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7篇 “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實用教學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3W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是一份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以發展學生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方案。該教案通過逐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完成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7篇 “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實用教學教案”

第1篇

2. 培養學生複述課文的能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歌《在山的那邊》,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佈滿了艱難險阻,其實,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處處都會有坎坷。那麼,面對困難,我們該怎麼辦,是放棄呢還是迎上去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難的,並希望同學們在學完這篇文章後,能夠從中受到一些有關人生方面的啟迪。

1. 找一位學生讀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生領讀;師糾正。

2. 教師點出一些詞語,由學生造句:心驚肉跳、啜泣、頭暈目眩。

1. 本文主要講述了作者一次怎樣的人生經歷?作者又是用哪句話來結束這一人生經歷的講述的?試從文中找出。

2. 從這一經歷中,作者領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體現在哪個段落上?

2. 師引導學生如何複述故事性文章;師出示複述要求:

4. 師找出一些語句:嗨,慢着,;我沒法──;再見!;如果你想待在那裏,就待着好了。;不用客氣。;我下不去!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看見了。然後指導學生如何朗讀,出示朗讀要求:

c.揣摩人物內心,把握人物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1. 師提問: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件事雖已過去了,但作者卻從中領悟到深刻的生活哲理,試用文中的話表明這一哲理。

師點撥,啟發學生聯想:以爬山為例,將爬上山頂的大目標化為爬山途中一個個不小目標;以學習為例,樹立短期目標,進而連綴成為長遠目標

3. 在現實生活中,你遇到過什麼困難?你是如何克服的?從中受到了怎樣的啟發?

1. 師送學生一首詩──《一步》:一步走不完長征路/長征卻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頂/一步卻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請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後提出希望。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7篇 “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實用教學教案” 第2張

第2篇

1、學會默讀,把握記述文六要素,訓練學生準確地複述課文的能力。

2、學習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的方法,特別是心理描寫。

3、聯繫生活實際,聯繫自身生活體驗,感悟生活哲理。

教學重點:能找出文中的心理描寫並體會其作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認識,正確把握的內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美國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飛機深入到德國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光是想象着飛機被擊中,自己將屍骨無存,就堅持不下去了。但是軍令如山,第二天,他起飛時,告訴自己,只是飛起來就行。飛機升到8000米高空時,他有告訴自己,只要按照無線電的指引,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行,這個並不難做到。接下來他不斷告訴自己,只是飛越荷蘭就行,然後是飛越德國,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於完成了任務,被稱為“孤膽英雄“,他説,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啟示。

他就是莫頓亨特,美國的作家心理學家,他在65歲時寫下了小時候的那段經歷。我們這節課就一些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段經歷。

出示學習目標 上節課已經提前佈置了預習的作業,現在來檢測一些大家預習的情況。找一位同學讀一讀這些字詞。(出示幻燈片)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記敍文六要素並勾畫關鍵語句,並以此複述課文。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脣,不指讀,不回看。然後以這樣的句式組織語言。(出示幻燈片)

那麼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請大家瀏覽課文。劃出能體現我性格品質的句子。然後以這樣的句式來回答:從____部分能看出我是一個_______的人。(生回答)

(具體是哪個段落呢?能不能讀一下?)(朗讀指導)

(通過讀,能感知到人物的.情感。)“我”由膽小變得勇敢,是哪一部分的情節使我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

作者是通過哪些人物描寫方法來體現自己複雜的內心世界的?自己找一找勾畫出來。

看來大家有很多的想法,為了使你的語言更加流暢,思路更加清晰,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活動,稍後小組代表舉手發言,展示成果。

經歷了這件事,最後我有什麼啟示呢?我們應該怎麼做?

(明確:遇到困難應該積極努力地解決,有了向上的決心再加上一步步的積累,一定會克服所有困難。)

第3篇

知識目標:理清全文思路,通過複述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複述情節,整體把握文章主旨。

第1課時:重點是朗讀課文,理清全文思路,通過複述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導語設計: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在山的那邊》,我們懂得了一個怎樣的道理?(學生回答:只要百折不撓的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實現。)我們懂得該怎樣面對和實現理想,那麼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險阻又該如何去面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學習一篇新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3)思考: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哪座城市,什麼時間爬懸崖的,共有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有哪兩個,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處有多高?

悶熱 彈子 訓誡 聳立 峭壁 顫抖 瘦骨嶙峋 迂迴 凝視 啜泣 納罕

恐懼 安慰 頭暈目眩 經歷 屢次 抵達 暮色蒼茫 小心翼翼 灰心喪氣

a、抓住故事裏的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b、快速捕捉文章中的數字等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詞語。

c、複述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對文章主體的一個提煉加工過程。通過複述故事情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新的感悟和思考,獲得生活的啟示。

4、教師應有針對性的指明學生默讀的速度和複述過程中的不足之出,明確複述方法,然後再讓學生有的放矢地糾正自己第一次複述的不當之處進行二次複述。

5、學生根據複述的得失,將經驗和複述方法記下來。

第2課時:重點是學會多角度思考文章,探究、感悟藴含的.人生哲理。

2、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無漏字漏字,注意語速、語調。

歸納:從小多病,不能活潑勇敢 顫抖 “如果你想待在那裏,就待着好了。”

歸納:懸崖不高 夥伴們輕鬆爬上去了 “我”後來很容易地下來了

慢慢爬下懸崖 巨大成就感(只有幾米高,為什麼有巨大成就感?)

心理變化:害怕——頓生信心——信心大增——有巨大成就感

學生討論,明確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個個認真地解決小困難,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後的勝利。

(引導學生在課文中尋找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來體會文章的藴涵)

學生小組討論發言,對於理解有難度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追問為什麼?

a、 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標題的含義是什麼?

b、 18小節的“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為什麼“不要想着距離有多遠”,而要“一步一步”?

c、23小節的“着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在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麼意思?

2、你覺得文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兒?或你是如何看待故事裏的各個人物的?(多角度閲讀評價)

確立角度的方法:着眼於課文中的某個人物,或者着眼於課文中的某一情節

舉例:評價傑利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

1、課文還有什麼問題,你覺得可以提出來讓大家來共同探討的?

七、佈置作業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麼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有什麼經驗教訓?細心留意身邊的事,感悟生活,寫一篇短文。(學生在課內時間充分的情況下自由漫談,課後寫在作業本上)

心理變化:害怕——頓生信心——信心大增——有巨大成就感

九、教學反思:多角度閲讀方法較好,課上加強滲透和指導。

第4篇

②較完整地複述故事情節,做到條理清楚,詳略合適。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了,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自以為學習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學後,卻發現自己和別人差距挺大,不會學習;你想和同學們搞好關係,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也許感到困惑,也許感到茫然,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今天,我們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從課文中這個孩子的脱險經歷中尋求啟示吧;

①指導學生快速閲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a.給加點字注音。b.按拼音填空。c.結合語境解釋詞義。

[要求]朗讀時姿勢端正,雙手拿書,聲音洪亮,讀音準確,停頓合理,較恰當地表達語氣。

b.這件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c.我為什麼一時拿不定主意?後來又為什麼跟着夥伴們去爬山了呢?

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當時我是怎麼想的'?

e.後來我又是怎樣脱險的?脱險以後我有什麼感覺?

②組織學生討論以上問題組,幫助學生掌握記敍要素,理清故事情節。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看書,不要脱離課本,要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句。

可以找兩位學生複述,其他同學聽後評析複述情節。以上環節主要為了幫助學生熟悉本文故事情節,尤其是細節描寫,為下一步探究性閲讀、多角度閲讀打基礎。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旨,學生只要能扣住課文説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有爭議的地方,可課後思考,留待下節課繼續探究。

第5篇

本文記敍了“我”童年時一次“脱險”的經歷,其中藴含着生活的哲理。課文記敍部分是以時間順序安排的。其中,“但是自我出世以後,八年來我一直有病,而且我一直把母親叫我不要冒險的訓誡牢記在我心裏。”是插敍部分。這部分也是伏筆。理解了這一點,對為什麼“五個孩子都能爬上崖頂,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巖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來,嚇得要死呢?”這一類問題就不難理解了。另外,課文開頭一段中“……都想找些新花樣來玩。”給讀者留下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急切地期待下文。最後一段,懸崖脱險給作者提供了經驗:對一切事物,要着眼於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終直達目的。整篇文章記敍順序合理,語言周密,值得我們學習。

閲讀這篇課文,可以學到作者小時候“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這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人生經驗。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為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難也可以闖過來。關鍵是化整為零。大困難是由小困難組成的,小困難是不難戰勝的,一步一步戰勝了小困難,最後就是戰勝了巨大的困難。當然,重要的還在於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這種人生經驗,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來,陷於絕望、恐懼,聽了父親的話,覺得一小步,“似乎能辦得到”,第一步成功,“頓時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這個經驗,使他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對付一切。作者從一件往事,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成為一筆精神財富。這給我們一個啟示,生活中要善於感悟,要善於從事件中領悟到道理。哲理是有普遍意義的,善於感悟,人就會聰明起來。感悟對於寫作也極重要,這篇課文記敍的雖然只是一次歷險,立意卻很高,富有教益。

一篇課文,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探究,獲得多方面的教益。父親眼看孩子在懸崖石架上下不來,明知一不小心就會摔死,可是他並不上去救護孩子。細讀父親怎樣教孩子下來,很有意思。看來,這位父親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無長進。他讓孩子自己下來,經受一次歷練,增長勇氣和經驗。事實上,“我”確實從中得到了難忘的經驗。這個父親是很懂得怎樣訓練孩子的,自己只給以指導、鼓勵,這樣可以使一個孱弱的孩子獲得信心,變得勇敢。從孩子的角度來説,路要自己走,不能老是讓大人抱着走,在自己走的過程中,要從大人那裏接受經驗。再看五個孩子。是傑利去把父親找來的,他是富有友情的。其他四個孩子呢,則把“我”丟在那兒不管,還無情地嘲笑,對一起玩的夥伴竟然如此,真夠惡劣。

學習這篇文章,應首先採用默讀的方法。默讀要注意速度,要從每分鐘三百字提高到五百字,本文大約一千五百字,要求四分半鐘看完。默讀後注意複述故事情節,複述的要點是時間、地點、人物、原因、數字等。所以在默讀時就應在課文中找出複述的要點。其次,整體感知課文,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義。繼而進行多角度閲讀,這樣不至於老是往一個方面去想,能讀得有創意,能提高閲讀質量。對於多角度閲讀,首先要確立角度,關鍵也在於此。怎樣確立角度呢?可以着眼於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於某一情節,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舉個例子説,評論傑利什麼地方做得對,什麼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個角度。最後,聯繫所學及自身實際,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

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生主動參與閲讀的過程。主動探究、主動發現,篩選信息,處理信息,猜想驗證,形成解釋的閲讀方式。

在閲讀基礎上,引發學生進行聯想、想像、推論,注重培養學生的再造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像力,激發思考,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解讀閲讀材料,進行個性化閲讀,以期獲得閲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與獨特感受。

教師根據閲讀材料或教材內容設置具體情境,或藉助相關教學媒體設置具體可視的場景,導引學生自覺進入閲讀材料的意境。通過對語言材料的閲讀、揣摩、品味,從中得到感悟、受到啟發。

1、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藉助於工具書掌握相關的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複述課文內容。

3、理解重點語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

4、激發學生勇於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2、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論理,使學生感受到正確對待困難,在面對困難時要有不餒不躁,沉着應付的信心和決心。

1、通過預習初步掌握字詞的含義,把握文章的大概內容。

3、藉助於投影儀、小黑板、圖片等輔助性教學用具。

使學生從作者在那座懸崖上學到的如何克服困難、戰勝苦難的經驗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學生領悟人生會有這樣和那樣的波折,要着眼於克服困難的那一小步,要勇於跨出那一小步,人生才能跨出一大步。讓學生積極思考一小步是成就一大步的基石,使學生從一小步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薰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把跨出一小步作為教學的重點加以體會和領悟,幫助學生端正克服困難的態度和樹立堅強的個性。

同學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難免會碰到許多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剛,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自以為挺努力,卻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挺大,想和別人搞好關係,人家卻不理你等等,面對這些,你也許感到困惑,也許感到茫然,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是正常的。在困難面前,有些人灰心喪氣,束手無策終與成功無緣;有的人則毫不畏懼知難而上,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樣一篇文章。

1、默讀課文要求學生能夠複述課文(投影提示覆述要點: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故事過程)

明確:本文記敍“我”懸崖脱險一事,説明當我們面臨困難和挫折時,要勇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最終是會戰勝困難和挫折。

1、從評價人物和想其它辦法解決困難入手多角度思考問題,有創意的閲讀。

1、父親的角度2、傑利的角度3、其它孩子的角度4、我的角度

1、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學生閲讀、討論解決,考察能力)

明確:本文寫作上詳略得當。開頭的説明和末尾的點題是略寫。當中攀爬懸崖和爬下懸崖的回憶是詳寫。在寫攀爬懸崖過程中,詳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其他小朋友的活動則略寫。在寫“我”爬下懸崖的過中,詳寫“我”怎樣在父親的指導下爬下懸崖的行動與心理,父親的指導則略寫,

“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種在困難面前不畏懼、分析困難、化解困難,對於我們學習具有那些積極的意義?面對考試失敗,面對競賽的失敗,我們的心理時怎樣想的?舉例説明。

1、本文這種用親身經歷的一件小事説明道理的記敍方法是一種以小見大,以實寓虛的寫法。學習這種寫作方法寫一篇生活中的小事講一個道理。

2、張海迪在下肢三分之二的軀體癱瘓的情況下,憑藉自己堅強的毅力自學完中學到大學的全部課程,並且成為醫學博士,作家,成為當代青年學習楷模,以此談談自己的感想。(這一題是要求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瞭解名人成才之路,激勵學生積極向上)

第6篇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資料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2、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

1、激發學生勇於克服困難,敢於戰勝困難的決心與勇氣。

2、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感悟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空軍基地。一個飛行員理解了一項特殊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着飛機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

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此刻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此刻所要作的,只要飛行20分鐘,就能夠到達荷蘭,這個不難做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並不難,然後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就這樣,這個飛行員最後完成了任務。當他接獎勵時,他説,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侯一段經歷的啟示。

這個孤膽英雄是誰呢他就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那他小時候過一段怎樣的經歷呢他的經歷會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下面我們就走進莫頓亨特寫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去尋找答案。(板書作者)

心驚肉跳(jīng)頭暈目眩(xuàn))留意翼翼(yì)

2、複述“我”從冒險到脱險的經過。(提示覆述要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1、課文第15、16兩段中的“暮色四合”、“一片寂靜”、“大地越來越暗”這些屬於什麼描述有什麼作用

?景物描述。作用:渲染出一種暗淡、沉寂、恐怖的氣氛;烘托出我的緊張、恐懼、和無助的心理。】

2、從從課文中找出描述“我”的心理活動的詞句,並説説這些詞句寫出了“我”當時怎樣的情緒

六、小結:從“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們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它告訴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無論面臨怎樣的困難和危險,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一步一步戰勝小困難,最後就能戰勝最大的困難。當然,關鍵在於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②我最後爬上去了,___(a蹲b扒)在石架上,心驚肉跳。

發揮想象,為故事設計一個新的結局。如:傑利找到的是“我”的母親……

在本課的第一課時,我的第一步,就是要像文中的父親那樣,做好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讓學生走一步,再走一步,逐漸學會欣賞文章。為此,我的思路是讓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再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一個指路人。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潛力。上完了這堂課後,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我從作者的一次飛行經歷導入: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理解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着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此刻,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此刻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持續這個航向20分鐘,就能夠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作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並不難,然後,是飛臨德國。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最後完成了任務。當他理解盟軍的獎勵時,他説,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啟示。這個人就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那麼小時候的一段什麼樣的經歷改變了他呢讓我們一齊走進《走一步,再走一步》這個導語是以故事的形式説給大家,加之我生動的語言,一上課就吸引了學生目光,創設了很好的教學情境。

1、首先,在學生充分閲讀的基礎上,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敍述了一件什麼事指導學生概括的方法,抓住記敍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2、然後,之後問:文中寫了幾個人物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這個題型在閲讀中經常出現,要指導學生解題的方法。迴歸文本,從文章確定答題的大致範圍,一段一段按順序找能概括其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果有的段落沒有詞語,就從所做的事中或者這個人的語言、動作等概括起特點。

3、之後,我要求學生再仔細研讀課文,找出描述“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和環境描述的語句,引導學生探究心理描述和環境描述的作用

4、聯繫生活實際。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麼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有什麼經驗教訓

1、在反思中,我發現了一點遺憾,學生沒有親身經歷過,無法體會當時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心理過程。

第7篇

2、培養學生複述課文的能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荀子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歌《在山的那邊》,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佈滿了艱難險阻,其實,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道路上也是充滿坎坷的。那麼,面對困難,我們該怎麼辦,是放棄呢?還是迎上去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作家莫頓·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難的,並希望同學們在學完這篇文章後,能夠從 中受到一些有關人生方面的啟迪。

要求:把時間,地點,人物,為什麼去冒險的起因、經過、結果都要複述出來。最好是用自己的話來説。

⑴ 母親這個人物的.性格很重要,要把握好,因為她對於説明我的身體狀況及性格形成的原因,起到了襯托的作用。

(表演時應注意通過精神、動作、語調、語氣等細節,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要把握我、內德、傑利等形象的不同性格特徵。)

⑵ 對學生遇險表演進行評價。同時側重對我的形象進行討論。

⑶ 請同學們快速的瀏覽一下脱險經歷這一部分。這部分是圍繞這樣的一個 心理變化來寫的。

⑷ 請圍繞:(毫無信心──有了信心──信心大增)這一心理變化的過程。同桌互相複述一下。

⑹ 通過對本文的複述,作者告訴我們這樣的一個人生道理?

這節課我們先學到這裏,下節課我們繼續深入體會一下人生哲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