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優秀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26K

教案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方針,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能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優秀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優秀8篇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結合故事、談話、實驗、音樂表演等不同形式激發幼兒積極動手動腦參與學習的興趣以及表現出求知慾。

2、讓幼兒知道水與人類、水與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3、幼兒初步瞭解水污染以及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培養幼兒從小養成愛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環保意識。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三個和尚》的故事磁帶

2、實驗用品:鹽、糖、奶粉、洗衣粉、藥麪兒、玻璃容器5個

3、"護水小標兵"胸飾、藍色彩筆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三個和尚》都打水。教師通過讓幼兒聽故事想問題説問題引發他們思考參與的興趣。

1、教師放故事《三個和尚》,幼兒聽故事

2、聽故事後,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展開提問:

(1)三個和尚每天都要用什麼?他們用水來做什麼?

(2)他們打水的地方在哪裏?

(3)他們三個最後用水做了什麼?他們能離開水嗎?

3、教師提出一個話題:我們的生活能不能沒有水?為什麼?

(1)幼兒自由的討論交流。

(2)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二、小朋友我們不能沒有水,讓我們來看一看水是怎樣幫助我們的。(請幼兒觀看課件關於水的各種圖片)

1、結合看圖,讓幼兒瞭解生活處處需要水。

(1)圖片一、幼兒看到各種工作是直接需要水來完成的。(消防隊員,環衞工人用水澆花、輪船在行駛)

(2)圖片二、幼兒可以看到農民用水澆地、發電站用水發電送給千家萬户。

2、這"水"和我們的生活真是關係太大了,你們知道嗎?就連我們生活中的小事同樣需要水。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1)幼兒分成5組,這5組桌子上分別放着鹽、糖、奶粉、洗衣粉、藥麪兒、開始實驗時,幼兒將物品放入玻璃容器中攪拌一下,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並作成總結。

(2)教師講解物品在水裏溶解了。

3、出示一張圖片:幼兒可以看到河水已經變黑了。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們來聽一首歌。小朋友們聽一聽小河在唱什麼?

三、教師彈唱歌曲《小河之歌》前兩段小河小河真快樂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樂小魚小蝦都來了。

小河小河真難過黑黑河水在流淚,小河小河真難過小魚小蝦生病了。

小河小河真快樂清清河水在歌唱,小河小河真快樂小魚小蝦都來了。

1、幼兒邊欣賞歌曲邊創編動作。

2、教師提問:小魚、小蝦為什麼生病了?你們有什麼辦法幫助它們呀?(幼兒瞭解關於污染的問題)

3、拿出"護水小標兵"胸飾、發給每個幼兒,老師有個好辦法:請你們畫一條幹淨的小河送給小魚小蝦(讓幼兒把小河畫在胸飾卡片的背面)幼兒帶好"護水小標兵"胸飾教師彈唱歌曲《小河之歌》第三段,幼兒做自由表現活動。

活動延伸:讓幼兒總結我們該怎樣做才是"護水小標兵"。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向身邊的人宣傳愛護水資源是"人人有責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操作性很強,是本次主題的一個綜合性的延伸,孩子們對水的科學小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平時操作的比較少,所以興致相當高漲。活動中孩子們更加能體會到水的作用之大,由於我們在活動之前有過一次斷水經歷,所以這次活動對孩子們意義是深刻的。

小百科:水(化學式: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温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抽象邏輯思維已開始萌芽,他們的認知、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大班幼兒對喜歡和熟悉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樂意動手動腦,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獲得新的知識經驗。“認識日曆“這個活動,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現有水平,日曆對幼兒來説並不陌生,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認識並能正確的使用日曆對大班幼兒來説非常需要。為了順應孩子們的探索需求,我設計了“認識日曆”這一活動,試圖讓孩子們在交流、遊戲、探索中嘗試獲得新的知識經驗。

活動重點:

幫助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認識日曆,學會看日曆。

教學難點:

幫助幼兒瞭解日曆並運用日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動目標:

1、 認識日曆,瞭解日曆基本信息,學會看日曆。

2、 瞭解日曆的功用,能運用日曆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動準備:

ppt課件、ppt遊戲課件、自制可分解組合日曆

活動過程:

01聽故事,引出日曆。

1、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蘇里。蘇里的爸爸媽媽非常疼愛她,可是她依然覺得生活好像並不完美,於是,她決定要拿起行李去旅行。

2、 在蘇里的旅行箱裏,有一件很特別的行李,會是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並幫助蘇里整理。

提問:請你們仔細看手裏都有都拿到了什麼?這件特別的行李會是什麼?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02整理日曆。

1、梳理日曆中都有哪些重要組成部分。

重點句子:這有可能是一本日曆,因為日曆裏有年(月、日、星期)。

2、那我們一起來幫蘇里把日曆整理好。

重點提問:

年:這會是哪一年的日曆呢?原來日曆裏會告訴我們這是哪一年的日曆。

月:一年裏一共有多少個月呢?這些月有什麼不一樣嗎?12個月,有的大有的小,分別叫做大月、小月和平月。

日:你們手中的數字卡里每個月都有多少天?31天、30天、28天。瞭解大月、平月、小月,並順序整理好。

小結:日曆裏會告訴我們這是哪一年的日曆,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平月,分別有31、30、28或29天。

03運用日曆並找到今天和自己的生日。

1、日曆整理好了,蘇里非常感謝你們。

提問:日曆整理好了,那你們知道日曆有什麼用嗎?

2、幫助蘇里找到今天的日期,並在日曆上標註出來。

小結:原來,要想在日曆上找到某一天,首先要知道這一天是幾月幾日,然後先找到月,在從這個月裏面找到日,就可以在日曆上找到這一天。

3、蘇里出發去旅行,卻感覺孤獨,缺少朋友和親人的陪伴,於是又回到了大家身邊,並且給每個人都帶了生日禮物。

請幼兒在蘇里的日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並請幾名幼兒與大家分享,鞏固練習運用日曆找日期。

04運用日曆進行“抽獎”遊戲。

遊戲規則:等會兒大屏幕上會出現一個大轉盤,轉盤上會有國慶節、婦女節、兒童節、元旦等節日,當你們喊“開始”時,蘇里將會為你們轉動轉盤。

當你們喊“停”時,蘇里會停下轉盤,指針停在哪個節日上,請你們快速的在日曆卡上找到這一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05瞭解日曆的多種形式。

1、你們還見過什麼樣的日曆?

小結:一頁顯示一天叫日曆、一頁顯示一週叫周曆、一頁顯示一月叫月曆、一頁顯示一年叫年曆;還有掛在牆上的掛曆、放在桌子上的枱曆、電子日曆、手機日曆;日曆非常實用,而且形式多種多樣。

課後延伸活動設計

1、幼兒與父母一起在日曆上找到2018年的春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捉蚯蚓活動,瞭解蚯蚓的外形特徵、習性及用處。

2.培養認真觀察的習慣。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可樂瓶底若干個,小木棒若干根。

活動過程:

1.捉蚯蚓。

(1)帶領幼兒在草地上或花壇中挖幾條蚯蚓,並看看它在泥土中是怎樣活動的。

2.觀察蚯蚓的外形特徵。

蚯蚓的身體像什麼?什麼顏色的?有沒有腳、眼睛和耳朵?是怎樣運動的?

蚯蚓的身體細長、圓圓、光滑、柔軟;全身由許多環節組成。頭較尖,嘴長在身體最前面。它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沒有腳,它是靠身體的一伸一縮向前移動的。

3.瞭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何用處。

蚯蚓生活在什麼地方?它吃什麼?有什麼本領和用處?

蚯蚓生活在濕土中,吃土中腐爛東西,有時也鑽出地面,吃地面上腐爛的葉子。它喜歡在土壤中鑽洞,人們稱它為鬆土能手。它的糞便是好肥料。蚯蚓還可以做中藥治病,也是家禽、家畜的好飼料。

4.講述故事《青蛙和蚯蚓》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幼兒興奮緊張的場面比如:在摸蚯蚓環節時有的孩子膽小不敢摸、或者壯大膽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們要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和處理好該事情,讓幼兒處於一種輕鬆、自然地狀態下完成認知。《綱要》提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勵它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整個過程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於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瞭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麼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後,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麼字?怎麼變了?

三、説一説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幹什麼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瞭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裏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裏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裏了?有什麼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台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説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體下落有直線和曲線之分,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物體按下落方式進行記錄。

3、探索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情況也不同。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糖紙、羽毛、報紙、塑料積木、球、繩、沙包等,記錄紙、筆,白紙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引題。

秋天到了,一片片樹葉落下來,樹葉落下來是怎麼樣的?(幼兒自由講述)

二、幼兒探索並討論。

1、幼兒猜想並嘗試:你桌上東西落下是怎麼樣的?每一樣東西都試一試。

2、引導幼兒和同伴比較,發現物體下落時的異同。

“請你找一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手裏的東西落下來有什麼不一樣?”

3、幼兒交流:

(1)你有什麼發現嗎?(幼兒自由交流)

(2)為什麼有的物體落的快,有的物體落的慢?

4、小結: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的`,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師演示一張皺紙和一塊積木,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物體下落路線是不一樣的。

三、幼兒分組探索,按照物體下落的路線進行歸類記錄。

1、請幼兒分組實驗,觀察桌上的物體的下落方式,並商量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請你再去試一次,把你的發現記錄在紙上,你這些東西按照落下的路線記在紙上。”

2、每組派一個孩子交流各組的發現,並介紹自己的記錄方法。

“你是怎麼記錄的?”“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3、教師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有的是曲線的,直線的落地快,曲線的落地慢。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同樣的東西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兩張紙)幼兒猜想:你可以用什麼辦法讓他們落下的時候不一樣?

2、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引導幼兒將紙折成不同的形狀。

3、交流:你用了什麼辦法?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傘,觀察其與其他物體下落的不同。

【活動反思】

1、第一個環節沒有讓幼兒充分體驗物體都是下落的,示範的時候關於如何拋和最終結果這兩個指令不明確。這個環節只作為初步感知,不應該佔活動的大部分時間。

2、第二個環節比較時,應讓幼兒在五中材料中隨意選擇兩者進行比較,如果五種比較則很難有明確結果,也浪費時間。在幼兒操作之前我引導幼兒應該在同一高度鬆手來比較,但是幼兒實際操作過程中並沒有都這麼做,有的根本沒有兩兩比較就憑感覺寫結果,幼兒較亂,應該讓幼兒上來分享他是怎麼比較的,也可以讓幼兒將下落的過程畫下來。

3、材料選擇:用紙來做實驗每次都受空氣阻力會導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狀不固定。應選用重量相同形狀不同、形狀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來比較,這樣更加能控制變量,要先從幼兒最易認同的經驗來探究。材料投放的時候應隨着環節的遞進一步步投放,不應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學活動目標應該是讓幼兒學會怎樣探究,而結果並不是很重要。

5、第三環節應該讓幼兒操作之後再得出結論,挑戰幼兒原有經驗。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6

設計意圖:

這是一節極為普通的科學活動,把介紹蚯蚓作為主要的教學目的,沒有花哨的準備和內容,也未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結合其中,但這節普通的課卻運用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多媒體。把蚯蚓的各部分特徵展示給幼兒,讓幼兒直觀而又全面的接受知識,同時,取得了用圖片教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在本節課中,又利用了因特網,隨時解決幼兒所提出的、想知道的各類問題,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慾望,同時也解決了教師對知識瞭解不全面,從而面對幼兒提問時束手無措的情況。

教學目標:

1、瞭解蚯蚓的外形特徵,知道蚯蚓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充分感受因特網為日常生活帶來的方便。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事先聽過《小蚯蚓找媽媽》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出課題。

細細長長像條蟲,沒手沒腳會勞動;天天躲在泥土中,鑽來鑽去把土鬆。猜猜這是什麼?(點擊謎底)

二、蚯蚓的特徵。

用多媒體課件詳細介紹蚯蚓的各部分特徵。

教師小結:蚯蚓的身體細長,圓圓的、光滑、柔軟;全身由許多環節組成,頭較尖,嘴長在身體最前面。它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沒有腳,是靠身體的一伸一縮向前移動的。

三、蚯蚓的用途。

用多媒體課件瞭解蚯蚓各種不同的作用。

四、遊戲“蚯蚓愛吃什麼”

請幼兒根據蚯蚓的愛好有鼠標挑選蚯蚓愛吃的食物。

五、延伸活動。

用因特網查找關於蚯蚓的資料。

1、師:你們想知道蚯蚓的哪些事情呢?(教師記錄)

2、師生共同上網查找資料。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幼兒興奮緊張的場面比如:在摸蚯蚓環節時有的孩子膽小不敢摸、或者壯大膽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們要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和處理好該事情,讓幼兒處於一種輕鬆、自然地狀態下完成認知。《綱要》提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勵它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整個過程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7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兒接觸過吸鐵石,並被神奇的磁鐵深深的吸引。讓幼兒產生無盡的遐想。使他們感到驚奇,產生疑問。通過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親手動手操作,發現磁鐵的特性,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探索知道磁鐵有磁性,磁性大小與磁鐵大小有關。

4、讓幼兒體驗探索的奧祕,初步認識n、s兩極,操作感知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二、活動準備:

1、小魚卡片(帶回形針的和不帶的兩種)、繫着磁鐵的魚竿、木偶。

2、磁鐵(大小若干)、鐵釘、回形針、木條、貝殼、毛線、紙。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釣魚遊戲導入,引起幼兒興趣。“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釣魚,小朋友想去嗎?”“那我們快點行動起來吧。”

(二)展開:

1、探索磁鐵有磁性。

通過遊戲釣魚,教師提問:為什麼有些頑皮的小魚總是釣不上來呢?釣上魚來的小朋友,拿着小魚看一看,你發現什麼了?

在魚的嘴上有鐵做的回形針,我們的魚竿上繫着一塊磁鐵,當我們用繫着磁鐵的魚竿去釣魚時,帶回形針的小魚就被釣上來了,沒有回形針的魚就釣不上來。通過釣魚,幼兒知道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回形針。

2、教師提問:磁鐵可以吸住回形針,還能吸住什麼嗎?

讓幼兒分組坐在座位上,拿着磁鐵在桌上的物品中開始進行探索。

探索後,讓幼兒説一説,他還發現磁鐵可以吸起什麼,幼兒回答後,教師總結,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物品。

3、磁鐵具有的磁性大小和磁鐵本身大小有關。

教師用大磁鐵把紙張吸在了黑板上,也請小朋友用手裏的小磁鐵吸一吸看看,幼兒嘗試,發現小磁鐵根本吸不住大紙。教師提問,為什麼小朋友的磁鐵吸不起來呢?幼兒回答。教師總結,大的磁鐵磁力大,吸東西的能力就強,小的磁鐵磁力小,吸東西的能力也就弱。

4、認識南北兩極。

讓幼兒觀察磁鐵,發現什麼了,幼兒回答,讓幼兒拿磁鐵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麼新發現,幼兒進行新的探索。教師提問:相互吸一吸後,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感覺?幼兒自由回答。磁鐵有兩個極,在磁鐵的兩端有字母表示,n代表北極,s代表南極。當兩塊磁鐵相同的兩極相遇時,是相互排斥的;兩塊磁鐵不同的兩極相遇時,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讓幼兒實驗,教師讓幼兒個別演示操作並講述。教師操作,並教順口溜:相同兩極扭扭頭,不同兩極牽牽手。

5、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出示木偶:“咦?小朋友,你看這是誰來了?”“大家好,我是叮叮,你們知道我是要去幹什麼嗎?我幫奶奶去買了一盒繡花針,正要給奶奶送去呢,唉呦,都怪我不小心,瞧,我把針撒了一地,這針這麼小,撒在打上怎麼找呀?快請小朋友幫幫我吧!”教師提問:誰能想個好辦法來幫幫他?幼兒回答並動手操作。感受快樂,發散思維,磁鐵除了可以找到細小的針,還可以幹什麼呢?分組討論並回答。

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用到磁鐵?比如鉛筆盒上的磁鐵,媽媽包上的小磁扣,門後的門吸等等。可是有一點,小朋友們要注意,家電、手錶、收音機、磁卡,不是磁鐵的好朋友,不要用磁鐵靠近它們,不然會把它們損壞。

(三)結束:

小朋友現在知道了磁鐵的小祕密,我們來做一個《碰一碰》的遊戲吧,現在每個小朋友就是一塊小磁鐵,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標記,看看自己是n極還是s極,小朋友想想,剛才我們説的順口溜是什麼?我們一起説。(當兩個一樣的極碰到一起時,兩個小朋友就擺擺手,兩個同極遇見就摟在一起抱一抱,現在我們放音樂一起遊戲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上完之後,從學習效果來看,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從課堂表現來看,幼兒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如果在課尾讓幼兒説説“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用到磁鐵?”能面再廣一些,讓所有的幼兒都有發言的機會

大班科學光與影教案篇8

主題來源:

在開展大班"小問號"這一主題活動時,我班的孩子們提出了許多問題:"為什麼不倒翁會不倒呢?""什麼時候天空中會出現彩虹?""魚兒睡覺會閉眼睛嗎?"……圍繞孩子們的問題,我們精心佈置了"小問號"專欄,並帶孩子們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活動:"我的問題"、"我們去探寶"、"我有好辦法"、"有趣的不倒翁"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了孩子們在活動中不斷提出新問題的熱情。一次晨間活動時,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起了紙板,當他們用小紙棒頂住紙板時,新的問題產生了,"為什麼小紙棒能夠頂住紙板呢?""是什麼形狀的紙板都能頂住嗎?"我將孩子們感興趣的問題收集到"小問號"專欄裏,並在"小問號"主題活動中,生成出科學探索活動《頂紙板》。針對孩子們的問題,運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熟悉的物品,讓孩子們去操作,去發現,去探索平衡這一科學現象,尋求問題的答案,培養孩子們的探究能力,養成孩子們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快樂和成功。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形狀的紙板都有一個能頂起來的點,體驗頂紙板的樂趣。

2、探索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驗,培養手眼協調的能力。

3、分享活動經驗,體驗交流與合作的快樂。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獲獎雜技表演節目《頂碗》光盤,音樂《梁祝》選段。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紙板,粗吸管,紙筒芯,鉛筆,易拉罐,彩色紙棒。

3、幼兒實驗記錄表,記號筆,教師實驗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欣賞:激發頂紙板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精彩的節目吧。

播放《頂碗》vcd,幼兒觀看。

師:大家看到了什麼?是誰在表演什麼呀?

那麼多的小碗都頂在什麼地方呢?

除了用頭頂,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頂呢?

師生討論交流。

師:雜技演員真有本領。老師帶來了許多紙板,想請你們也來學雜技演員,試着用身體部位來頂紙板。

幼兒嘗試用身體部位頂紙板。

師:你們的紙板都頂起來了嗎?除了用身體來頂紙板,還可以用什麼工具來頂起紙板呢?

幼兒結伴討論。

小結:我們可以用筆,杯子,飲料罐等許多東西來幫助我們頂紙板。

二、嘗試:發現頂紙板的最佳位置。

師: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圓圓的紙筒芯,試一試,大家能用這個小圓筒把紙板平平地,穩穩地頂起來嗎?

幼兒第一次實驗,自由嘗試頂紙板。

師:你們頂起來了嗎?紙筒芯大約頂在紙板的什麼位置呀?是每一個位置都可以嗎?

幼兒觀察自己頂的位置,討論成敗原因。

小結:我們要把工具頂在紙板的中心,就能把紙板平平地,穩穩地頂起來。

幼兒第二次實驗,記錄紙板的中心點。

師:不管什麼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它的中心點,想不想把這個位置用筆記下來呢?如果一邊玩一邊記有困難,可以請好朋友來幫忙哦!看看哪一對好朋友能最好地完成任務。

幼兒兩兩合作在紙板上尋找一個能頂起紙板的點,並在紙板上畫出記號。

教師觀察指導檢查每一個幼兒的操作情況,給找準位置,畫出記號的幼兒一個成功的笑臉。

展示討論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這些不同形狀的紙板,我們都能找到一個能頂起紙板的點,把紙板平平地,穩穩地頂起來。

三、探索:分析不同材料頂起紙板的難易程度。

出示各種物體:易拉罐,紙筒芯,吸管,鉛筆,幼兒猜想。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東西,你們猜猜,這些物品裏哪些能很容易地頂起紙板?哪些很難頂起紙板?

幼兒猜想。

出示教師記錄表。

師:每一個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樣哦,你覺得最容易的就在記錄表上標上"1",接下來的呢,就標上"2","3","4",依次給它們排排隊,編編號吧。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

幼兒記錄下自己的猜想。

師:到底用什麼能更容易地頂起紙板呢?讓我們用這些東西在剛才找到的點上試一試,看看你猜的對不對?再把你頂的紙板的形狀和試下來的結果也記錄下來。

幼兒動手實驗,並記錄下自己的操作結果。

展示2—3名幼兒的記錄表,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四、討論:找出有利於頂紙板的因素。

師:剛才我們用這麼多的物體都試了頂紙板,為什麼用易拉罐,紙筒這些材料能更容易地頂起紙板呢?而吸管,鉛筆卻很難把紙板頂起來呢?

幼兒討論。

小結:如果頂的面是平平的,而且面越大,就能越方便,穩穩地頂起紙板。

反思:

活動層次清晰、目標達到,但是大三班孩子能力較強,本活動沒有挑戰性,孩子興趣不太高,可以適當提高難度。例如:紙板可以做大一些、增加不規則圖形,目標設定可以加上孩子語言表述能力的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