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雪地裏的小畫家》教案5篇 雪地裏的小畫家: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5W

本文主題為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講述的是一篇富含情感的小文章——《雪地裏的小畫家》。本文將通過教案,幫助一年級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閲讀水平和情感認知。

一年級上冊語文《雪地裏的小畫家》教案5篇 雪地裏的小畫家: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第1篇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兒歌設置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的形狀特徵,以生動活潑的兒歌語言講述了一羣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兒歌后部分又用設問的形式,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兒歌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新課程標準中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這三者間對話的過程。所以一年級的閲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閲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閲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用多種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閲讀的樂趣”。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所以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根據本教材的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採用做一做(做遊戲)、看一看(書、圖畫、課件)、比一比(比賽讀)、唱一唱(把課文編成兒歌唱)、畫一畫(畫動物的腳印)、編一編(創編兒歌)等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將美術、音樂等學科內容融入在本課教學內容中,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學習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狀態,引導學生感知生活,觀察事物,通過學習感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在愉悦的氣氛中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⑴認識“啦、梅、蛙、睡……”等11個生字,會寫幾、用、魚這3個字,認識2個偏旁“蟲、目”;

⑶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容是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第2課時:鞏固識字(識記字形、在語言環境中瞭解字義),寫字教學。

遊戲導入:在撲有白粉筆灰的黑板上做手印板畫遊戲,引出“小畫家”再播放課件進一步引出“雪地裏”,學生齊讀課題《17、雪地裏的小畫家》

(抓住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以遊戲的方式導入課題併為學習感悟課文作下鋪墊)

⑴師範讀課文: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字音,然後評評老師讀的怎麼樣。(師生平等對話、互相學習、互動評價)

②彙報自己勾畫的生字,教師隨機用多媒體顯示出注音生字。並請學生説説自己平時遇到生字,解決生字的辦法,小結方法:看、問、查、猜……

③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識字辦法學習生字、掌握讀音。(開放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我選擇。)

⑶多種方式認讀注音生字:①學生自願認讀、教讀生字。

為什麼洞裏青蛙參加成長睡着啦(通過多種形式的練讀,落實字音教學)

整個過程按:讀了第句話,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學生邊讀邊自我學習感悟、質疑的方式進行。

(注重過程、落實教學過程,給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語言、發展學生能力。)

①第一句抓住“!”看多媒體課件,引導讀出下雪了小動物們激動、驚喜的語氣。

②第二句聯繫課文和實際情況重點理解“一羣”(小雞來了是不是“一羣”?小狗來了是不是“一羣”?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都來了來了是不是“一羣”?老師是一(個)人在講課,後面有一(羣)老師在聽我們上課)

a、教學時藉助課件感悟小畫家作畫,幫助學生理解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為什麼會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竹葉、梅花、楓葉、月牙”這些自然物學生雖然知道一些,但與動物腳印之間的聯繫似乎還有一段思維的距離。為了縮短這段距離,將學生帶入思維最近發展區,可適時播放課件:白雪紛紛揚揚落下,伴隨着美妙的輕音樂,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腳印”,學生看後再讀文。啟發學生,提問:你們讀懂了什麼?這時學生對第二、三句話的理解將豁然感悟:他們腳的形狀不同所以踩出的腳印也不同,小雞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竹葉;小狗的腳中間和腳爪都有厚厚的肉墊,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梅花;小鴨的腳中間有腳璞,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楓葉;小馬的蹄子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月牙)

b、拓展教學: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還能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請你當小詩人來編一編、寫一寫。

④第四句在上一句理解的基礎上理解這些小畫家畫畫用的是腳在雪地裏踩出腳印,畫的又快又好。

⑤第五句聯繫上文理解“青蛙沒參加”是指青蛙沒像小鴨、小狗他們出來到雪地上畫畫。

拓展:什麼叫冬眠,還有哪些動物也像青蛙一樣要冬眠。(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

(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抓住本班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②學生自編動作背課文。(在活動中學習、在表演中學習,學生用體態動作呈現課文,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使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鞏固知識,又發展語言。)

2、唱一唱:教師事先將兒歌編成歌曲然後讓學生跟音樂節奏一起唱一唱。

3、畫一畫:動手畫,感知本課或學生知道的其他“小畫家”的作品。(兒童好奇、好勝、好動,動手操作是兒童歡迎的教學形式,為此,在學生領悟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下“小畫家”的作品,重温課文內容。)

為了引發學生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新的領域,啟發學生思考:

⑴雪地裏還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它們會畫出怎樣的作品?

一年級上冊語文《雪地裏的小畫家》教案5篇 雪地裏的小畫家: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第2張

第2篇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最後一個語文園地的第二篇課文。

雪純潔、晶瑩,它是冬天的小精靈,也是大自然送給萬物生靈的一份厚禮。雪後的大地,多像一張潔白的畫布。瞧,一羣"小畫家"走來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裏留下了不同的"作品"。哎呀!怎麼沒有青蛙?他正在睡覺呢?

這就是《雪地裏的小畫家》給我們描述的畫面。這一課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講述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讀起來琅琅上口。

?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1-2年級)提出的識字、寫字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對於閲讀提出的要求是"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鑑於本課是本冊教材最後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因此在全冊便起着"鞏固識字,用學到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朗讀課文,能提出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並能討論解決"等作用。本課要完成的學習目標如下: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各學段有側重點。1-2年級的重點便是識字與寫字。因此,"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便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語文重在讀,重在"讀中悟情。"所以我把"朗讀課文"也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由於學生的經驗少,觀察能力還較差,因此我把"瞭解四種動物爪(蹄)的不同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作為本課要解決的難點。

本課教學安排用兩課時完成,寫字安排在第二課時,我主要説説第一課時所採用的教法。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學中,我將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的發揮與施展才能的空間。

演示法直觀形象,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這種方法在本課的教學將多次運用。如在開課,教師通過用手在塗滿白色粉筆的黑板上拍"畫",又讓學生自由拍"畫",即形象直觀,又讓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使教學一下子變得生動有趣。

又如在解決"瞭解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這一教學難點時,則用實物進行演示,這樣就使難點迎刃而解。

閲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將非常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但在讀中,並不是一味地告訴他們該怎樣朗讀,而是通過自己的範讀,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

孩子是最善於模仿和創造的,教師只要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學生理解小動物在雪地"畫畫"這一部分內容時,我特地做了動物頭飾,請小朋友戴上頭飾模仿小動物歡快地在雪地裏跑來跑去的場景。此時,不僅是孩子,連老師也真想和他們盡情地玩耍。這樣的場景不正再現了我們課文的內容嗎?而且它更富有兒童的創造力。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我親手畫小動物和"竹葉、梅花、楓葉、月牙"的貼圖。同時,請學生和老師共同在黑板上貼圖,這樣就營造了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

新的時代對於孩子們的要求更高。要求他們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引導、組織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新教材最大變化是"多認少寫,"有"自主識字"的願望。教學中,教師就應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並適當進行點撥,讓他們自己悟出識字的方法。如:在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時,教給他們藉助漢語拼音,請同學幫忙等方法認字。又如,認識完生字後,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在文中把生字畫出來。再如,讓學生説説自己是怎樣認住這個字的,這都是在培養學生初步的識字能力。在這樣過程中,教師只要及時進行鼓勵、肯定,相信我們的孩子對識字會越來越有興趣。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在識字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識字,即是展示孩子們才能的時候,也為學生創造了向他人學習的機會

只有能提出問題,才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視野也會變得越來越開闊。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如請學生説説自己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又如説説自己還知道哪些動物也要冬眠等等,這樣就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

興趣是教師,習慣是軌道。學生有了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和習慣,何愁學不好語文。因此,教學中,我還非常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如上課專心聽課,別人發言時認真聽,文具輕拿輕放,讀書時眼到、心到、口到。相信這些良好的習慣養成,將會使學生受益匪淺。

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的任務是識字,朗讀、瞭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的任務是寫字。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教學程序如下:

我的板書採用貼畫加簡筆畫的形式,這樣既形象直觀,又突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3篇

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羣"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小畫家"們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們不同,正在"睡覺"呢。課文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幾、用、魚"3個字。認識2個偏旁"蟲、目"。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1、冬天到了,小朋友們喜歡下雪天嗎?雪後,小朋友們在雪地裏玩些什麼?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出示課題:22、雪地裏的小畫家。齊讀課題

讀課題,你想到了什麼?(下雪後,地面上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走在上面會留下一串串的腳印)

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小畫家?(年齡小,但畫畫本領很大的人。)

4、雪地裏的小畫家指的是誰呢?它們畫的畫什麼樣呢?我們來談一談課文。

⑵下雪了,小朋友們高興嗎?小動物們要在雪地裏畫畫,看到下雪,心情怎樣?(非常高興)

過渡:一羣小畫家都有誰呀?他們畫了些什麼呢?(自己讀一讀第三句,小組討論答案)

⑵出示小動物在雪地上跑來跑去的投影片,再觀察插圖,看看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在雪地裏畫的是不是與圖片上的畫很相像?

⑷小動物們畫了什麼?(教師引讀,男女生對讀)反覆練習記住?

4、我們平時用什麼畫畫?這羣小畫家是怎麼畫畫的呀?誰來讀第四句話?

⑵小畫家們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是什麼意思?你是怎樣理解的?

小結:原來這是幅美麗的圖畫,就是小動物們走在雪地上,爪子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腳印呀!

⑴提問:青蛙為什麼不到雪地裏和小動物們一起畫畫呢?(他在洞裏睡着了)

6、練讀全文(配樂朗讀,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讀了這篇文,我們知道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的腳趾形狀不一樣,還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裏冬眠。

幾:第一筆是豎撇,寫在豎中線的左邊,第二筆"乙"起筆與起筆相連,兩筆的底部要擺平。

用:外連接的"冂"不能寫得太大,也不能寫得太小,最後一筆豎要壓在豎中線上。

魚:中間的"田"不能寫得太大,"田"的第二筆要橫壓在橫中線上,第四筆壓在豎中線上,最後為長橫。

第4篇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第17課《雪地裏的小畫家》,本文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歌,富有童趣。課文設置下雪的環境,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的形狀特徵,以生動活潑的兒歌語言講述了一羣“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兒歌后部分又用設問的形式,指出青蛙沒有參加“繪畫”的原因,介紹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識。兒歌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這三者間對話的過程。所以一年級的閲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閲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閲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用多種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閲讀的樂趣”。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所以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根據本教材的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採用做一做(做遊戲)、看一看(書、圖畫、)、比一比(比賽讀)、唱一唱(把課文編成兒歌唱)、畫一畫(畫動物的腳印)、編一編(創編兒歌)等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將美術、音樂等學科內容融入在本課教學內容中,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學習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最佳狀態,引導學生感知生活,觀察事物,通過學習感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在愉悦的氣氛中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1、認識“啦、梅、用、幾、成、蛙、為、參、加、洞、睡”11個生字,會寫“幾 、用、魚”這三個字,認識蟲字旁和目字旁。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子、蹄子的不同形狀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理解課文,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子、 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本課教學時間為兩課時,第二課時主要進行寫字教學,下面就説説第一課時的教

根據一年級學生好動、有好奇心的特點,我以遊戲的方式導入課題,為學習、感悟課文作下鋪墊 。

遊戲導入:(在小黑板上鋪滿白粉筆灰)同學們,老師不用筆就能在黑板上畫畫,你們相信嗎?你們想試一試嗎?(做手印板畫遊戲)喔,想不到我們班有這麼多小畫家(板書小畫家),如果在雪地裏用這樣的方式畫畫會怎樣呢?這節課我們就去看一看雪地裏的小動物們都畫出了什麼樣的畫。(板書雪地裏)學生齊讀課題《17、雪地裏的小畫家》

1、師範讀課文:在這裏我採用師生平等對話、互相學習、互動評價的方式。如: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字音,然後評評老師讀的怎麼樣。

(2)彙報自己勾畫的生字,隨着學生彙報,教師出示注音生字卡片。並請學生説説自己平時遇到生字時,解決生字的辦法,然後小結方法:看、問、查、猜……

(3)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識字辦法學習生字、掌握讀音。

(1)學生自願認讀、教讀生字。(2)開火車讀。(3)齊讀生字。(4)男女生比賽讀。

4、去掉拼音讀生字:(1)同桌比賽讀(2)師生比賽讀(3)全班齊讀。

整個過程按:讀了第( )句話,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學生邊讀邊自我學習感悟、質疑的方式進行。這樣既給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又能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語言、發展學生能力。

(1)第一句抓住“!”,引導讀出下雪了小動物們激動、驚喜的語氣。

(2) 第二句聯繫課文和實際情況重點理解“一羣”,我設計的問題是:小雞自己來了是不是“一羣”?小狗自己來了是不是“一羣”?小雞、小狗、小鴨、小馬都來了來了是不是“一羣”?老師是一人在講課,下面有一學生在聽課。

a、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竹葉、梅花、楓葉、月牙”這些自然物學生雖然知道一些,但與動物腳印之間的聯繫似乎還有一段思維的距離。為了縮短這段距離,將學生帶入思維最近發展區,對於這部分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我讓學生想‘下了一夜雪,早晨起來,先用腳踩一下厚厚的白雪,再用手按一下,你會看到什麼?學生想後再讀課文。提問:你們讀懂了什麼?這時學生就能很快理解第二、三句話,並能答出:是因為他們腳的形狀不同所以踩出的腳印也不同,小雞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竹葉;小狗的腳中間有厚厚的肉墊,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梅花;小鴨的腳中間有腳璞,所以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楓葉;小馬的蹄子踩出的腳印形狀像月牙。教學時讓學生能過想象感悟小畫家作畫,幫助學生理解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為什麼會畫竹葉、梅花、楓葉、月牙。

b、拓展教學: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還能在雪地裏畫畫。請你當小詩人來編一編、寫一寫。

(4)第四句在上一句理解的基礎上理解這些“小畫家”畫畫是用腳在雪地裏踩出腳印,畫的又快又好。

(5)第五句聯繫上文理解“青蛙沒參加”是指青蛙沒像小鴨、小狗他們出來到雪地上畫畫。

拓展:什麼叫冬眠,還有哪些動物也像青蛙一樣要冬眠。讓學生課後收集,然後帶來展示。這樣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4、背課文:(1)學生想象情景背誦課文。(2)學生自編動作背課文。這樣在活動中學習、在表演中學習,學生用體態動作呈現課文,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課文,使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既鞏固知識,又發展語言。

2、唱一唱:老師將兒歌編成歌曲然後讓學生跟音樂節奏一起唱一唱。

3、畫一畫: 動手畫,感知本課或學生知道的其他“小畫家”的作品。兒童好奇、好勝、好動,動手操作是最受兒童歡迎的教學形式,為此,在學生領悟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下“小畫家”的作品,重温課文內容。

為了引發學生將思維的觸角引向新的領域,啟發學生思考:(1)雪地裏還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它們會畫出怎樣的作品?(2)還有哪些動物沒參加?為什麼?編成兒歌寫下來。

第5篇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家鄉哈爾濱有哪些美稱嗎?(冰城)我們家鄉冬天的景色是很美的,特別是滿天的雪花從空中飄飄灑灑的落下,把大地裝扮的銀裝素裹,同學們看,這幅圖畫就是下雪的場景,此時如果你置身於這幅畫面中,你們會做些什麼?説些什麼?

師:今天在雪地裏來了幾個朋友,看他們做什麼?(板書)

(1、小畫家指誰?2、他畫了什麼?3、他是怎樣畫畫的?)

師:你們想讀一讀嗎?要求:不認識的字要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生:我明白了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或小畫家原來是指……

師:我們來看一看真正的竹葉、梅花、楓葉、月牙是什麼樣的?

師:同學們看,這幅圖畫的是什麼?關於竹葉你知道哪些知識?

師:我們再來根據這些實物的形狀來判斷一下下面的這些畫是誰畫的?

師:我們畫畫都要用什麼工具?(筆和顏料),這些小畫家使用什麼工具畫的呢?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小畫家是怎樣畫畫的。(出示課件)

師:這些小畫家是用自己的爪子在畫畫,那為什麼畫出的畫不一樣呢?請同學們看圖片。

師:同學們看這是什麼小動物的爪印?(小雞)小雞的爪印像什麼呢?

師:現在誰告訴老師為什麼小動物畫出的畫不一樣呢?

師:你們想誇一誇這羣小畫家嗎?讓我們用讚賞誇的語氣來讀吧!

師:如果這是在雪地裏展開一次畫畫比賽,四個小動物會怎樣評價自己和欣賞別人的作品的?請你想象一下,在畫的過程中他們彼此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

師:課文中的四個小動物都完成了每個人的作品高高興興的走了,這時雪地裏又來了一隻可愛的小花貓,他會在雪地裏畫什麼呢?它的畫會和誰的畫相同呢?

師:雪地裏又來了一隻美麗的大白鵝,他會在雪地裏畫什麼呢?它的畫會和誰的畫相同呢?為什麼?

師:這些小動物的本領可真高啊!不用顏料不用筆就能畫畫,你能“不用顏料不用筆”畫一幅畫嗎?

師:青蛙沒參加什麼?你參加過什麼活動?用參加説一句完整的話。

(青蛙是冬眠的動物當冬天到來時他就躲在洞裏不吃不動到第二年春天醒來,可惜那時已春暖花開、冰雪融化,青蛙就沒有機會和小夥伴們在雪地裏畫畫了)

師:這兩句是一問一答的,我們就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分角色朗讀這兩句。

師:第二個標點“!”叫感歎號,表達一種強烈的情感,這裏表達什麼情感?(一場大雪之後,你們高興嗎?你會怎樣告訴別人這個好消息?)

師:是呀!一場大雪過後,漫山遍野都變白了,小動物都歡天喜地的來到雪地上來。今天來了四個小動物,“四個小動物”可以用書上哪一個詞概括呢?

師:下面老師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這是一羣學生嗎?

老師要一羣怎麼辦?誰能用上一羣説一説你此時看到的情景?

五、師:這些小動物真實可愛極了?我們有感情的朗讀這首兒歌?(配樂)

六、指導朗讀背誦,充分利用插圖,並作適當的提示:

什麼天氣?雪地上來了誰?他們畫了什麼?怎麼畫的?誰沒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