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範文7篇 "繪製鮮豔楊桃,徜徉美好童年——浙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2W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一份浙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範文。該教案以描寫楊桃為主題,通過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了解楊桃特點及其美麗的形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

浙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範文7篇

第1篇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作者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着具體細緻地敍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最後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説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準確、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悦色、熟悉、教誨”。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4學習發現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養成讀書時畫出重點詞句的習慣。

1課前教師設法準備幾個楊桃或蠟制、塑料制楊桃標本,圖片等資料。也可發動學生準備。

2創設情境,把楊桃放在講桌上,讓學生進行寫生。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麼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閲讀與思考的興趣。

3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試畫出重點詞句。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討論,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悟課文包含的道理。老師説的一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這段話始終是緊扣畫楊桃這件具體事情敍述的,可讓學生分組討論,再推舉代表在班上發言交流。

4引導學生提問,思考討論:“老師的神情為什麼變得嚴肅了?最後為什麼又變得和顏悦色?”“老師為什麼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覆提問讓學生實地觀察後才説出道理?”通過研討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領悟課文包含的道理。把老師和顏悦色講的那段話和父親説的話找出來反覆讀,從中懂得了什麼,聯繫實際談體會,談學習、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情。(教師要參與討論,帶頭以生動的例子談感受。)從而深刻理解圖畫老師從“畫楊桃”中引出的道理,不僅適用於畫畫,而且適用於一切事物,一切問題。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生受益。

5朗讀課文,可以自由讀,分角色讀,讀出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點引導學生練習讀老師神態變化及與學生的對話。然後,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比比誰在短時間內背下來,無錯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

6“思考?練習”3“用帶點的詞語寫句子”可以在課文學完以後再進行,不要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就做説話練習,以免打亂理解課文的思路。練習説話前先讀讀句子,體會一下帶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不像……而像……”和“不要……要……”都是從兩種事物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前者是從兩種樣子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後者是從兩種做法或態度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

7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應注意:生字中,“審”“晌”是翹舌音,“肅”是平舌音,應注意讀準。“肅”字筆順容易寫錯,要進行指導。“審視、想當然、半晌、教誨、受用、和顏悦色”等詞語,要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想當然 成語,典出《後漢書·孔融傳》。説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其子曹丕把袁紹兒子袁熙的嬌妻甄氏佔為己有。謀士孔融不滿,又不便直説,就寫信給曹操,説周王把紂王的寵妃妲己送給了輔佐自己建立周朝的周公。歷史上本沒有此事,曹問出自何典,孔融説:“以今度之,想當然耳。”用意在於諷刺曹操父子。後來,就用“想當然”為推想起來一定是如此的意思。

這是因為,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説“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

2.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四句話可分成兩層意思。前兩句用畫楊桃這個例子説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後兩句告訴學生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後應該怎麼做。這四句話句句講的是畫畫,但道理不僅用於畫畫,而且適用於一切事物,一切問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認為別人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自己做事或者看問題,不能想當然,“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浙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語文《畫楊桃》教案範文7篇

第2篇

?畫楊桃》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

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課文對人物語言、神態的描寫具體細緻,形象生動,能準確反映人物內心世界。

根據以上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理念,在教學中我擬定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悦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説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1、朗讀體會法:以讀為本,讓學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種讀書形式之中,以具體語言為載體,深層感悟課文所藴含的人文精神,體會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的畫畫態度,感悟父親對我的教誨。

2、角色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中的老師,當作文中的我。 老師為什麼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你的心裏會有些什麼想法?想象説話:為什麼同學們對我的態度會有這樣的變化呢?由此進行角色感受,角色體驗,進而理解課文,獲得情感。

3、材料補充法:文本只是為課堂學習提供了一個載體,我準備以文本為契機,由文本拓展適當的課外材料,補充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加深體驗。

説學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文中的生字新詞。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研讀不同人物對待畫楊桃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體會文章的主旨。下面我詳細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本課時共分四大板塊:第一板塊——複習回顧,導入新課,第二板塊——引導體會文中的我,初步感悟文章的主旨,第三板塊——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 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深入體會文章的主旨,第四板塊——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再次提升文章的主旨,第五板塊—— 鏈接課外,想象拓展,內化文章的主旨。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誰來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預計學生很快就能説出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而引發的事情。)

然後我再提問:在這件事當中,作者都提到了哪些人呢?(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我、同學們、父親、老師)。

這篇課文的題目是《畫楊桃》,我到底是怎樣畫楊桃的呢?

?根據課題質疑,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動力。】

第二板塊——引導體會文中的我,初步感悟文章的主旨

1、我到底是怎樣畫楊桃的?帶着這個問題,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再次默讀你找出的段落,用 劃出你是從哪些句子裏讀出我畫楊桃時的表現。引導交流。

3、認真地讀讀這些句子,並用下面的句式進行説話訓練——我之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個角的什麼東西。,是因為____________。(預設學生的回答是——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板書:我的畫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4、開展小組討論:我知道楊桃的樣子嗎?知道,那為什麼還要把它畫成五角星呢?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學生大都會明白我是受了父親的影響。與此同時,課件出示父親的話:你看見一件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5、這個句子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句之一,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引導質疑:請同學們讀讀這句話,説説你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預計學生對於想當然這個口語化的詞語,會不太理解。)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填空練習,來幫助理解:你畫一樣東西,是圓的就 ,是方的就 ,不要把圓的畫成 ,也不要把方的畫成 ,否則就是想當然。

6、再讀父親的話,再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想當然的含義。

?我畫畫時的態度是本文畫楊桃事件的導火索。在本環節的教學當中,以此為切入口,在全課教學中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效。同時,由此引導學生對第一自然段中父親的話進行朗讀感悟,理解想當然一詞的意思,從而理解父親的話中所藴涵的道理,也是走出突出重點的重要一步。】

第三板塊——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語言變化,體會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的變化過程,深入體會文章的主旨

1、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1)出示7-10自然段和13-16自然段兩段對話。同學們,請你們認真地讀一讀這兩段話,多讀幾次,再説説你有什麼發現?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估計學生能發現: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歎號,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

(2)你能把這些標點符號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嗎?在學生充分自主朗讀的基礎上,指名讀,我隨機評議:你為什麼把上一組句子讀得這麼響,這麼幹脆,而把下面一組讀得那麼輕,那麼吞吞吐吐的樣子呢?學生可能會會説:第一次看到有人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真是太好笑了,可是到文中我的位置上看了之後,沒想到真象五角星,所以很不好意思,很難為情等等。

(3)在學生體驗同學們心情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通過同桌合作的方式,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説這兩組對話時的不同語氣,給句子補充提示語:預計會説: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_____地説。(不假思索地大聲説)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地説。(異口同聲)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他________地説。(結結巴巴)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他___________地説。(他遲遲疑疑、支支吾吾)

在學生充分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我適時點撥:同樣的文字加上不同的標點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進入角色,想象説話。同學們,你們的態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呢?當你坐到我的座位上時,你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呢?預計學生會説:這一看,我發現從他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這一看,我知道了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我知道嘲笑他是錯的。……

有了這些體會,我相信你會讀得更好。齊讀上面的兩組句子。

?以上安排,一方面是領會課文意思的需要,一方面也是訓練學生的多元想象,同時為學生學習寫人物的對話打一個基礎。在這對比朗讀、想象的過程中,能使學生在比較中加深體驗。】

第四板塊——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再次提升文章的主旨

1、老師小結過渡:我從被誤解到被理解,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這個過程的變化,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的教育。請大家找一找,讀一讀,劃一劃描寫老師的語句。在學生充分自獨的基礎上,引導反饋,分別是第11自然段和18自然段。

2、我讓學生自由讀第11自然段,説説你讀懂了什麼?在交流反饋的基礎上,重點解讀嚴肅、半晌。我是這樣引導的:請大家想象一下,老師為什麼神情嚴肅?如果你是老師,在這半晌沉默的時間裏,你的心裏會有些什麼想法?預計學生能想象得出,聽到同學們的朝笑聲,老師肯定很生氣,他還可能會想:我得像個辦法來教育他們等等。

你們都想到老師的心裏去了,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出來嗎?用指名讀,小組讀,齊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

?利用課文中的空白處進行想象説話,能夠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3、課件同時出示第11自然段和18自然段,讓學生放聲朗讀,並啟發: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可能會説,老師的態度發生變化了。我追問:是哪個詞語告訴你的呢?引導反饋,理解詞語和顏悦色。再讓學生和顏悦色地讀讀老師的話,感受老師話中的含義。這句話沒有深奧難懂的詞彙,因此,我主要採用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的讀,讀出老師的和顏悦色,讀出老師的語重心長。(並相機板書:老師的教誨——是什麼樣,畫成什麼樣))同時,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背誦。

4、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後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麼相似。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引導學生明白: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麼呢?(引導學生明白: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

總結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通過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的對比,運用背誦的手段,讓學生明白話中重要語句的教育意義,感知課文前後呼應的特點】

第五板塊——鏈接課外,想象拓展,內化文章的主旨

1、同學們説得很好,確實,在父親和老師的影響下,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課件出示岑桑的簡介。

岑桑,生於 1926年,筆名岑桑、端木橋,廣東順德人,我國當代著名作家。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社會學系。1950年參加工作,1985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1942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當你還是一朵花》、《在大海那邊》、《岑桑散文選》,詩集《眼睛和橄欖》等20餘種。評論集《美的追尋》獲第二屆廣東魯迅文學獎,《岑桑作品選》獲首屆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岑桑説:多年來,我一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這是從小時候老師、父親對我的教誨。幾十年來在文學上我自己留下的卻只有幾行腳印,那些淺淺的腳印為時間隨着時間的流逝,便將不留半點痕跡了。

2、讀了這段文字材料,你又有什麼體會?(學生談)看來小時侯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讓我們再好好地來讀讀課文中老師、父親的那段話。

3、現在,讓我們看着關於岑桑的這段資料,回想他小時候在圖畫課上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情,回想那節課上老師對我的教誨:你想對我説些什麼呢?你還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説些什麼呢?或者你又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説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説幾句話。

?閲讀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是進入文本世界,作者世界去揣摩,去發現,出乎其外是跳出文本的框架去審視,去表達。本環節的設計正屬於後者。説話練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獨特體驗,經歷這一過程,學生對課文的教育意義就有了更深的感悟】

?父親的叮囑和老師的教誨,相同的話語,在文中的首尾出現,板書展示了文章這一結構特點,同時也明確地體現了課文的主旨所在。】

第3篇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説話。

2、通過理解教師説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繫,培養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聯繫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説的道理。

理解老師説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繫,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板書:畫楊桃)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繫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啟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説話。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 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説説什麼叫“想當然”?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為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為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③實物演示,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説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麼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①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

(3)用上“因為……所以……”説一説同學們的認識為什麼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3)舉例子説説怎麼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麼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受別人影響。)

(2)為什麼説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説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第4篇

師:(拿着楊桃實物)同學們,你們吃了許多種水果,但你們知道我手上拿着的是什麼水果嗎?

師:哦!是這樣,老師還沒有吃過呢!今天要好好嚐嚐(微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咱們一起來看看第十一課:畫楊桃。(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提得問題很好,你只要打開書認真讀一遍,就知道答案了。

師:讀完了,你有什麼問題不懂,提出來我們大家來一起探討。

師:同學們的問題提的很好,我們來邊學課文邊解決以上問題。(邊説邊板書問題)

師: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生:原來是什麼樣子就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們不能改變原來原來的模樣。

師:好(表揚,學生勁頭很足)。父親的話是什麼意思?

(邊讀父親的話邊板書:是——就——不要)

師:很好,第二個問題,我為什麼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生讀課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生:他看到的就是五角星樣子,而且聽從了父親的話,沒有改變看到的樣子,所以畫成了五角星。

師:回答得非常好(表揚,學生好高興)。那你們來看一看説説你看到的楊桃的樣子。

(實物演示,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學生説出自己看到的樣子。)

師:很好。你們説説父親的話對嗎?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麼?

生:父親説的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看到什麼就畫成什麼,不要自己想象去畫。

師: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要看到的和畫的不一樣,那就是一種不相信自己的行為。不同的角度看,樣子是不一樣的。(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所以,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麼做?

師:很好,所以今後要相信別人,也要相信自己。同時要聽從別人的教誨,因為那對你受用。你們説對嗎?

師:最後一個問題: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意思是不是一樣的?

師:回答得非常好,對我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師:現在我們學完這篇課文,前面提出的問題弄懂沒有?

師:(小結)很好。學了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的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為別人的錯了,要看別人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這就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整節課學生的情緒一直很飽滿,下課了還從不同角度看楊桃,同桌之間還在議論。)

實物的演示,使學生直接與課文內容激烈碰撞,能激起思維的火花、創新的靈感。,我深刻體會到實物的演示的重要性,它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充滿樂趣,使知識化難為易。合理地運用實物的演示情境教學,就能營造出最佳教學氛圍。我一直會勤下去,知識的傳遞可能會更加快速、有效。

第5篇

3.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二、教學重難點: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藴含的道理。

1. 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那“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呢?請大家打開書,找到有關段落自由地讀一讀。

5. 師:他找對了嗎?誰能用一句話來説説“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6. 生: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13.生: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14.師:當“我”信心滿滿地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們有什麼反應?到課文中找到相關語句讀一讀。

20.師:這時老師又是怎樣做的呢?他有沒有跟同學一樣譏笑我?到課文中找到相關語句。

21.生: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

請大家在下面同桌互相練讀一下這段對話,呆會兒我請同學來展示讀。

39.師:老師又問同學:‘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好笑麼?’同學們怎麼回答?

41.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出示課件②)這次他們又怎麼説呢?請在下面練讀這段對話:

44.師:比較這兩段對話,它們有什麼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嗎?

47.生:前面那段對話同學們是在譏笑我,而後面的同學們知道自己錯了,所以就結結巴巴了。

57.師:這次對話後老師的情感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63.(課件出示老師的話)師:請大家自由讀一讀老師説的這段話,並想想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

65.師總結:從老師的話中我們知道了:“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板書:老師)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麼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一生受用”是什麼意思?

66.生:不光是在畫畫中,在生活中也按這個話去做,從此把它做為做人的標準。

67.師:這個標準就是:實事求是(板書)。學完這篇課文後,你有什麼收穫呢?請大家課後寫一篇讀後感。

第6篇

1、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3、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叮囑”“教誨”造句。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説的道理。

1、提出預習要求:藉助漢語拼音,輕聲自由試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預習:檢查生字讀音;指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1、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共分幾段,每段主要講了什麼?

第二段(2—18)在圖畫課上,“我”將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很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2)怎樣理解父親叮囑“我”的話?(尊重客觀事實,準確地表現客觀事物,實事求是)

3、“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後同學們有什麼反應?老師是怎麼對待的?

4、老師講的話一共有幾句?老師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四句。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

2、提問:父親和老師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為什麼説“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1、學生通讀全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真實、具體,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指名回答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及老師、同學們的反應寫得真實、具體。)

第7篇

這幾天一直在準備《畫楊桃》一課,感覺這篇課文好難上,一直不知道從何下手,該怎樣來講?我這學期研究的校本教研課題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就針對這一訓練點進行安排。

我上的這是一節公開課,我在備課的時候其實就感覺到自己備的內容有些多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語文教學是個筐,什麼都往裏面裝”。課堂證實了我預計,上課內容沒有全部完成。

在這節課上,我是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畫後,老師和同學們的各自反應,重點找出他們説的話,動作和神情,通過不同的態度進行對比,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藉此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讀好人物的話。尤其是同學的兩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這裏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這一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很好,讓聽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讓我很高興,這達到了我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

在這節上的最大不足是:我對我們班的學生不放心,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質疑,都是我在不停地向學生提出問題,不過回答得還不錯。還有就是我預想的那樣,設計的內容過多,使整堂課顯得很緊,沒有過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致使最後的小結學生説不出來“實事求是”,只能説到課本上點出的道理,沒有更深的理解,這就完全是時間不夠造成的。

總之,在課堂的調控能力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和鍛鍊,還有應該對學生的鍛鍊加強,適當的對學生放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