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9W

教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提高教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制定評估方法,更好地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5篇

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認識到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是包括動植物細胞在內的絕大多數細胞共有的基本結構;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細胞核內含有遺傳信息;細胞能夠生長和分裂;細胞通過分化形成組織、器官進而構成生物體。

能力:熟練規範地使用顯微鏡,能夠製作臨時裝片。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人類對細胞的認識得益於顯微鏡的發明和顯微鏡技術的不斷改進,科學的進步需要技術的支持;同時,科學的進步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科學家的心血。對細胞的研究有助於人類認識疾病的發病機理,進而幫助人類戰勝疾病,增進健康。

教學重點分析:

本次複習課的重點是學生通過自己對知識的梳理,能夠切實掌握第二單元的內容。教師的重要作用是指導學生如何從現象看到本質,如何把各個概念統一到知識絡圖中。每一環節出現的概念都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概念之間的聯繫。

教學難點分析:

繪製第二單元的概念圖(知識絡圖)是本次複習課的難點。設計思路是“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出概念→構建體系→繪製知識絡圖”,即以情景導入,以問題為線索;由“生物體”這一宏觀概念到“細胞”微觀概念,最後形成單元知識絡圖。

教學策略:

第二單元的內容充分體現了細胞生物學在顯微鏡的幫助下,不斷取得重大發現的歷史。第二單元的複習課不僅應該包括對單元知識內容的回顧和,還可以穿插介紹科學發展史、科學家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研究的艱辛。在第一單元已經接觸了知識絡圖的基礎上,可以試着讓學生簡單繪製第二單元的知識絡圖。

課前準備:

準備好小課題,即由知識點形成的問題,每組有一個問題。

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説明

3分鐘

引??

生命世界是精彩的,多種多樣的生物構成了這個生機盎然的生命世界。我們想探知生命的奧祕,首先要關注生物的共同特徵。

提問: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什麼?

(本環節引出生物體和細胞的概念)

回答: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16分鐘

細胞的發現過程以及細胞的構造

現在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細胞非常小,難以用肉眼直接觀察到。人們對細胞的認識,離不開觀察工具——顯微鏡。簡要介紹顯微鏡的發展史,可以告訴學生顯微結構(光學顯微鏡觀察)和亞顯微結構(電子顯微鏡觀察)的差別。

我們已經學習了光學顯微鏡的使用,現在請同學回憶一下操作步驟。

提問:光學顯微鏡應當如何操作?每一步驟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提問:我們學習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臨時裝片的製作,請比較一下異同點。

提問: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同的結構。有哪些結構是不同的呢?

(本環節引出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的概念)

回想操作步驟:取鏡—安放-對光—觀察

回答:都有擦、滴、蓋的步驟,但取材料的方法不同,滴加的液體和是否染色存在差異。

思考回答

ppt展示幾種顯微鏡的圖片

6分鐘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提問: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動物和植物的結構層次有何差別?

(本環節引出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分化、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的概念)

小組討論回答

ppt展示不同的植物組織和動物組織圖片

5分鐘

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

看了剛才的圖片,大家一定發現:圖片裏的生物由小長大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那麼,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是什麼?

(本環節引出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的概念)

思考回答:細胞的生長和分裂

ppt展示生物體由小長大的圖片

15分鐘

分析各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繫並繪製知識絡圖

我們可以看到黑板上寫出了這麼多的概念,是不是讓我們想到了第一單元的複習課上,老師看的知識絡圖?接下來我們一起試着繪製第二單元的知識絡圖。

可以將第二單元的知識絡圖當作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

討論並着手繪製第二單元知識絡圖

板書設計:

生物體、細胞、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分化、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課後反思:

生物科學的基本概念對於學生的生物課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知識絡圖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的途徑。本節課教學設計思路從情景導入,以問題為線索展開;採用討論式的合作教學方法,將傳統的對知識平鋪直敍變為師生互動合作,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繪製知識絡圖首先要明確知識絡圖的要點和關鍵,注重科學性和知識的系統性。

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篇2

一、

1、生物的特徵:(1)、除病毒外,都;(2)、能夠(由小長大);(3)、從外界不斷地獲得,並把體內產生的和沒有利用完的物質排出體外。(4)、能(產生自己的後代);(5)、有、有;(6)、對能夠作出一定的;(7)、能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2、自然界的物體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物,一類是非生物。生物是指。

二、

1、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做,它又分為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氣、土壤等。

2、生物科學研究的是和的科學。

三、

1、若在顯微鏡下出現一個污點,轉動,污點動,則污點在目鏡上;移動,污點動,則污點在玻片標本上;轉動目鏡、移動標本,污點都不動,則在上。

2、取送顯微鏡時,要一手握鏡座,一手握鏡臂。

3、在轉動粗準焦螺旋使時,眼睛一定要看着,以免物鏡碰壞玻片標本。

4、用顯微鏡觀察的材料必須是的。

5、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體實際放大倍數是:。

四、

科學探究是人們主動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徑之一,通常包括,作,,和等方面。科學探究常常需要進行。在對照實驗中,除了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如探究腐肉上蛆從何而來的實驗中,變量是豬肉和外界的蠅是否直接接觸,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五、

1`、植物細胞包括、、、、、和七部分;人和動物的細胞只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沒有、和。

2、細胞膜能控制細胞內外的(是門衞);細胞質是進行的重要場所;細胞核含遺傳物質,傳遞遺傳信息(管理調控部門);線粒體與有關,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動力車間);液泡中有;葉綠體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關(生產產品車間)。

3、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以的各種生命活動為基礎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的單位。

六、

1、細胞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使細胞體積增大。生物都有生長現象,這是和的結果。

2、細胞分裂通常是的過程。首先出現了染色體,在中央分成兩份,向細胞兩端移動,細胞質也平均分成兩份。

3、細胞分化是指分裂後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過程。細胞分化的結果。

4、形態相似、結構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這樣的細胞羣叫。動物有、、和四種組織;植物有、、、和四種組織。

七、

1、植物體的六個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根、莖、葉是;花、果實、種子是。

2、植物結構層次是:;人和動物結構層次是:。

八、

1、草履蟲只有一個細胞,但也是一個生命。因為這個細胞能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草履蟲每天吃4.3萬個細菌,能;草履蟲靠,是無性生殖。靠纖擺動,在水中旋轉前進。

2、在載玻片上滴上兩滴草履蟲培養液,中間連起來,在一邊加鹽,草履蟲全部都游到未加鹽的一側,因為草履蟲能;如在一側滴加牛肉湯,草履蟲全都集中到牛肉湯中,因為草履蟲能。

九、

1、菜豆種子沒有,貯藏在子葉中;玉米種子有胚乳,營養物質貯藏在中。

2、種子萌發條件:(1)、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2)、①;②;③。

3、種子包括種皮和胚。胚都由、、和組成;胚是(新生命)。

4、種子萌發後,發育成根;胚軸發育成的部分;胚芽發育成;子葉。

十、

1、根尖分四個部分,是:,有保護作用;,有很強的能力;,細胞迅速伸長;,有根毛,是根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長(根能長長)靠細胞分裂和細胞伸長。

2、植物的根具有、、的特性。

十一、

1、小樹能吸水,是因為小樹根毛大於時,根毛吸水;施肥過多,植物會燒苗,是因為土壤溶液濃度植物細胞液濃度,植物根毛失水。

2、植物的根不僅吸水,還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

3、糖拌番茄、鹽拌青菜,因為,鹽水濃度大於青菜細胞液濃度,所以盤子裏會出現許多水;發蔫的青菜泡進水裏,因為大於青水濃度,青菜吸水,青菜會變硬。

十二、

氮:枝繁葉茂;磷:碩果累累;鉀:莖杆健壯。植物還需要含、含、含的無機鹽等。

十三、

1、莖是由芽發育而來的;芽有(將來發育成花)、(將來發育成枝和葉)。

2、木本植物莖:

(1)、樹皮外側有保護作用,內側叫,裏面有;

(2)、很薄,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

(3)、木質部很硬,有很強的支持力,內有;

(4)、髓有貯藏營養的功能。

3、草本植物莖沒有,不能逐年加粗。

4、因為木質部中的,能由下往上,把莖插入紅墨水中,只有染成了紅色;因為樹皮的韌皮部的,能由上往下,將木本植物莖剝去一層樹皮,篩管運輸有機物受阻,會長出節瘤。

十四、

1、花的主要部分是和,因為它們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關。

2、子房包括和;胚珠中有受精卵。發育成果實;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發育成胚(胚是新生命)。

3、果實=+;種子=+

十五、

1、光合作用:原料——;產物——;動力:;條件:。

2、呼吸作用:1、吸收,分解;2、產生和,3、釋放出。4、意義:所釋放的能量是植物進行各種的能量。

光能

二氧化碳+水澱粉+氧氣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葉綠體

(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3、葉片包括、、,葉片外壁有一層角質層,保護葉片不受,防止葉內水分過度散失。葉片與外界環境進行的門户是氣孔,每個氣孔由兩個構成。

4、葉片上面綠色深,因為靠近葉片上表皮的是,細胞排列緊密整齊,含葉綠體多;下面綠色淺,因為靠近下表皮的是,細胞排列疏鬆,含葉綠體少。

5、被蓋住的葉是黃色的,因為。

6、光合作用部位是有葉綠體的細胞;條件是光;原料是;產物是;能量變化是把太陽能貯存在植物體的有機物中;----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所有活細胞;條件是有光無光都進行;原料是;產物是;能量變化是把植物體的有機物中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利用。

十六、

1、給大田、温室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稱為,二氧化碳又被稱為“”。(應用光合作用)

2、新疆的哈密瓜產量高,品質好,特別甜是因為,北方地區晝夜温差較大,白天氣温高,植物進行積累的有機物多,夜晚,氣温低,植物進行,果實中營養物質含量比較高。(應用光合呼吸)

3、人們通過調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濕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為植物生長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應用光合作用)

4、通過冰箱降低蔬菜,曬乾糧食減少,在蘋果上包塑料,都能降低呼吸,延長種子、蔬菜、果實的貯藏時間。種小麥要鬆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氣,促進,有利於根生長和吸收無機鹽。(應用呼吸作用)

十七、

可直接為人類所食用的植物器官是根、葉、莖、花、果實、種子。世界主要食用作物前三位是:。動物按食性可分為:,它們直接或間接吃植物。

十八、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們生活環境的總稱。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是指物質的循環利用。

氧循環:1、綠色植物通過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2、所有的生物通過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煤、石油也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3、所以,大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約為21%,二氧化碳約為0.03%,氧氣和二氧化碳處於。

水循環:靠蒸騰作用完成。植物根吸收的水,由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空氣中,就是。植物吸收的水,蒸騰散失達99%,只有1%參與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動。蒸騰作用的意義(好處)是:1、通過蒸騰作用產生一種,了水的吸收和;2、同時,促進了溶解在水中的的運輸;3、,避免因陽光強烈照射而灼傷葉片。

環保樹種:、、、;草坪植物:、酢漿草(觀賞)、狗牙根(用於球場)

十九、

森林對環境的作用:吸收;降低;是的家園。

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練製作臨時裝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説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2、提高製作以及觀察臨時裝片的技能。

3、設計實驗、改革實驗,弄好自己的創新潛能,以此來體會科學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斷髮展的,繼續形成“膽大心細”的心理素質

二、教學重點:

説明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比較動植物細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提高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

三、教學難點:

1、製作臨時裝片過程中的刮取。

2、細胞結構的觀察。

1、閲讀書本p47方法步驟,總結出每個步驟:擦?滴?取?塗?蓋?染?吸。(口要漱乾淨)

2、這裏面滴的與製作植物時不一樣,不同在哪?(滴的是生理鹽水)。因為動物細胞外面沒有細胞壁,要使動物細胞處於活性的必須給它一個適合於它所在的環境,而0.9%的`生理鹽水就是適合於細胞生活的環境。就是為了維持細胞正常的形態。生理鹽水的成分就是0.9克鹽99.1克水。

3、注意,取口腔上皮細胞的時候是在口腔兩頰取。

4、因為口腔上皮細胞比較難找,要把已經做好的口腔上皮細胞塗片給學生看,讓他們準確找到細胞。

四、佈置作業:

生物實驗報告冊p10、13、16

五、教學反思:

因為有了上一節課的植物細胞的實驗,這一實驗學生比較容易操作,但有的學生覺得在口腔裏面取細胞很噁心,要教育他們科學精神。對於口腔裏面的上皮細胞,壓片時並沒有植物那樣容易,可以老師先做好一片示範的在講台,讓學生先了解這些上皮細胞成什麼形態後再自己觀察,這樣易於學生找到細胞,而且也不用老師逐個指導。很多同學做實驗的時候沒有找到細胞,雖然有的書上寫在實驗中可以先染色後蓋玻片,但對於這個實驗來説,先蓋玻片後染色成功率更高。

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

3、 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徵

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範圍。瞭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並查找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1、 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説明本節調查課的目的,步驟,各小組自由選擇調查範圍(不可在教學區)然後彙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名單交到老師處。強調調查範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 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

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並及時記錄,佈置作業是 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法)並對個別小組作出表揚。總結本節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 1.你們組調查了多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麼特徵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選1-2種生物,説説它們的生活環境?調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問題?)

教學後記:

七年級(2)班沒有説明細節,學生不明確調查的意義和方法,把抓昆蟲等作為調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蟲成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務。還應強調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七年級(9)班事前説好了各種注意事項,強調了紀律,所以每個人都能完成好這次調查活動。

七年級(10)班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該班學生較文靜,氣氛太沉悶

七年級(3)班課堂紀律太亂,幾位同學特意搗蛋,但小組間團隊精神不錯,調查到的種類較多,有些學生的知識面很廣,認識植物種類多。

七年級(5)班守紀律,調查生物最少19種,最多29種,證明每組都有認真調查的學生,學生積極性高,對老師的佈置完成得很好。

七年級(4)班户外活動時紀律管不好,很多男同學在玩蟾蜍等生物,男同學一堆,女同學一堆,紀律不好,但調查到最多的生物種類有40種,最少的也有25種,證明該班學生對生物有濃厚的興趣,但事後發現很多生物不是真正看到的,是聯想到和想到的,缺乏科學精神。

教學反思:

在户外活動前要多強調各種規章制度,考慮問題要面面俱到,,不然學生不瞭解活動的規則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七年級生物教案上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①舉例説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②舉例説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難點和重點

重點:

①説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②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

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難點: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課前準備

學生:各小組準備鼠婦10~16只,濕土,紙盒,紙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夾),表,筆,一份實驗報告用表。

教師:鼠婦若干只或鼠婦圖示。

教學過程:

1、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例子,並通過分析,幫助或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各小組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各自收集鼠婦為背景,分析、討論、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

2、制定實驗方案及設計實驗方案

各組討論並制定方案,根據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引出變量和對照實驗。

充分放權,讓學生自學,但注意把握學生對變量和對照實驗的理解。

實驗探究

結果交流

教師可在巡迴指導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後面的結果交流。

總結: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交流,並引導其他同學發現問題,吸取經驗。除了探究光這個條件外,還有無其他條件?

佈置課後作業:

有興趣的小組可在課下對其他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進行探究。

教學反思:

對於有些班,捉鼠婦的興致比較高的,可以利用這樣的班級多捉幾隻,在其他沒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為示範。也可以叫這些捉鼠婦能力介紹經驗,讓學生了解到鼠婦的生活環境。每個班準備鼠婦情況不一樣,有些一個班只捉到一隻鼠婦,很難開展活動。但這節課還得上。只能利用課內十分鐘讓他們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沒找到,這個實驗只能通過畫圖和想像完成了。但也得儘量提醒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到校園尋找,既可以瞭解到它們生活的環境,又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捉鼠婦的過程,培養他們的科學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