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8篇 "掌握六年級數學單元:全面教學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2W

本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涵蓋了數的認識、整數、小數與分數、算式、面積和周長等多個單元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8篇

第1篇

理解並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理解比的意義,知道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並能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能夠正確地化簡比和求比值。這為以後學習運用比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理解並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進行分數除法計算。

分數除法是本單元的第一課,也是非常要的一課,這節課的學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後面解決問題的學習。由於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必須在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開始學習。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此,要培養學生在探索除分數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分數除法的意義,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發展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1.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並理解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為問題為切入點,請你們列出算式並計算,看誰算的又快又好!

2、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三個算式,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的已知數和得數,説一説它們都是已知什麼,求什麼的運算?這就是分數除法的意義。

總結: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分數除法的意義,那麼如何來計算呢?請同學們看黑板。

師: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怎樣列式?

請同學們通過塗一塗,算一算的方式來研究4/5÷2怎樣計算。小組合作,彙報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1/5,也就是2/5。展示摺紙和計算過程。

方法二:把一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來做。展示摺紙和計算過程。

①師小結: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數,分母不變的方法算出結果2/5,有的是轉化成分數乘法來做……那麼在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②接下來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把一張紙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生1、用第一種方法就不能做了。因為:上一題的時候,分子4是2的倍數,4÷2能得到整數商。而4÷3時,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數,得不到整數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數這種方法了。

師:“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張操作紙,你能把圖中的4/5平均分成3份,並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嗎?

師(指着塗色部分):你所表示的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於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要注意的是:

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教案8篇

第2篇

1、這一章我們學習了分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請大家回憶一下分數除法有幾種類型?

(2)一個數除以分數,它又包括整數除以分數,例如20÷4/5 ;和分數除以分數,例如 2/3 ÷ 6/7。

(1)第52頁“整理和複習”的第1題:要把這道乘法算式改寫成兩道除法算式,應該怎麼辦呢?(引導學生根據乘、除法的關係進行改寫,然後讓學生將改寫的算式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説説是怎樣題改寫成兩道分數除法算式的。

(3)分數除法的意義是什麼呢?(使學生明確,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1)分數除以整數應該怎樣計算?一個數除以分數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概括出分數除法的統一計算法則:除以一個數(0除外),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① 張大爺養了200只鵝,500只鴨,鵝的只數與鴨的只數的幾分之幾?

② 張大爺養了200只鵝,鵝的只數是鴨的只數的2/5 ,養了多少隻鵝?

③ 張大爺養了200只鵝,鴨的只數是鵝的只數的5/2 ,養了多少隻鴨?

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在結構上,這三道應用題都含有同樣的數量關係,即:鵝的只數,鴨的只數, 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不同的是已知和未知發生了變化。在解題思路上,都要弄清以誰作標準,正確判定把哪一種數量看作單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據已知、未知的變化確定該用什麼方法解答。

(2)比較完後,學生將三道題的解答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① 上海到漢口的水路長1125千米,一艘輪船從上每開往漢口,已經行了3/5,離漢口還有多少千米?

② 一艘輪船從上海開往漢口,已經行了3/5,離漢口還有450千米,上海到漢口的水路長多少千米?

(2)對比:兩題有什麼異同?你是怎樣分析的,如何區別的?

① 停車場有8輛大客車,小汽車的輛數比大客車多1/6,小汽車有多少輛?

② 停車場有8輛大客車,大客車的輛數比小汽車少1/7,小汽車有多少輛?

③ 停車場有21輛小汽車,大客車的輛數比小汽車少1/7,大客車有多少輛

④ 停車場有21輛小汽車,小汽車的輛數比大客車多1/6,大客車有多少輛?

(2)對比:1、2兩題有什麼異同?3、4兩題呢?你是怎樣分析的,如何區別的?

(3)解答稍複雜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有規律嗎?規律是什麼?

?? 確定已知單位“1”用乘法,求單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

第3篇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不同種類數的倒數的方法,並能發現一些規律。

2、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理解倒數的意義,會求不同種類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熟練正確的求小數、帶分數的倒數,發現不同種類數的倒數的一些特徵。

1、(投影)這節課老師就要把這裏面的奧祕告訴你們,相信你們得知後比老師説得還快。

3、你能很快説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嗎?你為什麼説的這麼快?有什麼竅門?

4、起名。(師指着分子、分母顛倒位置的兩個分數)你能給這樣的兩個分數起個名嗎?

5、根據學生的評價,引出“倒數”一詞,板書課題。

(設計説明:通過師生比賽“看誰填得快”這一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讓學生很快説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並説説有什麼竅門,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互為倒數的兩個數的特徵,即分子、分母顛倒位置。此時讓學生給倒數起名,已是水到渠成,同時也讓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經驗。)

1、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怎樣的兩個數叫互為倒數嗎

學生此時回答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一種是分子、分母顛倒位置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3、注重學生的評價,引出並板書倒數的意義: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4、進一步理解意義:在倒數的意義中,你認為哪幾個字比較重要?你是怎麼理解“互為”一詞的?請舉例説明。

(設計説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怎樣的兩個數叫互為倒數,並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語,舉例説明對“互為”一詞的理解,處處無不顯示出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倒數。那你會求一個數的倒數嗎?你會求什麼數的倒數呢?怎麼求的?能舉例説明嗎?

生:我會求分數的倒數,如,把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就是,所以的倒數是。

師:是個真分數,這位同學求的是一個真分數的倒數,還有誰能説出幾個真分數的倒數的?(師板書三、四個例子)

(設計説明:通過“你會一個數的倒數嗎?你會求什麼數的倒數?”這一問題,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漣漪。此時,同學們首先想到的是求一個分數的倒數,教師強調求的是一個真分數的倒數,並讓學生再舉幾個例子,目的是為了後面讓學生髮現不同種類數的倒數的特徵做準備。)

師:真分數有什麼特點?那真分數的倒數有什麼特徵?

師:你還會求什麼數的倒數?怎麼求的?能舉例説明嗎?

師:假分數有什麼特點?假分數的倒數有什麼特徵呢?

繼續問“你還會求什麼數的倒數?”當學生説會求整數的倒數時,讓學生舉幾個例子説説怎麼求的。

師:“1”也是整數,誰會求“1”的倒數的?怎麼想的?

師:你還會求什麼數的倒數?怎麼求的?能舉例説明嗎?

學生的回答有兩種可能:一是求小數的倒數;二是求帶分數的倒數。

學生會想出兩種求法:第一種:把小數化成分數,再顛倒分子、分母的位置,繼而求出倒數;第二種:根據倒數的意義,用1除以這個小數。

(3)出示幾個小數(0.15、2.5、1.25等)和幾個帶分數讓學生求出它們的倒數。

(設計説明:人的思維活動往往由簡單到複雜的,國小生更是這樣。所以在老師提出“你會求什麼數的倒數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怎樣求一個分數的倒數,然後在考慮整數的倒數的求法,最後想到小數、帶分數倒數的求法。這樣層層深入,絲絲入扣,有效的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興趣昂然。)

板書: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1、呼應開頭。現在你知道老師為什麼填的這麼快了嗎?誰願意在和老師比一次。(投影出示複習題)

(設計説明:練習設計,力求紮實而質樸,平淡中透新意.開放題的設計,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讓課堂教學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設計説明:通過回顧,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和方法進行總結,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

第4篇

比的應用的練習課。(教材第55~56頁練習十二第3~7題)

重難點:會靈活運用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3.師:按比分配問題有幾種解題方法?是什麼?(同桌之間説一説)

教師巡視,並引導學生理解每個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員和7名遊客,也就是救生員和遊客的人數比是1∶7。

(2)師:已知總棵樹和每班的人數,要求各班栽的棵數,應先求出什麼?

引導學生明確應先求出各班的人數比,人數比等於棵數比,然後根據按比分配求出各班栽的棵數。

教師提示:兩個數的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方法同樣適用於三個及以上的數的比。

(2)師:西紅柿的面積可直接用乘法求得,黃瓜和茄子的面積可以怎樣求得?

①先求出種黃瓜和茄子的總面積。再根據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方法解答。

②先求出黃瓜和茄子佔總面積的比,然後用乘法直接根據按比分配分別求出黃瓜和茄子的面積。

1.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8題。(要求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並解答)

(答案不唯一)我和爸爸的年齡比:12∶38=6∶19;爸爸與媽媽的年工資比:36000∶(20xx×12)=3∶2。

2.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9x題。(點名學生板演,其餘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10x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訂正)

4.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第11x題。(小組討論解決方法並彙報)

答:西紅柿的種植面積是320 m2,黃瓜的種植面積是320 m2,茄子的種植面積是160 m2。

1.本次練習,總的來説學生都能熟練地進行列式計算,但他們還沒有達到真正理解利用比的基本性質進行思考解題。究其原因,大概是和一些學生的惰性思維有關。一些學生總認為只要會做就行,沒有必要去深究為什麼,以至於當新型問題出現時,他們往往不知如何下手。為了改變這種思想,還需要在教學中多注意方法的引導和理解,讓其熟練掌握一般方法,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地去解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題】甲、乙兩個倉庫有很多貨物,先從甲倉庫運走80 t貨物,甲倉庫的剩餘貨物與乙倉庫貨物的質量比為3∶2;再從乙倉庫運走55t貨物,乙倉庫剩餘貨物的質量是甲倉庫剩餘貨物的質量的1/4。甲、乙兩個倉庫原來共有貨物多少噸?

分析:不變量:從甲倉庫運走80噸貨物,甲倉庫剩餘貨物的質量不變。

(1)原來乙倉庫貨物的質量是甲倉庫剩餘貨物質量的2/3;

(2)從乙倉庫運走55 t後,乙倉庫剩餘貨物的質量是甲倉庫剩餘貨物質量的1/4。

對應量:甲、乙兩個倉庫貨物質量變化的分率差的對應量是55 t。

解法歸納:解決此類比與分率前後變化的問題,關鍵是抓住不變量,找出已知量對應的分率,從而用除法解決問題。

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官員,想要根據官位高低來分75斤金子,按5∶4∶3∶2∶1的比分完。可以通過按比分配問題的知識求出每種官位分得金子的質量。

第5篇

説課的內容是國小數學冀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認識》的第一課時。本課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它既是一節起始課,同時也是後繼學習的內容------圓周長、面積、扇形。學生對圓並不陌生,但只是直觀的認識,本課將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及其內在聯繫,讓學生深切體會圓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連。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組織學生通過畫一畫、折一折、觀察體驗圓的特徵,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一個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係;認識直徑和半徑的關係,能找出圓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經歷認識圓的過程。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對周圍環境中與圓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養成在交流、合作中獲得新知的習慣。

6、教學關鍵: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圓規,多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在國小階段,學生的空間觀念比較薄弱,動手操作能力比較低;本校處在城鄉結合處,家庭輔導能力較低,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生的學習水平差距較大,小組合作意識不強,鑑於以前學習長、正方形等是直線平面圖形,而圓是曲線平面圖形,估計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會存在一些困難。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先前經驗,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知識。本節課我以學生親自動手製作車輪為主線,在動手中引導學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徵,以及教學圓的畫法時,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讓學生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啟發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加討論,用耳去辨析同學們的答案。

教學中理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教師的主觀影響,讓學生自己在實踐中產生問題意識,自己探究、嘗試,修正錯誤,總結規律,從而主動獲取知識。

數學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向學生展示生動、有趣的數學空間,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的機會,鍛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快樂。為此,在本節課中我以“言語訓練、動手操作”為主要方法,整合生活中的情景積極為學生創設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主要運用操作、探究、討論、發現等教學方法。學生的學法與教法相對應,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交流、主動提問。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將演示、觀察、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對圓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同時作用於學生的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創新意識。

開課伊始我創設“動物汽車設計大賽”“瞧這是大象、老鼠、猴子各自設計的汽車,你喜歡誰的設計?説説你的理由。”學生迫不及待的發表自己的見解: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同學都説喜歡車輪是圓的小猴設計的車,因為開起來又快又穩。有的卻説:“喜歡老鼠設計的車,因為車輪是正方形的,看上去很酷,跑起來特顛簸很刺激。”學生各選其好。此時有學生會提出:“圓形的車輪為什麼跑起來又快又穩呢?這樣的問題充滿人文色彩,激發了學生對圓的好奇心及探究慾望,為後繼教學埋下了伏筆。此時,我先讓學生説一説周圍哪些物品的面是圓形的,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然後直接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探尋“圓”的奧祕。

動手做一做,用一個瓶蓋或圓柱體在紙上描出一個圓並剪下來;將圓形紙片對摺,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摺,打開;反覆幾次。然後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學生通過動手摺疊、觀察、比較等活動後產生思考,各抒己見。同學們有的説:“圓是軸對稱圖形,這些摺痕都是圓的對稱軸。”有的發現:“圓有無數條對稱軸”還有的發現:“圓的所有對稱軸都相交於圓中心的一點。”我及時評價學生的結論,並對這些善於動腦的孩子給以肯定,有同學會提出“相交的點、和圓內的一些線段叫什麼呢?”我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有關圓的知識都在課本第4頁,仔細閲讀,並從中找到你想知道的問題和答案,也許你還會了解到一些你沒想到的知識甚至是你不明白的地方。”

(出:邊讀、邊觀察、邊思考、並圈點書中你認為重要的、關鍵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在用心讀課本自學後,學生自信地當起小老師,講解自己悟懂的知識:理解了圓心、直徑、半徑的含義及字母的表示。掌握了有關圓的基本知識,實現了以讀帶想,以讀促思,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然後我提出讓學生在折過的紙片上畫出直徑、半徑、圓心。這時有的學生會提出:“老師畫多少條直徑和半徑呢?”我順勢提問:“那一個圓會有多少條直徑和半徑呢?它們有什麼關係呢?”學生帶着收穫新知的愉悦,順利進入“再次動手操作,印證新知”的環節。

學生為了驗證各自的想法,有的先在紙片折過的基礎上繼續折下去,有的在紙片上用鉛筆繼續畫下去,驗證了半徑、直徑無數條的特徵。然後再通過用尺子量、對摺比、旋轉等方法,把圓心、直徑、半徑三者之間的關係分了個是非清楚。最後得出“在同圓中,直徑是半徑的2倍或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 的結論。(d=2r或r= )。開放性問題的探究中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最後我讓學生討論:“圓形和以前所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有什麼不同呢?”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得知,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有邊有角,而圓既沒有稜又沒有角,最後總結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這樣學生在輕鬆操作的過程中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同時明白了圓形車輪為什麼跑起來又快又穩的道理。

在教學本環節時,學生以動手操作——靜思默觀——自學新知——操作印證——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為主線,教師以適時引導----巧妙點撥----及時評價------恰當鼓勵的教學方法為手段,改變了過去強調接受學習的現象,放手讓學生大膽操作,自主探索,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使圓的魅力浸潤學生心間,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不竭動力。

本環節練習我圍繞“找、量、比、畫"的順序設計練習。

找出下面各圓的半徑或直徑並用字母表示。同學們一個個睜大雙眼,像細心的小管家,在熱鬧、有序的過程中找出半徑和直徑。同時學生還認識到在找半徑和直徑時要注意的問題,明晰了定義。

分別量出下面圓內幾條線段的長度。你發現了什麼?同學們情緒高漲,躍躍欲試,馬上動手利用新知解決問題,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和解決問題後的愉悦,同時又感受到直徑在圓中的奧祕。

按要求畫出半徑或直徑,用字母表示並測量。本項練習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目的是進一步鞏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看似簡單的一道題,卻能以教師的智慧激活學生靈動細心的操作。

同學們到現在,已經很累了,我們來輕鬆一下吧。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有一個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釘了一根木樁,用一根繩子拴了一隻羊在那裏。(打一水果的名稱)有的同學會猜出是“草莓(草沒)”那我們再來猜一猜羊吃草的最大範圍能吃出一個什麼圖形?孩子們在充滿神奇、有趣的猜謎中感受到了圓在生活中的存在。在生活中還有什麼也是圓的,最後帶着大家一起去欣賞“自然中的圓”和“人文中的圓”畢達哥拉斯:曾説:“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學生再次感受到了圓的魅力。

在本節課中,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力圖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多種角度,多種方法去探索,去發現,去思考新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讀書思考,討論探究;動手操作,印證新知;分層精煉,鞏固新知”帶領學生去讀、去研、去探究圓的奧妙;去體驗、去實踐、去感受數學的魅力。長養了師生互尊,生生互愛,共享學習的人文靈氣。

學生對圓已經有了初步認識。本課時主要學習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教學時充分利用情境圖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參加動手畫圓的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圓是一個封閉圖形,並且曲線上任何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要相等;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培養學生自主畫圓的能力,讓學生經歷用自己的方法畫圓,按要求用圓規畫圓的過程;知道圓的位置由圓心決定,圓的大小由半徑決定。

2.讓學生掌握用圓規按要求畫圓的方法,能用圓規按要求畫圓,認識圓的大小與半徑的關係。

3.積極參加動手畫圓的活動,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個新朋友圓,對於這個朋友,你瞭解多少呢?

(2)半徑(r):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半徑有無數條且相等。

(3)直徑(d):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有無數條且相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暢所欲言、互相補充來回憶圓的特徵,進一步加深對圓的特徵的瞭解,也為學習畫圓做鋪墊。

師:大家能用自己的方法畫一個圓嗎?大家藉助手裏的不同物品用不同的方法怎樣畫圓呢?小組討論後再動手畫圓。

學生展示畫圓,並説出自己是利用什麼工具,如何畫出來的。

生2:我把兩支鉛筆用線繩拴在一起,兩筆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再把其中一支筆固定在紙上,另一支筆圍着它旋轉一週即可。

生3:我把尺子的一端固定,在尺子上任意選一個刻度旋轉一週也可得到一個圓。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線,通過畫一畫,比一比,説一説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並交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師:同學們真聰明,找出了這麼多畫圓的方法,畫出的圓也很漂亮。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一般人們用專門畫圓的工具一一圓規進行畫圓。

師:圓規是我們畫圓常用的工具,它有兩隻腳,一隻腳上有針尖,在畫圓時起固定的作用;另外一隻腳上有鉛筆尖,用來畫圓。

學生簡單講述用圓規畫圓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適當評價。

師:看來大家預習得比較好,用圓規畫圓的具體步驟是什麼呢?請大家看教材第4頁。

師:每位同學都拿出一張白紙,能不能畫一個圓與發下來這張紙上的圓一樣大。要畫在右下方,你們還可以畫在哪裏?

思考:現在我們畫出的圓一樣大,但位置不同,圓的位置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

圓規有針尖的一隻腳固定在紙上的點(即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老師發給你們的那張紙,上方有一個圓,請你再畫一個圓,使得你畫出的這個圓,比原來的這個圓小一點。

師:再畫一個圓,要比原來的圓小得多,先想一想再畫。

師:剛才我們畫出了大小不同的圓,誰能説一説,圓的大小是由什麼來決定的?

生1:能説出圓規兩腳張開得大一些,畫出來的圓就大.

生3:也有一些學生可能説出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1)請學生不用圓規,徒手在紙上畫一個圓。先看一看,徒手畫的這個“圓”圓不圓。再比一比,用徒手畫的“圓”與用圓規畫的圓有什麼不一樣。

(2)教師徒手睜開眼睛、閉上眼睛在黑板上各畫一個圓。教師閉上眼睛畫的“圓”畫成了一個不封閉的“圓”。然後教師指着不封閉的“圓”問學生,這還是圓嗎?最不像“圓”的是什麼地方?

設計意圖:通過徒手畫圓,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圓是一個封閉圖形,並且曲線上任何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要相等。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用圓規畫一個半徑是3釐米的圓的。(邊畫邊講畫圓的步驟和方法,特別強調畫圓時,先確定圓心的位置,畫的過程中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和圓心的針尖要固定)

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間的距離作為半徑(3釐米);把有針尖的一隻腳固定在一點上作為圓心;讓裝有鉛筆的一隻腳旋轉一週。

第6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2頁~3頁的例題和“做一做”,練習一的第1~7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位置,並會用數對錶示位置。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錶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用數對錶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

1、我們全班有54名同學,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麼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先説列後説行)

(3)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

(2)我們習慣先説列,後説行,所以第一個數據表示列,第二個數據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據的順序不同,那麼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裏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説説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並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據找出相應的位置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通過呈現確定多媒體教室中學生的座位這個情景,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本單元內容的學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積極引導與點撥,加深了學生對數對的理解。

教學內容:課本3頁例2,練習一第3、4、6、7題。

1、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能結合方格紙用數對來確定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通過課堂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1、複習:先用數對錶示班級某一位同學的位置,再説説數對的第1個數字表示什麼?第2個數字表示什麼?

(1)獨立學習課本3頁例2,並完成問題1和問題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探討。(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1)問題1:熊貓館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館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館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問題2:讓板演的學生説説是怎樣標出各個場館的位置。如:飛禽館(1,1)在第1列第1行交*點上……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裏?數對的哪個數字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裏?數對的哪個數字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後完整的三角形。(小組內互相交流、探討。)

(5)彙報:圖形不變,右移時,列變了,數對的第一個數字改變了,上移時,行變了,數對的第二個數字改變了。

b、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説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麼想法與建議嗎?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第7篇

1、創設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歸納領悟等過程中,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學會分數乘分數的簡便計算。

2、通過組織學生進行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

3、通過一個數乘以分數應用的廣泛性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上面各題都是分數乘以整數,説一説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引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出示條件和問題:每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小時粉刷這面牆的幾分之幾?根據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學生列式:×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把一張紙張看作一面牆,第一步先塗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即這面牆的,第二步再塗出小時粉刷這面牆的面積,即的,由此得出×這個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據直觀的操作結果,得出×=,根據剛才操作的過程和結果推導出計算方法:×==。

(4)提出問題: 小時粉刷多少呢?讓學生用前面的方法塗色、推導、計算,自主解決問題。

(1)意義:一個數乘分數,表示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係列出算式: ×。

(2)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交流計算的方法,明確分數乘分數也可以先約分再乘。通過展示學生的計算過程,進一步明確約分的書寫格式: ()

(3)學生獨立解答“5分鐘飛行多少千米?”,講評中介紹分數乘整數的另一種格式。

5、鞏固練習: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學生要先觀察能否約分,再着手計算)。

(2)求枝或枝長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

2、練習三第9題。(學生討論交流,説説錯在哪裏,結合學生易犯的錯誤講解)

第8篇

能夠正確運用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有關圓錐體積的實際應用問題。

在探作中完成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在合作探究中探明等底等高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內在聯繫。

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學與我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樂。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靈活利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

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六年級的學生儘管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感性知識對於他們來説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真正做到“動手操作、體驗成功”

(2)以實驗要求為主線,既動手操作,又動腦思考,努力探索圓錐體的計算方法。

(3)問題解決為主的教學策略:通過演示、小組交流、動手操作、感念辨析等方式,本課從具體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1)每位同學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6套、6水槽紅顏色水。直尺6把。

2、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60平方分米,高15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探討新的——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教師:怎樣探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公式的:

教師:借鑑這種方法,為了我們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每個組都準備了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你們小組比比看,這兩個形體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學生操作比較。

(1)提問學生:你發現到什麼?(這個圓柱體和這個圓錐體的形狀有什麼關係)

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用數學語言説就叫“等底等高”。

(2)為什麼?既然這兩個形體是等底等高的,那麼我們就跟求圓柱體體積一樣,就用“底面積×高”來求圓錐體體積行不行?為什麼?

教師:圓錐體的體積小,那你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麼樣的關係?(指名發言)

用水和圓柱體、圓錐體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但最後要向同學們彙報,你們組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麼樣的倍數關係。

你們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發現有什麼倍數關係?(學生髮言: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

同學們得出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其他組也是這樣的嗎?

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誰來把這個公式整理一下?(指名發言)

(4)學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組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體積大小的比較,通過比較你發現什麼?

學生回答後,教師整理歸納:不是任何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柱體體積的。(老師拿起一個小圓錐、一個大圓柱)如果老師把這個大圓錐體裏裝滿了砂子,往這個小圓柱體裏倒,倒三次能倒滿嗎?(不能)

為什麼你們做實驗的圓錐體裏裝滿了水往圓柱體裏倒,倒三次能倒滿呢?(因為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

現在我們得到的這個結論就更完整了。(指名反覆敍述公式。)

教師:同學們圓錐體裏裝滿了水往圓柱體裏倒,只倒一次,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推出計算公式?讓學生動腦動手?

得出用尺子量圓錐裏的水倒進圓柱裏,水高是原來水高的1/3、

例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釐米,高是12釐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一個圓錐體,半徑為6cm,高為18cm。體積是多少?(學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饋。)

有一個近似於圓錐的小麥堆,測得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計算出這堆小麥的體積嗎?

(2)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提問。並回答同學的質疑:3、14×()×1、5表示什麼?為什麼要先求圓錐的體積?得數保留整千克數是什麼意思?4、比較:例1和例2有什麼地方不同?

(1)直接告訴了我們底面積,而(2)沒有直接告訴,要求我們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出圓錐體積。

1、一個圓錐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徑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噸。這堆沙約重多少噸?

每道題下面有3個答案,你認為哪個答案正確就用手指數表示。

(1)一個圓錐體的體積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是()

(2)把一段圓鋼切削成一個的圓錐體,圓柱體體積是6立方米,圓錐體體積是()立方米

要在我們的教室裏放一個儘可能大的圓錐體,想一想,怎樣放體積?(小組討論)

指名發言。當爭論不出結果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測量數據:教室長12m,寬6m,高4m、並板書出來,再比較怎樣放體積的圓錐體。

2、回去觀察你生活身邊有哪圓錐物體?測量計算它們的體積。下節課交流彙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