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4W

撰寫教學反思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科研意識,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過程思考的一種有效手段,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6篇,供大家參考。

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6篇

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篇1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這一課應注重引導學生體驗“概念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研究學習”、“自主探索”,學生不應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應是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參與者,是認知過程的探索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我是這樣組織教學的: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更應注重學生概念形成的過程。應引導學生參與探討知識的形成過程,儘可能挖掘學生潛能,能讓學生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問題,形成概念。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幫助王叔叔鋪地裝,將學生自然地帶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去交流、探索。“哪一個正方形紙片能正好鋪滿長16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為什麼?”這樣更利於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接着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還有哪些正方形紙片也能正好鋪滿長16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為什麼邊長是1釐米、2釐米、4釐米的地磚可以正好鋪滿?而邊長是3釐米的正方形地磚不能正好鋪滿?”讓學生在反覆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對公因數這一概念的理解。

教師拋出問題後,讓學生獨立探究。為了解決問題,學生充分調動了已有知識經驗、方法、技能,找出“16和12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這個過程中,由學生自己建構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是真正主動探索知識的建構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發掘了學生的自主意識。

思考:

1.增強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

在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銜接不夠緊湊,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在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學的輕鬆、紮實。今後的教學中,在這一點上要都多下功夫。本課時的教學中,在組織學生交流找“16和12的公因數”的方法時,指名回答的形式過於單調,有的同學沒有選着擺一擺的方法,而是直接用邊長去除以小正方形邊長來判斷,我沒有很好利用學生生成的資源,幫助學生理解,侷限學生的思維發展。

2.方法多樣化和方法優化

在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時,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有層次地介紹各種不同的方法。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比較和優化。

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篇2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必須在積極主動的情況下在自己的逐步思考和探究中達到解決的目的。

1、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研究多了,獨立思考就有所忽視。從數學學習的本質來説,獨立思考是主流,合作交流應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只有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才有交流的可能。因此,在本課設計時,求兩數的最大公約數。先讓學生課前獨立探究方法,在學生有充分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交流評價。才真正實現每個學生潛質的開發和學生之間真正的差異互補。

2、獨特的見解總是在主體迷戀執着,充分自由的狀態中萌芽出來的,在教學中應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來傾聽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會有精彩的表現。正如陶行知所説的:“學生能做許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許多你認為他不能做的事。”不要小看了孩子,要對每位孩子充滿信心,從而使課堂頻頻發出精彩的光芒。如本課時在開放題的解答過程中,學生能在一些簡單的嘗試開始,從中逐步發現其中的規律,以至於應用獲得的規律來實現問題解決的最優化,不得不驚奇孩子能力的巨大。

3、當數學問題情境作用於思考者時就有可能展開數學思維活動,可以説,問題的設計和問題的情境的創設是促進數學思考的客觀性因素。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層層推出數學思考“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他的方法你認為怎樣”“你是怎麼想的”鼓勵表揚敢於思索的同學,錯誤的回答也是對正確知識的一種辨析過程,新知識對每個每一次學習的學生都是一個發現、創造的大空間。

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教學反思有探究就有發現,有發現就是

學習的成功。成功所帶來的喜悦總是進一步學習的最大動力,自主探究的課堂,為個性不同的學生的發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讓他們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學習數學,發展知識,各自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感。

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篇3

?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理念要求我們教師的角色必須轉變。我想教師的作用必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二是要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景之中的機會;三是要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為學生提供有啟發性的討論模式;四是要鼓勵學生表達,並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對不同的答案開展討論;五是要引導學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結果,並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

對照《課標》的理念,我對《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教學作了一點嘗試。

一、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的問題與自己已有的知識體驗之間的關聯。

?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是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後學習的一個內容。如果我們對本課內容作一分析的話,會發現這兩部分內容無論是在教材的呈現程序還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處。基於這一認識,在課的開始我作了如下的設計:

“今天我們學習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麼猜測?”

學生已經學過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這兩部分內容有其相似之處,課始放手讓學生自由猜測,學生通過對已有認知的檢索,必定會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從課的實施情況來看,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什麼是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如何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為什麼是最大公因數面不是最小公因數?這一些問題在學生的思考與思維的碰撞中得到了較好的生成。無疑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課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礎。

二、提供把學生置於問題情景之中的機會,營造一個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

“對於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麼猜測?”這一問題的包容性較大,不同的學生面對這一問題都能説出自己不同的猜測,學生的差異與個性得到了較好的尊重,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思想。不同學生在思考這一問題時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相互補充與想互啟發中生成了本課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充分體會了合作的魅力,構建了一個和諧的課堂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知識並不是那麼高深莫測、可敬而不可親。數學並不可怕,它其實滋生於原有的知識,植根於生活經驗之中。這樣的教學無疑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養不就是教育最有意義而又最根本的內容嗎?

三、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過學生的猜測,我把學生的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整理:

(1)什麼是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2)怎樣找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3)為什麼是最大公因數而不是最小公因數?

(4)這一部分知識到底有什麼作用?

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組織交流,最後讓學生自學課本

這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説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與他人合作與交流中逐漸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這大概就是《標準》中倡導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應有之意吧。

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篇4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因數與倍數的相互關係,會找1~100的自然數的因數,並且在學習面積概念時積累了“密鋪”的活動經驗開展教學的。對於《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這樣一節概念課的教學,其教學重、難點我認為就是對“公”字意義的理解,也就是如何體驗這個數既是一個數的因數,又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才是兩個數“公有”的因數。為了突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結合我們本學期的教研主題“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嘗試教學:

一、重視活動體驗,讓學生經歷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一次猜想:一個長方形,長4釐米,寬2釐米。如果用同樣大的邊長是整釐米數的正方形來擺,剛好擺滿沒有剩餘,可以選邊長是幾釐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驗證,在操作中體會“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擺滿沒有剩餘”,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長方形的長擺滿沒有剩餘,又要把長方形的寬擺滿沒有剩餘。

第二次猜想:現在把長方形變大,長6釐米,寬4釐米,同樣的要求,這次正方形的邊長可以是幾釐米?學生可以熟練地操作驗證,在活動體驗和交流中進一步感知選擇正方形時既要保證長方形的長擺滿沒有剩餘,又要保證長方形的寬擺滿沒有剩餘。

第三次猜想:繼續變大,長18釐米,寬12釐米長方形,還是同樣的要求,用同樣大的小正方形來擺,剛好擺滿沒有剩餘,這次可以選邊長是幾釐米的正方形呢?學生繼續操作驗證。這時學生已經有了前兩次的操作感知,積累了充分的活動經驗,這些活動經驗可以支撐他們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擺滿沒有剩餘”的本質,從而從整體感知正方形邊長的規律。

然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前後共擺了三個長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這些數據。仔細想一想,這些正方形的邊長和什麼有關?有怎樣的關係呢?”引導學生觀察數據,發現規律,引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

通過創設以上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實在在地經歷了公因數產生的過程,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充分體驗公因數的意義。

二、藉助幾何直觀,增進學生對概念意義的理解。

通過上面的操作體驗和思考認知,學生認識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又經歷了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過程,學生能感知“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這三個概念之間存在着一些聯繫。為了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問題:“對比這三個概念,現在你能説説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嗎?可以選其中兩個説一説。”引導學生進一步地思考。這時學生交流:“‘因數’是一個數的,而‘公因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公有的”、“‘最大公因數’首先它也是‘公因數’中的一個,而且是‘公因數’中最大的一個。”根據學生的交流,我通過課件,藉助韋恩圖形象直觀地演示了“因數”與“公因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之間的關係,增進了學生對概念意義的理解。

三、通過實際問題,溝通數學概念與現實世界的聯繫。

在學生充分理解區分了“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三個概念之後,提出問題:“一根綵帶長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來裝飾包裝盒,要求每段一樣長且剪完沒有剩餘,每段可以是幾分米?(選整分米數)”學生想到:這是個用因數的知識解決的問題,求每段可以是幾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數。這時,引導學生改編成一個用公因數來解決的問題,學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兩個數據,於是有的學生想到可以改編成:“兩條綵帶,一條16分米,一條12分米。把它們截成同樣長的小段且沒有剩餘,每段可以是幾分米?(選整分米數)”這樣的問題。在學生思考的過程,既是在進一步理解概念的意義,又找到了“公因數”、“最大公因數”概念的現實意義,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學生是最棒的!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中,他們的認識不斷提升,我彷彿聽得到他們思維拔節的聲音。

當然,仔細琢磨,這節課還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如:

1、在三次操作之後,找正方形邊長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環節,有的孩子不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去思考,還停留在操作上,這就説明作為老師,在這兩個環節之間沒有為孩子搭建起合適的橋樑,沒有幫孩子找到一個好的思維支點。

2、因為操作感知時間較長,在本節課的第二個知識目標——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環節就沒有充分的時間將孩子的各種方法展開交流,也是個小小的遺憾。

帶着原有的思考我們做了如上嘗試,然而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個人業務素養也有待提高,所以沒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節課的結束並不意味着思考的終止,我又帶着實踐中的新問題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領導、同行們的指點與批評!

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篇5

教學內容:第26~28頁的例3、例4、“練一練”、“練習五”的第1~5題。

目標預設:

1、理解公因數的含義,掌握求兩個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2、經歷“猜測——驗證”的數學學習過程,感受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抽象思維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感受數學的奇妙,培養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公因數的含義,掌握求兩個數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課程實施:

一、自主構建公因數意義

1、出示邊長6釐米、邊長4釐米的小正方形個若干以及一個長18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

猜一猜:你覺得哪一種正方形可以將這個正方形鋪滿。

2、組織學生同桌合作,擺放小正方形,

教師要幫助學有困難的小組完成活動任務。

3、交流:邊長6釐米的正方形紙可以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

為什麼邊長6釐米的正方形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

結合剛才的操作活動體驗,學生明白:因為12÷6=2(豎排放2行),18÷6=3(橫排放3列),也就是6既是12的因數,也是18的因數,所以可以正好擺滿。

4、討論:還有哪些邊長是整釐米的正方形紙片也能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簡單地解釋自己推測的理由。

5、只要邊長的釐米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就能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嗎?

6、提問:4是12和18的公因數嗎?

7、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麼話想説嗎?

二、獨立探索找公因數的方法。

1、8和12的公因數有哪些?最大公因數是幾?

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交流:學生出現的方法:

(1)、分別寫出8和12的因數,再找一找他們的公因數;

(2)、先找8的因數,再從8的因數中找12的因數;

……

交流時結合自己的方法説説這樣找的理由,

3、“集合圈”

我們同樣也可以用集合圈表示8和12的公因數。

出示集合圈,先讓學生自己填寫,再説説每一部分表示的含義。

4、觀察比較,感受公因數的有限性,

公因數的集合圈與公倍數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為什麼公因數集合圈中不需要省略號?引導學生從“因數的有限性”推想出“兩個數的公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5、練一練

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完成。通過交流,進一步理解找兩個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感受兩者的聯繫與區別,

三.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

1、“練習五”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進一步理解集合圈的表示方法,深化對求兩個數最大公因數的方法的認識。

2、“練習五”第4題

⑴先讓學生自主判斷第一組數,然後交流各自的方法,比較得出“利用2.3.5倍數的特徵”進行判斷,可以提高正確率。

⑵出示其他幾組讓學生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判斷,同時提醒兩個數的公因數可以有2.3.5中的多個,為後面學習月份積累策略。

3、“練習五”第5題

要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提倡靈活運用各種策略快速解題,

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作業佈置

“練習五”第2.3題

課後反思:

這部分內容的結構與“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基本相同,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活動,探索並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含義,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

1、我讓學生依託動手操作,加強對比觀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優化概念引進的過程。在教學例3時,我分四步組織學生

的活動。第一步,讓學生“分別用邊長6釐米和4釐米的正方形紙片鋪長18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鋪前先思考: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可以鋪滿這個長方形?通過操作,學生都知道邊長6釐米的正方形可以鋪滿長18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引導學生具體感知公因數的含義。第二步,組織討論“還有哪些邊長是整釐米數的正方形紙片也能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通過思考,學生明白:“只要邊長的釐米數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就能正好鋪滿”這個長方形。第三步,可以先讓學生説一説1、2、3和6的共同特徵,再告訴學生1、2、3和6的共同特徵,再告訴學生“1、2、3和6既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它們是12和18的公因數。第四步,讓學生説一説4為什麼不是12和18的公因數,使學生加深對公因數含義的理解,知道4是12的因數,但不是18的因數,所以4就不是12和18的公因數。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比較,優化概念的形成。

2、着眼於問題的解決,鼓勵學生自主探索,逐步形成概念結構。教學例4是,我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因數和最大的公因數。再通過交流,使學生在相互啟發的過程中進一步打開思路,明確方法。由於學生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因而這裏的重點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合乎邏輯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並體會不同方法的內在一致性。這時,我適時引導學生建立概念結構: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並且辨析這些概念的聯繫與區別。此外,考慮到學生也已經初步認識了用集合圖表示兩個相交的集合圈,所以我讓學生根據對有關概念的理解,獨立把8和12的因數分別填在集合圖中的合適部分,然後再看圖説説各自的想法,説説每一個區域內的數分別表示什麼,把靜態的集合圖轉化成動態的探索對象,讓學生加深對集合圖的理解,也使集合思想的滲透落到實處。

3、練習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操作和填空,進一步理解求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煉解題策略,優化概念應用的過程。

最大公因數質教學反思篇6

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這一課教材設計了一個用邊長6釐米和4釐米正方形鋪長18釐米,寬12釐米長方形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索公因數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通過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來引入公因數的認識。使學生初步體會學習公因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有着重要作用。

這節課的上課情況感覺較好,課堂比較流暢,重難點也都注意到了,但是通過學生作業反饋情況來看,部分學生在尋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時,容易出現漏掉因數的情況,如9的因數容易漏掉因數3等。在寫公因數的示意圖時,部分學生出現中間寫了公因數後,兩邊還是將所有因數都寫了進去,這一情況在預設時我雖然想到了學生會錯,也在課堂上進行了説明,但是少數學生還是出現了錯誤。

用例舉的策略找出所有公因數的教學中,教材上有種層次不同學生可以掌握的方法參考,在這裏的教學中我只是參照教材注重了這兩種方法的講解,這裏教材的應是要求學生有序地列舉就行了,不同水平的學生採用的方法可以不一樣,因此,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有些學生運用了一些比較獨特的方法尋找公因數,教師應該給予肯定,説明只要有序地列舉出因數來尋找公因數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學生出現的各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進行對比,體會哪種方法更好,更適合自己,進而對自己的算法進行優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