係。

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物體重量關係實驗記錄表。

自制演示實驗材料兩組: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組合裝置一套;上下用木塊,兩側各用海綿連接圍成的矩形框子、條形木板、大理石塊等組合裝置一套。

1 老師給同學們表演一個有趣的小實驗,這個小人在這根繩子上可以隨便移動,而且特別聽老師的話,老師叫它停它就會停在哪裏,想知道這裏面的祕密嗎?老師再給大家做一個小實驗:筷子提米。為什麼筷子能把大米提起來呢?

這與我們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摩擦力的祕密有關。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摩擦力的祕密》。(板書課題)

同學們都有這樣一個生活經驗: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紋會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呢?如果穿着花紋磨平的舊鞋子走在結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樣?怎樣做才能不滑倒呢?

(設計意圖:著名教育家於漪説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課始以倆實驗創設愉快有趣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新奇感,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迫切探求新知的慾望。蘇格拉底説:“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順勢拋出一個問題,以回憶學生的生活經歷,發現摩擦的普遍存在。)

2 體驗:把手放在桌面上,輕輕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壓着桌面往前推,比較兩次手的感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費力呢?

3 演示並講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壓力往前推,我會覺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種阻力,阻礙手向前運動,這就是桌面對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條形木板上,用測力計輕輕向右邊拉,矩形框就變形為平行四邊形,上面的木塊傾向右邊,而下面的木塊還在原來的位置並沒有滑動。這就説明有一種阻力在阻礙下面的木塊向右滑動,這就是木板對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動讓它在木板上勻速滑動起來,這個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對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礙矩形框向右運動的。摩擦力的方向與矩形框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摩擦現象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拿起一個物體,它沒有掉下來,就是受到了我手對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雙手)運動與摩擦總是相隨相伴、密不可分的。

4 課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這種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實物演示:讓這兩塊木塊這樣相對滑動,在兩塊木塊間就有摩擦力產生,這個摩擦力是阻礙兩塊木塊發生相對滑動的。上面的短木塊向右滑動,就會受到下面的長木塊對它向左的摩擦力;下面的長木塊向左滑動,就會受到上面的短木塊對它向右的摩擦力。

(設計意圖:教材內容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它是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具有理性思想的內容,如果不把教材內容放到生活與實踐中去,那教材內容只不過是“無土之木”、“無源之水”。根據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的實際,我這樣處理教材:在學生對摩擦力“一知半解”的基礎上,通過親自體驗和運用感官觀察,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摩擦力的真實存在,這樣將學生的已知與新知建立聯繫,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感受科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此法印象深刻而又簡捷方便,便於教師對概念的闡述和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明白摩擦力是一種阻力。領悟出摩擦力的產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接觸,二是運動。誇美紐斯説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針對學生最感困惑的地方,利用形象直觀可操作性強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親眼看見摩擦力所產生的阻礙,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是相反的。通過這幾個小活動,將摩擦力概念巧妙的融合在活動產生的現象中,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學生自然會興趣盎然。從而推動教學過程的深入展開。)

1 演示並講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間接測量的。用測力計拉着文具袋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文具袋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文具袋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對文具袋的摩擦力也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就等於摩擦力的大小。

(注意:儘量讓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樣的速度前進,要用手把測力計稍抬起,以免運動時測力計底板與桌面產生摩擦而增大了文具袋的摩擦力。)

2 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塊木塊(一面光滑,另一面粗糙),第一次實驗木塊下滑而第二次實驗卻沒有下滑。為什麼呢?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塊上加上一個重物後勻速直線拉動它,比較和沒加重物拉動時的變形有什麼不同?

3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哪些實驗材料?怎樣用它們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這裏有兩個因素影響摩擦力的大小,我們可以採用對比實驗分別來研究。怎樣設計實驗證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係呢?

4 出示: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關係實驗記錄表。小組輕聲討論實驗方法,並把相同條件、不同條件分別填在表中。

學生演示並彙報實驗方法,提出注意事項,學生分小組實驗。

彙報實驗結果: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動相同重物時,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

5 剛才我們只拉着一個空文具袋,這個摩擦力已經記錄下來了,現在再裝上文具,看看摩擦力有什麼變化?

出示: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關係實驗記錄表。(學習方法同上)

我們已經知道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了。摩擦力的大小還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呢?

演示:用手指輕輕一推透明膠圈,移動距離很小,換種運動方式變滑動為滾動,移動距離增大。

(設計意圖:實驗是完成科學教學任務非常有效的途徑,也是學生模仿科學家進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實驗過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開放、創造性的探究,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像科學家那樣進行規範化操作。學生好奇心強、喜歡動手操作,喜歡鮮明的形象活動,他們愛看老師的演示實驗,更愛自己做實驗。通過錄像和教師的演示使學生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從而對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學生,而應該找出能引起學生興趣、刺激學生的材料,然後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猜想與假設已成為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猜想與假設能力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發展學生對科學活動預見性的重要實施渠道。《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能根據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讓學生放開思路,自主地、大膽地設計制定實驗方案,這也是一種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本着這樣的教學理念,我設計結構性的材料為學生學習搭建“腳手架”,為最終解決問題服務。在活動前制定周密的計劃,對整個探究活動的質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科學記錄也是我在教學中着力指導的,用數據、事實來説明問題是培養科學精神的重要方面。通過學生自主的對比實驗使得他們對於實驗的科學性有了更深的瞭解。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和方法上少走了彎路,而且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最簡捷、最有效的鍛鍊,使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了和諧的培養和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

1 利用摩擦力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出示自行車剎車裝置、拔河、滑雪、拉琴等12幅圖片,你能從這些事例中説出人們是在減小摩擦,還是利用摩擦嗎?

作業:觀察生活中人們是怎樣增大和減小摩擦的,並記錄下來,寫一篇觀察報告。

2 總結:摩擦力,讓人歡喜讓人憂!我們要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對物體的運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時對我們非常有幫助,有時又會給我們造成困難和危險。我們可以針對摩擦力的特性採取有效的辦法消除它所帶來的危害。

(設計意圖:《科學》的宗旨:以問題為紐帶進行科學教育,從激發學生產生問題始,到產生新的問題終。其核心策略是解決學生生活中的真實問題。“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和價值感‘喚醒’。”利用課件針對生活中的實例判斷説理摩擦力的運用情況,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學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科學來自生活,教學要走出課堂,向生活空間拓展,讓學生帶着解決新問題的激情走出課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體現科學的價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