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真有趣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38W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肯定要考慮創新教學方法,寫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科學真有趣教案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科學真有趣教案6篇

科學真有趣教案篇1

小班科學有趣的蓋子教案

設計思路: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接觸到一些帶蓋的瓶子和盒子,小班幼兒已有了打開常見蓋子的初步經驗,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比較欠缺,尤其對一些特殊的蓋子往往感到無從着手。

近階段我們正在開展《娃娃家》的主題活動,平時幼兒常常喜歡模仿爸爸媽媽做飯、喂寶寶吃東西等,在擺弄操作各種物品中自得其樂。小班幼兒一般是通過操作擺弄的方式來了解、探索周圍事物的,為此有意識地為幼兒提供了各種不同的瓶子和盒子,讓幼兒自主探索和嘗試。

為了幫助幼兒分享、交流開啟各種蓋子的經驗,以“收到一個大禮物盒”來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探究慾望,在遊戲情景中引導幼兒認識、感知、討論、操作、瞭解瓶子和盒子的多種開啟方法,把如何打開蓋子的經驗積累融入在了寬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寓教於樂,寓教於趣,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分享和積累了打開各種蓋子的經驗,體驗成功的快樂,同時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蓋子,樂意用語言簡單表述。

2、通過活動體驗打開蓋子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

瞭解開蓋子的常用方法:擰、拔、解搭扣等。

難點:

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打開蓋子。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帶蓋瓶子和盒子,內裝“小禮物”(數量略多於幼兒人數)。

2、易拉罐的旺仔牛奶

3、大禮物盒

過程與指導:

(一)用各種方法打開“禮物”

1、引導語:“今天黃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就是你桌上的瓶子和盒子。它們有一個共同點!什麼地方相同呢?(都有蓋子)老師在每個禮物裏面都藏了一樣神祕的小東西!你來猜猜看裏面會是什麼?(幼兒猜想)你想不想得到它?(想)請你挑一個你喜歡的瓶子或盒子自己試試,打開它,看看裏面到底藏的是什麼?”

2、幼兒嘗試打開各種蓋子,觀察引導

引導語:“你可以告訴好朋友,你是用什麼方法打開蓋子的?”

觀察要點:幼兒的情緒狀態;幼兒打開蓋子的方法;是否願意與同伴交流等。

3、交流分享:

引導語:“你得到了一份什麼禮物?禮物裏面藏着什麼?你是用什麼辦法打開蓋子的?”

小結: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會用拉、轉、抽、按、掰等辦法打開各種各樣的蓋子。(邊講邊通過手勢幫助幼兒理解)

(二)拓展豐富經驗

1、引導語:“老師在這裏還準備了一份超級大禮物,看看是什麼呀?”(出示大禮盒)裏面有小朋友愛喝的旺仔牛奶,可是它們都被鎖在這個大箱子裏面了,有沒有小朋友力氣很大,可以幫老師打開它?

請1-2位幼兒嘗試,並幫助幼兒總結:要把箱子兩邊的.搭扣解開,才能打開蓋子。哇!蓋子打開了!裏面有好多好多旺仔牛奶呀!小朋友想不想要啊?(想)

2、引導語:“剛才我們嘗試了許多種打開蓋子的方法,可是呢,旺仔牛奶的蓋子很特別,有沒有小朋友打開過啊?”(請開過的小朋友演示),教師幫助總結:要先找到旺仔牛奶的小耳朵,然後拉住耳朵用力往上拉。

引導語:“真能幹,小朋友們也一起試試吧!但是要注意了,開下來的蓋子一定要放到中間的點心盆裏面,不要劃到手!”

引導語:“我們一起來喝旺仔牛奶吧!跟你的好朋友的杯子輕輕的碰一下,一起來乾杯!”

小結語:“今天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會打開各種各樣的蓋子,回家以後大家再去找找還有哪些有趣的蓋子,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打開,然後來告訴大家,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接觸到一些帶蓋的瓶子和盒子,小班幼兒已有了打開常見蓋子的初步經驗,但他們的動手能力還比較欠缺,尤其對一些特殊的蓋子往往感到無從着手。針對這一特點我組織了這節科學活動。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基本掌握了多種蓋子的開法,但活動中實物刺激太多,幼兒的注意力被美食轉移了,忽略了自己是怎麼打開蓋子的,致使語言表達不夠。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一定吸取本次活動的經驗,讓幼兒更好的吸取知識!

科學真有趣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小動物的主要特徵,感受它們的有趣之處。

2.在看看、説説、玩玩中瞭解小動物的生活環境。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1.背景圖一幅(天空、草地、小河,花園);2.小動物圖片:小鳥、小魚、小兔、小雞、小燕子、小蜜蜂、小鴨子、青蛙若干。

活動過程1.激趣--知道小動物(小鳥、小魚、小兔)的主要特徵(老師帶孩子來到活動室。)師:美麗的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啦!今天,有幾個小動物要和我們小朋友來做遊戲。我們小朋友去找一個小動物做朋友吧(隨講解擺放四個放小動物的塑料筐)!和你的小動物朋友問個好!你找到的小動物朋友是誰呀?它的名字叫什麼?小鳥(小魚、小免)哪裏長得比較有趣?還有誰也找到小鳥(小魚、小兔)做朋友的?數一數。

(教師鼓勵並引導幼兒交流自己所喜歡的動物,包括外形特徵與生活習性。幼兒自由認知探索某種動物的信息,教師巡迴觀察、傾聽幼兒的發現,把握幼兒的語言表述狀況,引導幼兒説一説、學一學小動物朋友的特徵、有趣的樣子。)2.探祕--瞭解小動物的生活環境(出示背景圖。)師:小動物想出去玩兒了。這裏有什麼(天空、草地、小河、花園)?我們看看自己手中的小動物,想一想,它喜歡到哪裏去玩兒? (請小朋友個別講,還可以請一位小朋友示範送一送,然後再分組送小動物遊玩兒。)師:我們小朋友一起把小動物送到它們喜歡的地方去玩兒吧!

(1)第一次送小動物遊玩。幼兒送小鳥、小魚、小兔到背景圖。

師:看一看小朋友送得好不好?

師小結:小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小魚在水裏快樂地游來游去;小兔在草地上高興地做遊戲呢。看見小動物們玩兒得很高興,其他一些小動物也來了。

師:誰來了,猜一猜?(師模仿動物叫聲、動作演示、兒歌朗誦等。圖片出示:小雞、小鴨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2)第二次送小動物遊玩兒。幼兒送小雞、小鴨子、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到背景圖。

師:這些小動物也想去玩兒,想請我們小朋友把它們也送到它們喜歡的地方去玩兒。這些小動物喜歡到哪裏去玩兒?

師:下面請小朋友把這些小動物送到它們喜歡玩兒的地方去吧。

(分組送小動物去玩兒,教師評價。)3.活動結束師:小動物們都出去玩兒了,我們小朋友也到外面去玩兒吧!

放有關動物音樂,全體幼兒模仿小動物出教室,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孩子們已有一定的探索慾望,這對小班幼兒來講已經很不容易了,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生活經驗不是很豐富,但他們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去發現問題,尋求答案,並且富有想象力,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此外,在師幼的共同參與下,創設出“會説話的”的環境為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探究動物的興趣更濃厚了。

活動二:我喜歡的小動物活動意圖:

提供條件,讓幼兒與小雞、小兔、小鳥、小魚等小動物接觸。鼓勵幼兒與身邊熟悉的小動物(如小狗、小貓、小白兔)一起玩耍,培養幼兒親近小動物、熱愛小動物的情感。請有飼養經驗的飼養員或家長來園向幼兒介紹飼養小動物的經驗,讓幼兒知道人們是怎麼關心、飼養小動物的,瞭解飼養小動物的有關常識。鼓勵幼兒在班級的自然角或幼兒的飼養區飼養小動物,如:在自然角里養金魚、小蝌蚪、小烏龜、蝸牛、蠶等,提醒幼兒按時給小動物餵食。啟發幼兒注意觀察小動物的變化,小動物的外形特徵、活動特點,並大膽與教師、同伴交流分享。

觀察與推進:

老師:“小朋友,請你想一想,説一説,你最喜歡什麼小動物?”讓小朋友自由討論後説出自己的喜好。

黃震:“我最喜歡老虎,因為它很威武!”欣怡:“我最喜歡小白兔,因為它很可愛。”疏豫:“我最喜歡小花貓,因為它會抓老鼠。”貝寧:“我喜歡小狗,因為她會看家。”老師請出小動物或拿動物圖片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觀察瞭解有關動物的基本特徵。

★ 小班科學探索活動教案

★ 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洞洞王國

★ 小班科學活動認識物品教案

★ 小班健康活動:找找小動物

★ 小班科學活動:吃火鍋

★ 科學領域小班教案

★ 科學活動教案

★ 科學活動教案

★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小動物玩拼板》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認識馬蘭頭

文檔為doc格式

科學真有趣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做小實驗,初步體驗量的守恆。

2、懂得做實驗後獲得的結果才是正確的結果。

3、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地進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從杯中倒水的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一粗一細兩個杯子,裏面分別裝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學具:粗細不同的杯子若干(數量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其中粗杯子裏盛有蘭色的水,細杯子裏盛有紅色的水),粗細不同空杯子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出示粗細不同的杯子):這兩個杯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引導幼兒發現杯子有粗有細。

——教師:杯子裏面有什麼?你覺得杯子裏的水一樣多嗎?哪個多哪個少呢?你是從那裏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實驗方法

——教師:我們能用什麼方法證明你猜得對不對呢?

——鼓勵幼兒思考,並提出建議。師幼歸納多種方法,並引導幼兒分析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難度,現在沒辦法做。鼓勵幼兒發現藉助空的第三隻杯子可以瞭解兩杯水是否一樣多。

三、幼兒操作活動

——兩位幼兒共同做實驗,一人拿一杯水,然後再取一個空杯子。先猜猜兩杯水是否一樣多,誰多誰少,然後再實驗。

——教師觀察指導,瞭解幼兒的實驗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兒先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個標記後把水倒回去。另一個幼兒幼兒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兒在自己杯子的水位處作標記,然後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個幼兒將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標記的杯子中,比較水位與標記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兒取的空杯與其中某幼兒的一個杯子一樣大小,則可以讓另一幼兒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兩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兒實驗時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將水潑出來。同時要將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們的實驗結果。

請幼兒介紹實驗的結果,引導幼兒發現,光用眼睛看,結果不一定正確,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正確的結果。

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實驗,從而知道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變成別的顏色,初步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2、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黃色的水若干,紅、黃、藍三色顏料。

2、演示記錄卡和操作記錄卡若干。

3、操作圖若干,透明塑料紙若干,調色卡人手一份。

4、毛筆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懸念,以變魔術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看,這是一瓶什麼顏色的水呢?(黃色)

今天,老師來當回魔術師,來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

請小朋友仔細看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嘍!我們一起喊一、二、三!(教師搖晃瓶子)

黃色的水變成什麼顏色的水了呢?

2、自由討論:

師:誰知道魔術師是怎樣把黃色的水變成綠色的水的?請大家相互討論一下,然後告訴老師!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麼顏色的寶寶了呢?請每位小朋友也來當回魔術師:你們看老師幫你們請來了紅色寶寶、黃色寶寶、藍色寶寶三種顏色寶寶,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顏色寶寶把瓶子裏的黃色寶寶變成綠色寶寶?

②誰變出了綠色寶寶?誰來説一説你是怎樣變出來的?(幼兒回答

③總結:我們現在一起來試一試,然後用記錄卡把它記錄下來。

(出示大的示範調色卡教師邊講解邊調色,並出示記錄卡進行記錄)

4、探索操作

師:咦!剛才有的小朋友還變出了什麼顏色?(認識橙色)

師:那又是怎麼變出來的呢?先不要説出來,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調色卡,請小朋友試一試,怎樣可以變出橙色?再把它記錄下來。(幼兒調色並記錄)

教師總結:請幼兒説一説,教師出示大記錄卡邊講解邊示範。

5、引導幼兒發現並記錄

①藍色寶寶和紅色寶寶也想手拉手,那它們又會變成什麼顏色呢?請你們自由選擇一種材料試一試,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調色卡,還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紙重疊起來看看,然後把你們的發現用記錄卡記錄下來!(幼兒自由選材操作並記錄)

②變出了什麼?請你把你的記錄卡講給大家聽聽。

③教師總結:出示大記錄卡進行記錄。

6、操作遊戲:變色眼鏡

師:小動物們聽説小朋友學會了一樣本領,所以想考考你們,瞧!小猴戴上藍色的眼鏡看黃色的香蕉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狗戴上紅色的眼鏡看藍色的藍莓會變什麼顏色了呢?小貓戴上黃色的眼鏡看紅色的蘋果會變什麼顏色了呢?(邊説邊出示大操作紙)請個別幼兒講解。

四、延伸活動: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趕快到教室去用會變的顏色做一條彩色的圍巾送給它們吧!(陳皆佳)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科學真有趣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2、在玩玩、搖搖瓶子過程中,發現聲音的不同。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悦。

活動準備:

1、課件《有趣的聲音》。

2、圖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個,小盆每組一個,黃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辨別生活中的聲音。

1、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小耳朵最靈敏,你聽!(播放寶寶笑聲)這是什麼聲音呀?你知道是誰的笑聲嗎?你們猜對了,這是小寶寶夜裏睡覺做夢發出來的笑聲。

2、可是天亮了,媽媽要請一個小動物叫醒寶寶,你聽聽是哪個小動物來叫醒寶寶的?(播放公雞叫聲音,幼兒:大公雞!)大公雞怎麼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雞會叫,還有什麼動物也會叫呢?會叫的小動物有很多很多,不過這次媽媽只請了大公雞來叫醒小寶寶。

3、寶寶被叫醒了,你們聽聽,現在小寶寶在幹什麼?(播放洗手聲音)洗手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啊?(嘩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飯,寶寶準備坐上爸爸的大汽車去上幼兒園啦!汽車在馬路上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播放汽車的聲音)馬路上除了汽車發出聲音聲音之外,還有什麼車也能發出聲音?(摩托車,自行車)馬路上的聲音有很多很多,我們下次再去慢慢聽。

二、讓空瓶子發出聲音

1、到了幼兒園裏,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啦,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聽聽這個瓶子有聲音嗎?(沒有),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瓶子發出聲音呢?(幼兒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東西到瓶子裏等。)師小結:瓶子碰到某個地方就能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師:我們在瓶子裏裝點豆子,瓶子能發出聲音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提醒幼兒蓋緊瓶蓋)

3、幼兒集體裝黃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師: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有都有聲音了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瓶子來學學這兩樣東西,看看,這是什麼?(大鼓和小鼓)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就來學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大鼓——我是一隻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隻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師:大鼓的聲音很大,它是怎麼發出來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氣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氣小)

小結:原來,大鼓要用大一點的力氣,小鼓要用小一點的力氣。

5、探究大小鼓的聲音與裝豆多少有關師:小朋友們看,老師這裏有兩個瓶子寶寶,一個瓶子裏面裝了很少的豆子,我們來聽聽看像大鼓的聲音還是小鼓的聲音。另外一個裏面裝了很多的豆子,我們也來聽聽看。

小結:原來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滿,力氣大一些就是大鼓的聲音了。

三、結束部分:

師:剛才我們聽了各種聲音,我們也自己動手讓瓶子寶寶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原來我們的小耳朵能聽到這麼多好聽的聲音,但是有小朋友不愛惜自己的小耳朵,讓自己的耳朵很受傷。以後小朋友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耳朵,也不要大聲的喊叫,這樣我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各種好聽有趣的聲音了。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核心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為幼兒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充分條件,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獲取知識的需要。

科學真有趣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辨別不同的聲音,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

2.獲得探索的快樂、感受打擊節奏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裝有大米、黃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1個。

2.磁力板、桌子三張,椅子分三組擺好。

3.音樂《小動物的聲音》《幸福拍手歌》伴奏音樂,標記牌3個。

活動過程

一、 聽一聽,搖一搖

1.以談話的形式激發興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和罐子寶寶一起玩好嗎?”

2.教師出示一隻空罐子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再裝進幾個核桃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

3.讓幼兒找一個裏面有東西的罐子寶寶,自己搖一搖,聽一聽。

二、 聽一聽,猜一猜

1.幼兒探索罐子發出的不同聲音,為自己找朋友。

師:“罐子寶寶有聲音了,聽聽裏面東西一樣嗎?”

2.幼兒相互聽取罐子的聲音,找出自己的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坐在一起。

3.老師搖有東西的罐子讓幼兒猜出老師的好朋友,好朋友相互碰碰放在一起。

4.幼兒自由操作找到自己的朋友。

三、 聽一聽,玩一玩

1.出示放在罐子裏三樣東西的標記牌,聽一聽對應找出罐子裏的三樣東西:米寶寶、黃豆寶寶、核桃寶寶。

2.幼兒取回自己的罐子寶寶和老師玩遊戲。

(1)師:“孩子們,拿好自己的罐子寶寶和老師玩警察叔叔紅綠燈的遊戲。”

告訴孩子們遊戲的規則:警察叔叔是這樣的,出示紅燈時大家不能出聲,警察叔叔翻過標牌,是哪個罐子寶寶就誰出聲搖一搖。

(2)警察叔叔的指揮加快,孩子們隨着加快反應搖動罐子寶寶。

3.老師清唱音樂伴奏,幼兒搖動罐子作出相應的節奏。

4.老師的伴奏不斷加快,幼兒伴隨着老師做出加快的搖動動作。

四、用響罐為音樂伴奏結束活動

播放《幸福拍手歌》伴奏音樂,幼兒隨着老師的指揮打出相應的節奏。

設計意圖: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操作有聲響的玩具,更是小班幼兒所感興趣的,本次活動以聽聽玩玩的形式,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地與材料、環境互動,在幼兒尋找擺弄探索的過程中感知不同的聲音,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主要養成小班小朋友認真聽的習慣和集體的感覺,培養集體意識,從而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和探索能力,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雖然選題為聲音,但是打破了幼兒園原來科學《聲音》活動中的傳統定位和一貫模式,堅持以聽聲音、玩聲音、辨聲音等遊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讓孩子們在與材料的充分互動中大膽探索,讓孩子們在不斷的驗證、交流中積累新的知識和經驗。在孩子的探索過程中如何使“自主味”體現得更為突出,這也是我需進一步思考和探討的地方。

小百科: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

科學真有趣教案篇6

設計意圖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信息。《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設計了科學活動《有趣的聲音》,讓幼兒在活動中觀察、嘗試、探索和發現,培養幼兒的探究慾望。

活動目標

1.對聲音感興趣,有探究慾望。

2.知道物體振動會產生聲音,震動大小決定色聲音大小。

3.大膽嘗試,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及動手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物體震動會產生聲音

難點:知道震動大小決定聲音的大小

活動準備

各種常見聲音的音效、各種樂器、幾種常見的生活物品

活動過程

入場:跟隨音樂《大貓和小貓》入場,感受聲音的大小關係。

(一)導入

師:“今天除了我們的客人老師之外,還有幾位小客人也來了,請小朋友聽一聽,猜猜看,它們是誰?”

播放四種小動物音效,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看小朋友猜的對不對 。(二)感知生活中的各種聲音1.師:“今天小動物們來,是想請小朋友們幫一個忙,什麼忙呢?昨天晚

上小動物們聽到了一些聲音,想請小朋友幫忙聽一聽這些都是什麼聲音。”

播放大自然當中的各種音效;風聲、雷聲、鳥叫聲、流水聲等。

師:“小動物們説謝謝小朋友,今天晚上他們可以睡一個安穩的覺了。”

2.師:“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着聲音,小朋友想一想,除了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之外,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感受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聲音。

3.嘗試讓自己的身體也能發出聲音,請幼兒説一説是怎麼做的。師:“小朋友想一想,我們的身體可不可以發出聲音來?”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並請小朋友一起來試一試。

(三)探究聲音1.師:“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多的聲音,那聲音又是怎麼產生的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想法。

2.出示小鼓,請幼兒嘗試讓它發出聲音。

教師出示小鼓:“小朋友看,這是什麼?怎麼樣能讓它發出聲音?”請小朋友試一試。

3.知道物體振動產生聲音,震動大小決定聲音的大小。

將小米粒和小豆子放在小鼓上,敲打小鼓,觀察小米粒和小豆子的變化, 引導幼兒發現物體震動能產生聲音。物體振動越大聲音越大,物體振動小, 聲音就小。

(四)操作探究,嘗試讓物品發出聲音

1.給幼兒準備充足的樂器,讓幼兒幼兒自由探索讓其發出聲音,鼓勵幼兒説一説讓其發出聲音的方法。

小結:讓物品震動發出聲音有多種方法:敲、打、拍、碰、搖、吹等

2.每人選擇一種樂器,嘗試讓它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

師:“剛才小朋友都當了一回大貓和小貓,現在讓我們手中的小樂器也來當一回大貓和小貓吧!”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讓手中樂器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

3.生活中有很多的聲音,有好聽的也有不好聽的,放引導幼兒知道生活中要儘量減少製造噪音,保護環境。

(五)音樂遊戲——大鼓和小鼓

請幼兒每人選擇一種能發出聲音的自制樂器,和小動物們一起去參加森林音樂會。

1.師:“今天,有兩隻小動物要去參加森林音樂會,想邀請咱班的小朋友一起參加,想去麼?”

2.師:“一隻是大象,它準備的是大鼓,一起來模仿大鼓會發出什麼聲音?”

請幼兒來模仿大象敲大鼓的聲音。

師:“還有一隻是小狗,它準備的是小鼓,它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請幼兒來模仿小狗敲小鼓的聲音。

跟隨音樂一起來為大象和小狗伴奏。

(六)結束

帶上我們的小樂器和大象、小狗一起去參加森裏音樂會吧!

活動總結

課堂氣氛活躍,通過本節活動課幼兒基本知道聲音是由物體震動產生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