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8篇 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異同 —— 國小《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5.68K

本篇文章分享一份國小數學教案,教學內容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清晰的課堂演示和練習,學生可以掌握兩種圖形的基本特徵和差異,培養其空間想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教案包含多種教學方法,適合課堂教學或家庭輔導使用。

國小《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8篇 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異同 —— 國小《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第1篇

1.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正確判斷長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和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2.估算並計算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其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策略。

3.讓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估算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靈活應用相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周長的含義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學習目標:

(1)在第2題中,你能用不同方法數或算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2)在第3題中,計算各圖形周長時,怎樣算比較簡便。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或者算法得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指出:雖然計算方法不一樣,但這兩題其實都是求圖形的周長。

給出規格相同的練習本組織學生進行相關估計和測量、計算活動。

一個長方形分成a、b兩部分,這兩部分哪一部分的周長大?

國小《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8篇 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異同 —— 國小《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第2張

第2篇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思考過程中學會探究圖形特徵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幫助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學 法:操作法、總結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法。

教 具:釘子板、長方形和正方形紙各一張、課件。

學 具:長方形和正方形紙個一張、方格紙、直尺、三角板、小棒、彩筆。

1、創設情景: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前做遊戲,歡樂多又多。(師唱前一句,引導學生拍手跟唱後三句。目的在於創設學生熟悉的智慧樹欄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彷彿置身於智慧樹欄目。)

師: 紅果果姐姐給我們出了一道數學題(課件出示):機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圖形?

師:請同學們具體説一説哪部分是長方形?哪部分是正方形?生回答:嘴、脖子、胳膊、身子、腿是長方形。頭、手、腳是 正方形。

師重點強調某一物體的面,例如桌子的面、凳子的面、黑板的面等。有些學生找的物體的面是近似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應強調有些,例如有些鉛筆盒的面是長方形的等。只要學生回答的正確或接近正確就應給以不同方式的鼓勵。例如你觀察的真仔細,你的眼力真準,你表述的很完整等等。

2、小結導入: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長方形、正方形,其實數學就在我們周圍。前邊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繼續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按要求操作:(課件出示)

師:上邊、下邊我們叫做對邊,左邊、右邊也叫做對邊。所以我們説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接着課件出示: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驗證剛才的發現嗎?

師再演示一邊重點強調兩邊重合。(接着課件演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

3、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長方形的角,你能發現什麼?

接着課件演示,進一步驗證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用什麼方法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的?

師:我們又用什麼方法知道長方形的4個角都是直角的?

師:我們剛才用數一數的方法可知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用量一量或折一折的方法可知長方形對邊相等,用比一比的方法可知長方形4個角都是直角。(師邊總結邊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下面我們用剛才的方法來探究正方形有什麼樣的特徵,好嗎?

生1:我們組認為: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4條邊都一樣,4個角都是直角。

生2:我們組認為: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4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師:(對於以上答案都要給予肯定)誰能用折一折的方法來驗證正方形的4條邊都相等?

接着用課件進行演示,進一步驗證學生們合作探究的正方形的4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數一數、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進一步探究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誰能完整地告訴大家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3、 同桌兩人互相説一説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4、 過渡語:同學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那麼綠泡泡哥哥也想考考你們了!大家有沒有信心?

師:好,請同學們勇闖第一關: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課件出示)我會填:(獨立思考,指名回答,強調學生把題讀完整,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答案)

1、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1、 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4)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師對回答的學生要及時的給予鼓勵,例如你真棒!第一關你已成功闖過!你真是小勇士等。接下來請同學們巧奪第二關:慧眼識圖,眼疾手快!(課件出示)

形式:採取開火車的方式進行,同桌一人回答是或不是,一人判斷正確或錯誤,個別地方教師適當要求學生説:為什麼?例如圖5為什麼不是長方形?等。

師在學生回答完畢後,説:能獨立闖過這一關的同學給自己以掌聲鼓勵。生拍手説:嘿!嘿!我真棒!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勝利闖過兩關了,還想不想繼續闖關?

師:那麼請同學們接着挑戰第三關:手腦並用,心靈手巧!(課件出示)第三關:手腦並用,心靈手巧!

形式:找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其他學生認真觀察,判斷。

②上台演示,並説説擺的是什麼圖形,用了幾根小棒,為什麼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4、我會動腦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智取第四關:團結協作,智中取勝!

要求:先具體指出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再數一數長方形有幾個?正方形有幾個?

師:同學們到底哪組數得對呢?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數對的同學給自己以掌聲鼓勵!

過渡語:同學們真聰明!連闖4關,小刺蝟咕咚都想問候大家了:你們學的快樂嗎?

生2:我學會了用數一數、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學習數學知識。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的收穫真不少!老師從你們那裏也學到很多知識,我也很快樂,謝謝大家!

第3篇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後安排的一節複習課。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及周長的計算。通過複習和整理,進一步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以及一些變化題。也是為以後學習圓的周長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奠定基本的。

1、通過複習和整理,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和靈活解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經驗;因此,我設計一系列生活當中的問題,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用上週開過的運動會上獲得的獎狀為數學活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

2、什麼是周長?(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小結:圍成長方形四條邊長度的和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3)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長嗎?

小結:正方形的周長就是它四條邊的和,也就是邊長×4。

師:通過剛才的複習我們進一步理清了長、正方形的有關概念及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下面我們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環節利用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回憶舊知識,把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與歸納,把把知識“串”起來,形成知識網絡,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便於掌握和運用。通過複習進一步理清了長、正方形的特點及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

讓學生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通過觀察、比較、歸納,進一步明確長、正方形的計算方法,又增強了概念的清晰度。

(1)一個正方形的邊長增加5分米,它的周長增加()分米。

(2)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4釐米,它的長和寬的和是()釐米。

(3)如果大正方形的邊長是小正方形的2倍,那麼大正方形的周長一定是小正方形的()倍。

(4)用一根鐵絲可以圍成一個長6分米,寬4分米的長方形,如果用它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分米。

從這些練習題中可以看出,我們在計算長、正方形周長時,首先應該弄清楚解決問題所必須的兩個信息,根據需要適當地改變題中的信息與問題,使原題的結構不斷變化,內容不斷擴充,通過變化使學生很好地瞭解了長、正方形周長計算的過程,使學生把握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形成知識的結構,達到了訓練學生思維深刻性的目的。

(1)一個長方形操場,長70米,寬30米,小明沿着操場跑2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①給它做一個鏡框,需要多少釐米長的鏡框?(學生讀題,你怎麼想的?要求鏡框的長,就是求這張獎狀的周長。)

③如果要把4張這樣的獎狀(長40釐米,寬20釐米)拼在一起,需要多長的鏡框?

想:為什麼拼成後兩個圖形的周長比兩張分開來的周長要短呢?(同桌討論後再交流)

小結:當把兩個長方形拼接起來後,這個圖形的周長並不是原來兩個長方形周長的和,而要減去拼接處的兩條邊。拼接處越少,周長越大;拼接處越多,周長越小。

②現在要從中分出一塊的正方形地種白菜,這塊菜地的周長是多少?

④如果這塊地有一面靠牆,並用竹籬笆圍起來,需要多少竹籬笆?

兩次操作一拼一剪。拼——周長會因為拼接處而減少,剪——周長增加。學生通過操作發現其中的規律,同時進一步複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4)下圖是有6個長9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拼成的圖形,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計算組合圖形的周長,讓學生感悟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5)小小設計師:設計出一個周長為16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玫瑰園,你能設計幾種?

在方格紙上畫一畫,你能畫出幾種?(每格邊長為1米)

回顧小結:長方形的周長除以2得到長和寬的和,再有順序的一一列舉,畫出來也要計算檢驗周長是不是16米。

感受到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可以有不同的長和寬。長和寬變了,長方形的大小和形狀也有所不同。並讓學生理解一個長與一個寬的和正好是周長的一半。

2、我們應該運用長、正方形的特徵來計算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時一定要認真審題,明確所求問題所必須的條件,如果是間接條件,要首先把它轉化為直接條件,再運用公式進行正確計算.

通過基礎複習和延伸複習,每個學生都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很多學生能正確把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以及一些變化題的處理方法。但在複習中,好象學生對長、寬、邊長的變化帶來周長的變化規律會判斷,就此,我讓學生用舉例的方法,通過數據的變化來判斷他們之間的變化規律。這樣,很多學生都能進行判斷了。但如果問題出現多種可能,學生就很難全面的考慮問題,只能説説其中的一種情況而已。

我積極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於、善於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並通過同學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靈活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第4篇

1.知識與技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自己動手擺、動腦想和動口説等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繫的,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號2號長方形學習卡片、報紙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我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説一説黑板的面積、操場的面積、書本封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明確不同的面積單位在什麼情況下適用。

1、為學生提供一張報紙,想辦法測量這張報紙的面積。

師:究竟面積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測量的辦法量出來。在量的時候應選擇什麼樣的面積單位最合適?為什麼?(平方分米)

師:小組合作,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測量出他的面積。

生:因為一行能擺5個,可以擺4行。橫着數這一行剛好5個,豎着數這一列剛好4個。這就表示有4個5.

師:同意嗎?(學生贊同)鼓勵採用這種方法。看來,不用全擺滿,只擺1行1列也能知道報紙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明白只需要擺一行,擺一列,然後用行數和列數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個數,從而得出測量的物體表面的面積。

(1)拿出1號長方形(長5釐米,寬3釐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應該用什麼面積單位測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嗎?

生1:每行擺5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擺1行。每列擺3個1釐米的正方形,擺1列。就是説:有3個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釐米。

生2:我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釐米,因為橫着擺了5個小正方形,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1釐米。

生4:我明白了,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用長和寬相乘就行了。

生5:原來只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算出它的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髮現長方形的面積和長、寬之間的關係。

師:用剛才大家想出的辦法,算出2號長方形的面積。

出示長6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讓學生計算它的面積。

電腦演示將上面的長方形的長變為5釐米,此時的長方形變成了什麼圖形?

師: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注意觀察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學生在學會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長方形的長變化後(長和寬相等)的面積,從而讓學生髮現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長方形就變成了正方形,長和寬就成了正方形的邊長,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2、解決問題,出示:學校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籃球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設計意圖】用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檢測本節課新授知識的學習效果。

第5篇

1、 讓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發現的過程。

2、 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觀察、判斷、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學生滲透互相聯繫,互相對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觀點。

計算和測量面積要用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師:你怎麼數得這樣快?你是怎麼數的?同學們已經會用數方格的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了。如果用這種方法去求一個較大圖形或物體的面積(如操場),你會感到怎樣?今天我們研究一種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新方法。(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請小朋友們拿出1號紙,量一量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麼辦法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猜想:那麼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是長乘寬呢?

現在每個小組都有一些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

a、小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擺出你喜歡的長方形。

b、説出你所擺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探究提示:長方形的面積跟什麼有關係?有怎樣的關係?

根據你們小組擺的長方形,你有沒有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跟什麼有關係?有什麼關係?

我們發現了長方形的面積跟( )有關係,有( )關係。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的時候,這個圖形就是正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那正方形的面積應該等於什麼呢?你可以藉助剛剛的小正形擺一擺。(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師:由此我們發現,只要給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同樣只要知道正方形的邊長就能計算出正方形的面積。

小明家的方桌寬9分米,小明爸爸想給方桌劃一塊玻璃,請問要劃多大的一塊玻璃呢?

本節課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想一想,這部分知識能幫助你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師: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它也是求其它平面圖形面積的基礎。通過它我們可以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許多圖形的面積。

第6篇

教學目標:在認識體積單位,知道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聯繫和區別基礎上,學習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與化、聚方法。學習計算重量的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體積單位的進率。計算物體的重量。

(1)稜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1×1=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底面積是1平方分米,也就是100平方釐米,利用體積的計算公式100×10=1000平方釐米

通過剛才的計算你能告訴大傢什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根據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於多少平方分米嗎?

3、一塊長方體的鋼板,長2.5米,長1.6米,厚0.02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鋼重7.8千克。這塊鋼重多少千克?

鋼板的體積:2.5×1.6×0.02=0.08(立方米) 0.08立方米=80立方分米

1、一塊正方體的鋼板,稜長是20釐米,每立方分米的鋼重8.9千克。這塊鋼重多少千克?

2、一根長方體鋼材,長4.8米,橫截面是一個邊長5釐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鋼重7.8千克,這根鋼材重多少千克?

3、一塊長方體鐵板重468千克,又知鐵板長2米,寬1.5米,厚2釐米。每立方分米的鐵板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第7篇

1. 通過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底面的觀察,及摸一摸、畫一畫等體驗活動,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瞭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 在現實有趣的學習情境中,經歷面從體上剝離下來的過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積木若干,水彩筆、紙張、橡皮泥、印泥等工具,釘子板,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若干。

1. 談話:小朋友們,願意到王老師家去做客嗎?那今天先參觀一下我的家,這是我家的兒童房。(課件演示兒童房,最後定格在第16頁例題中積木搭成的物體)

(2) 仔細觀察,用到了哪些積木,你能把這些積木按形狀分一分嗎?

教師呈現用積木搭成的實物,指定學生在視頻展示台上分一分。分完後,分別請學生説一説每種形狀的名稱。(三稜柱不要求説出名稱,只要能區分開來就行)

3. 小結:這些積木按形狀可以分成四類。下面一起來重點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

?評析:用到老師家做客的方式導入,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將課件定格在積木搭成的物體上,不經意中呈現了學習內容。讓學生尋找各種認識的物體並進行分類,有效地喚起已有的知識儲備。在此基礎上,引出重點研究的內容,為下一步學習作好鋪墊。】

1. 引導: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積木。請選擇一塊自己喜歡的積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跟小組內的小朋友説一説,你拿的是什麼形狀的積木,摸上去有什麼樣的感覺?(學生自主活動,然後在小組裏交流)

全班交流:讓學生拿着積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後説一説感受。學生可能説出:長方體的面長長的、平平的;正方體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圓柱的底面圓圓的、平平的,側面是彎彎的。

2. 談話: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把這些平平的面畫下來呢?這裏,老師為大家準備了白紙、橡皮泥和印泥等工具。請小朋友先在小組內議一議,用什麼方法畫下這些面,再分工畫一畫。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想的方法多。

(1)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或圓柱的底面放在紙上,沿着它的邊畫下來,得到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2)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或圓柱的底面用力按在橡皮泥上,在橡皮泥上留下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3) 把長方體、正方體的一個面或圓柱的底面先在印泥上沾一下,然後印在紙上,得出長方形、正方形或圓。

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彙報進行演示,並把得到的圖形貼在黑板上。(交流時,着重讓學生演示沿着邊畫長方形、正方形或圓的過程,並讓每一個學生都照樣子畫一畫。展示學生作品時,注意選擇不同大小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張貼的位置也不要有規律)

3. 談話:小朋友的辦法真多呀!從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上得到了這麼多的圖形。你能把這些圖形分一分嗎?(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議一議,再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

4. 提問:每一類圖形,分別叫什麼名稱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一類圖形下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並揭示課題:認識圖形)

5. 談話: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與這些圖形見面。(出示試一試)看,這裏有一些不同形狀的物體,你能説一説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圓嗎?

在學生回答時,指導學生把話説完整,如:信封的面是長方形。

?評析:為了讓學生很好地感受面與體的聯繫和區別,教師設計了兩個活動:先讓學生觸摸物體的面並交流直觀感受,初步感知圖形的基本特徵;再提供多種工具,讓學生自主地把面從體上剝離下來。針對學生的差異,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操作工具,思考怎樣操作,並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的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通過不同操作方法的交流,實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共享,加深對面附着於體的感受。在揭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名稱時,先讓學生分一分,體驗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有形狀、大小的不同。】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你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學生操作。在交流時,教師出示一個圍錯的正方形,讓學生説出錯誤,體會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提問:在這樣的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先讓學生説一説,再讓學生試着圍一圍)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要求:你能在下面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要求:這裏有哪些圖形,如果把這些圖形用顏色分開來,你認為用幾種顏色合適?請小朋友先用水彩筆給這些圖形塗上顏色,再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多少個,填在表格裏。

?評析:由於學生還不能用規範的語言表述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特徵,因此,很難回答為什麼這個圖形是長方形等類似的問題。在教學時,通過圍圖形、畫圖形、給圖形塗色分類等有層次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體會圖形的特徵,形成表象。】

(1) 讓學生在一個正方體上選幾個面分別畫正方形。

(2) 提問:比一比畫出的這些正方形,你發現了什麼?(讓學生先在小組説一説,再集體交流)

拿出一個長方體,提問:你能用這個長方體畫出不同的長方形嗎?

3. 説一説:在我家書房的牆上貼有一些圖案,説一説,每個圖案分別是用什麼圖形拼成的,每種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個?(課件出示用長方形、正方形及圓拼成的圖案)

4. 拼一拼:小朋友們,你們想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一些圖案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長方形、正方形和圓,請同學們從信封裏拿出來拼一拼,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拼好後,給你的作品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展示交流:讓學生在視頻展示台上展示、介紹作品,並請其他學生説一説用了哪些圖形,分別有幾個。

?評析:讓學生用正方體和長方體畫正方形和長方形,既加深了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又初步滲透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的一些特徵。讓學生欣賞書房場景中由不同圖形組成的圖案,為下面拼圖案的活動提供了範例。利用學到的平面圖形,發揮想像,創作出一幅漂亮的圖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愉悦,增強對圖形的感受。】

整節課,創設了參觀老師家兒童房和書房的情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課堂學習更有趣味。通過在紙上畫、在橡皮泥上按、在印泥上印這些學生喜愛的方式,讓學生經歷面從體中剝離下來的過程,並通過分一分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形狀、大小的圖形中抽象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充分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主動建構;通過在釘子板上圍圖形、在方格紙上畫圖形和給圖形分類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深體驗;通過圖案設計活動引導學生靈活拓展,從創造中提升。

第8篇

1、使學生經歷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過程,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掌握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1、導入:小朋友,當你吃過晚飯,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嗎?你最喜歡鎮海哪裏的夜景?是啊,我們的鎮海越來越美了,就連一幢幢樓房在夜空下也那麼的温馨迷人。(媒體播放)

2、設疑:當你陶醉在美景中時,有沒有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呢?(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3、瞭解:能談談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原有認識,完成觀察表中的有關問題,如幾條邊幾個角)

4、揭題:原來你們早就和它們交上朋友了,看來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繼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應該是不成問題了。(板書課題)

1、根據原有認知結構,判斷課件中的圖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2、質疑:看來有4條邊和4個角的圖形也不一定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那麼它們的邊和角里一定還藏着許多祕密等着我們去一一發現,你們願意嗎?

4):小朋友真會動腦筋,通過自己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知道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媒體出示,齊讀)

3、嘗試驗證會什麼一開始有些四邊形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1)四人小組根據剛才的發現討論兩者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用小棒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説説擺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2)想把你擺的長方形畫下來嗎?(先發表各自的意見,然後教師範畫,再學生自己試畫)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麼不滿意的?(先在小組裏説一説)

3、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指定長度,畫上美麗的圖案,並説説想把自己的設計用在生活中的什麼地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