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8篇 從立體幾何角度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W

本文主要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進行反思。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對於這兩種幾何體的概念存在混淆或者認識不全面的情況,因此需要對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優化和調整,以提高學生對於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8篇 從立體幾何角度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第1篇

雖説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發現它們的特徵掌握它們的特性,還是不容易的。

針對本課的教學特點,採用小組合作、討論探究的形式,並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導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各種實物的基礎上動手操作,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認識長方體的`面、稜、頂點。在探究長方體特徵時,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實物,在小組內動手操作,通過量一量、比一比發現長方體的特徵。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中,發現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徵,我想這樣發現的新知識,留給學生的印象比較深刻。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的過程, 培養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中有效地創設學生動手操作的平台,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創設問題,能吸引學生充分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促使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活動有效地展開。不僅獲取了新知識,而且溝通了知識的內涵,領悟了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8篇 從立體幾何角度分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二冊第23頁教學內容。

1.讓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徵,會辨認這兩種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

3.精心組織學生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慾望和創新精神。

上課尹始,教師出示燈片:由若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童話式的圖形王國城門圖。然後教師談話:"小朋友,在這裏你能找出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

[評析:活潑的畫面,生動的語言,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既讓學生回顧了舊知,又喚起了學生參與學習的慾望。]

教師拉開燈片的覆蓋片,顯示出長方體和正方體,並提出兩個問題,(1)老師給大家介紹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有誰認識它們?(2)長方體、正方體跟我們的老朋友長方形、正方形相同嗎?為什麼?

[評析:運用恰當的電教媒體,引導學生在比較中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與長方形、正方形的'區別,從而將面和體區別開來,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知新知識。並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生動的問題情境,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主動探索的慾望。]

①教師依次出現兩個長方體(一般的和特殊的)。問:誰認識它?小朋友想不想對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呢?

②教師指導學生用長方體展開圖自制長方體,讓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的特徵。

(2)小組研討,建立表象。學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長方體以後,教師適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在製作長方體過程中,你發現了長方體的什麼祕密?先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彙報發言。

①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能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長方體特徵後,教師播放電視錄相:一個長方體勻速轉動,清晰、布序地顯示長方體六個面,按着六個面一對一分解3排開。驗證學生的認識長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評析: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穎的、活動的、直觀形象的剌激物,最容易引起兒童大腦皮層有關部位的興奮,形成優勢興奮灶,認識長方體這一學習環節中,教師正是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長方體;在學生互相爭論、互相補充、互相啟發中建立長方體清晰的表象;再通過電視錄相驗證學生的認識,促使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有利學生掌握新知,發展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1)出示正方體模型,問:小朋友認識它嗎?正方體有什麼特徵呢?請朋友帶着這一個問題看電視錄相。

[評析: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的基礎上學習正方體就比較容易了。因此,這個環節直接採用看錄相,充分利用電教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在看一看、説一説的?活動中,歸納、表述正方體的特徵。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2.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怎樣辨別長方體和正方體呢?(先小組合作學習,再請小組代表彙報小組合作學習結果。

[評析: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之後,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你是怎樣來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這一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習思考。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必須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進行搜索、歸納、整理,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掌握學習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①圖a中有幾個小正方體?②至少補上幾個小正方體就可以成為一個大正方體?(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電腦操作,圖a→b,添加部分閃爍。)

(1)這些圖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個長方體?哪些不能?為什麼?

(3)用12個小正方體擺成一個長方體,你有幾種擺法?(在實物投影儀上操作展示)

[評析:這三組練習的設計,層次分明,學生在數一數、想一想、擺一擺的練習中鞏固新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並且,恰當的電教媒體的應用,形象直觀,簡潔省時,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主動參與知識的構建過程。]

4.做一做。讓學生用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自由上台展示作品,並介紹製作經驗。)

[評析:這一練習的設計,讓學生在做長方體或正方體中,複習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特徵,瞭解長方體或正方體面與面之間的關係,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創新意識。學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介紹製作經驗將本課教學推向高潮,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中,完成本課的學習。這樣,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發展了個性。]

[總評:長方體、正方體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初次接觸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但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的心理特點,很好地貫徹了活動促發展的教學思想,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愉悦、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動中,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從而激發了創新意識,掌握了知識,發展了能力。]

第3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是國小生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的起始課,因此,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主動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這節課我遵循了學生的認識規律而設計教案,是按“認識概念——合作研究長方體特徵——自由學習正方體特徵——總結二者關係——運用”的'層次來安排的,使學生的理解一步步加深。不足之處是建立長方體的概念的時候,還要使學生多瞭解一些立體圖形,以幫助他們正確區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增強對立體圖形的感知。另外,我也缺乏足夠的教具和學具,沒能提供多種學具給所有的學生充分操作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都能通過親手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來認識發現長方體的特徵。如果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去認識長方體,那麼他們將對學習的新知印象更加深刻。在練習方面,我覺得還需多準備一些有層次的、有針對性的的習題。

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幾何形體的認識,牢牢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發展空間觀念,也為後面學習表面積的計算打下基礎。

第4篇

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注重以下幾點:

1. 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先讓學生説説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關於長方體和 正 方 體瞭解了哪些知識。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數一數,摸一摸,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在探究長方體特徵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稜,頂點,然後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應用長方體實物在小組裏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現長方體面,稜,頂點的特徵。

4.應用網頁製作做了課件,讓學生目睹了圖文並茂在課堂中的作用。

5.在練習中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時間關係,本節課學生在操作上的.時間比較緊張,沒有讓學生自己再數一數,摸一摸,雖然每個面都設計到了,但是教學還不夠紮實,有些學生還不能全部理解,這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須改進。

第5篇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一節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教者在教學設計時有所創意。

客觀世界中存在着各種各樣實物,其中不少形體是長方體的。本課的第一個活動就是讓學生説出生活中是長方體的實物(學生已學過長方體的初步認識),作為研究的對象。

接着,學生邊觀察邊雙手撫摸、玩弄長方體的物體,,感受長方體的形式,為進一步對長方體作科學的認識打好基礎。

二、以模型為依託,對長方體做幾何學分析,發展邏輯思維。

所謂對長方體作幾何分析,是指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稜和8個頂點,研究面與面、面與稜的關係,稜與稜、稜與頂點的關係,以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係等。每個學生手中都模型,教學時,學生隨着老師的指點,仔細觀察模型,用手指點數面、稜、頂點的數目,觀察什麼是相對的面,稜又怎樣分成長度相等的3組,長方體的三條稜怎麼相交於一個頂點,等等。

在觀察和計數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時,必須根據一定的順序才能做到不重複、不遺漏;在觀察和討論前、後的面、左、右的面,上、下的面,面積分別相等,從而概括出“三組相對的面面積分別相等”,以及比較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異同,從而明確它們之間的關係等教學過程中,有了形象思維支持,有利於邏輯思維的發展。

通過想象,構想特定的長方體的空間存在形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在對長方體(正方體)的整體結構進行了分析之後,還必須把分析的結果綜合為整體。

第6篇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於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對於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説,本單元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充分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説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現它的特徵,還是不怎麼容易的。

在教學本課時,我針對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以及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本課多次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讓學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摸一摸等實際操作中不斷積累空間觀念,並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導教學。在認識長方體特徵的基礎上,利用學習遷移,自主討論正方體的特徵,再比較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異同。明確它們的內在聯繫,最後用學到的新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通過一系列有序活動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先讓學生説説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關於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瞭解了哪些知識。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然後通過實物讓學生觀察。

1)讓學生找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實物,認識面、稜、頂點。首先:用手摸面,是按什麼順序的,摸到了多少個面。然後再摸相鄰的兩個面相交的那一條邊。師生一塊感受摸到的感覺。形成稜的概念。並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條稜?再通過摸三條相鄰的稜相交的那一點,形成頂點的概念,接着數出頂點的個數。

2)探究面、稜的位置及大小關係。首先教師指出長方體框架中任意一條稜,請學生指出與其相等的另外幾條稜,然後説出這幾條稜的位置關係。這一環節重點認識相對的'位置關係。然後驗證相對的稜是否相等。進一步推導相對面的大小關係。

再出示探究要求,使小組合作達到分工有序,目的明確,力爭做到人人蔘與。

本活動設計利用學生探究到的數據進行進一步推理,歸納,從而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在

長方體特徵後,教師直接指出相交於一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然後説出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麼變化?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正方體,(也叫立方體)觀察,對照長方體的特徵來研究正方體的特徵。學生討論、歸納後,教師板書:正方體:

第7篇

1、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合作探究,實現學習方式變革。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觀察實物------土豆,來豐富表象,再讓學生動手操作------切成長方體,來提高感性認識,最後通過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學生在觀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僅拓寬了思路,獲取了新知識,而且溝通了知識的內涵,領悟了學習方法,轉變學習方式,激活學習熱情,達到全員主動參與“學數學”目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讓學生經歷“學數學”過程,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本案例教學中,教師始終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看、摸、想、議、切、説等學習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再發現”、“再創造”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知識過程中既發展了空間觀念,又培養了能力;既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又培養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師起着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3、讓學生經歷“學數學”的過程,其核心問題是“學會思考”

讓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而積極有效的思考依賴於合適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依據知識自身的重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改呈現知識為呈現問題,能吸引學生充分參與數學學習過程,自覺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心智技能,從而促使數學學習活動有效地展開並不斷深入。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數學教學要努力創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教學環境,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獲取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和價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發展,立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用《數學課程標準》來教學,必須讓孩子們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總之,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真正體現新的課程理念,讓學生“學數學”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第8篇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驗、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體驗探索、親歷感悟是學生學習知識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之一。因此,本課在設計時以“做中學”的思想為指導,通過採用“自主探究、操作內化、直觀引導、交流討論”等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及關係,並在掌握新知的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學會探究。

一、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正確把握教學起點。

本節課我是在充分研讀教材、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充分尊重學生的知識背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習經驗、學習興趣,恰當地把握了教學起點。例如本課在導入時,以尊重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開門見山設計了一個問題:“關於長方體你們都瞭解了哪些知識?”這樣的問題有利於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回顧舊知、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促進學生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二、講究問題出現的.教學策略,引發學生數學思考。

我圍繞整節課的設計思路,精心設計每一環節的研究問題,如:“想一想,做一做,做一個長方體框架需要多少根小棒?”“這個小組為什麼沒有搭成長方體?”“是不是有稜、有面、有頂點的物體一定是長方體?”“長方體具有什麼特徵?”“正方體有什麼特徵?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麼關係?”等一系列問題,有效引發了學生的數學思考、激發了學生問題研究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參與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動的慾望。

三、有效運用自主探究策略,促進學生體驗生成與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

本節課教學有效地運用了國小數學探究性學習策略,圍繞教學的重難點確立了自主探究的研究主題,注重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創設了學生樂於參與的學習情境,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學生在自主、獨立的探究活動中不僅發現、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發展了空間觀念,而且投入度高,在重難點環節有思維層深度。如:在用小棒搭長方體框架時,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搭不成長方體的開放式的、有探究價值的操作情境,為學生提供了更大、更深刻的思維空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經歷了嘗試性操作、理性選擇、操作後思考、頓悟等知識生成過程,從而對長方體的稜的特徵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本節課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數學學習方式、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得到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