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1W

作為教師應該提前將教案制定好哦,教師自己的教案,要時刻進行創新和修改,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8篇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充滿着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説,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户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現在正值春天,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我們江南春天的天氣,就如娃娃的臉説變就變。白天的氣温很高,到了晚上卻會突然颳起大風來,氣温也驟降。在幼兒園,會聽到大班孩子們在議論:我看見迎春花的花瓣被風吹到了地上;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就讓大班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奧祕”的活動。

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且有些幼兒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現象憑主觀臆斷,缺乏科學性。希望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幼兒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以事實為依據得出推理,懂得科學存在於客觀事實,而不是教師的頭腦之中。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現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並嘗試製造風。

2、初步瞭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在活動中能和同伴能協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每日記錄天氣預報,並着重關注風的內容;

(2)根據風力的不同,讓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和體驗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3)請家長予以配合,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關於“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材料的準備:

(1)每組一塊分類板

(2)吹風機、扇子、墊板、打氣筒、紙板、書、氣球、風車、雞毛、棉花、小紙船等

(3)“笑”與“生氣”的.臉譜圖各一張。

3、環境資源的準備:選擇有微風的天氣。

設計思路:

教師在幼兒探索活動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孩子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關於風,幼兒無法真正瞭解它的形成,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來證明風的存在,通過實驗來證明風的大小、判斷風的方向,甚至可以嘗試着用常見的工具製造風,使孩子真正接觸自然,發現自然界的奇妙。在這個活動中,遵循幼兒自主探索的原則,設置開放性的問題,通過幼兒自主地收集信息(書、網絡、實驗或詢問家長),讓幼兒在動眼看、動嘴説、、動耳聽、動手做、動腦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擴展有關“風”的經驗,並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一些問題,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習得方法。

活動過程:

一、自然導入,激發興趣(5分鐘)

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出遊了,我知道大家都和關心天氣情況。那麼,誰來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天的天氣情況呢?

師:“偏北風2—3級”,我們從哪兒可以看出?你怎麼知道有風?(帶領幼兒到户外觀察、感受)

我的提問可能會使孩子回憶以往的經驗會説“國旗、樹葉……”這時孩子的討論中對風的感受肯定還不充分,適時地帶孩子到户外去感受風的存在,讓他們自己去發現風來的時候自然界有着各種奇妙的變化:花瓣迎風飛舞,池中的水會泛起波紋,彩旗會迎風招展。

二、感受發現風力(6分鐘)

師:你們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讓幼兒用圖畫形式記錄下來,並向大家説説)

(出示分類板)請幼兒將自己的圖畫記錄進行歸類,要求幼兒之間互相討論後再分類。

幼兒歸類、集體檢查。

在對微風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激發了孩子關注風力變化的積極性。這就自然地生成了以後的探索活動,在中級風、大風到來時,讓他們自發地到户外去感受,然後將自己的體驗與發現用圖畫、表格的形式記錄並分類。

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索判斷風向(10分鐘)

師:天氣預報説今天是北風,這是什麼意思?(北風就是從北邊來)(是風向)

“用什麼方法判斷?”用這樣的話題引發孩子的小組討論,然後到户外活動,引導孩子用他們的方法證明風來的方向。如:觀察旗杆上的國旗飄動;讓孩子將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場中間,讓它們隨風滾動……讓孩子通過活動,真正明白“風真的從北邊來”。

瞭解風是有方向的這一特徵後,鼓勵孩子想辦法把“風向”記錄下來。就方法讓孩子展開討論:可以標漢字,也可以標箭頭,記錄不求精確,只要初步學習使用科學的記錄方式。

四、嘗試製造風的方法(10分鐘)

師:(拿出風車)這些風車在活動室能玩嗎?

孩子們肯定會疑惑地説“怎麼玩,沒有風!”我就一句話燃燒孩子製造風的熱情:“沒有風不可以製造點兒風啊?”怎樣製造風呢?帶着這個問題,讓孩子自己尋找材料,如吹風機、電風扇、扇子、氣球打氣筒……孩子們可以用紙板、扇子扇,把氣球吹鼓後撒氣……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嘗試製造風。雖然他們沒有真正看到風的形成過程,但是我想這些生動有趣的探索活動對他們今後的成長將具有深遠意義。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制造了風,那你們喜歡風嗎?為什麼?(幼兒討論)

課後通過孩子自己不斷地收集信息與資料,讓孩子逐步發現風能幫人類做許多事情,利用風可以發電、傳播種子等等,但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我想,瞭解風的利與弊有助於孩子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我設計的這節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慾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於環節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鬆口吹到幼兒的頭髮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通過“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節,選擇材料製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並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後,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2

活動名稱:

地球怎麼哭了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地球環境受污染的狀況及危害。

2、激發幼兒自覺地愛護地球,愛護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地球怎麼哭了》

2、經驗準備:讓幼兒觀察生活中的污染現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你們的家在哪嗎?你們又知道陳老師住在哪嗎?"

2、幼兒回答問題、

3、師:"雖然我們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叫什麼?(幼兒回答)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4、師:"你們知道我們地球都有些什麼嗎?"

5、幼兒交流討論。

6、師:"我們地球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又有很多的人,還有很多好吃。

(二)播放課件《地球怎麼哭了》至"地球爺爺生病了"暫停。

1、提問設計:今天來我們地球做客的小朋在,他叫什麼名字?他以前來過地球嗎?“文章、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以前來地球的時候他去過什麼地方?

2、那時的海是什麼樣的?森林呢?海洋呢?空氣又是怎樣的?

3、咕嚕以前在地球上玩的時候,他玩的開興嗎?為什麼會開興呢?

4、教師小結:以前咕嚕來的時候,我們的地球非常地漂亮,有藍藍地天,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農民伯伯種的好吃的.蔬菜水果,所以他在地球上生活的非常開興,他這次來地球做客打開對話儀時發現地球爺爺怎麼了?(幼兒回答)

5、小朋友們想想地球爺爺為什麼會生病呢?

6、幼兒交流討論。

7、師:"小朋友説了很多的想法,我們來聽聽地球爺爺是怎麼説的吧。"

(三)播放課件《地球怎麼哭了》至"小朋友,你們應該怎麼做呢"暫停。

1、提問設計:地球爺爺為什麼會生病呢?

2、依次播放環境受污染圖片:空氣污染,海洋污染,生活環境污染。並根據每張圖片內容進行提問:這是什麼污染?它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樣的污染?

3、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説的很好,我們的地球現在受到很多的污染,這些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污染,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點也不舒服,現在我們的地球爺爺生病了,小朋友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幫助它呢?你們有什麼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共同的家園呢?"

4、幼兒交流討論環保的好方法。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參與積極,思維敏捷,從故事到實際生活,孩子們都知道平常我們就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環境,不亂扔垃圾、提倡低碳生活、多種樹木和花草等等。這樣我們的地球才會美麗。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聽魯班的故事,感受發明創造對生活的重要意義。

2、感知魯班發明創造的過程與方法,樂意遷移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根據大自然中動、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特殊本領發明的物品的圖片若干;白紙、彩筆;教學掛圖《魯班的故事》教學資源《魯班的故事》音頻;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建議:

一、展示鋸、刨、雲梯等魯班發明的各種工具,引出故事。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這些工具嗎?它有什麼作用?

你們知道是誰發明的嗎?

二、瞭解故事內容,感知魯班發明鋸的過程和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閲讀教學掛圖和幼兒學習資源4第28~29頁,説一説魯班是怎樣發明鋸的?

教師提問:魯班遇到了什麼問題?他是怎樣解決的?

(2)教師引導幼兒和同伴互相交流,並利用教學掛圖幫助幼兒感知魯班發明鋸的過程和方法。

小結:魯班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善於觀察,從小草劃破手指的現象和蝗蟲鋒利的牙齒中聯想思考,得到啟發,終於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出示相關圖片,拓展幼兒經驗,瞭解生活中仿照動、植物的本領進行的發明創造。

教師提問:魯班仿着什麼發明出鋸這種工具的?你還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創造是仿照大自然中的動、植物來發明的?

小結:原來,我們可以借鑑大自然中動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特殊本領,遷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遷移運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聽了魯班的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發?圍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你可以有什麼樣的發明創造?”

(2)教師提示幼兒可以根據大自然之中動植物的外形特徵和特殊本領,設計發明物品,並畫在紙上。

五、是有共同分享交流設計的作品。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設計的作品,並説明仿着什麼製作的,解決生活中的什麼問題?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美工區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可以繼續收集了解古代能工巧匠發明創造的故事,從而進一步感知發明創造的重要。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資料,討論、瞭解燈的種類及燈的發展歷史。

2、嘗試按類擺放、佈置等的展覽。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燈或者燈的資料。

2、幼兒用書:《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介紹,瞭解燈的種類。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收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

教師:請你們在小組裏介紹一下你帶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看看你們帶來的燈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種類的燈?它們是什麼樣子的?這些燈有什麼不同?你最喜歡哪盞燈?為什麼?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燈?

2、教師和幼兒共同佈置展覽,引導幼兒觀看各種不同的燈。

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麼多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怎樣讓大家都能觀賞我們帶來的燈呢?(教師引導幼兒提出佈置燈的展覽)教師:怎樣佈置展覽才能讓別人看的更清楚呢?(引導幼兒按類擺放,注意不重疊擺放等。)教師和幼兒共同佈置燈的展覽,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燈。

教師和幼兒共同觀看燈展,引導幼兒進行評選,選出最受歡迎的燈、最特別的燈、最可愛的燈等。

3、教師引導幼兒瞭解燈的發展歷史。

教師: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燈,你知道燈是怎麼來的嗎?以前的燈是什麼樣的呢?

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燈》,瞭解燈的發展歷程。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燈?

教師根據幼兒用書、有關等的資料等介紹燈的發展歷程,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燈的歷史。

活動反思:

?燈的發展》是一節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對實物、視頻、圖片等直觀接觸瞭解燈的作用及發展史,感受科學的奇妙。並積極的參與活動,嘗試給各種各樣的燈進行分類,激發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本次活動我主要是通過藉助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及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引導幼兒去探索與發現。在活動初,我直接讓幼兒觀察周圍的燈飾,導入燈的話題,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燈的作用,很多幼兒能積極的針對生活中所熟悉的各種燈飾進行觀察,除了觀察燈的外形、顏色、作用外,個別幼兒還發現了燈的不同種類,藉此機會我便順其自然的引導幼兒為各種燈飾進行分類。

在瞭解燈的發展史時,我以課件的形式向幼兒講述了愛迪生的故事,以及燈是如何發明出來的.。很多幼兒在瞭解科學家——愛迪生的故事後,都紛紛表示將來自己也要在某一方面有所進步,並對科學家的聰明才智表示敬佩。在瞭解燈的發展史時,幼兒對古代的照明工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很多幼兒在觀察古代燈具時都會與現代燈具做對比,從而發現燈的不斷髮展與變化。

在最後一環節,我讓幼兒選出自己最喜愛、最特別、最可愛的燈具,很多幼兒都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燈具大膽發言,並表示長大後會做出更神奇的燈。

總的來説,我班幼兒在本次活動中表現較好,因為出示了精美的課件,幼兒的注意力都比較集中,很多幼兒針對自己的新發現表現出了較強的探索慾望,懂得通過與同伴討論,向老師詢問等方式尋找答案,達到了活動目標。我希望在延伸環節,能讓家長帶幼兒參加燈展,讓幼兒能更直觀的觀察燈、瞭解燈。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5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一節富有創意的美術活動。讓幼兒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的同時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創造出擺脱“成人模式”的童趣橫生的水墨畫。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

2.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式創作水墨畫,學習想象添畫能講述畫面內容。

3.敢於大膽、自主地完成作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水盆墨汁毛筆抹布硯台墨棒

2.水墨畫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硯和墨,欣賞中國水墨畫

——你認識它嗎?猜猜它會是什麼?(出示硯的圖片)

——這個叫硯,也叫硯台。那它又會是什麼呢?(出示墨棒的圖片)

——這個是墨棒。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知道怎樣用嗎?

——硯台里加上水,再用墨棒墨一墨,水會變什麼顏色?這個黑色的東西會是什麼?

——對了,墨汁有什麼用?還可以用來做什麼?

二、播放幻燈片,感受中國水墨畫

——其實墨在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小朋友們請看。(觀看幻燈片)

——孩子們喜歡這些畫嗎?這些畫給你們什麼樣的感覺?

——是的,我們中國的水墨畫實在是太美了。

三、瞭解水墨畫的特點

——小朋友們請看這一幅畫,它是用什麼來畫的?在什麼紙上畫的?畫上墨的顏色有區別嗎?

——為什麼有深有淺,誰知道這個祕密?加水多,墨會怎麼樣?加水少或不加,墨又會怎樣?

——有深有淺、有濃有淡這也是我們中國水墨畫的特點。

——接下來在觀看一個視頻,又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你看到了什麼?

——劉老師把畫面上的內容變到紙上了。猜猜我是怎麼變得?(出示自創的水墨畫)

四、學習創作,講述畫中的故事

——現在請看老師是怎樣變得。用毛筆蘸上墨滴到水中,讓它變呀變,耐心地讓他流淌一會,然後把紙平放入水中,等待奇蹟的發生。瞧,我的奇蹟發生了,把它平放在地上,把周圍的墨汁擦乾。

——我的故事在這畫裏,誰來幫我説説,你們發現了什麼?

——我的故事在這裏,你們的故事又在哪裏呢?快快把它變出來吧!

——現在請小朋友介紹一下你畫裏的故事。

——你們講得真有趣,把你們故事裏的小動物們添加眼睛、鼻子、嘴巴和花紋吧!

五、作品欣賞

——幼兒共同分享畫面裏的故事。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富有創意的美術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初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式,體驗創作水墨畫的樂趣。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地投入,也很感興趣,看得出,他們對水墨畫很感興趣。再加上我用《高山流水》為背景音樂,為“水墨畫”添加了的意境,使孩子們更加投入。但在進行活動時,我也出現了一些問題:1、細節的忽略。如紙的特性、水墨畫的特徵瞭解的不深入;材料準備上思考的也不深入,如調色盤加水就忽略了。 2、在示範講解環節有顯囉嗦,導致我的示範不清晰、混亂。3、上課語速有點慢,不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根據活動出現的問題,王園長和蔡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在本次活動我進行了必要的修改。通過與園長、老師們的商討,本次活動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環節不連貫、銜接有點牽強

滴墨、看視頻的環節和教師示範、講解作畫環節相沖突,導致每個環節都是獨立的個體,不連貫。通過老師們討論決定取消滴墨環節,教師可出示自創水墨畫,體現視頻的價值。

二、活動準備不充分

首先材料準備不充分。在呈現作品時,考慮不到位,宣紙不幹就在紙上添畫,導致畫面破損。可見我對宣紙的特性瞭解得不深入,如在畫紙下面墊上報紙,會讓紙乾的快些。

其次對幼兒的已有經驗把握不夠。一是對文房四寶的認識。因為沒有進行充分的前期調查和了解,我自認為孩子已經認識瞭解,實際並非如此,所以在這一環節應該利用教具(硯台、墨棒)實際操作,讓幼兒親身感受;二是再用毛筆添加線條和眼睛的環節,我不瞭解幼兒的用筆情況,所以指導沒能跟上;三是引導幼兒的用詞需要斟酌。在幼兒創出作品後,我問孩子“你能變出什麼有趣的故事?”選用“故事”一詞是否恰當有爭議。通過和眾多老師們討論得出:“故事”一詞較抽象,如果讓幼兒直接觀察、想象富有情境的故事難度有點大,但如果説:仔細看看,這像什麼動物?可能會給予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間,再以動物來引導幼兒添加想象“在哪”、 “在幹什麼”等等啟發性問題讓畫面更加豐富。

另外,老師們還提到了一點,就是在我初次示範的環節,可以將邊示範邊講解的方式變換為只讓幼兒動用視覺來觀察,而後讓幼兒來説老師怎麼做的,或許這樣更有效,也能借此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專注力。

通過這次活動,希望能為以後進行本次活動的老師們提供參考,讓老師在進行活動時,更得心應手。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6

活動目的:

1、瞭解地球的大致概況,知道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認識七大洲。

2、知道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國家。

3、培養幼兒探索問題、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世界上一些常見的國旗、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如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

(二)物質材料準備:

1、環境準備:主題牆面:《世界各國國旗》;幼兒繪畫塗色作品《各國國旗》;教室裏懸掛各國國旗卡片。

2、材料準備:立體世界地圖;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自制橡皮泥(麪粉、油、水)若干;盤子;水;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小國旗插件。

活動過程:

(一)、運用中國國旗引出話題:

1、這是什麼?你們還見過哪些國旗?在哪裏見到的?

2、為什麼這些地方要掛國旗?是什麼意思?(國旗代表國家)

3、你們還知道哪些國家?

4、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什麼地方呢?

(二)、瞭解地球的概況。

1、出示立體世界地圖,幼兒觀察並説出,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

2、嘗試説出這些陸地的名稱。(七大洲)

(三)、認識七大洲,知道七大洲與代表國家的關係(從屬關係)。

1、演示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幼兒理解七大洲與地球的關係。(七大洲從屬於陸地,陸地從屬於地球)。

故事梗概:地球有七個孩子,其中歐洲和亞洲是一對雙胞胎兄妹,大家親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個孩子決定分家,歐洲和亞洲首先分開,然後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然後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國家,但是因為南極洲太冷,所以沒有國家。

2、看後提問:地球有幾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各是什麼?這些洲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嘗試説説這些洲有那些孩子?

(四)、啟發幼兒運用自制橡皮泥和水製作地球的七個孩子和海洋,並將小國旗插件放入正確的洲

延伸活動:瞭解陸地的概況(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況(海島、火山等),嘗試用橡皮泥表示。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2.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羽毛,樹葉,紙,石頭,小木棒,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2.扇子、大記錄單一份。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2.難點: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風兒在哪裏?

1.師:有時,風兒不知躲到哪裏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有什麼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幼兒討論)

2.師:當風兒出現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現象?

二、幼兒操作,感知風兒能使有些物體移動。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認識:羽毛,樹葉,紙,石頭,小木棒,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2.出示並引導幼兒觀察記錄單,提問:請你猜一猜朝他們吹氣時他們是否會移動?請用合適的標記記錄在記錄單上。

3.幼兒猜測,並及時記錄。

4.師: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請你動手去實驗驗證下自己的猜測,再觀察下這些物體都是怎麼動的,發現它們的運動路線?

5.幼兒實驗操作。引導幼兒將物體有序擺放,一次一個孩子逐個向不同的物體吹風,記錄吹動後物體移動的路線。

6.交流。請幼兒説説哪些物體被風吹動了,哪些沒有吹動?為什麼呢?被吹動的物體移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7.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石頭,引導幼兒製造風,想辦法使其移動。

三、表演“風來了”情景。

1.幼兒以組為單位:每位幼兒認領組中的一種實驗物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一物品,然後其它幼兒對着他吹氣,這一“物品”模仿剛才的運動情形,進行相應的表演。

2.全體幼兒表演幼兒假設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象風一樣的行動,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強風,做一陣輕風,慢慢的安靜的下來然後開始颳風。

四、延伸活動。

1.嘗試用其他方法制造風,使石頭動起來。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是嚴謹的,知識具有科學性,所以科學活動的目標一定要具有針對性,材料一定要多樣性和可操作性,語言一定要簡潔性和明確性,環節一定要清晰性和明瞭性。這樣的科學活動才更有價值性。

大班科學燈的故事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從多元的角度和幼兒共同尋找生活中仿生的現象,瞭解仿生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2、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仿生的體會,互相欣賞,共同感受仿生帶來的方便。

3、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多媒體電腦設備一套和多媒體電腦課件、操作盒、動物圖片、仿生物品圖片、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講述故事《誰發明了飛機》

1、播放視頻《誰發明了飛機》引導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初步經驗。

2.提問:(1)萊特兄弟發明了什麼?(出示飛機模型)大家一起看看飛機的機翼是什麼樣的?

(2)飛機的機翼有什麼作用?(師演示飛機模型)

(3)萊特兄弟是怎麼發明飛機的? (評析:該步驟加入好聽的科學小故事,豐富了幼兒知識的同時,也使幼兒情緒恢復了平靜,併為下面的活動作了準備。)

3.比較飛機和鳥的共同特徵(評析:使幼兒建立翅膀與機翼的聯繫,逐步瞭解仿生的原理。)

4.小結:萊特兄弟真聰明,他們根據鳥的外形和翅膀能滑翔的特點發明瞭飛機。我們把這種模仿動物或植物的特殊本領來研究和發明新技術、新工具的科學叫做仿生學。我們現在見到的許多機器和工具都是受一些動物或植物的啟發才發明出來的。不信,我們來看一看。

二、通過播放電腦課件,引導幼兒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初步經驗。

1.播放ppt圖片一(起重機),提問:(1)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途? (2)起重機有這麼好的本領,那你們猜猜它可能學了哪種小動物的本領來發明的呢? (3)小結:原來人們是根據長頸鹿的長脖子可以上下自由活動的特點,就製造出了起重機。

2.播放ppt圖片二(魚)。提問:(1)魚有什麼本領?根據魚的本領,想一想可以發明什麼? (2)播放電腦圖片(潛水艇),我們還是一起去看看電腦博士的答案吧。小朋友説的都有道理,原來人們主要是學了魚會潛水的本領就發明了潛水艇。 (3)小結:你們看,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人們模仿長頸鹿和魚的特點,發明了對人類非常有用的起重機和潛水艇。

評析:該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課件的播放讓幼兒對仿生現象有了直觀的感受。幼兒通過觀察、分析小動物的特點,建立了動物與發明的聯繫,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思考的過程,這樣能有效地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電腦博士公佈正確答案時附帶的表揚聲音,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進一步喚發孩子探索的無限熱情。

三、幼兒配對、交流、驗證

1、我們人類還從動物身上學到什麼本領,發明什麼東西了?

每個孩子有一個操作盒,裏面既有動物也有一些物品,請你也幫他們配配對。

*附:材料設計野豬——防毒面具鴨子——船槳蝙蝠——雷達刺蝟——叉子鬧鐘——公雞

2、幼兒操作練習:你是怎麼配對的?為什麼?(請個別幼兒説一組配對,問其他幼兒是否同意,為什麼?

小結:看見鴨子自由地水中滑行,我們發明了船槳。看見蝙蝠有超聲波的本領,科學家們就仿造蝙蝠的本領發明了雷達。看見野豬不會中毒的現象,經研究後發明了長鼻式的防毒面具。

評析:幼兒自由選擇合作伙伴進行分組活動,他們圍在一起輕聲商量、討論,很認真地比較觀察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徵,老師也參與到孩子的研究中。幼兒在再次操作中更深入地觀察、分析小動物的特點,大膽地推理想象,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會本領的同時,進一步獲得有關仿生現象的知識,並體驗到創造想象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大膽利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仿生活動。

1、教師啟發幼兒大膽地想象,用畫筆表現出自己的仿生幻想。

2、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仿生幻想。

小結: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動物,動物給我們很多的啟發,讓我們人類過得更好、更快樂!

活動反思:

生物仿生方法是一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它是人類善於學習和創新的精神體現,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極大關注。在“我向動物學本領”這一主題活動中,引導孩子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多元的角度去感知、體驗各種各樣的仿生現象,把一些個別的零星的信息轉化為共同的興趣點;在各類互動遊戲中體驗“仿生”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和精彩;同時給予幼兒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們盡情地幻想,激發他們對科學的嚮往。通過實踐,我們發覺這一活動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的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有助於幼兒經驗、視野的擴展和潛能的發揮,不知不覺地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了科學的種子。

熱門標籤