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集合8篇 "5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全面提升數學能力"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9W

本篇文章主要收集整理了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覆蓋了數學下冊全部內容,涵蓋了數與代數、圖形與計量、數據處理三個方面。教案詳細、全面、易於理解,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便利,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更紮實的數學知識。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集合8篇

第1篇

1崩斫夥質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知道分母、分子的含義和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知道生活中分數的廣泛用途,會用分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蓖ü學生的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師:中秋節到了,小華家買了很多月餅,分月餅的任務當然就落到小華的身上了。你看,小華一會兒就把這幾塊月餅分好了。你能用分數分別表示這些月餅的陰影部分佔一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嗎?

等學生完成後,抽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台上展示,集體訂正。

師:第二天,小華的爸爸又買回一盒月餅共8個,並且提出了一個新的分月餅的要求。

爸爸對小華説:小華,你把這8個月餅平均分給4個人吧。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小圓代替月餅,幫小華分一分嗎?

爸爸對小華説:每個人得的月餅是這8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呢?

引導學生理解把8個月餅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8個月餅的1/4。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剛才小華分出了1個月餅的1/4,這兒又分出了8個月餅的1/4,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1/4表示的月餅數量一樣嗎?

引導學生説出前一個1/4是1個月餅的'1/4,而後一個1/4是8個月餅的1/4。隨學生的回答在圖形下出現相應的文字。

師:對。前一個1/4是以1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而後一個1/4是以8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體不一樣,對分出來的每份數量有影響嗎?

讓學生意識到,整體“1”的變化對每份的數量是有影響的。以1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1/4個月餅;以8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2個月餅。

師:像這樣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分數還很多,請同學們看一看下面這幅圖。

師:這裏是把多少隻熊貓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出示單元主題圖,要求學生説一説圖中的每個分數分別是以什麼作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引導學生説出這些分數都是以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像這樣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師:把12個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其中的6個學生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這裏是把誰看作一個整體?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些小棒,把它們平均分成5份或6份,想一想,其中的1份是全部小棒的幾分之幾?其中的2份呢?其中的3份呢?

學生操作後回答,如:我拿了10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有2根小棒,這2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1/5。2份有4根小棒,這4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2/5……

師:想想自己操作的過程,你能説一説什麼是分數嗎?

學生討論後可能這樣表述: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1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但是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幾份”,所以我們一般把前一個“幾份”説成是若干份。

試一試:塗色部分佔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師:看看最後(五星圖)這個分數,請同學們説説這個分數的意義。

生:這個分數表示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佔這個圖形的35。

師: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1份佔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1/5)其中的3份呢?(3/5)35是由多少個15組成的?(3個)所以,35的分數單位是1/5,35/裏面有3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説一説:3/7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5/6,9/10呢?

師:分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書上第3頁課堂活動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説生活中的分數,你們能像他們這樣説一説生活中的分數嗎?

分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1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集合8篇

第2篇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國小數學五年制五年級下冊108-109頁。

1.利用已有經驗認識和了解簡單的"排列",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3.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4.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並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師:就是0-9,用這簡單的十個數字可以提出很多的數學問題。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件:例:用1、2、3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複數字的三位數呢?

師:誰來説説,你是怎麼理解“沒有重複數字的三位數”的?

生:舉個例子吧,221不行,因為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2重複了。

師:看來“沒有重複數字的三位數”就是指百位、十位、個位三個數位上的數字不能相同。下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把你的答案寫在練習本上,咱比一比,誰寫的又準確,速度又快。

師:同學們寫完了,哪位同學願意展示一下你的答案?

生:第二種更好,因為第一種有遺漏,少了231,而第二名同學是有規律地寫的,不會重複也不會遺漏。

師:看來按規律寫是不會重複也不會遺漏。老師把這種寫法記錄下來。

第3篇

教學目標:使同學瞭解"分數"發生的原因,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子,分母,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重點:使同學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母,分子和分數單位的含義.

教學難點:使同學理解"分數"的意義,弄清分數單位的含義.

2,述:説得好,對不能用整數準確表示結果的問題,我們可用分數來解決.即: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或者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幾份來表示.

(1)相互交流:① 關於分數我已經知道了什麼 請把已知道的講給同學們聽.

① 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① 把8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② 把10枝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

③ 把這個文具盒你所有的鉛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是( ).為什麼是1/2 若平均分給5位;10位;50位同學呢

④ 假如這個文具盒裏只有6枝鉛筆.現在把它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 誰來説説這裏的1/2所表示的意義

⑤ 假如把8枝筆平均分給2位同學,每位同學得到的鉛筆數還能用1/2表示嗎 誰來説説這裏的1/2所表示的意義 假如是100;1000枝呢

我們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比方:一堆蘋果,一批玩具,一班同學,一個計量單位或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 把它叫做單位 "1".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b,這兩位同學是兩組人數的------- 這兩位同學是全班人數的-------

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第4篇

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因數與倍數的整理複習

1、知識目標:歸納整理“因數和倍數”的有關概念,理解並掌握概念間的內在聯繫,形成認知結構。

2、技能目標:親歷數學知識的整理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判斷等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在整理和複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滲透事物間互相聯繫,互相依存的辯證思想

概念間的聯繫和發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完因數和倍數這章知識,老師這有兩個問題想考考你們,看誰的反應快,你們願不願意?

(4是自然數,合數、偶數,是8的因數,4是2的倍數)

小結:同學們很聰明!不過,這些知識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還有很多聯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進一步整理複習這些內容,理順它們之間的聯繫。

先自己想一想,要怎麼做這些題,如何回答?怎樣舉例?考慮之後就可以在組內交流。

2、師適時點拔,補充(老師也做了相應的整理,我們一起看看板書)

1、按要求填數,在1—10的自然數中,選擇合適的數填入圈內。

3、我的手機號碼是:a b c d e f g h i j k ,注意每個字母代表一個數字,願不願意知道老師的手機號碼:

今天這節課我們複習了因數與倍數;2、5、3的倍數特徵:質數和合數這幾個方面的知識,如果説有哪些地方弄不清楚,那麼你們剛才破譯出了老師的手機號碼,下來可以撥打我的號碼,老師隨叫隨到,可以幫助你,謝謝同學們的合作。

2、求一個數的因數,要一對一對地找,看哪兩個自然數的積等於這個數,那兩個數就是這個數的因數。

1、2的倍數特徵:個位上是0、2、 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2、奇、偶數:自然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做奇數。

3的倍數特徵:一個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2、5、3的倍數特徵:個位上是0,各個數位上的數 的和是3倍數,這樣的數就是2、5、3的倍數

1、質數:一個數只有1和它本身的個因數,這個數叫質數。

2、合數: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合數。

第5篇

相遇和追及問題的應用題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個物體的簡單行程問題的基礎上,初次接觸有關兩個物體運行的較複雜的行程問題,其中體現了“運動方向”“出發時間”“運動結果”等新的運動要素,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以一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數量關係為基礎,讓學生認識“相遇及追及”的特徵,掌握此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初步理解兩個物體在一定距離中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所涉及到的幾種常見的數量關係;

2、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係,知道“相遇問題”的等量關係;一般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兩者相距的路程;知道“追擊問題”的等量關係,一般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

教學重點:尋找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的等量關係,從而列出方程,得出應用題的解。

教學難點:認識相遇的過程中理解運用等量關係的解決問題。

1、ab兩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車從a開出駛往b地,2小時後,乙列車從b地開出駛往a地,經過4小時與甲列車相遇,已知,甲列車比乙列車每小時多行10千米,甲列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2小時候相遇,這時甲車比乙車多行99千米,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1、4倍,求甲乙兩車各自的速度。

3、一列快車從甲城開往乙城,每小時行75千米,一列客車同時從乙城開往b城,每小時行60千米,兩列火車在距離兩城中點30千米處相遇,相遇時兩車各行了多少千米?

4、小巧和小胖同時從學校出發去少年宮,小巧每分鐘走80米,小胖每分鐘走60米,小巧到達少年宮後立即返回,且在距少年宮400米處與小胖相遇,求相遇的時間。

5、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相距250千米的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客車由於上下車停靠幾站後耽誤了半小時,結果貨車行了2小時後與客車相遇,客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貨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6、一輛摩托車以90千米/時的速度去追趕先出發的汽車,已知汽車的速度是60千米/時,摩托車4小時後追上汽車,汽車比摩托車早出發幾小時?

7、有甲乙兩個人,甲每分鐘走83米,乙每分鐘走49米,如果乙先走6分鐘後,甲從後面追乙,甲要追多少時間剛剛追到離乙40米?

8、一輛汽車從甲地出發,行了60千米後,一輛摩托車也從甲地開出,3小時後與汽車同時到達乙地,已知摩托車的速度是汽車的1、5倍,求兩車各自的速度。

9、甲乙兩人相隔若干米,若相向而行,1分鐘相遇,若同向而行,甲5分鐘能追上乙,乙的速度是60米/分,求甲的速度。

五、總結評價路程,速度,時間是行程問題中3個最關鍵的量,所以在新知學習前先搞清他們之間的關係尤為重要。

“相遇問題”的概念較多,如“同時出發”、“相距”、“相遇”、“相對而行”、“相向而行”等。怎樣把這些抽象的概念讓學生感性地接觸並且深刻地理解呢?我藉助肢體語言讓學生弄明白這些概念,通過生動有趣肢體動作刺激學生的.感官,形成兩個物體運動的空間觀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也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概念。

通過畫線段圖理解了兩車行的路程與總路程的關係,然後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例題,這樣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最後通過檢驗求證學生的做法,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行程問題應用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而對於學生來説卻是學習的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應如何突出重點,特別是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一直以來是我們數學教師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本節課學習內容是行程問題複習,包含了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教學重點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能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課前的準備,上課的反思,我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深的理解。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很多收穫:

首先複習“速度×時間=路程”這一行程問題的數量關係,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必要的準備,然後用動作語言讓學生了解相遇問題中經常出現的幾個要素,這樣學生觀察起來直觀、易懂,興趣容易調動起來,並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然後再通過例題讓學生讀題,説等量關係,畫線段圖等手段理解相遇問題的解決方法。

追及問題與相遇問題都屬於行程問題,追及問題比相遇問題較難理解,避免學生學習枯燥無味,我在引入環節是以學生身邊的實例為背景引入的。基礎練習1,由學生畫圖獨立完成,達到複習相遇問題的特徵及相等關係;練習2的出現是對比追及的特徵,引出本節課所複習的第二個內容,相遇和追擊形成對比,區別不同。由於例題及變式練習是以遞進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其內容又處在同一背景下,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幾個問題間的聯繫和差異,使學生明白此類應用題的特徵,進一步提煉解應用題的一般思路。

2、運用線段圖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

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審題,理解題意,找到相等關係。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藉助學生畫線段圖,分析線段圖中各量間的關係找到題目中隱含的相等關係,從而解決問題。在講解例1時,安排學生讀題畫關鍵詞語,動手演示理解題意,教師教給學生畫線段圖,運用線段圖找到相等關係。在變式練習及例2教學中,由學生嘗試畫線段圖尋找相等關係,學生能很快列出方程進行求解。運用線段圖分析比較數量關係,能夠變抽象為具體,變繁為簡,使等量關係更明確,為學生理解題意加起橋樑。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便於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把分析問題、尋找等量關係作為重點來進行教學,不斷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啟發,努力使學生理解、掌握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課的過程中雖然有學生合作學習,動手畫圖找相等關係,但時間短,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真正體會線段圖的作用。學生認真畫圖後,我感到純是模仿較多,不會藉助線段圖找相等關係。應該好好分析線段圖的用途,是解決較複雜問題常見的工具。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注重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逐漸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使我深刻體會到:課前備課時除了要認真研究教材設計好教學內容外,一定要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方法與手段,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真正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在練習中組織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練習。運用變式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題意,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理解題變意不變,方法也不變。拓展題的設計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再思考,以體現“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總之,讓學生經過多層次的練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總之,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中,我們要藉助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理清題意,尋找各量的關係。我感到學生的困惑是讀不懂題意,找不到各量間的關係,不會列方程。通過反思,我再講應用題時,不要快,題目不要貪多,要精,有典型性,適時變式練習,抓各量之間的關係,儘量列出不同方程求解,達到訓練學生思維的目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時刻伴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第6篇

1.在觀察比較中,體會整數運算變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利用分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1.出示“第十屆動物車展”情景圖,從情悦圖中,找出有關信息及問題,並估一估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①統計圖,讓學生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此第一天增加了1/5” 這句話的意思是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

②用線段圖來表示第二天和第一天成交的汽車輛數之間的關係。

1.做教材第59頁“試一試”第一題。總結: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做教材第59頁“試一試”第二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條件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在學習中遇到了什麼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

第7篇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圓心決定位置,半徑決定大小。直徑、半徑都有無數條。

圓的特點:在同一圓裏,所有的`半徑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小組之間相互交流是否掌握圓的特徵

二、回顧圓周長和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過程

圓的周長c=πd或c=2πr回憶圓周長、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第6題是利用圓的知識解決自然現象中的數學問題,水波傳送的距離就是圓的半徑,水波的面積就是圓的面積。

第8題求組合圖形的面積,體會圖形之間的關係,能熟練地運用不同圖形面積公式計算。學生口答長方形的面積,正方形面積,梯形面積的公式。關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計算後,引導學生觀察計算結果,體會兩圓的半徑比,周長比,直徑比是相等的。學生口答:要求擴建後圓形花壇的周長與面積,需要先求出擴建後花壇直徑。關注測量的方法正確。

第8篇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畫圖的方式,使學生找到打電話的最優方法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藉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理解打電話的各個方案並從中優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學難點:突破“知識本位”,讓學生充分經歷瞭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到優化的思想。

xx老師剛接到學校緊急通知,要合唱隊的15人去參加演出,怎麼可以儘快地通知到這15個隊員呢?”同學們幫忙想想辦法吧!

對,打電話通知是一種快捷的方法,但是打電話也是有學問的,那麼打電話裏有哪些數學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打電話裏的數學問題。(板書:打電話)

1、假如通知一個隊員要1分鐘,每個隊員都在家,那麼15名隊員都接到通知要多少時間?(15分鐘)

2、15分鐘是怎麼來的,我們可以用圖來表示,老師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3、總結:這種方法怎麼樣?為什麼會慢呢?(太慢了,老師一個人在通知,其他人在聽候通知,費時,板書:費時)那麼有比較快的辦法嗎?(分組通知)

4、猜猜看,你覺得分為幾組通知可能比較快?(學生可能會説三組、四組、五組等)下面大家就在小組合作完成,擺出你們認為比較快的方案。(老師巡視指導,參與討論,瞭解情況。)

6、和逐個通知比,分組通知如何?為什麼會節省時間?(組長在同時打)

7、有沒有最優的方案的呢?老師、組長和組員都不閒着,應該怎樣設計方案呢?小組內合作完成,老師巡視指導,參與討論,瞭解情況。最後彙報交流。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這個方案,你們發現有什麼規律嗎?

太棒了!這個同學的.發現很了不起。我們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預設:第幾分鐘通知的人數,是前一分鐘通知人數的2倍。)

按照這個規律,第5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鐘一共通知( 3 )人

你又發現了什麼規律?(預設:2分鐘通知的人數=2個2相乘-1;3分鐘通知的人數=3個2相乘-1;4分鐘通知的人數=4個2相乘-1;)5分鐘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鐘一共通知多少人?這樣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