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的教案2篇 張口定製教案:觀察物體,科學探究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2W

這篇教案旨在幫助學生觀察物體並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通過教授實際的觀察技巧和反思方法,學生將能更好地認識事物並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同時,教案還提供了一些實踐活動和評估方法,以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

觀察物體的教案2篇 張口定製教案:觀察物體,科學探究

第1篇

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2、使學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師:看看它是誰?(課件展示從儲錢罐、電視機的上面、前面、側面看到的不同形狀的圖片。)

師:對,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各不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察物體(版書課題:觀察物體)

師:請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課桌上準備好的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到的形狀角度一樣嗎?看到的形狀一樣嗎?這些不同的形狀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下面讓我們再仔細觀察小藥箱吧!

師:一次觀察一個面,並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註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

師:不錯!剛才同學們在觀察的時候老師也觀察了小藥箱的每個面,猜猜老師是從那個方向看到的?課件出示。完成p38填一填。(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師:(根據課件圖片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當你看到寫有小藥箱三個字的正面時會想到( )

生:我發現每兩個相鄰面共一條邊(一條稜)。有這樣的稜8條,這樣的相鄰面8組。

師: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觀察方法,一次看到了三個面,你發現了什麼?

生1、2、3:我一次看到的三個面的位置關係是相鄰的。這三個面共一點(頂點小藥箱有8個頂點就有8組這樣的相鄰面。這一點連着三條稜,就有8組這樣的三條稜

師:大家善於觀察、勤於動腦,你們的發現太棒了!你能一次看到小藥箱的四個面嗎?五個呢?六個呢?

生填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 )的。在任一位置,一次最多隻能看到( )個面。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都能看到3個面。 ( )

2、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的正方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 )

3、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球體,看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 )

師:(小遊戲)猜猜老師拿的可能是什麼?(讓學生看見老師手中拿的長方體的一個正方形面,讓學生猜猜是什麼體,並説説理由)

師:大家的想象和推理都很棒。 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你在裏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幾個面?幾個面看全了嗎?

生1:假設我們的教室就是一個大長方體盒子,我在裏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見6個面。

本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九冊空間與圖形p38 觀察物體單元的第一課時。通過觀察長方體小藥箱,認識到從不同方向觀察立體圖形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所有的面,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夠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教者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就新課標新理念在課堂中的物化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思想:

本單元共三個例題,從觀察單個立體圖形(物體)到多個。體驗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係和形狀。通過拚搭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教者選擇了只完成例1的學習。參考許多名師教學,他們都將例1、例2的教學安排在一課時內完成。這樣的設計是把觀察單個立體圖(物)和多個立體圖(物)同時呈現,看似很有科學性,但從教材的運用和學生所得的角度看,這樣處理教材學生所得淺顯、容易,無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的意識。雖然人人都獲得了必需的數學,但沒有體現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新理念。所以教者在如何運用教材例1來傳承知識、啟迪心智上頗費苦心。分兩個層面設計開發教材,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來完成設計目標。一層次面(基礎層面,人人都必需學會的知識):通過觀察單個長方體盒子,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二層次面(學生潛能開發,挖掘教材發展個性學生。)觀察長方體小藥箱,通過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進一步促進學生觀察發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繫。比如,學生觀察所得:一次可以看見長方體的兩個面後,引導學生通過看、數、摸進一步發現它們的位置關係是相鄰的,每相鄰的兩個面共一條稜,所以十二條稜就有十二組這樣的相鄰面,而八個頂點就決定了有八組這樣的三個相鄰面。同時又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以及他們的展示來教會一部分能接受的學生。真正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藉助他人(師生)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主動獲得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構建的過程。本節課,教者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引導下發現、在交流中發展。觀察物體看似簡單,如果設計不好就會出現散、亂不可收拾的局面。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教者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循序漸進、順學而導,為學生的觀察學習活動定任務、明要求、指範圍、導方法。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的知識點。設計了分層觀察:(1)初看(從不同角度自由觀察小藥箱。注意:人動箱不動。你看到了小藥箱的那些面呢!讓學生初步感知,看到多少説多少。)(2)按要求看,箱動人不動。首先讓學生單獨觀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小藥箱,一個面一個面的觀察,並在每個面上用一個字註明。如:看到上面就標個上字。讓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然後通過學生的展示彙報,在交流中掌握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並運用課件完成p38的 辨認從那個方向看到的填空,夯實該知識點;同時藉助課件引導學生想象進行面的相對性教學,再度開發運用了教材,彌補了教材設計的空白,為後面學生髮揮想象進行推理奠定了必需的基礎。再要求學生兩個面兩個面的看,三個面三個面的看,這一合作學習通過擺弄學具、相互補充、教師引導使學生獲得關於客體的表象,進而上升為理性認識。學生親自實驗,體驗成功和失敗、探討問題和尋求結論,從而構建認識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一次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 的知識點。(3)觀察發現:通過一次看兩個面、三個面,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一次看到的長方體的兩個面之間、三個面之間的位置關係,以及與長方體的點、線、面之間的內在聯繫,撞擊學生思維想像,讓數學思維活躍,基礎知識牢固的學生帶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完成本節課學習的基本任務,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啟迪他們的心智。接着,安排了教科書p40 ①、小法官巧斷案兩題的練習,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通過 觀察推理、 猜一猜的小遊戲兩題的練習更深層次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空間想象以及思維推理的能力。

新課堂倡導新的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當這一理念走進課堂後,多數教師又忽視了自己的主導地位。認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要彰顯學生個性。於是,放得太寬沒了收攬,放得隨意沒了定位。在新方法物化到新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應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取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不管怎樣的教學,離開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就會迷茫失去方向,掌握知識就凌亂少了方法。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看上去好像每個環節都是在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學生都是在教師的指定中獲知。細琢磨,教者的設計思想是有步驟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發現、獲取必需的知識,掌握技能(體現主導)。而在每個環節的學習過程中,又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來完成學習目標(體現主體)。這樣的主導、主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導結合。

新課程新理念在課堂上的物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要老師們能堅持在學習中領悟,在實踐中反思,在研究中積累,定會使現代數學課堂精彩紛呈、碩果累累。

觀察物體的教案2篇 張口定製教案:觀察物體,科學探究 第2張

第2篇

1、個性差別大:二年級的國小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於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定:二年級學生由於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衝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夥伴共同遊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衝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而且情緒變化極大,並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強:從二年級開始,學生進入少年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脱成人控制的慾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徵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同時,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但是內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發展起來,還不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

?觀察物體》是本冊第五單元的內容。《觀察物體》是“空間和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從不同方位觀察簡單的物體。初步把立體圖形與其視圖聯繫起來 。教材以學生觀察恐龍玩具這一學生熟悉的事例入手,讓學生體會到不同位置對同一物體進行觀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體會不同結果和不同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1.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體驗到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

1、猜一猜:你能知道他是誰嗎?(課件依次出示男孩背面圖,繼而出示側面-正面圖)

從背面觀察很難確定是誰,從側面看到正面 就知道是誰了。

2、你知道老師是站在小朋友的那邊拍出這些照片的嗎?

3、揭題: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就不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探討研究的內容: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

(1)師:今天老師請了小狗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學習。大家喜歡它嗎?

(2)課前準備好的玩具小狗,放在桌子中間,臉朝黑板。請你想一想,你坐在小狗的哪一邊?

(3)反饋:告訴大家你在小狗的哪一邊?是幾號位置?

(1)請小朋友臉朝小狗坐好,頭不要偏,仔細觀察:在你這個位置,看到了它的什麼?小組內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嗎?

(2)反饋:剛才我們對小狗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在你這個位置,能看到小狗的哪個面?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形狀嗎?

3、換位觀察,觀察小狗的前、後、左、右(側)四個面。

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能看到小狗的一個面,想不想看到小狗的前面、後面、左面、右面呢?我們來換個位置觀察。

(1)換位置觀察:請1號座位的同學到2號座位,2號座位的同學到3號座位,依次換位。準備好,輕輕的換。現在這個位置看到的和前一次看到的一樣嗎?你現在看到了小狗的什麼,請把它記在心裏。繼續換位置觀察。

(2)每個小朋友都在前後左右四個位置仔細觀察了小狗,現在老師要靠考考小朋友了。拿出作業紙,請你把在幾號位置看到哪幅圖的小狗連線。如果忘記了,可以離開座位走動觀察;做好了,也可以再走出座位按四個位置再對一遍。

4、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麼發現?(我的發現: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狗的形狀也是不同的。)

只要大家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熟悉的物體,比如説:書本、鉛筆盒、書桌……都可以作為我們觀察的對象。

2、想一想。淘氣和笑笑又在觀察茶壺了。請你仔細觀察,他們看到的茶壺會是怎樣的?

説一説:這幅圖是誰看到的?(依次出現不同方位的茶壺圖片,逐個回答。)這兩幅圖又是從什麼方位看到的?(出示水壺底面、上面圖)

3、猜一猜。4張學校的綜合樓的照片,你知道老師是在哪裏拍攝的嗎?

提供拍攝地點:操場、大門進來的花壇、春秋公園、商貿中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