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4篇 《探索自然,啟發智慧: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分享》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5W

這篇文章分享的是關於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為教師提供了一種規範化的教學工具,通過詳細設計的教案內容,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科學知識,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參與度,提高教學效果。

關於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4篇 《探索自然,啟發智慧: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分享》

第1篇

初步瞭解蔬菜的不同特徵,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

善於發現問題並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出示南瓜圖片提問1:"你知道他是誰嗎?"(南瓜爺爺)提問2:"你從哪裏知道他是爺爺?"提示幼兒:年紀大了會有什麼變化?(鬍子、眉毛)教師小結:年紀大了鬍子和眉毛、頭髮都會有變化

1、猜猜是誰來了(出示圖片的背面)我們來猜猜這些客人可能是誰,你們説的東西在哪裏可以買到?

2.數客人師:今天南瓜爺爺的家裏來了好多的客人,請你數一數一共有幾位客人?(圖片背面圍繞南瓜爺爺排成一個圈)

(1)幼兒自由"數客人"師:一圈客人數下來,有好幾種答案。

(2)教師小結:平時我們數東西的時候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數,今天這麼多的客人排成了一個圓,我們有什麼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呢?

(3)教師引導幼兒(以一直繞圈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發現)找一個標誌性物體的物體。

師:幼兒跟隨教師的指引開始數數,教師以一直繞圈的形式讓幼兒自己發現問題。

(4)教師小結:數東西時一定要先找一個容易記住的物品開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

(5)師:南瓜爺爺家來了這麼多客人,我們給他們編上號。(教師在每個東西旁邊都編上對應的數字)

師: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南瓜爺爺家裏今天來了這麼多客人,它到底有什麼事呢?小朋友你們也想想你們家裏什麼時候會來很多客人呢?(過年)

師:出示圖片,解釋什麼是鄰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的朋友)南瓜爺爺找誰做鄰居呢?

師:南瓜爺爺要找蔬菜做鄰居,請幼兒自由討論什麼是蔬菜,並出示卡片"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出示信封讓幼兒把結果進行整理記錄。

教師解釋什麼是蔬菜: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全班一起再一次將蔬菜找出來。並將找出來的蔬菜列出來。

師:所有的蔬菜我們都找出來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一共有幾種蔬菜呢?

師: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可是房子只有3間而蔬菜卻有6個,那該怎麼辦呢?

師:老師放一個,土豆和黃瓜,你覺得我是怎麼想的?

我這樣放是有原因的。蔬菜的分發有很多,除顏色、形狀、高矮,還有很多,我們回去好好想一想。

關於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4篇 《探索自然,啟發智慧: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分享》 第2張

第2篇

對於中班幼兒來説,磁鐵並不陌生,老師貼掛圖時經常用到。在孩子們的眼裏,磁鐵是很神祕的東西,有着神奇的力量。磁鐵能夠吸鐵的特性決定了它備受幼兒青睞。特別是在區域活動的時候,小貓釣魚的玩具和磁性教具,幼兒們總是愛不釋手,但是他們大都只是單純的玩耍,還沒有知識的建構。針對幼兒對磁鐵的這種興趣,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試圖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發現並揭示磁鐵能吸住鐵製品的特性,建立有關磁性原理的粗淺概念。

1.通過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鐵能吸住鐵製品的特性。

重點:通過操作探索,充分感知磁鐵能吸住鐵製品的特性。

鉛筆、積木、橡皮、回形針、鐵釘、紙片小魚、梳子、硬幣、勺子、鐵夾子、 磁鐵、記錄單、磁鐵魚竿人手一份。

小朋友,請你看一看盤子裏有些什麼?請你玩一玩盤子裏的東西,看看你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3.教師小結:剛才在玩的時候,小朋友發現磁鐵能吸住別的東西。

3、請記錄完的幼兒想個辦法將記錄單貼到黑板上,並和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磁鐵能和誰做朋友。

5、教師小結:原來磁鐵能跟鐵做的東西做朋友,磁鐵只能吸住鐵做的東西。

(1)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釣魚遊戲,教師出示有磁鐵的釣魚竿、和紙做的小魚。

(2)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用個什麼辦法可以把小魚釣起來,你可以請盤子裏的材料來幫幫忙。

剛才大家都想出了好辦法把魚釣起來的,原來你們是用磁鐵能吸住鐵製品的辦法把魚釣起來的,真會動腦筋。

請把魚放在泥工板上,想一想,你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魚遊起來呢?下課以後你們再去試一試。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讓幼兒有充分的操作時間,因此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並不進行直接指導,而是強調讓幼兒通過直接與材料的.交互作用,去發現、思考、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

2、引導幼兒在操作的的過程中注意觀察並有目的地記錄磁鐵能吸住鐵製品現象。引導過程一一轉化為問題,因為問題情境對幼兒來説沒有嚴格的約束,有利於激發幼兒的主動探索。

3、在最後一各環節中,我們並不過分關注幼兒到底掌握了哪些磁鐵的原理,而是注重幼兒在探索過程中的自信心、獨立性及創造能力的培養。啟發幼兒運用已有的關於磁鐵的經驗進行遷移、創造。

科學活動並不是把現成的科學結論告訴幼兒,而是使幼兒成為渴求瞭解世界的探索者和發現者。我們的科學教育,就是要提供豐富的材料,營造寬舒的心理環境,在做中學,在做中思考讓幼兒在探究中驚異科學,在持久、深入地探究過程中建構科學經驗。《綱要》指出“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所有的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為了讓幼兒認識磁鐵,我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可供操作的實驗材料,而且在活動的過程中,不進行直接的指導,而是強調幼兒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去發現、思考、解決各種問題。

當然在這次教學活動中出現的不足就是準備的磁鐵數量不夠充分。是極個別幼兒玩得不夠盡興,在今後教學中將會做得更完善。

第3篇

孩子們特別愛玩水的遊戲,把折的小船放到水中玩時,經常會有小船很快被水沾濕不能漂浮在水面上。為了讓幼兒真正瞭解為什麼有的小船能長時間漂在水面,而有的小船則迅速沉入水裏,我開展了此次活動。幫助幼兒瞭解由於紙吸水快慢不同而導致小船下沉速度不同的科學現象,啟發幼兒利用已有的科學經驗和科學知識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物質準備:宣紙、報紙、紙折的小船若於只、水盆每組一個、托盤每組一個、記錄筆每名幼兒一支、集體記錄表格、小組記錄表格。

2、經驗準備: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紙,並知道紙能夠吸水。

能夠認真觀察紙吸水時的細微變化,並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1)由“三隻小船的吸水性”問題情境,引發幼兒對“不同紙質吸水速度”現象的猜想。

教師:請你們看一看,摸一摸,三隻小船都是用什麼紙疊的?

教師:我們身邊常見的紙都會吸水,那這三隻用紙折成的小船它們會吸水嗎?

教師:那它們變化的速度一樣嗎?(大部分幼兒猜測不一樣)

教師:那你們認為誰會第一個發生變化?誰會第二個發生變化,誰會第三個發生變化?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實驗材料,一會兒就請小朋友,自己做實驗驗證一下。

(2)教師出示小組記錄表,與幼兒共同討論“如何記錄自己的猜想”。

幼兒:第一個沉畫一個對勾,第二個沉畫兩個對勾,第三個沉畫三個對勾。

每兩名幼兒為一個小組,把三隻小船同時放入水裏,兩個人一起進行觀察,一個人當記錄員,當發現小船有變化時,記錄員要及時把結果記錄下來。

3、幼兒分工合作,引導他們共同觀察小船變化過程及探討其原因。

幼兒:它一放到水裏就濕了。它變顏色了。它有一條線,從這條線一點點濕的。

(2)啟發幼兒思考小船材料不同是下沉速度不一樣的原因。

幼兒:你看,宣紙變軟了,都沉下去了,畫畫紙和報紙還是硬的(幼兒從水裏撈出濕透了的宣紙船)

教師:為什麼宣紙都變軟了,其他兩種小船還是硬的呢?

幼兒:因為宣紙吸水多而且快,報紙和畫畫紙吸水慢。

出示各小組記錄表,每組請一名幼兒説一説自己組實驗的結果,手紙的吸水快慢不同導致各種紙折成的小船下沉快慢不同”這一關鍵點引導幼兒進行較深入的探究,教師思路清晰,提出的問題很有層次性和深入性,並在活動中始終圍繞目標進行。

前期的猜想能夠充分調動起幼兒驗證的興趣和積極性,幼兒表現得自然、積極、愉悦,體現出本班良好的教育常規。

材料都是教師預先準備的,封閉的材料限制了幼兒的探索機會,應當讓幼兒蒐集各種紙自己來疊小船,然後讓幼兒互相比較驗證;其次,猜想部分應當及時挖掘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再説一説猜想的理由。避免幼兒盲目猜測。

教師設計的活動目標明確,活動的層次性強。教師對幼兒的支持,恰如一場“知時節”的“好雨”,恰到好處;教師的指導過程也好似一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細雨”,流人幼兒的心田,讓幼兒在一種自然、輕鬆、適宜的狀態中獲得了“科學”的滋潤和應有的發展。使幼兒能夠學以致用,將所獲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從而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4篇

1.瞭解袋鼠的外形特徵及其生活環境,知道袋鼠是一種善跳的野生動物。

2.知道袋鼠媽媽肚子上口袋的作用,培養對動物的興趣。

引導幼兒從外形上來觀察,如前後肢的不同、粗大的尾巴、雌性袋鼠肚子上有口袋等等,知道其體態特徵的作用,並能用較流利的語言進行講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