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五柳先生傳》教案6篇 《五柳先生傳》教案:啟迪心智,助力人生

來源:巧巧簡歷站 4.66K

《五柳先生傳》是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經典文章。教案針對學生深入理解這篇古代名著,通過逐步解析情節和語言風格,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審美意識。通過教案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風範和人生哲理,受益匪淺。

八年級下冊語文《五柳先生傳》教案6篇 《五柳先生傳》教案:啟迪心智,助力人生

第1篇

教學目標:1.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淵明的自畫像,學習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2.體會本文樸素洗練的語言風格。3.學習並掌握文中的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字詞;瞭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教學方法:這篇課文字數不多,但寥寥數語卻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畫得非常鮮明。全文共兩段,前一段以記敍為主,重在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後一段以議論為主,重在對五柳先生的品德進行歌頌和讚揚。閲讀這篇課文,要學習文中五柳先生“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優秀品格,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東晉末年,社會黑暗,風氣污濁,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社會上充斥着虛偽與欺詐。陶淵明做過幾任小官,因對統治階級不滿,辭去官職,歸隱田園,過着儉樸的生活。他隱居農村後,自號“五柳先生”,親身從事耕種,和農民交朋友。這期間他除了寫出許多歌頌優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樸的農村生活的詩以外,也寫了些表現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桃花源記》,這節課我們學習他用史傳筆法寫的一篇自傳《五柳先生傳》。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語調,劃出不能理解的詞句。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從中找出表現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詞句。

①亦不詳其姓字().②因以為號焉()③不求甚解()_④造飲輒盡()_⑤環堵蕭然()_⑤簞瓢屢空,晏如也()_

2.全班齊讀課文後,指名翻澤課文大意(2-3人);思考。

○1“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五柳先生”之號得來的原因是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他是什麼地方人,姓甚名誰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稱“五柳先生”。作者説不知他是誰,其實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2應如何理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讀書有心得體會時,便沉潤於書中而忘記了飲食。這形象地説明了前文中的“好讀書”是真正的喜愛讀書而不是裝模作樣。

○3怎樣理解“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親友請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氣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後就走,不和別人虛情客套。這説明了五柳先生木但嗜酒,而且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節置之腦後,是一位獨立於世的高風亮節之人。

○4“因以為號焉”中的“以為”和現代漢語中的“以為”是否相同?

文中的“以為”和現代漢語中的“以為”意思是木一樣的。“因以為號焉”中的“以為”實際上應該是“以(之)為”,意思是“把(它)當作”,而現代漢語中的“以為”是“認為”的意思。

○5“欣然”、“蕭然”中“然”的用法有什麼特點?

在文言文中,“然”的用法有多種,可作“然而”“樣子”“這樣”解。這裏的“然”是用作形容詞的詞尾,意思是“……的樣子”。“欣然”是高興的樣子,“蕭然’是冷冷清清的樣子。

(l)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畫了怎樣的形象?

明確:“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環堵蕭然”“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過種種敍述,把一個雖處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2)陶淵明“好讀書”,為什麼“不求甚解”呢?這與他“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明確:與“不慕榮利”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繫?明確:文後的“讚語”是作者仿照史家筆法加的評論性的文字。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為鮮明。

(5)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多用否定句,請從文中找出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麼作用?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氏”,“不慕榮利”,“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正因為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台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六、總結全文。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八年級下冊語文《五柳先生傳》教案6篇 《五柳先生傳》教案:啟迪心智,助力人生 第2張

第2篇

1.明確五柳先生的人格特徵: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特立獨行)

(1)出示作者的生平、思想、創作成就及評價,同學自讀。

(3)過渡:《五柳先生傳》這篇課文又寄予作者什麼思想情感?(設計説明:通過閲讀材料,學生了解作者尤其作者的思想狀況。為下面的人物個性、主題、語言特點的學習打下基礎)

(2)給下列句子畫出正確的句讀並作翻譯:①因以為號焉。②或置酒招之。③曾不吝情去留。④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⑤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3)以小組為單位翻譯課文,將有困難的字、詞、句提出,師生共同解決。①因/以為號/焉。②或/置酒/招之。③曾不/吝情/去留。④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⑤其言茲/若人之儔/乎?)(設計説明:通過劃分句讀,同學會自覺翻譯課文,瞭解文意。方法上先組織統一學習,再小組學習,便於同學學習)

(1)出示下列問題,學生討論:①你可以用一個詞或一句話概括五柳先生的個性特徵嗎?這個特徵從哪幾件事上可看出來?②想一想:他的個性特徵形成的原因是什麼?(聯繫先前的作者簡介想一想)

五柳先生個性特徵: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特立獨行;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等)

個性特徵形成的原因:儒道思想的早期影響,官宦生涯的厭倦,歸隱生活的嚮往。

(設計説明:意在採取提綱挈領的問題讓學生快速把握文章內容,將看似散亂的文本內容作一清晰的梳理)

(4)對文中“安貧樂道”思想有人認為這是作者不思進取甚至是懶惰的表現,你怎麼看?(設計説明:引導學生從歷史、社會、個人追求等方面認識作者,認識到這種思想背後藴含的積極意義:在那個黑暗的社會環境下,一個知識分子難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不能做到兼濟天下,能做到獨善其身也已難能可貴。)

(1)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將進酒》、陶淵明的《飲酒》(其一)、王維的《終南別業》,讓學生連線,並説説選擇的理由。

(設計説明:讓學生明白,不同的語言風格,與作者尤其作者的思想情感及美學追求如影隨形的關係,為下文本文語言的學習做好鋪墊)

小組討論並展示、朗讀。(答案是什麼?為什麼?怎樣讀出這種語言特色?)(設計説明:答案是c。讓學生讀出這種語言風格非常有必要,除了加深理解文本內容之外,在比較中還可體會到語言風格和文本內容的緊密聯繫)

(3)作者的語言特點能否恰當表達文章的內容呢?(設計説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簡潔曉暢的語言和作者自由灑脱情懷的微妙聯繫:過於細密的語言難以表達灑脱的情懷,過於疏朗的語言又太過簡單,不足以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

(4)拓展:文章語言與內容是什麼關係?(文章內容服務於語言,還是語言服務於內容?)對你有何啟示?(設計説明:語言服從內容的規律,引導同學學習設身處地的理解、表達,學會自然自由的寫作文風)

(5)賽讀課文:要求:①小組代表賽讀,要讀出人物氣度。②每一節兩人比賽,師生評出優勝者。

寫一篇本文的讀後感,可從人物、背景、構思、結構、語言等任一角度展開,字數不少於300字。

第3篇

1, 課前想給大家出一個謎語,認真聽好了 有這樣一位詩人,他曾帶領我們領略過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桃園風光,為我們描繪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林美景,也曾帶着我們一起南山種豆,東籬採菊,他曾在朝廷為官,但終因不肯為五斗米而折腰,辭官歸隱田園,這位詩人是誰啊?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先生”,東晉詩人。由於他熱愛田園生活,寫了大量田園生活的詩篇,歷來被稱為“田園詩人”。)

他自號五柳先生,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古文就叫做五柳先生傳,顯然,這是陶淵明為自己寫的一篇自傳。

檢查預習:文學常識在課前已經找同學回顧了,這裏就不再多説了,看字詞,找同學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1,自讀。學習一篇古文我們最先應該做的就是把課文讀熟,下面時間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字音或斷句讀不準的先把它畫上,一會聽錄音的時候注意聽。

2,聽讀。剛才讀的時候同學們可能有的字音和斷句叫不準的,我們來聽一遍課文的錄音,剛才叫不準的地方你認真聽。

3,再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次不但要讀熟,還要思考一個問題,五柳先生是個什麼樣的人?

4,個別讀,其它同學聽聽他讀得怎麼樣,一會找同學評價(朗讀的時候要注意,語音,語速,停頓)

5,課文已經讀過好幾遍了,不知道五柳先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找同學説説,你覺得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看出來的?

1要想真正的瞭解五柳先生我們還需要理解文章大意,那麼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書下注釋,翻譯課文,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討論,如果遇到你實在翻譯不出來的,就把它畫上,待會我們共同來解決。

2 有哪些句子你翻譯起來有困難?我們一起來解決。(課件加藍)

3 (自我測評)我們來檢測一下,看看這些詞語和句子你會不會翻譯(重點詞和句子)

1如果讓你瞭解一個人,你要從哪些方面對他進行了解呢?(性格 愛好 姓名 生活狀況)

2好,那麼我們就從這些方面入手,給五柳先生建立一個檔案,但是呢,這個檔案是不完整的,需要同學們,從書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把這個檔案填完整。待會找同學到黑板上來填。

3兩名同學到黑板上填,看他填的和你畫的一樣不一樣

4,姓字不詳,籍貫不詳,這兩句向我們暗示這位先生他是一位隱士,也正是因為人們不知道他的姓名和籍貫,並且他的宅邊有五棵柳樹,所以就以五柳先生為號。

要想了解一個人思想性格的精神追求,重點就要看他的愛好,看他平時都喜歡幹什麼?

喝酒有什麼特點,小酌一杯就滿足了嗎?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

7 那你怎樣理解這三句話?或者説這三大愛好體現了五柳先生怎樣的精神品質?

a:不能僅理解為一種讀書方法,即不死摳字眼,而力求真諦,它還與作者的“不慕榮利”有關。他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與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並不想“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體現。

b: 親友請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氣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後就走,不和別人虛情客套。這説明了什麼?説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褥節置之腦後,是一位獨立於世的高風亮節之人。

c:五柳先生才華出眾,著文章不是要給別人看,更不是要獻給統治者去求得官祿,而只是“自娛”,這正是他不慕榮利的體現

8 下文,那句話與他不慕名利的性格相照應?這是對五柳先生性格的總體性評價,也揭示了五柳先生性格的的核心。

9 結合五柳先生的三大愛好,和他的其它情況,你來概括一下本文體現了五柳先生哪些高尚的情操

10 作者在刻畫五柳先生性格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有一個字用的次數特別多?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不字?你能不能找出來?

(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

12 小結: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自己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

13 假如現在讓你做一個評論家,以今天的眼光再去看五柳先生的性格,你有什麼看法?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都各抒己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從很多同學的觀點中可以看出,作為新一代青少年,同學們都很勇敢,積極進取,這樣才能夠適應當今的社會形勢,希望同學們能好好學習,將來做國家的棟樑,把我們的社會建設的更加美好。

2 學習了陶淵明的自傳,請同學們也拿起筆,在你的日記上為自己寫一篇自傳 。

第4篇

5.找出文中表現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語句。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家世),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餷(zhān,稠粥)粥不充,日昃(zè,太陽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對“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一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4.如果將這則短文中的材料作為論據,可以證明一個什麼觀點?

1.“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一句相照應?

①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對書中的意旨有獨到的體會)

⑤不慼慼於貧*,不汲汲於富貴(憂愁的樣子,心情急切的樣子)

1.c 2.見課本 3.①詳細地知道②舊交,舊友。③備辦,置辦④很⑤冷清⑥體會意旨4.見譯文5.①閒靜少言,不慕榮利②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③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第5篇

1、理解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是一種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而要求真諦。

——講述了“五柳先生”這個名號的來歷。“不知何許人”把這位先生排除在名門望族之外;“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隨便起了一個字號,與當時講究門第的世風背道而馳,表現了他卓爾不羣、不隨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三是寫文章,“常著文章自娛”、“忘懷得失”描述了一個自得其樂、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描繪了一個安貧樂道的五柳先生。通過種種敍述,把一個雖處於貧困之中卻悠閒自適的隱士形象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這是一種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而要求真諦。也説明陶淵明讀書的目的,是一種求知的滿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樣理解“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的含義?

——不僅寫出陶淵明安於貧困,而且含蓄地説明作者以古賢顏回自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謂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贊”語中哪句話和傳文中“不慕榮利”相照應?談談你對五柳先生“不慕榮利”的看法。

——相照應的句子是“不汲汲於富貴”。對“不慕榮利”的看法,學生可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文後的“讚語”是作者仿照史學筆法加的品論性的文字。讚語的實質是兩句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正好與前面寫到的“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傳贊一體,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

本文借五柳先生給自己寫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讚美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風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正因為世人有種種追名逐利,矯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歎賞,也使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2、口頭作文:向他人介紹自己的性格特點作者郵箱:

第6篇

1.學習五柳先生甘守貧賤、不慕榮利、曠達自任的品德和情趣

輒()吝情()短褐穿結()簞()晏()黔()汲汲()儔()銜觴()歟()

⑴、(1節)介紹了五柳先生的家境、習性及其志趣。

⑵、(2節)用史傳的結尾格式加了一個讚語,集中陳述了傳主安貧守節的性格特徵和卓爾不羣的理想。

不求甚解:不追求過細的理解。這裏指不拘泥於字面,不執著於對一字一句的解釋,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

如此:指上文所説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晏如:安然自樂的樣子。晏,平靜,安逸。如,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

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樂,使……快樂。志,心意,志向。

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求真知、會意於精神)卓爾不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