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8篇 "深入理解數學,以觀察物體為切入點——二年級數學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1W

本篇教案以國小二年級數學為出發點,以觀察物體為主題,旨在幫助學生們瞭解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物體,並通過實際觀察和操作來提高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和數學能力。教案內容生動有趣,注重學生互動和探究,是一篇優質的教學參考。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8篇

第1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68頁例1,“做一做”。

(3)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4)通過活動,能正確辨認從物體正面、側面、後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學習活動中,幫助學生初步建立空間概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10)播放多種動物叫聲的音樂請學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動物,同時問:“低估是怎樣猜出來的?”

(11)出示幾張動物卡片,遮住動物的一部分,請同學們猜是什麼動物。

(12)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生是怎麼猜出來的。

(1)請同學們拿出熊貓玩具放在桌上,小組同學在各自的位置觀察熊貓的形狀。彙報,看到的是什麼形狀?

(3)展示圖畫。請小組長把本小組的畫收集到一起,並貼在黑板上。

(13)請同學們交換位置再觀察,再畫一畫所見到熊貓的形狀。

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汽車玩具擺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自己所看到的汽車形狀。教師同是時出示圖片請學生判斷。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放許多多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出示卡片),所以在我們的眼睛裏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這裏面有許多數學的知識,因此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生活。

觀察物體是課程標準新增加的教學內容。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物體的方法,同時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教學中我認為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二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案8篇

第2篇

1、使學生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通過觀察、操作,判斷所給圖畫是從什麼位置看到的。

3、通過觀察、操作,能根據一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猜測可能是什麼物體。

能力點:通過以上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德育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1、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並通過觀察和空間想像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第3篇

1、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並學會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提問:這是什麼地方?這一張呢?為什麼拍出來的兩張照片不一樣呢?

小結:因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拍出來的照片不一樣。

2、揭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物體。

方法:以四人為一組,分別圍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間放一個水壺,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

小結:由於觀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

方法:組長轉動水壺,使把手正對着一個小朋友,每人根據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畫,組長再轉動水壺,重新尋找,過程同上。

方法:請組長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打亂順序,然後給組裏的每一個小朋友發一張,學生根據自己手裏的圖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師生互動,進行相應的評價。

學生先看圖想一想每個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會是什麼樣的,再獨立連一連,集體交流時説説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 題,學生聯繫生活經驗進行判斷,指名説説理由。

小結:今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了物體,知道由於觀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小朋友課後可以自己找一些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會看到哪些不同的樣子?把你看到的情況畫下來。

第4篇

1、通過本節課的練習,使學生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讓學生知道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

判斷下面三幅圖分別是在什麼位置看到的?把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裏。

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數學書,分別説説自己看到了什麼?

觀察老師準備的圖片,分別看看是在哪個位置拍的,把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裏。

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

(1)看到的形狀與上次一樣嗎?如果不一樣,請説出看到的具體形狀?

第5篇

1、通過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並學會根據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過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觀念,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幫助學生樹立從小仔細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1、師:孩子們,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來聽我們的課,你們緊張嗎?(緊張;不緊張),那請轉過身去,舉起你們的右手,向老師們打個招呼:(老師們好!)再舉起你們的左手向老師們問好;(老師們好)舉起你們的雙手,高呼(歡迎你們!)。好,孩子們真乖!請轉過身來,坐下。

有四個盲人,他們也想知道大象長得什麼樣子,讓我們來聽一聽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小朋友們,他們摸到的是幾隻大象嗎?那為什麼得出的結論不一樣呢?他們分別是從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

請看大屏幕(課件展示大象圖),請同學們分別説出這是從大象的哪一個位置所看到的圖形?

2、掲題:雖然都是一隻大象,但因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師:四個盲人因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説成了蘿蔔,扇子、柱子和繩子。那我們在觀察物體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嗎?

師:下面我給每個小組分發一位新成員——儲錢罐,你們喜歡嗎?那就請它們分別坐在你們位置的中央。下面請坐在儲錢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揮揮手;請坐在儲錢罐後面的小朋友揮揮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讓學生分清前後左右。)

師:剛才你們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可愛的儲錢罐,現在咱們換換位置再觀察。好嗎?儲錢罐前面和後面的同學換換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學也換換位。準備好,輕輕地換。(學生起身換位。)

師:現在你又在儲錢罐的哪邊?仔細觀察,你看到的儲錢罐是什麼樣子的?

師:我想採訪坐在儲錢罐前面和後面的同學,現在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和你剛才看到的一樣嗎?

師:哦,從前面和後面看儲錢罐是不一樣的。請問儲錢罐左邊和右邊的同學,你們可要仔細看了,你剛才看到的和現在看到的相同嗎?

出現矛盾衝突時,學生再次觀察儲錢罐左右兩邊,並在組內討論。

小結:從左邊和右邊觀察儲錢罐是不是一樣呢?(學生齊聲:不一樣!)你們從細節觀察並解決了問題,好樣的!從儲錢罐的前面和後面看是不一樣的,從左邊和右邊看也是不一樣的。

師:咱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儲錢罐的一個面,要是能看到儲錢罐的前後左右四個面,那才過癮呢!有什麼好辦法嗎?在小組裏討論後,試一試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辦法太麻煩。我們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我們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後左右了。

師:好的,每轉一個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嗎?這兩種方法都很好,可以圍着儲錢罐轉一圈,也可以讓儲錢罐轉一圈,小組商量定下一種,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始觀察。

師:同學們從前後左右再次觀察了儲錢罐,你們看到的一樣嗎?(不一樣。)為什麼?

師: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儲錢罐是不一樣的。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

1、 剛才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老師特別高興。老師也給趙亮、王麗、江鈴、丁一四位同學一個禮物,大家看。(課件展示茶壺圖)你能很快説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説説理由。(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彙報交流)

2.小遊戲:考考大家,比比誰的反應快。我説動作你來做。

②老師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師的怎麼和大家不一樣?老師做錯了嗎?那大家做錯了?那為什麼我們不一樣?那你知道老師的右邊是那邊嗎?左邊呢?前面呢?後面呢?

③那我換個方向站,你還能指出我的前後左右嗎?這樣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後左右一樣我該怎麼站呢?

3、孩子們,你能説出你的位置前後左右的同學嗎?你看到的又是同學的哪一面呢?(指名回答)

師:孩子們真聰明!那現在翻開你們的課本第48頁,做一做課堂活動吧。請認真觀察,並連線。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觀察物體)我們主要從哪些位置觀察的?(前面、後面和側面)還可以從其他的位置觀察物體嗎?(上面、下面。。.)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一定不一樣嗎?(不一定)

第6篇

1、學生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位置關係和交換的過程,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學生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豐富學生對現實空間和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感受數學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初步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的形狀,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先給你們講個《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講完後問: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們説的對嗎?那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你能幫助他們想個辦法嗎?

[設計意圖]:學生喜歡聽故事,教師用故事引入,引發學生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要全面地瞭解一個物體各方面的特徵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感受局部和整體的關係,激發學習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説的非常好,每個小組都發給你們一個獎品,趕快打開看看吧。(學生的獎品有玩具小熊、鬧鐘、模型等)

仔細觀察你們桌上的獎品,你看到了獎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組的同學説説。

請各小組選一名代表説一説你們組的同學看到的各是獎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組輪流説一説,説完之後,讓學生把獎品變換位置,再依照上述過程仔細觀察一次,然後再在小組中説一説。

出示p67頁上的恐龍圖:這是小亮、小紅、小明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獎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説出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並説説理由。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交流,知道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結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礎上判斷三個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使學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1、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動。

2、出示不同的物體,請學生分別説一説從前、後、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圖片,請學生説一説哪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樣子,在學生的頭腦中進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樣的知識應用中體驗成功。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哪位同學表現,好在哪裏?

知道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確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

通過觀察、操作、辨認、想象、推理等活動,初步掌握全面、正確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豐富的活動中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的和諧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這節課是學生在一年級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空間方位之後,第一次接觸觀察物體的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眼觀察、用口描述、用心體驗,親身經歷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學會辨認從前面、後面、左側面、右側面等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併為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認識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課件,四張熊貓玩偶圖片,每組一個熊貓玩偶、茶缸。

(2)引發問題:同學們為什麼覺得好笑呢?他們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樣嗎?

(3)學生交流:這幾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説不出大象的全貌。

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觀察物體,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設計意圖】問題是探究的出發點,本課伊始,創設兒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誘發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不僅帶着愉快的心情進入新知的學習,而且為新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起點。

將熊貓玩偶放在桌子中間,學生四人一組分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圍坐在四周。

(2)組內交流:你看到了熊貓的哪一面?是從哪個位置觀察的?

(3)全班彙報:指定一組中的四位學生依次説説自己看到的熊貓是什麼樣的,教師適時點撥。

(4)設疑探究:你們看的是同一個熊貓玩偶,為什麼看到的情況卻不一樣?

(1)再次觀察:每組同學按順時針依次到其他三個位置進行觀察。

(2)交流反思:你現在看到小汽車的哪一面?為什麼和剛才的一樣呢?

(1)對比觀察:剛才有兩個位置看到的熊貓的樣子好像差不多,請再到這兩個位置進行觀察。

(2)質疑辨析:你看到的熊貓左右個側面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3)明確認識:引導學生根據熊貓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結進行區分,説明熊貓的臉、四肢伸向左邊還是右邊即可。

以學生熟悉的熊貓玩偶為直觀背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交流,學生的思維在情境活動中激發,在想象活動中激活,在推理活動中建構,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為下一環節的運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7篇

1、通過換位置觀察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使學生能正確地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使學生體驗到在不同的方位所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學法指導學生活動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用課件出示玩具熊貓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依次出現,讓學生猜一猜分別是誰看到的。)。

這是從上面給一個物體拍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什麼物體嗎?學生猜過後,出示第二幅照片,繼續看…直到最後一張。

(1)4人小組拿出一件物品放在中間。進行觀察,並互相説出你所看到的。

(2)交換位置,再次觀察這個物品,每位同學能從不同的方位看到這個物品。

(1)4人小組再拿出準備好的玩具,每人各自選一個方位坐好,並用筆把它畫出來。

(3)思考:同樣的物品,為什麼畫出來後是不一樣的呢?

第8篇

本單元包括三方面內容: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立體圖形的形狀;在已有的觀察物體的經驗基礎上用推理法解決問題。

通過本單元觀察物體的學習,可以初步落實《數學課程標準》中關於幾何教學的三個核心思想和目標:空間觀念、幾何直觀和推理能力。這是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單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觀察物體的內容,對於位置關係的“相對性”問題還不是很熟悉。可以組織學生先對身邊熟悉的物體、立體圖形進行直接觀察,逐步過渡到對生活中的物體進行觀察,使學生充分積累觀察經驗,通過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思維活動,達到發展空間觀念的目的,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觀察物體(立體)(1課時)→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立體圖形;根據平面圖形猜測所觀察的物體的形狀

1.明確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和簡單立體圖形的形狀。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1.經歷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使學生掌握全面、正確地觀察物體的方法。

1.感受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識。

2.在獨立觀察與小組合作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合作意識。

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明確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