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篇 《啟迪數學智慧: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W

本文主要介紹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為了幫助一年級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教案中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和教學方法。通過這些教案,學生將能夠培養基本的數學能力,如數的認知、簡單的加減法運算等。教案的編寫經過精心策劃,以簡明易懂的方式呈現,旨在為一年級教學提供有力支持。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篇 《啟迪數學智慧: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

第1篇

統計這一單元是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的有關的統計知識,而《買氣球》又是本單元的第二節課,它是前面內容的擴展,同時又是今後學習統計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統計意識、學習統計過程的重要階段,因此本節課的學習效果會直接影響到今後有關知識的學習。

1、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統計意識。

2、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繼續學習收集與整理數據,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體驗通過統計結果,進行判斷與決策的過程,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4、通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讓學生親身經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

?買氣球》是《組織比賽》之後的一節課,不同的是它是橫向統計圖,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基礎,所以學生學起來難度會相對減少。但在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會有重複或遺漏的現象,為了學生收集數據的過程能順利進行,要向學生滲透有序思考及數學的科學性,嚴謹性。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教學時,教師通過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有效地組織實踐活動,促進學生主動地收集信息、處理信息,並能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要注重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讓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統計意識。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師要針對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採取個別輔導、啟發、引導、講解等方法來調控課堂教學,達到教學方法靈活性和實用性。

四種顏色的氣球,不同顏色的磁鐵,記錄表,橫向統計圖。

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每個班級的小朋友們為了慶祝自己的節日,都正積極準備着呢。你們喜歡用什麼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呢?

師:五顏六色的氣球既經濟又實惠,我們就去買一些氣球來佈置教室,那你們想買什麼顏色的氣球呢?(板書:買氣球)

師:同學們的意見都不一致,這該怎麼辦呢?(生自由發表意見,提到統計,師適時導入)

師:那我們就一起用統計的方法來看看同學們喜歡哪種顏色的氣球最多,陳老師就能知道買哪種顏色的氣球多一些。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激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設疑激發學生的內部需求,引起學生的思考,在回答中使學生感到必須進行調查才能得出結果,讓學生體會到統計的目的,從而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陳老師想給大家買這四種顏色的氣球,你瞧氣球好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顏色的氣球,把你最喜歡的顏色的磁鐵貼在黑板的氣球下面。

(每個學生手中都有磁鐵,把他最喜歡的顏色的磁鐵貼在黑板上,分小組上講台,全班參與,提高全班同學的積極性)

師:大家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顏色,你能不能用你喜歡的記錄方法記錄上面這喜歡不同顏色氣球的人數呢?

師:現在請你拿出我們的記錄表,用你喜歡的方法記錄上面的結果。

師:請哪位小朋友上台展示他的記錄方法?(投影展示學生的記錄時,讓學生評價記錄方法是否簡便)

師(小結統計方法):同學們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最喜歡的氣球顏色,都很有創意,而陳老師發現畫“√”,畫“○”,還有用“正”字表示的,這幾種方法都是比較簡便,美觀。

師:如果再完成一張統計圖,剛才畫“√”和寫字兩種方法,你會選擇哪種方法呢?

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都表現很不一般,那陳老師有個問題,選擇紅色氣球的人數有多少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呢?(板書:每種氣球下面寫下人數)

師:你們表現可真棒!為了能讓大家更清楚看出喜歡每種顏色的人數的多少,我們可以畫統計圖。(在黑板展示統計圖)

師:每個格子就代表一個同學的意見,喜歡紅色的同學有10個,我就在這個統計圖上塗上10個格子。

師:每個小組都有一張橫向的統計圖,請小組長組織小組內的組員先一起討論用什麼方法制作出一張漂亮的統計圖,然後在方格中塗一塗。哪個小組先完成統計圖就貼到黑板上。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統計圖是長方形的直條,也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

師(小結):現在陳老師就知道該買什麼顏色氣球多一些,謝謝大家一起合作,這樣的活動體現我們公平並關注多數人的願望。你們是用什麼知識來幫助陳老師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交流,獲取更多的信息,聽取不同的意見,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不同的學生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所以通過合作交流、小組討論,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助,讓不同的學生都有表達的想法、表現的機會。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壓抑學生的思考,要注重個性思維的發展,要尊重學生的想法,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調查和記錄。因為創新意識要在相對輕鬆的氛圍中才可能產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展示其獨特的想法與構思]

師:用調查統計方法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正確進行決策,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需要進行統計呢?下課找一找。

師:五顏六色的氣球既經濟又實惠,我們就去買一些氣球來佈置教室。(板書:買氣球)

師:售貨員阿姨説只剩下紅,黃,綠,藍四種顏色的氣球,陳老師不知道要買哪種顏色的氣球多一些,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調查一下你們最喜歡哪種顏色。請你在紙上寫下你最喜歡的顏色,每個同學只能選擇一種顏色哦!

師:現在陳老師手中有你們寫的答案。可是我不知道到底哪種顏色喜歡的人多一些。我來念,你們拿出記錄紙,用你喜歡的方法幫陳老師統計一下。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篇 《啟迪數學智慧: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 第2張

第2篇

1、 在觀察農家小院圖提取信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初步感知1~5各數的基數含義,知道1~5的數序,並會認、會讀、會寫這5個數。

2、 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師:對了,現在是秋天,秋風送爽,碩果累累,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我們看看這位老奶奶,家裏是不是收穫了很多東西啊?

教師:這樣一會兒3一會兒5又一會兒4的,老師聽着覺得很亂。我們應該按順序來,老師教大家,我們可以從小到大數。最小的數量是多少啊?

教師:對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數量都是1,可以用數1表示。那我們數量1的東西數完了,接下來應數數量幾的呢?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中可以用數2表示的東西。

教師:很對。它們的數量都是2,可以用數2表示。2數完了應該數幾呢?

教師:那就請同學們數出圖裏面可以用數3表示的東西。

教師:很棒,它們都是數量為3的東西,可以用數3表示,3數好了接下來應該怎麼數?

教師:請同學們數數,圖中有什麼可以用數4表示的呢?

教師:很對,小雞和向日葵的數量都是4,可以用數4表示。接下來我們應該數?

第3篇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字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

?有幾瓶牛奶》(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一堂非常關鍵的課,是學生學習進位加法的基礎。教材安排了一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展。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由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學生的計算方法就會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勵學生有個性學習,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師:動物王國今天可熱鬧了,原來是小羊嘟嘟在過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個慶祝會。小羊嘟嘟的好朋友來了。它們有的送來了蛋糕,有的送來了鮮花。小兔白白把家裏的所有的牛奶都帶來了。小狐狸點點看到其他小動物都帶來了禮物,而自己卻兩手穿空空,覺得不好意思,也趕緊跑回家去把家裏剩下的牛奶全都拿來了,不好意思地説:“小羊嘟嘟,我沒有準備禮物,這幾瓶牛奶送級你。”小羊嘟嘟開心地笑了:“謝謝!”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點點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現在我有幾瓶牛奶呢?

小兔白白送來9瓶牛奶,小狐狸點點送來5瓶牛奶。一共有幾瓶牛奶?

(學生可發用自己的話來複述,辦要能表達出圖意就行。培養學生提問的肥力,逐步滲透應用題的基本結構。為今後學習打下基礎。)

師:你用什麼辦法來幫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幾瓶牛奶呢?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可以通過直接看算式用湊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學具(小棒、鈕釦等)代替牛奶瓶進行操作。

先自己説一説、擺一擺,再小組合作,彙報自己的想法。小組彙報時要求學生做到:

(1)仔細聽其他同學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

(2)在彙報時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邊擺邊説,而且要認真聽取同學們的意見。

集體彙報後,與以前學的不進位加法進行比較。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題策略:

(1)逐個數數。如從9開始一個一個地數,一直數到14。

(2)半按羣數數。如從9開始數,接着10、12、14跳到數數。

(3)用湊十法計算。這部分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較好,數感比較強。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湊成10,10根加4根合起來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湊成10,10根加4根合起來是14根。

剛才小朋友們幫助小羊嘟嘟解決了問題,小動物們都很高興。長頸鹿哥哥還想請你們幫幫忙,算一算:9+3=、7+9=。

分小組活動,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説一説或擺一擺,做好後再小組彙報交流。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特別地逐個數數的同學通過練習是否掌握了湊十法。

師:長頸鹿哥哥的問題沒有難倒我們。小鳥姐姐又送來了一封信,裏面有四道題,要求四人小組合作,每個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選做一題,並把你的算法説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四人全部完成後算順利通過。

師:貓媽媽帶着小貓到河邊去釣魚,這一次小貓釣魚可認真了。貓媽媽釣的魚放在大魚缸裏,小貓釣的魚放在小魚缸裏。小貓心裏可高興了,它在想些什麼呢?

引導學生説説大魚缸裏有幾條魚,小魚缸裏有幾條魚。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説法:

事先準備1~10的卡片,遊戲時教師先組織學生示範做,然後再分小組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考慮到有些班級學生比較多,集體做這個遊戲的效果也許不太理想,也可以把這個遊戲改變成其他方式。

先在小紙片上分別寫1、2、3、4、5、6、7、8、9、10這十個數。然後折起來,用抓鬮的方式,抓到幾就把它與9相加,4人小組在一分鐘裏比比誰算得又對又多。

1、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保護並激發其學習願望和興趣,學生回答得地否正確,語言是否完整,教師可以延緩評價,要多鼓勵。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統一規範的語言來訓練學生。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試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來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聽、説、想的能力,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差異性和活動性,達到“人人求進步、人人求發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師對課本中出現的幾種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講解。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

第4篇

學習內容:p14~16;練習二第1、2、3、4題

1、讓學生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寫1~5各數,並注意書寫工整。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手操作和認真書寫的習慣

3、利用“野生動物圖”使學生初步感知“用數學”的樂趣,同時滋生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願望。

教具、學具準備:電腦課件;1~5數字卡片;投影儀;計數器;小木棒

同學們喜歡去動物園嗎?動物園裏有什麼動物?現在同學們就來看一看這些可愛的動物。除了看動物之外,我們還要從中學習數學知識,1~5的認識,看誰學得又快又好。(板書)

1、(屏幕顯示“野生動物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什麼?各有幾個?説給你的同桌聽。(指名説)

2、你們能不能按照順序來説一説?先説數目小的,在説數目大的。再説給你的同桌聽。(指名説,根據學生髮言操作課件)

4、(投影“1”數字卡片)現在請你拿出1根小棒,擺在數字“1”的下面,可以怎麼擺?(學生上來演示)

5、(投影“2”數字卡片)現在請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擺一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學生上來演示)(“3”、“4”、“5”類同)

6、誰能説説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個數可以用1~5各數表示?

1、(計數器上撥1顆珠子)老師撥了幾顆珠子?用幾表示?(板書:1)

2、(計數器上再撥1顆珠子)再撥一顆珠子,一添上一是幾?(板書:2)(3、4、5類同)

4、1的後面是幾?5得前面是幾?3得前面是幾?後面是幾?(全班回答)

1、(屏幕顯示1~5的數字卡片)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這5個數字各像我們生活中的什麼物體?(學生自由回答)

第5篇

1、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體驗理解加法的含義,並學會加法。

3、初步樹立用加法計算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加法的含義,並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師:小朋友們喜歡做遊戲嗎?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拍手遊戲,好嗎?

師:在剛才的拍手遊戲中老師發現有位小朋友拍的又快又準,老師獎給你一面小旗子,喜歡嗎?這節課老師要把這些小紅旗給那些上課認真聽講,愛動腦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誰得的旗子多。

師:同學們在學校裏不僅要學習語文、數學等學科的知識,還要學習做手工。你們看,這兒的幾個同學在幹什麼?(展示主題圖)

(1)通過電腦反覆演示,把兩組物體(或兩個人)合併在一起的過程,讓學生感知到:先走來1個同學,手中舉着1只紅紙鶴,接着又走來2個同學,手中各舉1只藍紙鶴。直觀看到1個同學與2個同學走到了一起,1只紅紙鶴與2只藍紙鶴放到了一塊兒。

同桌之間相互説一説自己的直觀感受和體驗,再在全班交流。也可由老師引導説:把1只紅紙鶴與2只藍紙鶴放在一塊兒,1個同學和2個同學走到了一起都是“合起來”的意思。(一邊説一邊做手勢表示“合起來”)

反覆演示再指名説題意,讓學生體會把兩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從而引出要知道他們合起來有多少,在數學上要用加法計算。

(1)引導學生説出:由同學或紙鶴的數量抽象出要用數字1和2表示。

(2)教室説明:在數學上,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和多少隻紙鶴,就是要把熟悉1和2合起來,用符號“+”表示,教室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1和2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説明:等於3,用“=3“表示。

(3)教師再次強調説明:把1和2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強調:加號前面的“1”表示什麼?加號後面的“2”呢?“3”又表示什麼?

1加2等於3,或1加2得3.教師範讀,學生學讀,同桌之間互讀。板書課題:加法

3、結合第23頁氣球圖,進行動手操作,加深體驗加法含義。

(1)認真觀察氣球圖,讓學生説明圖意。使學生明白要用加法算式3+1=4表示。

(2)操作活動:讓每個學生一隻手拿3根小棒,另一隻手拿1根小棒,求一共有幾根小棒。

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就是把兩隻手的小棒合併在一起,也就是把3和1加起來,寫成算式3+1=4表示。

教師啟發、引導,讓學生説説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並會口頭列加法算式表示。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了加法,完善課題板書:加法。你學到了哪些本領呢?生彙報,師:看來小朋友們學到的本領還真不少呢?回家後,把你學到的本領告訴爸爸媽媽。

第6篇

六年制國小數學教材第二冊“元、角、分的認識”。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因此,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讓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種類,知道愛惜人民幣。瞭解元、角、分的關係,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購物中要注意文明禮貌,讓學生知道要節約零用錢。

一年級的學生都有花錢的經歷,但是對人民幣到底認識多少呢?我對15名學生做了訪談式調研。

(6)一個轉筆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張錢去嗎?還可以怎麼辦?(老師提供樣幣)

通過這些問題我發現: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其他國家的幣種知道得很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有部分學生沒有獨立買過東西;對元、角、分之間的關係不是很清晰,在所調查的15個學生裏,有10個學生能清楚地説出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只有7個學生能説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張5元和7張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據這些問題,我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對外幣的一些介紹,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重點放在了元角分之間的轉換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我用1元錢買了一支筆,我可能拿哪些錢去買?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最後還原到生活當中去。

1、認識人民幣,瞭解元、角、分的關係。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並知道如何使用愛護人民幣。

師:小朋友,大屏幕的兩個字你認識嗎?誰能大聲地讀出來?

師: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國使用的是美元,(課件上指點給學生看!)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的認識)

師:把你認識的人民幣拿給同桌看一看,看誰認得最多,開始!

師:剛才我看了一下,小朋友認得不錯,下面我來看看你們都認對了沒有?(課件出示)

(第一組:放大的100元第二組:放大的20元第三組:放大的10元)

師:兩個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指着硬幣,紙幣的課件)

師:很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因此我們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塗亂畫。

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名稱,誰來給他們三兄弟排排隊?

生:元是老大,角是老二,分是老三(隨小朋友説,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師:小朋友説得真好!下面打開課本55頁,書上的人民幣你都認識嗎?發現書上印的人民幣與我們剛才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師:這小朋友知識面真廣,這是樣幣,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人民幣按單位可以分成元角分,那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課件出示)一張兩角可以換--張一角,一張五角可以換--()張一角。

師:(教師演示換2角,請小朋友拿自己準備的錢上來換!)

師:剛才小朋友只換了2角,5角,現在4個小朋友隨意換一換。(用他們準備的錢)

(教師巡視)師:換好了嗎?你是怎麼換的,誰願意來告訴老師?(分別請3組小朋友)

(將學生來買的錢拿給小朋友看,説明小朋友拿1元的方法可以有多種)

師:老師可以賣給他嗎?還有不同的付法嗎?(進行3-4組,用不同的分法進行)

師:對,不管用什麼方法付,是不是加在一起都是10角?

師:那你們能猜猜1角等於多少分嗎?用你手裏的學具來驗證一下。

師:好!下面我們去小小超市逛一逛,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售貨員,誰願意(準備卡通售貨員的帽子)

(操作中,教師指導:你把他的錢數了嗎?問售貨員:你覺得當一名售貨員責任是什麼?並穿插進行禮貌教育)

師:下面小組合作,先請小組長當售貨員,四人輪流,兩人買,一人監督,付錢的數目對否?

師:小朋友都用自己手中的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後小朋友可以不要每件事情都麻煩爸爸媽媽,有些東西可以自己去買,但我們自己的零花錢不能亂用,要積累起來,用在該用的地方,好嗎?

第7篇

1、讓學生學會觀察圖畫,理解圖畫內容,知道圖上加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中看清告訴了什麼,要求什麼,能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創設親身經歷用6、7的加減法解決問題的時空,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3、引領學生體驗數學的魅力,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滲透環保教育,使學生熱愛我們的大自然,熱愛我們的生活,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理解畫面內容表達的意思,根據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係選擇適當的方法算出要求的問題。

活動式的情景圖、小黑板、《一同去郊遊》樂曲、錄音機、圖卡、口算卡片。

1、談話: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季)對了,秋天的天是那麼高,那麼藍。學校組織大家到郊外去遊玩,你想參加嗎?(想)但有個條件,就是必須闖過兩個數學大關,你們敢闖關嗎?(敢)那就來吧!

3、師:好,大家都闖過了關,我們現在就出發吧!請閉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搖起你的小腦袋,不一會兒,我們就會到達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遊》的歌曲並出示掛圖美麗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師:睜開眼睛,多美的鄉村風光,你們看到了什麼?(生答略)

師:現在,老師帶大家到草地上玩兒,不過要請大家用數學幫助老師解決實際問題,你們能做到嗎?(能)(出示課題:用數學)

(1)師:我們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草地上有4個小朋友在捕蝴蝶,又來了2個小朋友。)

(2)師:根據這兩個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1這個問題在圖上怎樣直觀地表示出來呢?我們的數學家找到了一種簡潔明瞭的方法,你們想知道嗎?(想)好,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兩個新的數學朋友吧!

2出示、粘貼大括號:我們的這個新朋友叫大括號,它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貼?個:這是我們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它表示我們提出來的問題。

4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同桌説一説自己的想法。最後,大家把答案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師巡視)

(1)師:同學們真聰明,這麼快就幫老師解決了一個問題,而且認識了兩個新朋友。現在,老師帶你們去一位叔叔家,他有東西送給大家。快猜猜他會送什麼呢?(向日葵)

(2)師:對了,他要送向日葵。為了保護環境,老師先替你們收下,待回校再分,師邊説邊從圖上摘下3個向日葵。

(3)師:此時,你們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想到了什麼數學問題?快説出來大家一起來分享吧!(地裏一共有7個向日葵,老師摘下了3個向日葵,還剩下幾個向日葵?)

(6)彙報交流。師適時粘貼圖畫,並讓學生説清楚採用了什麼方法,為什麼要這樣解決?

提問:這兩幅圖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號和問號;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圖的?表示把兩部分小朋友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求一共有幾人。第二幅圖的?表示兩部分中的一部分,求還剩幾個。)解法又有什麼不同呢?(求整體,用加法計算,求部分,用減法計算。)

師:小朋友們真棒,這麼快就幫老師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叔叔還有東西送給大家,是什麼呢?請看這兒。

1、師出示、粘貼石榴、大括號和問號圖卡,先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2、師出示、粘貼蝴蝶、大括號和問號圖卡,先讓學生看圖自己解決,然後集體訂正。

1、師:你們還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繼續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嗎?(想)那還請小朋友閉上小眼睛,拍起小手掌,搖起小腦袋,一同出發吧!

2、播放《一同去郊遊》伴奏樂,生課間休息,師出示美麗的大池塘圖。

3、讓學生打開課本第51頁,看圖獨立完成後,再集體訂正。(選一小題讓生説説想法。)

4、拓展延伸。讓學生尋找周圍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有困難的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暫時找不到身邊數學信息的學生完成練習七第14題。

1、師:通過今天的郊遊,你學會了什麼?(學生隨意説,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師講述:小朋友真聰明,這次郊遊大家發現了許多數學信息,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並解決了它們。數學知識很重要,它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我們要善於用好數學知識並用心學好它。現在,我們回家吧!下課。

第8篇

本節課的教學注重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營造了寬鬆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整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整節課的教學都創設了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問題,並能結合情境解決問題,增加了學生的直接經驗,把每個學生潛在的熱情調動起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已經認識了加法,通過加法來遷移,增進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在探究新知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動口、動手、動腦,利用舊知獲取新知。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悦。

動手實踐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最直接方式,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經歷了減法的形成過程。同時,通過動手擺一擺,也促進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好地理解了減法的含義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意義。

2.引入:有幾支彩筆?(5支)送給小朋友2支,還剩幾支?你們會算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5以內的減法。

設計意圖:利用“送彩筆”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

1.智慧爺爺看見大家很會計算,想請大家幫幫忙,他現在一共有幾個智慧果?(教師戴上智慧爺爺的頭飾,左手拿2個智慧果,右手拿1個智慧果)

師: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智慧爺爺謝謝你!(把右手拿的1個智慧果送給回答問題的孩子)

師:智慧爺爺送給小朋友1個智慧果,他還剩下幾個?你是怎麼想的呢?先對你的同桌説説,也可以用學具擺擺看。

師:像這樣的過程我們可以用減法算式來表示。(板書:3-1=2)中間這個運算符號“-”叫減號。(板書)這道算式是一道減法算式,讀作:3減1等於2。(板書)

師:減號前面的3表示什麼?減號後面的1表示什麼?等號後面的2表示什麼?

(3)小結:減號前面的3表示原來有3個,減號後面的1表示拿走1個,等號後面的2表示還剩2個。以後我們遇到這種“去掉”或“減少”的情況都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智慧爺爺送智慧果”的情境,使學生初步感知減法的含義,認識減號及減法算式的讀寫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