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他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45K

教案在撰寫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強調與時俱進,寫每一篇教案我們都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認識他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認識他教案5篇

認識他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現實情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慾望,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通過摸、找、畫、説、拼等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並在小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在拼圖實踐活動中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操作與討論,使學生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徵,初步認識什麼樣的圖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根據它們的特徵從具體的情境中辨別出這四種圖形,初步運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教學過程

活動一運用現實素材引入新知。

師:我們學習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説説日常生活中你所見到的物體是什麼形狀的,同學們也可以看看我們上課的這個禮堂的周圍有什麼形狀的物體。

生:在老師的講台上有長方體,有正方體,還有圓柱體。

生:講台上的黑板是長方體。

生:易拉罐是圓柱體。

生:我的筆盒是長方體。

師:你們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體,請找出你喜歡的物體。

(學生在桌上各自拿起自己喜歡的物體)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拿的是什麼形狀的物體

生:我拿的是長方體。

生:我拿的是圓柱體。

生:我拿的是正方體。

生:我拿的是三角體。

師:你為什麼説這是三角體呢

生:因為這個物體有一個面是三角形,所以我就叫它三角體。

師:你能給它起這麼一個名字真不錯,其實這個物體叫三稜柱。

(教師根據學生所拿出來的物體,隨機性地在黑板上粘上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

師: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認識的物體,請小朋友摸一摸這些物體的面,有什麼感覺把你的感覺告訴同組的小朋友。

(學生摸各物體的面,並和同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感覺)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有什麼感覺。想説的就站起來説。

生:我覺得這些面摸起來滑滑的,如果不小心,它還會從手上掉下來。

生:我覺得這些面摸起來冰冰的。

生:我摸的是圓柱,它的上下兩個面摸起來感覺平平的,中間這個面摸起來是圓圓的、彎彎的。

師:小朋友通過摸一摸,發現這些物體有的面是平的,有的面是圓圓的、彎彎的,也就是曲的。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平面圖形。

(教師出示課題:認識圖形)

評析學生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導入新課的活動中,教師並沒有侷限於書本,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來選擇學習的素材。教師所選的素材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物品,這些形狀多樣的素材,體現了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和信息的多樣化,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這樣就激發起學生探究新知的強烈慾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教師創設了讓學生看一看、説一説、找一找、摸一摸的學習活動,既注重讓學生以自己內心的體驗來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運用數學進行交流的意識,又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在下一個環節的學習中更好地體驗出面在體上,作了很好的鋪墊。

活動二感受面從體得。

師:哪一位小朋友知道長方體的面是什麼圖形

生:(齊)長方形。

師:對了,我們可以從長方體的一個面上找到長方形。(從長方體的一個面上拿下一個長方形紙片,貼在黑板上長方體模型的旁邊,並板書:長方形)

師:下面請每個小朋友從桌面上找一個長方體。

(學生動手找)

師:請把你找到的長方體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有的學生舉的是教師給的學具,有的學生舉的是自己的書或筆盒)

師:你能從自己手中的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嗎找找看。

(學生認真地從自己手中物體的面上找長方形)

師:誰找到了

生:我從這塊橡皮上找到了長方形。

師:在哪兒呢你能摸給大家看看嗎

生:(邊説邊摸)在這裏。

師:還有誰找到了。

生:我在筆盒上找到了6個長方形。

師:你真了不起,在長方體上找到了6個長方形。其他的小朋友呢

生:(齊)找到了。

師:好,下面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找到的長方形。

(學生認真地摸自己找到的長方形)

師:好,大家都很能幹,都能從長方體上摸到長方形,那麼你們能不能從其他的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

生:(齊)能!

師:好。大家找找看,並把你找到的圖形和同組的小朋友説一説。(學生從物體的面上邊找圖形邊告訴同組的同學找到了什麼圖形)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圖形

生:我在圓柱上找到了圓形。

生:我在正方體上找到了6個正方形。

生:我在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我在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生:我在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還找到了正方形。

師:這個小朋友真能幹,在同一個物體上找到了兩種不同的圖形。

師:剛才大家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正方體的一個面上拿下一張正方形紙片,貼在黑板上正方體模型的旁邊,並板書:正方形)從圓柱上找到了圓。(從圓柱的一個底面上拿下一張圓形紙片,貼在黑板上圓柱模型的旁邊,並板書:圓)從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拿出一張三角形紙片貼在黑板上,並板書:三角形)

師:(指着貼出的圖形)這些都是小朋友找到的圖形,認識它們嗎

生:(齊)認識。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麼不同

生:一種是形,一種是體。

生:長方體突突的,長方形扁扁的。

生:長方體能站起來,長方形站不起來。

生:正方體有6個面,正方形只有1個面。

師:大家都很了不起,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都是平平的,它們都是物體的一個面。

評析在此教學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從一個長方體物體上找長方形。接着讓學生從各種各樣的長方體上找出不同的長方形,之後,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那麼你們能不能從其他的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

體現了教師先扶後放的策略,有效地突破了學生探索的難點。教師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想像力,學生通過觀察、觸摸等活動,將原有的生活經驗數學化。教師還注重了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了從體上找面的方法。教師又通過引導學生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異同,深化了對兩類圖形特徵的認識,使學生從具體實物操作和形象感知發展到抽象地認識圖形,進一步體驗到面由體得和體與面之間的區別與聯繫。特別是通過讓學生充分參與操作性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觀察能力、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比較、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

認識他教案篇2

設計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精心設計的若干個生動有趣的小遊戲貫穿整個活動。其中,每個遊戲中都藴涵着針對性較強的獨立知識點,與此同時,各個遊戲之間仍體現着循序漸進式的連帶關係。力求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較紮實和透徹地掌握有關1和許多的知識。

活動一、我們去郊遊活動目標:

認識一個物體和許多個物體,知道哪些是一個,哪些是許多。

活動準備:

環境佈置---1、積木圍成的池塘,池塘裏有一條大魚,許多條小魚。一隻青蛙,許多隻小蝌蚪。

2、樹模型一個,樹上掛着一隻大鳥,多隻小鳥,多個蘋果。

活動與指導:

1、談話引出課題:今天的天氣可真好,讓我們一起去郊遊好不好?(教師與幼兒一同統計活動的人數,讓幼兒明確知道只有一個老師,有許多個小朋友。)2、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引導幼兒説出這是什麼地方?(池塘)3、池塘裏有什麼?(鴨子、小魚、青蛙、小蝌蚪)有多少隻大鴨子?(1只)有多少隻小鴨子?(許多隻)有幾隻青蛙?(1只)幾隻小蝌蚪?(許多隻)然後繼續啟發幼兒進行觀察,想一想池塘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一個和許多來表示。

4、小朋友圍坐在大樹下休息,引導幼兒觀察並且説出樹上有一隻大鳥、許多隻小鳥;一棵上有許多隻鳥、許多片樹葉、許多個蘋果。

活動二、小猴兒摘桃子活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活動準備:小猴頭飾、桃樹模型。

活動過程:

1、小朋友扮演小猴兒,圍着桃樹唱歌、跳舞。並引導他們説出樹上有許多桃子。2、請每隻小猴子摘一個桃子,邊摘邊説我摘了1只桃子。親身感知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

3、小猴子們每人舉起手中的桃子,大聲説出: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活動三、我把小熊送回家活動目標:

通過操作,讓幼兒親身感知理解--1個、1個合起來就成了許多。

活動準備:

教師將多隻玩具小熊散放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裏、房子模型1個。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小朋友們,小熊樂園裏的熊寶寶們都出來做遊戲了,可是它們太貪玩、走得太遠了,現在,它們找不到回小熊樂園的路了?讓我們每個小朋友把1只小熊送回家好嗎?(小朋友每人抱起1只小熊,然後每人説一遍:我找到了1只小熊 --- )2、請小朋友輪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樂園裏。並請每名小朋友説一遍我把1只小熊送回家。

3、最後,請小朋友觀察現在的小熊樂園,引導他們説出1只1只小熊合起來就是許多隻小熊,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認識他教案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教室氣球、粉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掌握球體、圓柱體這一名稱,感知它的特點,能找出與它相似的物體,能區分球體和圓柱體。

2、發展幼兒分析、比較能力,培養幼兒的辨別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區分球體和圓柱體

活動準備

皮球、圓形紙片、圓柱體小積木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圓形紙片,啟發幼兒説出它的形狀。

2、發給每個幼兒一張圓形紙片、一個小皮球和一個圓柱體小積木,讓幼兒自由的玩,!出自:屈老.師!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滾一滾、比一比,找一找它們的形狀有什麼不同。

3、組織幼兒進一步觀察、思考,討論它們有什麼不同,讓幼兒掌握球體。

4、再出示圓柱體小積木,請幼兒在教室中找出與其類似的物體。

5、指導幼兒觀察它的上、下是什麼形狀,用手從上至下摸摸有什麼感覺。

6、組織幼兒討論觀察結果,老師總結。

7、讓幼兒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球體和圓柱體。

教學反思

1、備課過程中對活動的安排過少,活動設計背景單一,幼兒在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後,增加手工操作的課程,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切實掌握整個課程內容。

2、對過小的幼兒認知能力考慮過於缺乏,如粉筆這個活動背景,物體小又較隱蔽,大多幼兒

認識他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

2.啟發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徵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二、活動準備

1.梯形紙若干張、畫虛線梯形紙若干、剪刀 、水彩筆。

2.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紙若干張、背景圖板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圖形分類。

出示板圖,"絨板上有許多圖形,誰會把一 樣的圖形放在一起?"請個別幼兒回答並操作,"每種圖形各用幾個?"

2.認識梯形。

教師手指梯形,"這是什麼圖形?它和長方形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梯形上面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旁邊的邊是斜的。)教師在幼兒講述時,可將長方形紙片和梯形紙片重疊起來,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梯形有四條邊,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不一樣長,有四個角,不一樣大。"

3.引導幼兒觀察直角梯形、四邊形。

"這兩個圖形都是梯形嗎?"(不是)"哪一個圖形是梯形,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是梯形的?"(它上下兩邊平平的,不一樣長、四個角不一樣大。)

(二)小組活動。

第一組,變梯形。

"請小朋友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一剪,讓它們變成梯形。"

第二組,給梯形塗色。

"看看圖上都有什麼圖形,請小朋友給梯形都塗上顏色。"

第三組,按點連線。

請幼兒將點與點之間用筆連起來,看看變成什麼圖形。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演示是怎樣變梯形的,啟發幼兒想出多種方法。

認識他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37一138頁,練習三十一的第1一9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所學立體圖形的名稱、特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含義,會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

教具準備:

教師把教科書第137頁上的圖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立體圖形的認識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和球*。)讓學生先想一想這些圖形是什麼形狀的,然後出示準備好的小黑板。指名説 出每個圖形的名稱。

各圖形中的每個字母表示什麼?

如果把這些圖形分成兩類,可以怎樣分?為什麼?,(長方體和正方體是一類,它們的每個面都是平面;圓柱、圓錐和球*是一類,它們都有一個面是曲面。)

教師:下面我們就分別進行複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長方體是什麼樣的圖形?它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長方體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

長方體的6個面是什麼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長方體的面有什麼特點?(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長方體的12條稜可以分成幾組?有什麼特點?(可以分成3組,相對的稜長度相等。)

教師:正方體是什麼樣的圖形?它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

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什麼形?(都是正方形。)

正方體的12條稜有什麼特點?(長度全部相等。)

教師可以把上面的複習整理成下表。

教師: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有什麼關係?(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圓柱和圓錐。

教師:圓柱是什麼樣的圖形?它有幾個面?每個面各是什麼形狀?(圓柱是一個立體圖形,有三個面,上、下兩個平面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個曲面叫做例面。)

圓錐是什麼樣的圖形?它有幾個面?每個面各是什麼形狀?(圓錐是一個立體圖形,它有兩個面。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它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教師簡單板書:

圓柱:3個面,2個大小相等的圓和1個曲面。

圓錐:2個面,1個圓和1個曲面。

3.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137頁做一做的第1、2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進行討

論。特別是第2題,要讓學生想是怎麼展開的,可能有不同的情況。

(2)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集體討論。也可以課前準備類似的教具,讓學生實際拼一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做練習三十一的第2題: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

(4)做練習三十一的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集體討論。可以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對説的比較好的學生要給予表揚。使學生明確:這個長方體不同的三個面的長、寬分別是10釐米、8釐米,10釐米、7釐米,8釐米、7釐米,而正方形木板洞的邊長是;釐米.所以不管怎樣擺,這個長方體都不會從這個木板洞中漏下去。

二、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1.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概念。

教師:請舉例説明什麼是立體圖形的表面積。(一個立體圖形所有的面的面積總和.叫做它的表面積。)讓學生用周圍的實物舉例説明。計量立體圖形的表面積用什麼計量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什麼是立體圖形的體積?(一個立體圖形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它的體積。)

計量立體圖形的體積用什麼計量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三、立體圖形表面積的計算

教師: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表面積各應該怎樣計算?先讓學生思考一下, 然後,讓學生看教科書第138頁中間的圖自己寫出計算的公式。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掌握的情況。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是怎樣想的。特別要説一説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計算公式板書在黑板上。

做練習三十一的第5題:先指名説題意,然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做練習三十一的第1題。

四、立體圖形體積的計算

教師: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各應該怎樣計算?讓學生看教科書第138頁下面的圖,自己寫出計算公式。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説一説長方體和正方體、圓柱和圓錐體積的汁算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計算公式板書在黑板上。

做練習三十一的第6題。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集體訂正時,可以有意識地讓做錯的學生説一説,以使他們更明確是怎麼錯的。必要時,教師可適當演示。

做練習三十一的第9題。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讓學生想一想:計算立體圖形的表面積與計算立體圖形的體積有什麼不同。

五、小結(略)

六、作業

練習三十一的第7、8題。

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讓他們思考練習三十一的`第17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