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精選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W

大家在制定教案之前,一定要理清教學順序,優秀的教案是可以改善我們的教學方式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精選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精選7篇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和倍數,能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進一步認識質數和合數;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徵,進一步認識偶數和奇數;加深理解質因數,能正確分解質因數。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和倍數的知識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能應用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思維的初步經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發展數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樂於思考的品質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和倍數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準備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學完了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的內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與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徵,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能判斷偶數和奇數、質數和合數,瞭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能正確分解質因數,提高對數的特徵的認識,加深對數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和倍數的?舉例説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有什麼特徵?我們是怎樣發現的?

(3)自然數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説説什麼是質因數和分解質因數。

(4)什麼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結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篇2

教學內容:

課本第64頁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面、稜和頂點。

2. 能夠動手製作正方體的模型。

3. 培養探究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生活中的實物(長方體和正方體),小正方體若干塊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一)複習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基本特點

1. 分類:媒體演示

2. 初步認識:頂點、稜、面

生操作:頂點,手指點一點

稜,手指畫一畫

面,手掌摸一摸

(二)比較中引入

1. 辨析: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異同點

出示表格,填一填

2. 小結並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都有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

二、探究正方體的面和稜的特點

1. 導入: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各自的特點,填表。

2. 探究

師:我們下面來重點研究正方體的頂點、稜和麪的特點。

(1)猜想:搭一個正方體需要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説説準備怎樣搭?

(3)驗證:動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選用了()根小棒,()個小球來搭。

②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體演示:搭正方體的過程。

(6)小結並板書:我們可以用8個小球,12條一樣長短的小棒搭一個正方體。

想一想:8個小球就相當於這個正方體的什麼?小棒相當於正方體的什麼呢?

3. 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體,還缺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殘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個小正方體

①猜想:至少用這樣的幾塊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大正方體?

②小組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正方體嗎?為什麼?

③交流:用()塊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3)描一描:把正方體的每個面在白紙上描一描,看看是什麼圖形?有什麼關係?

三、練習提高

1. 填空

(1)正方體有()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每個面都有()個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個正方體,一共需要()根同樣長的小棒,()個小球。

2. 下面哪些圖形是正方體?

説説:為什麼(2)、(3)號圖都不是正方體?

3. 下圖中,要想搭一個正方體還需要多少個小球?多少根小棒?

師:試一試把這兩個正方體補畫完整。

4. 總結:今天學習了什麼新知識?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篇3

1教學目標

(1)利用遊戲操作活動,瞭解時鐘的表面結構認識時針、分針。

(2)學會看整點、半點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豐富詞彙時鐘、時針、分針。

(4)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2學情分析

時針、分針的認識幼兒已經掌握,但對於它們的運轉關係的瞭解還不是很清楚,這種關係就是一種數學的邏輯關係,量化關係。

3重點難點

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係,時針分針在鐘面上的顯示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認識時鐘

1、什麼聲音教師對,是鬧鐘。除了鬧鐘,它還有好多同伴呢。他們的形狀不太一樣,但是他們的身上也有相同的地方,請你找一找。

2、出示ppt引導幼兒發現時鐘上有數字1——12,12總在上面,6總在下面。

3、時鐘的作用(引導幼兒發現時鐘不停的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進行工作、學習、休息,給人們帶來有規律的生活)

活動2【講授】認識時針和分針

1、教師小朋友都知道了時鐘的作用,可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不知道,有一天媽媽告訴豆豆600鍾看動畫片,當他打開電視,動畫片都演完了,豆豆傷心的哭了,我們和豆豆一起學習時鐘認識時間吧。

2、引導認識時針、分針。

內容時鐘有時針(拼音shízhēn),走1格就是1個小時,還有分針(拼音fēnzhēn),分針跑的快,跑1圈才1個小時。時針短,分針長。

小結教師和幼兒一起復述一遍時鐘的鐘面知識

活動3【活動】認識整點半點

1、大家都認識時針和分針了,那我們就和豆豆一起來學整點和半點,以後就知道什麼時候看動畫片了。

2、學習整點教師使用實物鍾,將時針、分針都撥到12上,然後將分針轉一圈,讓幼兒注意短針有什麼變化(走了一個數字)表示100,同樣方法撥200、300、、、、、、讓孩子們一起説後面(引導幼兒發現小結分針指到1200時,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瞭解時間讀法,100讀作一點以及整點的寫法

3、幼兒操作請看看ppt,看看豆豆一天的生活,小朋友用時鐘幫他撥出一天所做的事情。

看ppt説出時間並撥鍾,教育幼兒從小做到按時進行活動,珍惜時間,上學不能遲到。

4、課中休息我們已經看了很長的ppt,現在我們的眼睛需要休息一下,玩一個小遊戲“請你跟我這樣做”。

5、學習半點師眼睛用的時間長了就需要休息,豆豆看動畫片半個小時媽媽就讓他眼睛休息一下,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半點。[教師將時針、分針撥到12上,請幼兒注意撥針,邊撥邊説“分針從12開始起,經過1——5,指到6時,正好走了半圈(多遠)這時,時針走到那個數字前面,就是幾點半,告訴幼兒分針走半圈,指到6上面,時針走到幾前面,就是幾點半。引導幼兒發現小結分針指在6上,時針過了幾,就是幾時半]

幼兒操作看ppt説出時間並請幼兒在規定時間能撥出半點。

活動4【練習】遊戲練習

“老狼老狼幾點鐘”豆豆非常開心自己學會了認識時鐘,請來了他的朋友來考考小朋友,開始啦!教師請豆豆的朋友灰太狼出時間如700,130、900,630、1030等,小朋友用長短鉛筆擺出時間,擺出時間後讓豆豆的朋友來檢查,若灰太狼説1130,小朋友將鍾反個面,不讓灰太狼看,否則灰太狼會拿走時鐘練習紙,擺錯時間也會拿走。

活動5【作業】作業

完成書上練習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91~93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或實物投影儀,含有4塊月餅的圖片。師生都準備圓片一張,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紙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動態演示關於主題圖內容多媒體課件,接着出示含有4塊月餅的圖片。

1.把這4塊月餅分給小強和小芳,可以怎樣分?如果分得比較公平,每人分幾塊?

學生説出想法後,教師板書:平均分。

2.把2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板書:1。

3.把1塊月餅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幾塊?讓學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圓形紙片代替月餅進行對摺、重合等操作。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引入並板書課題:分數。

二、動手操作,探索交流,獲取新知(一)認識1/2。

1.多媒體課件演示例1分月餅的情境圖。指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塊,每塊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導學生讀、寫1/2。

3.學生活動:用圖片折出它的.1/2,並寫上1/2。

4.實物投影出示判斷題。

下面哪些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的1/2?哪些不是?説出理由。

(二)認識1/4。

1.要得到一塊月餅的1/4應該怎樣分?這個1/4怎麼表示出來?怎麼寫?

(1)組織學生活動。拿出圖片通過折、塗、看、説等活動感知1/4。

(2)電腦課件動態演示,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塊,每塊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結:像1/2、1/4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教學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個正方形的1/4?

(2)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獨立摺紙,然後在小組裏交流。

(3)全班集中彙報。學生自願將小組成果展示在實物投影儀上(或貼在黑板上),説一説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1題。

(三)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

1.出示例1第一組圖1/2和1/4。

(1)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2)引導學生討論並交流討論信息。

(3)電腦課件演示1/2和1/4比較重疊過程、閃現,讓學生直觀感受。

2.獨立探究、完成例2第二組圖片,1/4和1/3的比較,再跟小組的同學説一説是怎樣比較的?

3.讓學生討論合作。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麼?師生共同小結幾分之一的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2題。

三、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篇5

學習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46頁。

學習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數。

2、會給月份分類,能運用左拳和歌訣識記各月的天數。

3、能運用多種方法算出一年的天數。

自主預習

自學教材第46頁

1、多媒體展示新成立圖片,你知道新是哪一年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

2、多媒體展示第29屆北京奧運會圖片,説説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麼時候?( 8年8月8日 )

3、多媒體展示植樹節與兒童節圖片,説説各是哪一天?

4、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交流合作

1、小組內交流年曆卡,交流你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識。

(1)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2)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有幾種情況?把它統計下來。

2、綜合:

(1)你能根據每月天數的不同,對十二個月進行分類嗎?

31天:有()()()()()()()月

30天:有()()()()月

28天:有()月

29天:有()月

(2)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月。

(3)數一數,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識記大小月

(1)這麼多大小月,有什麼辦法能很快記住哪幾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你有什麼好方法嗎?説説自己的識記方法。

(2)(課件出示)用左拳記憶法,你能用左拳給我們試一試嗎?

(3)(課件出示)歌訣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遊戲:小組長隨便報一個月份,要是大月兩手五指張開,要是小月兩手握拳。

4、認識二月

(1)二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2)二月在平年是多少天?在閏年是多少天?

5、找節日。

(1)找出教師節、六一兒童節,並説出是星期幾?

(2)找己和父母的生日,並做標記。

6、算一算:0年一共有多少天?

展示提升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穫,其他小組認真傾聽,適時補充糾正。教師及時點撥。)

反饋測評

1.填空:

①常用的時間單位,除了時、分、秒以外,還有()

②一年有()個月,每月有31天的叫()月,有()個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月,有()個月。

2.猜一猜:小明説:我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連續的2個月,你知道我是哪兩個月去的嗎?

拓展延伸

1、時間是寶貴的,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説些什麼?

2、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關問題,你有什麼收穫?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篇6

設計説明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最後一節新課,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應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特點,我特做如下設計:

1、為新知做好知識鋪墊。

複習能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分散難點,從而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適時、適度地安排複習,在“短、精、新”上下功夫,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教學效果,使後面的“好戲”順理成章。在課前複習環節,我精心設計了兩道複習題目,旨在喚起學生對前面知識的回憶,為新知的學習打下知識基礎。我首先出示一組加法與乘法的對比練習,讓學生感受到加法與乘法的意義有所不同;然後設計一道與新課密切相關的題目,既能複習乘法和加法的意義,又能為新課中畫圖解決問題做好知識鋪墊。

2、在自主探究中經歷學習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與獲得數學結論同樣重要。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思考、操作等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找出兩道例題的異同,並動筆嘗試計算。然後設計了“兩道題目中都有4和5,為什麼解答方法不同”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分組討論、設計擺學具的方法,將兩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表示出來,使具體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接着讓學生説出兩幅圖的意思,突出理解乘法和加法的意義,使學生有理有據地選擇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正方形紙板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1、直接寫得數。

5+4=6+6+6=3+4=

5×4=6×3=3×4=

(引導學生説出每組算式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看圖列式計算。

■■■■■■■■■■■■

■■■■■■■■■

■■■■■■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關於乘法和加法的一些實際問題,請同學們認真讀題、審題,理清題中的數量關係。(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複習乘法和加法計算題,為本節課做好知識上的鋪墊,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本節課的知識。

⊙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讀題,對比兩道題目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例7

比較下面兩道題,選擇合適的方法解答。

(1)有4排桌子,每排5張,一共有多少張?

(2)有2排桌子,一排5張,另一排4張,一共有多少張?

預設

生1:兩道題目的數量相同,所求的問題相同。

生2:(1)題中的4表示4排,5表示每排有5張桌子;(2)題中的4和5都表示桌子的張數。

2、自主解題。

(1)提問:根據剛才分析的數量關係,同學們打算怎樣解決這兩個問題?

(2)學生分組討論、彙報。

預設

生1:(1)題是把4個5加起來,可以列乘法算式。

5×4=20(張)

生2:(2)題是把4和5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5+4=9(張)

(3)討論:兩道題目中都有4和5,為什麼解答方法不同呢?

(學生分組討論,利用學具擺一擺,表示出兩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明確原因)

國小數學8加幾教案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113頁上的例1~例5,練習二十七的第1~5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和學生都準備長方形紙條若干張,圓形紙片1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分梨。

提問:把12個梨平均放在4個盤子裏,每盤放幾個?可用幾表示?(板書3)

2.分繩子。

提問:把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長?可用幾表示?(板書2)

3.分鉛筆。

提問:把 3枝鉛筆平均分給 3個同學,每個同學得幾枝?可用幾表示?(板書1)

二、新課

1.教學例1。

(1)教師提問: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幾表示?教師演示:把一個餅(實物圖)平均分成兩塊,把分後的兩塊重合起來,讓學生看到它們的大小完全一樣。告訴學生這樣就把餅平均分成了兩塊。

(2)把一個餅(實物圖)分成大小不等的兩塊。提問:可不可以説是平均分成了兩塊?為什麼?

平均分的這半個餅可不可以用我們以前學過的數表示?

教師講解:過去我們學過的0、1、2、3都是整數。遇到不夠1個的情況,就不能用整數表示,比如這半個餅。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數分數。

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塊,我們就説每塊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用分數表示就是(板書)。

(3)指導學生讀。

(4)指導學生寫。

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塊,在橫線下面寫

2,表示其中的1塊,在橫線上面寫1,寫作。(教師在兩塊半個餅上分別寫上。)

(5)塗色練習。

讓學生拿出一張圓形紙片,試折出它的,塗上顏色,並在塗色的一半上寫上。

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條,試折出它的,塗上顏色,並標出。

(6)指導練習。

教師拿出畫有下面幾個圖形的掛圖,讓學生判斷圖中哪些陰影部分是原圖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並説明理由。

2.教學例2。

(1)先出示一個整圓,再把它平均分成三份。

提問:這個圓被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份是這個圓的幾分之幾?

想一想:是不是隻要把一個圓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導學生寫出。

(3)讓學生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折出它的,並標上。

3.教學例3。

學生自己拿一張長方形紙,對摺再對摺。

提問: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一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把這個分數寫出來。(一人板書,全班齊練。)

數一數這張長方形紙上有幾個。

4.教學例4。

先讓學生看教科書上的圖: ,再填空:

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寫作。

5.教學例5。

(1)指導學生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對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線段平均分成10份。

提問: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幾份?

每份是1分米的幾分之幾?

(2)讓學生在自己畫的圖上標出。

(3)數一數這條線段一上有幾個。

6.教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教師指出上面我們學習的、、、、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結合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讓學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麼?(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分子表示什麼?(其中的1份。)

三、課堂練習

1.做一做中的第1題。

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可以讓一些先折出來的同學示範怎麼折。分數的折法很多,只要學生能折出最常見的幾種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題。

這道題是判斷題,學生判斷後要説一説為什麼。

3.做練習二十七的第1~5題。(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第5題)

四、課外作業

用正方形紙片分別折出它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