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模板3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25K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各種漢族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關於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供大家參考。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模板3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詩歌內容,瞭解詩中描繪的風光、景色。

2、在理解字、詞、句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加深對兩首詩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學用具:錄音機、磁帶

教學用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

1、揭示課題,並介紹作者

(1)板書課題。

(2)介紹作者。

范成大:南宋田園詩人。

杜甫:唐朝著名愛國詩人。

2、自學課文。

(1)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圈出不理解的字或詞,同座討論,教師指導。

(3)練習説説詩的意思。

3、交流自學情況,教師點拔

4、再讀兩首詩,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四時田園雜興》描繪的是什麼季節發生的事?你從哪裏理解的。

(2)人們為什麼如此辛榮?你體會到什麼?

(3)朗讀全詩。

(4)《望嶽》這首詩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泰山的高大,神奇?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感受?

(6)齊讀《望嶽》。

5、練習背誦兩首詩。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5、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多媒體課件。

2、學生:

蒐集相關資料,做好對課文的預習。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整體把握

1、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瞭解李白、孟浩然兩位詩人。

3、瞭解預習情況,指讀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瞭解這是一首送別詩。板書:

二、通讀詩文,理解大意

1、回顧以前學詩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註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2、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説説詩的大意。

3、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三、品讀詩句,進入詩境

1、理解第一、二句詩:

⑴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⑵圖文對照,理解“西辭”。

板書:

名樓送

⑶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板書:

盛景送

⑷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第三、四句詩:

⑴讀讀這兩句,請學生找出用得好的詞語談感受。

⑵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①算算帆影遠去直到盡頭大約會用多長時間,談由此產生的感受。

(引導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板書:

目光送

②想象“盡”了的是什麼,無“盡”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體會情深意更重的摯友情誼。)

③討論:

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板書:

心隨送

④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讀詩句,深悟詩情

1、自由賞讀。

(尊重學生個性的情感體驗,請學生把自己就當作李白,換位賞讀。)

2、師生配樂互讀,有感情地背讀。

3、簡略欣賞李白的《贈孟浩然》。

(輔助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真摯情感。)

4、請用一個詞或用一句感歎的話來形容一下兩位詩人的深厚友誼。

(根據學生髮言相機板書。如:情深意長。)

五、階段總結,佈置作業

1、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2、談話激發學下一首詩和繼續蒐集這一類詩的興趣。

3、佈置作業。

【教學總結】

《古詩兩首》是一篇選自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人間真情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兩首詩都是膾炙人口、千古傳頌的送別詩,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學習這篇課文旨在於使學生通過誦讀、想象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同時培養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因兩首詩具有許多相似之處,在設計教學時,我運用整合的理念,讓學生在兩首詩的對比學習中,理解提升。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和反覆誦讀,使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並感受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學生對我國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直入課題,通過兩首詩題的對比,找出共同點,初步瞭解詩的要點,把握詩的大意,並初步感知送別詩題目的共同特點。然後引導學生有層次的誦讀訓練,即初讀讀正確,再讀讀出節奏,三讀想象畫面,四讀在對比中體會詩情。

教學的'重點放在第三和第四個環節。在我看來,詩意的理解並不是古詩教學的重點,重點應該放在藉助古詩來想象畫面,將無聲的文字想象成有聲的畫面。因此,我創設了各種情景,在情景中去想象畫面,這樣即降低了難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第四個環節為對比昇華,即在對比品讀中,體會詩人的感情。這一環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同中求異,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異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寫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藴含其中。

整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以生為本,重視孩子的想象、誦讀和感悟,將古詩教學以一種更為簡易的學習方式呈現給學生,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但整堂課和學校倡導的對話課堂理念還相距甚遠。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沒有被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導作用還十分明顯。可以感覺的到,在課堂上,始終還是我在主導課堂。無論從提問還是到環環相扣的步步深入,都是我在前面牽着學生走。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孩子們沒有充分表達意見的空間和機會,很多孩子的主動性沒有發揮出來。其次,我的基本功還不紮實。真正上好一堂課真的要從備好一堂課開始,好課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上出來的,應該樹立“磨它(教材)千遍也不厭倦”的治學態度!這節課更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教學應該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學生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老師要教什麼。也許這樣的教學才是更具實效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教案3

教學目標 :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

5、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蒐集相關資料,做好對課文的預習。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整體把握。

1、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瞭解李白、孟浩然兩位詩人。

3、瞭解預習情況,指讀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瞭解這是一首送別詩。板書:送)

二、通讀詩文,理解大意。

1、回顧以前學詩句的方法。(如:、看註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2、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説説詩的大意。

3、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三、品讀詩句,進入詩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詩。

1、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2、圖文對照,理解西辭。

板書:名樓送

3、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板書:盛景送

4、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理解第三、四句詩。

1、讀讀這兩句,請學生找出用得好的詞語談感受。

2、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1)算算帆影遠去直到盡頭大約會用多長時間,談由此產生的感受。

(引導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板書:目光送

(2)想象盡了的是什麼,無盡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體會情深意更重的摯友情誼。)

(3)討論: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板書:心隨送

(4)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讀詩句,深悟詩情。

1、自由賞讀。

(尊重學生個性的情感體驗,請學生把自己就當作李白,換位賞讀。)

2、師生配樂互讀,有感情地背讀。

3、簡略欣賞李白的《贈孟浩然》。

(輔助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真摯情感。)

4、請用一個詞或用一句感歎的話來形容一下兩位詩人的深厚友誼。

(根據學生髮言相機板書。如:情深意長。)

五、階段總結,佈置作業 。

1、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2、談話激發學下一首詩和繼續蒐集這一類詩的`興趣。

3、佈置作業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