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教案7篇 觀察物體:國小數學下冊四年級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6W

本文是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的教案,包含對孩子們進行觀察物體的訓練和能力提升,涉及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通過本教案的學習,能夠激發孩子們的探究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教案7篇 觀察物體:國小數學下冊四年級教案

第1篇

四(3)班有學生34人,本班學生中優秀生有9人,中下生約7人左右,中等生佔大部分。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但本班大部分學生的思維還是不夠靈活,對於一些題型新穎的問題,不懂去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

4、數學思想方法第八單元數學廣角——優化複習目的、意義:

1、複習總目的: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複習,進一步鞏固數概念,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統計觀念,獲得自身數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一些有關面積單位的簡單計算。

(5)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6)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7)認識條形統計圖(以1代多),會用條形統計圖來描述數據,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回答並提出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教案7篇 觀察物體:國小數學下冊四年級教案 第2張

第2篇

1.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過程,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1.師:暑假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好多人都旅遊去了,當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麼去的?課件出示:

師:你們看的真準,再仔細看看,你從圖中還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師:今天我們選取“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來做我們的學習材料,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列式?

師:這兩道題,它們的算式之間的能用等號相連嗎?請你算一算!

生: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呢?

師:那請大家拿出本子來,舉幾個這樣例子來驗證看看!

生:(百以內的加法、多位數的加法、小數加法……)

師:通過剛才這兩位同學的舉例,都能證明我們的發現是正確的。誰有沒有發現交換加數位置和不相等的情況嗎?

師:也就是説,我們舉不出反例,那證明我們該剛才的發現是正確。

師:誰能夠再一次總結一下我們剛才發現的這個規律?

師:這個規律,數學家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加法交換律”

6.師:剛才同學們舉了那麼多的例子,這樣的例子能舉完嗎?

師:既然像這樣的等式寫不完,你能否開動你的腦筋,想辦法用一個算式表示出所有的等式嗎?試一試,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寫出來。

7.師:誰來説一説你是用一個怎樣的算式表示加法交換律的?

師:其實咱們的數學家想到的式子,跟生3的想法不謀而合,也是a+b=b+a。

8.師:同學們現在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探索出“加法交換律”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1:我們是先觀察發現,再舉例驗證,最後是總結規律。

生2:我們第一步是觀察發現,我觀察這三個等式,發現了任意兩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第二步是舉例驗證,我們舉了好多例子,證明我們是正確的,最後一步是總結規律,總結的規律是“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9.師:我們剛才是通過觀察發現,然後是舉例驗證,再總結規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剛才大家經歷了一次像數學家一樣做數學的過程,那你能不能用這種學習方法去探索其他的運算定律呢?

1.師:現在請大家自學t;學習單一》,自學之前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學習錦囊,誰願意大聲讀一遍?

2.師:下面就請大家按照自學錦囊上的提示自學,開始。

3.師:都完成好了嗎?誰願意到前面分享一下你的自學收穫?

生:我發現第一組算式都等於288,第二組算式都等於273,第三組算式都等於507,它們都可以用等號來連接。

師:每一組題的兩道算式的計算方法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1:前一道算式都是先算前兩個數的和,再和第三個數相加,後一道都是先算後兩個數的和,再和第一個數相加。

師:剛才這位同學分享了這麼多自學的收穫,那你還發現了什麼?還其他的發現嗎?

生:我還發現這三組題,後面的題都改變了運算順序。

4. 師:剛才通過這三組算式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那這個規律對不對還需要我們怎麼樣?

5.師:謝謝大家的分享。剛才,我們大家進行了舉例驗證,你們驗證我們發現的規律對不對?

師:那由此可以説明,我們該發的規律是……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我們發現的規律齊讀一邊,預備,起!

生::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師:剛才發現這個重要的規律,我們把它叫做加法結合律。

6.師:這是我們發的第二個運算定律,那你能用符號表示加法結合律嗎?

7.師:今天這節課,我們採用觀察發現、猜想驗證、總結規律的學習方法,發現了兩種的加法運算定律,現在你還有什麼不懂得、想提出來供大家研究嗎?

生: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這個問題很有研究的價值,下面就請大家小組內交流研究,開始!

生1:我們小組發現的它們的相同點是都是加法,和不變;不同點是加法交換律的加數是兩個數,加法結合律的加數是三個數。加法交換律是數字的位置變了,加法結合律是運算順序變了。

師:好的,看來其他組的同學的發現同他們是一樣的,我們班的同學觀察力和思考力非常強,那下面,我們就運用我們學會的本領來練一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今天我和媽媽一起逛超市,看到體育用品櫃枱有下列物品:

2.師:同學們今天的表現非常出色,用自己善於發現的眼睛和聰明的頭腦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規律,認識並理解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你看,數學家能總結出來的運算定律我們也能總結出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勤動腦、多動手,一定可以把數學學得更棒!

第3篇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它在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同時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解決這類問題時,教材展示了學生逐步解決問題的過程。“假設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列方程則有助於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因此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學生選用哪種方法均可,不強求用某一種方法。

(1)“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數學趣題,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2)列方程解答此類問題數量關係直觀易懂,要加以提倡。

(3)“假設法”對學生來説比較陌生,教學中要抓住其特點,講解算理,讓學生逐步掌握,根據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拓寬學生思維。

使學生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點,掌握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滲透化繁為簡的思想。

使學生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點: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會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

五、教學難點:理解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算理。

1.同學們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道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數學趣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ppt投影展示原題)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指生回答(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2.有誰知道這類題我們把它叫做什麼問題嗎?(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三大趣題之一,記載於《孫子算經》一書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1.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題目裏的數字改小一點。“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隻?”(説明:為了便於分析時敍述,把“26只腳”改成了“26條腿”課件出示)

2.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裏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

讓學生理解:①雞和兔共8只。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課件出示)

3.我們先來猜猜,籠子中可能會有幾隻雞幾隻兔呢?學生猜測,在猜測時要抓住哪個條件呢?(雞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這個條件就一定能猜對呢?

4.怎樣才能確定你們猜測的結果對不對?(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等不等於26。)

為了研究老師把所有的可能按順序列出來了,我們先看錶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麼意思?(就是有8只雞和0只兔,也就是假設籠子裏全是雞,)那籠子裏是不是全是雞呢?(不是)那就是把裏面的兔也看成雞來計算了,那把一隻4條腿的兔當成一隻2條腿的雞來算會有什麼結果呢?(就會少算兩條腿)(課件出示。)

26-16=10(條)(把兔看成雞來算,4條腿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算,每隻兔就少了兩條腿,10條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設全是雞,是把4條腿的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所以4-2表示是一隻兔當成一隻雞就要少算2條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隻兔當成雞算就會少10條腿呢?就看10裏面有幾個2就是把幾隻兔當成了雞來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數。)

8-5=3(只)雞(用雞兔的總只數減去兔的只數就是雞的只數,8-5=3只雞)

算出來後,我們還要檢驗算的對不對,誰願意口頭檢驗。

我們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麼意思?(籠子裏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設籠子裏全是兔。那把兔當了雞在算。那就是把裏面的雞也當成兔來計算了,那把一隻2條腿的雞當成一隻4條腿的兔來算會有什麼結果呢?(就會多算兩條腿)(課件出示:把一隻雞當成一隻兔算,就多了兩條腿)

先用假設全是雞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假設全是兔又應該怎麼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能自己解決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邊或小組討論。

小結:剛才我們假設都是雞或都是兔,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法。這種方法能化難為易,是解答雞兔同籠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板書:假設法)

小結: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用到了哪些方法?(列表法、假設法)

好,讓我們一起再次回到1500年前的這道題目:(出示課件),看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1.假如讓雞抬起一隻腳,兔子抬起兩隻腳,還有26÷2=13只腳。

2.這時每隻雞一隻腳,每隻兔子兩隻腳。籠子裏只要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3.這時腳的總數與頭的總數之差13-8=5,就是兔子的只數。

有龜和鶴共40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有112條。龜、鶴各有幾隻?

(2)新星國小“環保衞士”小分隊12人蔘加植樹活動。男生每人栽了3棵樹,女生每人栽了2棵樹,一共栽了32棵樹。男、女生各有幾人?

看來雞兔問題這類問題我們不只侷限算雞和兔的只數問題上,只要能用“雞兔同籠”問題來解答的問題都可以統一叫做“雞兔同籠”問題。今後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雞兔同籠”方法,來幫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們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第4篇

1、從不同方向觀察由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並能描述看到的形狀。

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拼擺的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1、由兩個小正方體組成以下圖形,畫出從前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圖形。

問,從這三面看到的圖形的形狀一樣嗎?也就是説從不同的方面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請同學們仔細看課本13頁,請你拿出自帶的4個小正方體木塊,進行拼組,然後帶着以下問題進行觀察學習。

1、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2、在觀察物體的時候,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每個面的形狀一樣嗎?

3、請你把能觀察到的面的形狀畫在格子圖上,並註明看的位置。

4、我們分別不同的位置觀察了拼成的立體圖形,對於你畫出的觀察結果,你有什麼發現嗎?

從前面、左面和上面觀察由小正方體組成的不同的圖形,結果可能( ),也可能( )。

1、觀察我們擺放的組合立體圖形,從不同的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一樣嗎?分別是什麼圖形?

2、同樣都是用相同的4塊小正方體拼成的立體圖形,為什麼你們從前面、上面、側面畫出的形狀不同呢?

請同學們拿出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擺立體圖形畫出的格子圖,我們共同交流。

1、同學們在實物圖影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並出示從前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圖形,

3、通過剛才同學們的作品,我們是如何畫出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圖形呢?有什麼方法嗎?同桌討論一下。

2、師:宋代大詩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你會背嗎?

4、問:請你結合這首詩,再想一想今天學習的內容,有什麼想法?

第5篇

根據本學期工作計劃結合班級學生及數學學習的具體情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數學能力為重點,力求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我所任教的四年級兩個班的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課堂氛圍比較好,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但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比較粗心,計算比較容易出錯。對應用題的理解能力不夠,自己審題的難度較大。所以,在複習時應該重點放在計算能力的培養和對應用題的理解上,對於課本上的基礎知識也需要進行復習鞏固。而有少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姣好,這就需要在複習時對他們這部分學生加大難度,進行有難度的訓練。

本冊教材7個單元:1、大數的認識2、角的度量3、三位數乘兩位數4、平行四邊形和梯形5、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6、統計7、數學廣角

複習時按照整冊教材的知識體系分——大數的認識、乘法和除法、角和四邊形、統計和數學廣角這四大塊來進行知識的梳理。

1.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以及探索規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徵,認識角、平形四邊形和梯形。

5.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會畫兩種不同的統計圖。

6.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7.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進一步培養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第6篇

1 、對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從中發現特殊規律,使學生掌握用列表的方法來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

2 、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從而感受到數學思想的運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聯繫。

3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滲透假設的數學思想,在解題中數形結合,提高學生對數據的再認識,再分析,將列表的過程更優化。

教學重點: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1、談話:“同學們,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周,你們可以稱呼我?今天需要我們共同配合,在這裏上一節數學課,為了表達謝意,我為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快來猜一猜,有多少?(5…)太少了?(50…)多了,(40…)少了(45…)差不多了,(46…)恭喜你,答對了,下課就由你發給同學們。

2、喜歡數學嗎?數學不但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知識,還可以鍛鍊我們的思維。在我國古代就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名題,你們瞭解嗎?今天,。老師就向你們推薦一種有趣的問題------雞兔同籠。

1 出示問題:“雞兔同籠,有5個頭,14條腿,雞兔各有幾隻?”

(4)評價:從嘗試簡單的開始,一個一個的試,最終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方法多麼簡單啊?如果我們再橫豎加上幾條線,就成了美觀的表格。看來,列表來解決這類問題還確實簡單,如果現在將雞兔的數量增加,還能解決嗎?(重點引入列表)

2、出示:“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各幾隻?”

小組1:逐一列表------假設雞有1只,兔子有19只,那麼就有78條腿,(腿多了,説明什麼?兔子多了,怎麼辦?)雞有2只,兔子有18只,那麼就有76條腿,一隻一隻地試,學生把試的結果列成表格。

通過表格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每多一隻雞,少一隻兔子,相應減少2條腿,)

小組2:跳躍式列表------假設雞有1只,兔子有19只,那麼就有78條腿,要比54條腿多的多,因此,兔子的只數也可能多了很多,但是雞的只數可以不用一隻一隻依次遞增,而是從猜一隻到猜5只(或者其它幾隻),當腿的條數在50到60之間,(提出問題:兔子可能是幾隻?到底是誰估計的更加接近呢?)

引導發現:這樣就減少舉例的次數。並通過數據的調整來優化解題策略。

小組5;奧書班中學習過算術方法(讓孩子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第7篇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設法、方程法等。教材把這一問題安排在四年級,學生還沒有學過方程,因此這裏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猜測、列表、假設等方法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猜測、有序思考及邏輯推理的能力,體會假設法的一般性。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學生選用哪種方法均可,不強求用某一種方法。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數學趣題,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列表法”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過有序猜測和計算得出結論,“假設法”對學生來説比較陌生,教學中要抓住其特點,講解算理,讓學生逐步掌握,根據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拓寬學生思維。

3、介紹有關雞兔同籠問題的“趣解”,既激發學習的興趣,又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瞭解列表法、假設法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3、瞭解 “雞兔同籠”問題解決的多種有趣方法,體驗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

?教學重點】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假設法,能運用假設法解決數學問題。

今天老師想給同學們介紹一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你們想了解嗎?裏面記載着許多有趣的數學名題,其中有這樣一道題,請看屏幕:(課件出示以下情境圖)

師:你能説説這道題是什麼意思嗎?(説明:雉指雞)讓學生説説題意,然後出示: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歷史趣題“雞兔同籠”問題。(板書課題)

有的同學已經在計算了,説説看雞有多少隻?兔有多少隻?

?設計意圖】結合課件呈現的情境圖談話引入,給數學課堂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同時在學生猜測得不到正確結果的情況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下一環節引導學生經歷“化繁為簡”的解題策略做好鋪墊。

剛才大家猜了好幾組數據,但是我們驗證後發現都不對,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沒有猜對呢?(數太大了)你們覺得什麼情況下能夠猜對?(數小一些)

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同一個籠子裏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

找到題中信息:①雞和兔共8只。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

在猜測時要抓住哪個條件呢?(雞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這個條件就一定能猜對呢?

怎樣才能確定猜測的結果對不對?(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是不是等於(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等不等於26)

這回給你們一點時間,把你猜測的數據在練習本上列個表,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對嗎?(出示表格)

這回給你們一點時間,把你猜測的數據在練習本上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對嗎?

都誰和他的結果一樣?你們有把握這次猜對了嗎?怎麼驗證一下?

(2)説説你是怎樣得出正確答案的?(引導學生説説解決問題的思路)

前兩種情況可能做了充分預習,按照一定的順序,列舉出了所有情況,或者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對這種有序思考的方法要給予肯定。

●直接猜出雞有3只,兔有5只,驗證後發現腳數正好是26只。

這種情況屬於正好一下猜對了,教師提示不一定每次都能夠猜得這麼準。

這種情況猜測的次數比較少,對於數據比較大的時候適用。

●有的同學還可能發現了每增加一隻兔,減少一隻雞,腳就增加2只,這樣就可以一下子算出需要增加幾隻兔,直接找到正確答案。這正是假設法的思路。如果有同學有這一發現,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表述準確,為後面的假設法學習做好鋪墊。

(3)小結收穫。從剛才的列表情況看,你覺得怎樣列表比較好?

如果沒有出現上面的第五種思路,教師小結可以提出。

小結:雞兔的總只數不變,多一隻兔子就會少一隻雞,增加兩隻腳;多一隻雞就會少一隻兔子,減少兩隻腳。運用這一規律正好是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的另一種方法。

(1)問題預設:剛才大家找到了“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辦法,討論中還發現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如果運用這種推理方法,怎麼解決呢?

(2)引導學生交流:發現假設成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計算起來會更簡便。

同樣,讓學生説説,如果假設成都是兔,是什麼情況?

(3)運用假設法解決情境圖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再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找到用列表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有序思考,組織學生有層次地彙報和交流,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根據表中總腳數與題中數據的差,來調整數據,對假設法的探究起到了鋪墊作用,同時對假設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同學們,你們知道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嗎?閲讀105頁的資料。

古人真是很聰明啊!今人更了不起,又發現了很多關於“雞兔同籠”問題的趣解,你們想了解嗎?介紹幾種。

1、假設所有的雞和兔子都訓練有素,然後你拿着一個口哨,吹一下,所有動物收起一隻腳,吹兩下,收起兩隻腳,好了,現在雞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小兔都“作揖”了,也就是還有兩隻腳站着,總腳數減去兩倍的頭的個數再除以二就是兔子的只數了。

2、假如雞的翅膀也着地,也有四隻腳,那麼總腳數就是總只數乘4,減去實際的腳數,就是翅膀的數,翅膀都是雞的,再除以2,就是雞的只數。

同學們,今天你有什麼收穫?每種方法都明白了嗎?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提示學生做題時要根據題目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鞏固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方法,瞭解古時候的解法,使學生對我國的古代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後的小結梳理一下幾種方法,引導學生反思學過的方法,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