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了您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63W

教案可以是臨時制定的,以應對特定的教學情境,也可以是長期規劃的一部分,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合作,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認識了您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我認識了您教案8篇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人民幣的特徵和麪值。

2、瞭解貨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二、前期經驗的準備

1、幼兒對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有初步的認識。

物質準備:不同面值的硬幣和紙幣若干、標有價格的玩具若干、幼兒每人帶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幣或紙幣,並將它們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三、環節預設

(一)認識人民幣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幼兒瞭解:人民幣的特徵(都有國徽);人民幣的種類(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面值及相應的漢字。

(二)瞭解不同面值貨幣之間系

1、幼兒展示各自帶來的貨幣,並介紹自己帶的10元人民幣的組合。

2、出示紙幣和硬幣的分、角、元,介紹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10個1分等於1角,10個1角等於1元,10個1元等於10元。)

3、換算練習(教師或幼兒出題)

例:出示5角硬幣,可以換幾個一角?

出示10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三)實踐操作(遊戲——“買玩具”)

出示一些貼有標價的玩具,請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模擬買玩具。(最好每人能買到一個玩具。)

告訴幼兒這是遊戲,買來的玩具可以玩一會兒,以後再用玩具換回自己的錢。(用玩具模擬買賣比較合適,這樣幼兒買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兒不能吃和用,遊戲的積極性會受影響。)買賣過程中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識別玩具的標價,嘗試進行貨幣的換算。算錯的顧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繼續思考,想好了再買。還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貨幣,讓幼兒邊擺弄邊思考,降低換算的難度。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2

現代心理學、教育學認為:語言的準確性體現着思維的周密性,語言的層次連貫性體現着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着思維的豐富性。眾所周知能力和思維相輔相成,而思維的發展同語言的發展又緊密相關,這説明要提高同學思維能力,就必需培養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即通過聽、看、想、説等活動充沛挖掘同學的潛能,以培養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1、 給同學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兩者相互依存。小同學數學思維的形成

與發展是藉助語言來實現的,而思維的發展又能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課堂上要讓每個同學都有説話的機會。可採取:個人小聲獨立説、同桌互相説、小組內輪流説、讓同學小結等形式。説的內容有許多,今天這節上可以説的東西也是比較多的,比方:説角的特徵、説操作過程、説判斷的理由等。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同學操作的學具、老師的教具以和板書等,向同學提供鮮明的感性資料,協助同學考慮、理解、掌握知識。教師儘可能多給同學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有利於促進同學的思維發展。

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同學把思維説出來,會有一種愉悦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示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他人説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身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説的機會。同學為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考慮、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師示範,讓同學知道怎麼説。

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着同學的數學語言。因此在教學中,

教師要有目的地為同學提供準確的.語言模式,讓同學知道應該怎樣有條理地説。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同學的表率,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着同學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節課中鄒老師在同學認識了頂點和邊後,加以示範性的説明並配合手勢,使同學進一步明確、規範了頂點和邊。在之後同學找生活中的角並説一説的時候,也給與了師範性的演示。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同學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3、動手操作,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

動手操作是發展思維,培養同學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低年級兒童的思維是直觀性占主導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兒童這一思維活動特點,充沛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這—外部活動,來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讓同學親自動手操作來做一些角,同學邊想、邊做、邊説,使腦、手、口一起參與活動,可以達到統一和諧。在製作角後的交流中同學也有很多親手指一指的機會,通過讓角變大、變小的操作同學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級的同學年齡小,活潑好動,籠統邏輯思維的能力較差,往往是肚子裏知道卻説不出怎麼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維過程表述出來。教材在教學各個內容時佈置了擺一擺、想一想、説一説的活動,其目的是使同學通過操作增強感性認識,逐步達到籠統化。説一説就是要藉助語言,把想的過程明確、清晰地表達出來。因此同學思維的發展與語言的發展是密切聯繫的,增強語言的培養就是增強了對同學思維的培養,也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4、學會傾聽,成為數學語言的中介

我們低年級的絕大局部同學在課堂裏説話最初都是需要高級“翻譯”的,這個翻譯從哪裏來?就是我們的老師。數學語言不是簡單的書面語言,更不同於生活語言,它的特點是準確、簡潔和嚴謹,具有教強的邏輯性,而小同學的語言表達往往不夠嚴密,缺乏邏輯性、完整性,語言的組織能力比較弱,這樣就阻礙了對數學知識的正確表達,數學思維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説老師在課堂裏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同學由生活語言向數學語言過度的中介,一年級同學剛進入國小階段,口頭表達能力非常有限,回答問題更是殘缺不全,在平時的上課中,認真傾聽同學發言,和時收集信息、發現問題和時指出,力求使同學語言表達語句完整,用詞準確。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錶(包括電子錶)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錶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錶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説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鐘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説:“鬧鐘”。

師:鬧鐘有什麼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牀。

生2:可以告訴我什麼時候幹什麼。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錶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徵,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錶,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麼?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麼?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邊説邊拿實物鍾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裏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麼想的,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同桌互相説一説。

生:同桌互相説。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説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幹什麼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二、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錶,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

1、課件出示主題圖,其中的鐘面時刻為11:59。

這是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看牆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

2、師: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

3、説一説,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裏有一個鐘錶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錶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裏的同學説一説。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表意見。可能會有以下的發現:

(1)電子錶(或鍾)。

(2)有秒針的鐘表。

(3)秒錶。

2、學習1分=60秒。

師:電子鐘錶、秒錶以及有秒針的鐘表都可以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現在請大家撥一撥你手上的鐘面,你有什麼發現?

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就提示:分針走1格,秒針走多少?秒針走1圈,分針走多少?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在反饋彙報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係,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教師接通鐘面的電源,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麼呢?現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要求第1、2、3大組同學從做口算、畫畫、寫一段話中任意選一件做,第4組的同學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反饋。教師強調:儘管1分鐘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許多事情。

2、聯繫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師: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裏説一説,小組長把每個同學的成績記錄下來。比一比,誰跑得最快?

3、初步瞭解鐘錶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錶,我們又有什麼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佈會。

(四)課堂小結小結後,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回家後好好驗證一下,也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記錄時間。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

教學重點:

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問題並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做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指導學生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繪製(節約時間,保證教學目標的實施)

一、情景引入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多少人嗎?你還知道哪些與人口有關的數據。下面是某地1985—20xx年城鎮和鄉村人口的統計表,(課件出示)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整理和分析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麼收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製作單式條形統計圖(課前預習完成)

師:在製圖時要注意什麼?生答後師簡要小結:作圖時要注意線條要直,畫完後要標上數據。

2、自主探究

①學生觀察單式條形圖(課件分別出示城鎮人口統計圖和鄉村人口統計圖)。

②設疑問難:

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③生嘗試自主完成複式條形統計圖(可根據書上99頁完成)師巡視並輔導個別差生。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説一説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學生繪製的複式條形統計圖。生互評後教師點撥:這就是複式條形條形統計圖。(出示製作好的大幅條形統計圖並板書課題)

②討論交流:複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區別?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後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③全班彙報、交流

④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⑤聯繫實際激發情感小組討論交流,分析人口逐年變化情況。

三、鞏固應用

1、出示某超市兩種飲料月銷售情況統計圖,回答

①從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你是超市老闆,下個月應該怎樣進貨?

2、出示1997-20xx年我國廢水排放量統計圖,觀察並回答問題。

工業廢水排放在逐年?生活廢水排放在逐年?

從圖中你想到了什麼?(滲透環保意識)

四、拓展應用

1、請你調查你們小組同學一週內爸爸媽媽每天的睡眠時間,製成統計表。

2、根據複式統計表製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3、你發現了什麼信息?

五、回顧總結,展示個性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和體會?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倒數的意義,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2、經歷倒數的意義這一概念的形式過程

3、利用教師的情感特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掌握倒數的意義,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0為什麼沒有倒數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口算題

(評析:上課伊始,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口算並進行分類,揭示課題,直奔重點,有利於讓學生在一節課的最佳時域知曉今天研究的是乘積是1的兩個數的關係特點。教師只有確立了以學生為本的概念,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疑難癥結,把握學生跳動的脈博,才能有針對性地下功夫。)

二、自學課本,初步理解倒數的意義。

(評析:教師恰到好處地設置疑問,有利於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同時,老師有時假裝糊塗,把聰明留給學生,老師忘了,誰來幫忙,短短的話語滿足了學生求知探新的成功欲,這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策略。)

三、舉例驗證,深入探究倒數的意義。

(評析:對於概念的教學,我們老師大多比較輕視,認為讓學生讀一、二遍記住就達到目的了。其實,這是表面現象,根本不能促使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提高。所以,讓學生關注基礎知識的本身,這是我們數學教師不能丟的根本,也是實現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的關鍵,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掌握概念的過程中,學會數學思考,體會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功體驗。

四、仔細觀察,探究求倒數的方法。

五、綜合練習:

(總評:數學的本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教師創設了與學生圍繞倒數

這個知識目標進行民主、平等、和諧、生動的對話交流,在交流中,包含了知識信息和情感態度,行為規範等多方面的有機組合,促進了學生多方面素養的提高。本課教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了學習數學知識的全過程,着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7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6頁——57頁及第58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同圓或等圓中半徑、直徑及其關係。

⑵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綜合、概括能力,促進空間觀念的建立。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圓的特徵,圓的半徑、直徑及其關係

教學難點:

掌握圓的正確畫法

教學準備

?認識圓》課件,光盤、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我們已經學習多種平面圖形,也已經學習這些圖形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了,大家還想得起來我們已經學習過了哪些平面圖形嗎?

2、課件出示已經的平面圖形,讓學生進行進行指認。學生在認識圖形的時候已經認出了其中有圓,從而提出:我們生活中哪裏見到過圓呢?請大家仔細想想,然後進行回答。

3、談話:我們已經知道了這麼多生活中的圓,那圓有些什麼還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板書:認識圓

二、新課

1、畫圓

請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一個圓吧,看誰的速度最快,而且有畫得最好!

教師巡視完成情況,對好的方法的給予鼓勵、表揚。

展示速度快和畫得好的作品,出示一個圓,對其進行初步認識(課件展示圓內、圓上和圓外)

2、折圓

教師讓學生將已經畫好的圓用剪刀剪下來,將其對摺,打開,再換個方向對摺並打開,反覆折幾次。

3、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讓學生將展開的圓進行觀察,引導發現:這些摺痕相交於圓中心的一點,課件展示這一點叫做圓心,説明: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師講述:連接圓心到圓上的一點所形成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小寫字母r表示。

讓學生在自己所畫的圓中,畫出半徑,找出有多少條半徑,並用尺子量一量每條半徑,看看有什麼發現。

學生完成,教師總結:在同一個圓中,有無線條半徑,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讓學生用彩色筆畫出自己所畫圓的一條摺痕,觀察這一條摺痕,有什麼發現,使其發現:是一條線段,且端點都在圓上,且經過圓心。教師講述這樣的一條線段叫做直徑,引導學生畫出其他的直徑,找出有多少條直徑?每條直徑的長度關係是什麼?

練習(出示):

1、下面線段中,那些是直徑?

2、下面圖中的線段,哪段最長?

3、畫圓

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圓的這些內容了,那我們怎樣才能既準確又方便地畫出一個圓呢?請大家試試。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對方法獨特的予以表揚。

形成方法,並展示。教師進行演示。

練習:根據要求畫圓。

(1)半徑是1釐米

(2)半徑是2釐米

(3)直徑是3釐米

總結:畫圓要注意什麼?

4、應用:

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應該安裝在哪裏?

三、鞏固練習

完成p58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集體進行講解。

四、作業

完成p60“練習十四”第1——2題

我認識了您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錶。(板書:認識時鐘)

二、認識鐘面

(一)觀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鍾,提出觀察任務。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説,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看看你能發現什麼?説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鍾,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彙報玩鍾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鍾,你們發現了什麼?

數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麼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台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鍾後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現什麼?(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鍾,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的。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麼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説一説——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後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麼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學生所説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一)認識電子錶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牀了,我們去叫醒她吧。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牀頭有什麼?(電子錶)是幾時?(7時)

鐘錶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錶的方法來表示。

(二)電子錶的寫法

1、電子錶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字表示時,右邊的數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着寫兩個小點,後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説,然後照着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錶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台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麼。(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後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

小朋友今天很能幹,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麼?

師總結: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並能用文字和電子錶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遊戲鞏固

(一)看鐘表説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説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錶圖,生根據上面表示的時間説一説。)

(二)找朋友

1、接着第一個遊戲,當學生説對後,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錶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錶圖的孩子説: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着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台,説: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錶,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設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時做()

(:)做()

()時做()

下午(:)做()

()時做()

十、作業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説給家長聽,邊説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活動反思:

?認識鐘錶》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瞭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錶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説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着,我引導幼兒先觀察並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瞭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後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根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並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兩根指針朝着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裏,分針在哪裏。接着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後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鍾”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鬆掌握難點呢?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説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説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説説‘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最後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於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藉助實物大鐘邊撥鍾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麼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説説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着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於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遊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